第十九回 擒傅瑕厲公複國殺子頹惠王反正

關燈
話說齊桓公歸國,管仲奏曰:“東遷以來,莫強于鄭。

    鄭滅東虢而都之。

    前嵩後河,右洛左濟,虎牢之險,聞于天下。

    故在昔莊公恃之,以伐宋兼許,抗拒王師。

    今又與楚為一黨一。

    楚,僭國也,地大兵強,吞噬漢陽諸國,與周為敵。

    君若欲屏①王室而霸諸侯,非攘②楚不可;欲攘楚,必先得鄭。

    ”桓公曰:“吾知鄭為中國之樞,久欲收之,恨無計耳!”甯戚進曰:“鄭公子突為君二載,祭足逐之而立子忽;高渠彌弑忽而立子亹:我先君殺于亹祭足又立子儀。

    祭足以臣逐君,子儀以弟篡兄;犯公逆倫,皆當聲讨。

    今子突在栎,日謀襲鄭,況祭足已死,鄭國無人。

    主公命一将往栎,送突入鄭,則突必懷主公之德,北面而朝齊矣。

    ”桓公然之。

    遂命賓須無引兵車二百乘,屯于栎城二十裡之外。

    賓須無預遣人緻齊侯之意。

    鄭厲公突先聞祭足死信,密差心腹到鄭國打聽消息。

    忽聞齊侯遣兵送已歸國,心中大喜,出城遠接,大排宴會。

     二人叙話間,鄭國差人已轉,回說:“祭仲已死,如今叔詹為上大夫。

    ”賓須無曰:“叔詹何人?”鄭伯突曰:“治國之良,非将才也。

    ”差人又禀:“鄭城有一奇事:南門之内,有一蛇長八尺,青頭黃尾;門外又有一蛇,長丈餘,紅頭綠尾,鬥于門阙之中,三日三夜,不分勝負。

    國人觀者如市,莫敢近之。

    後十七日,内蛇被外蛇咬死。

    外蛇竟奔入城,至太廟之中,忽然不見。

    ”須無欠身賀鄭伯曰:“君位定矣。

    ”鄭伯突曰:“何以知之?”須無曰:“鄭國外蛇即君也,長丈餘,君居長也。

    内蛇子儀也,長八尺,弟也。

    十七日而内蛇被傷,外蛇入城者,君出亡以甲申之夏,今當辛醜之夏,恰十有七年矣。

    内蛇傷死,此子儀失位之兆;外蛇入于太廟,君主宗祀之征也。

    我主方申大義于天下,将納君于正位。

    蛇鬥适當其時,殆天意乎!”鄭伯突曰:“誠如将軍之言,沒世不敢負德!”賓須無乃與鄭伯定計,夜襲大陵。

     傅瑕率兵出戰,兩下交鋒,不虞賓須無繞出背後,先打破大陵,插了齊國旗号。

    傅瑕知力不敵,隻得下車投降。

    鄭伯突銜①傅瑕十七年相拒之恨,咬牙切齒,叱左右:“斬訖報來!”傅瑕大呼曰:“君不欲入鄭耶?何為殺我?”鄭伯突喚轉問之。

    傅瑕曰:“君若赦臣一命,臣願枭子儀之首。

    ”鄭伯突曰:“汝有何策,能殺子儀?不過以甘言②哄寡人,欲脫身歸鄭耳。

    ”瑕曰:“當今鄭政皆叔詹所掌,臣與叔詹至厚。

    君能赦我,我潛入鄭國,與詹謀之,子儀之首,必獻于座下。

    ”鄭伯突大罵:“老賊一奸一詐,焉敢诳吾?吾今放汝入城,汝将與叔詹起兵拒我矣。

    ”賓須無曰:“瑕之妻孥①見在大陵,可囚于栎城為質。

    ”傅瑕叩頭求哀:“如臣失信,誅臣妻子。

    ”且指天日為誓。

    鄭伯突乃縱之。

     傅瑕至鄭,夜見叔詹。

    詹見瑕,大驚曰:“汝守大陵,何以至此?”瑕曰:“齊侯欲正鄭位,命大将賓須無統領大軍,送公子突歸國。

    大陵已失,瑕連夜逃命至此。

    齊兵旦晚當至,事在危急,子能斬之儀之首,開城迎之,富貴可保,亦免生靈塗炭。

    轉禍為福,在此一時。

    不然,悔無及矣!”詹聞言嘿然。

    良久曰:“吾向日原主迎立故君之議,為祭仲所阻。

    今祭仲物故,是天助故君。

    違天必有咎,但不知計将安出?”瑕曰:“可通信栎城,令速進兵。

    子出城,僞為拒敵,子儀必臨城觀戰,吾觑便圖之。

    子引故君入城,大事定矣。

    ”叔詹從其謀,密使人緻書于突。

    傅瑕然後參見子儀,訴以齊兵助突,大陵失陷之事。

    子儀大驚曰:“孤當以重賂求救于楚,待楚兵到日,内外夾攻,齊兵可退。

    ”叔詹故緩其事。

    過二日,尚未發使往,諜報:“栎軍已至城下。

    ”叔詹曰:“臣當引兵出戰。

    君同傅瑕登城固守。

    ”子儀信以為然。

     卻說鄭伯突引兵先到,叔詹略戰數合,賓須無引齊兵大進,叔詹回車便走。

    傅瑕從城上大叫曰:“鄭師敗矣!子儀素無膽勇,便欲下城。

    瑕從後刺之,子儀死于城上。

    叔詹叫開城門,鄭伯同賓須無一同入城。

    傅瑕先往清宮,遇子儀二子,俱殺之。

    迎突複位。

    國人素附厲公,歡聲震地。

    厲公厚賄賓須無,約以冬十月親至齊庭乞盟。

    須無辭歸。

     厲公複位數日,人心大定。

    乃謂傅瑕曰:“汝守大陵,十有七年,力拒寡人,可謂忠于舊君矣。

    今貪生畏死,複為寡人而弑舊君,汝心不可測也!毖人當為子儀報仇!”喝令力士押出,斬于市曹。

    其妻孥姑赦弗誅。

    髯翁有詩歎雲: 鄭突一奸一雄世所無,借人成事又行誅。

     傅瑕不一愛一須臾話,赢得忠名萬古呼。

     原繁當先贊立子儀,恐其得罪,稱疾告老。

    厲公使人責之,乃自缢而死。

    厲公複治逐君之罪,殺公子阏。

    強鉏避于叔詹之家,叔詹為之求生,乃免死,刖其足。

    公父定叔出奔衛國。

    後三年,厲公召而複之,曰:“不可使共叔天後也!”祭足已死勿論。

    叔詹仍為正卿,堵叔、師叔并為大夫,鄭人謂之“三良”。

     再說齊桓公知鄭伯突已複國,衛、曹二國去冬亦曾請盟,欲大合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