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宋國納賂誅長萬楚王杯酒虜息妫
關燈
小
中
大
五年,王有疾,崩。
太子胡齊立,是為僖王,訃告至宋。
時宋闵公與宮人遊于蒙澤,使南宮長萬擲戟為戲。
原來長萬有一絕技,能擲戟于空中,高數丈,以手接之,百不失一。
宮人欲觀其技,所以闵公召長萬同遊。
長萬奉命耍弄了一回,宮人都誇獎不已。
闵公微有妒恨之意。
命内侍取博局①與長萬決賭,以大金鬥盛酒為罰。
這博戲卻是闵公所長。
長萬連負五局,罰酒五鬥,已醉到八九分地位了,心中不服,再請覆局。
闵公曰:“囚乃常敗之家,安敢複與寡人賭勝?”長萬心懷慚忿,嘿嘿無言。
忽宮侍報道:“周王有使命到。
”闵公問其來意,乃是報莊王之喪,且告立新王。
闵公曰:“周已更立新王,即當遣使吊賀。
”長萬奏曰:“臣未睹王都之盛,願奉使一往!”闵公笑曰:“宋國即無人,何至以囚奉使?”宮人皆大笑。
長萬面頰發赤,羞變成怒,兼乘酒醉,一時一性一起,不顧君臣之分,大罵曰:“無道昏君!汝知囚能殺人乎?”闵公亦怒曰:“賊囚!怎敢無禮!”便去搶長萬之戟,欲以刺之。
長萬也不來奪戟,徑提博局,把闵公打倒。
再複揮拳,嗚呼哀哉,闵公死于長萬拳下。
宮人驚散。
長萬怒氣猶勃勃未息,提戟步行。
及于朝門,遇大夫仇牧,問:“主公何在?”長萬曰:“昏君無禮,吾已殺之矣。
”仇牧笑曰:“将軍醉耶?”長萬曰:“吾非醉,乃實話也。
’遂以手中血污示之。
仇牧勃然變色,大罵:“弑逆之賊,天理不容!”便舉笏②來擊長萬。
怎當得長萬有力如虎,擲戟于地,以手來迎。
左手将笏打落,右手一揮,正中其頭,頭如齑粉。
齒折,随手躍去,嵌入門内三寸。
真絕力也!仇牧已死,長萬乃拾起畫戟,緩步登車,旁若無人。
宋闵公即位共十年,隻因一句戲言,遂遭逆臣毒手。
春秋世亂,視弑君不啻割雞,可歎,可歎!史臣有《仇牧贊》雲: 世降道斁①,綱常掃地。
堂簾不隔,君臣交戲。
君戲以言,臣戲以戟。
壯哉仇牧,以笏擊賊!不畏強禦,患肝瀝血。
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太宰華督聞變,挺劍登車,将起兵讨亂。
行至東宮之西,正遇長萬。
長萬并不交言,一戟刺去,華督墜于車下,又複一戟殺之。
遂奉因公之從弟公子遊為君,盡逐戴、武、宣、穆、莊之族。
群公子出奔蕭,公子禦說奔毫。
長萬曰:“禦說文而有才,且君之嫡弟,今在毫,必有變。
若殺禦說,群公子不足慮也。
”乃使其子南宮牛同猛獲率師圍毫。
冬十月,蕭叔大心率戴、武、宣、穆、莊五族之又合曹國之師救毫。
公子禦說悉起毫人,開城接應。
内外夾攻,南宮牛大敗被殺。
宋兵盡降于禦說。
猛獲不敢回宋,徑投衛國去了。
戴叔皮獻策于禦說:“即用降兵旗号,假稱南宮牛等已克毫邑,擒了禦說,得勝回朝。
”先使數人一路傳言,南宮長萬信之,不做準備。
群公子兵到,賺開城門,一擁而入,隻叫“單要拿逆賊長萬一人,餘人勿得驚慌。
”長萬倉忙無計,急奔朝中,欲奉子遊出奔。
見滿朝俱是甲士填塞,有内侍走出,言:“子遊已被衆軍所殺。
”長萬長歎一聲,思列國惟陳與宋無交,欲待奔陳。
又想家有八十餘歲老母,歎曰:“天倫不可棄也!”複翻身至家,扶母登辇。
左手挾戟,右手推辇而行。
斬門而出,其行如風,無人敢攔阻者。
宋國至陳,相去二百六十餘裡,長萬推辇,一日便到。
如此神力,古今罕有。
卻說群公子既殺子遊,遂奉公子禦說即位,是為桓公。
拜戴叔皮為大夫。
選五族之賢者,為公族大夫。
蕭叔大心仍歸守蕭。
遣使往衛,請執猛獲。
再遣使往陳,請執南宮長萬。
公子目夷時止五歲,侍于宋桓公之側,笑曰:“長萬不來矣!”宋公曰:“童子何以知之?”目夷曰:“勇力人所敬也,宋之所棄,陳必庇之。
空手而行,何一愛一于我?”宋公大悟,乃命赍重寶以賂之。
先說宋使至衛,衛惠公問于群臣曰:“與猛獲,與不與孰便?”群臣皆曰:“人急而投我,奈何棄之?”大夫公孫耳谏曰:“天下之惡,一也。
宋之惡,
太子胡齊立,是為僖王,訃告至宋。
時宋闵公與宮人遊于蒙澤,使南宮長萬擲戟為戲。
原來長萬有一絕技,能擲戟于空中,高數丈,以手接之,百不失一。
宮人欲觀其技,所以闵公召長萬同遊。
長萬奉命耍弄了一回,宮人都誇獎不已。
闵公微有妒恨之意。
命内侍取博局①與長萬決賭,以大金鬥盛酒為罰。
這博戲卻是闵公所長。
長萬連負五局,罰酒五鬥,已醉到八九分地位了,心中不服,再請覆局。
闵公曰:“囚乃常敗之家,安敢複與寡人賭勝?”長萬心懷慚忿,嘿嘿無言。
忽宮侍報道:“周王有使命到。
”闵公問其來意,乃是報莊王之喪,且告立新王。
闵公曰:“周已更立新王,即當遣使吊賀。
”長萬奏曰:“臣未睹王都之盛,願奉使一往!”闵公笑曰:“宋國即無人,何至以囚奉使?”宮人皆大笑。
長萬面頰發赤,羞變成怒,兼乘酒醉,一時一性一起,不顧君臣之分,大罵曰:“無道昏君!汝知囚能殺人乎?”闵公亦怒曰:“賊囚!怎敢無禮!”便去搶長萬之戟,欲以刺之。
長萬也不來奪戟,徑提博局,把闵公打倒。
再複揮拳,嗚呼哀哉,闵公死于長萬拳下。
宮人驚散。
長萬怒氣猶勃勃未息,提戟步行。
及于朝門,遇大夫仇牧,問:“主公何在?”長萬曰:“昏君無禮,吾已殺之矣。
”仇牧笑曰:“将軍醉耶?”長萬曰:“吾非醉,乃實話也。
’遂以手中血污示之。
仇牧勃然變色,大罵:“弑逆之賊,天理不容!”便舉笏②來擊長萬。
怎當得長萬有力如虎,擲戟于地,以手來迎。
左手将笏打落,右手一揮,正中其頭,頭如齑粉。
齒折,随手躍去,嵌入門内三寸。
真絕力也!仇牧已死,長萬乃拾起畫戟,緩步登車,旁若無人。
宋闵公即位共十年,隻因一句戲言,遂遭逆臣毒手。
春秋世亂,視弑君不啻割雞,可歎,可歎!史臣有《仇牧贊》雲: 世降道斁①,綱常掃地。
堂簾不隔,君臣交戲。
君戲以言,臣戲以戟。
壯哉仇牧,以笏擊賊!不畏強禦,患肝瀝血。
死重泰山,名光日月。
太宰華督聞變,挺劍登車,将起兵讨亂。
行至東宮之西,正遇長萬。
長萬并不交言,一戟刺去,華督墜于車下,又複一戟殺之。
遂奉因公之從弟公子遊為君,盡逐戴、武、宣、穆、莊之族。
群公子出奔蕭,公子禦說奔毫。
長萬曰:“禦說文而有才,且君之嫡弟,今在毫,必有變。
若殺禦說,群公子不足慮也。
”乃使其子南宮牛同猛獲率師圍毫。
冬十月,蕭叔大心率戴、武、宣、穆、莊五族之又合曹國之師救毫。
公子禦說悉起毫人,開城接應。
内外夾攻,南宮牛大敗被殺。
宋兵盡降于禦說。
猛獲不敢回宋,徑投衛國去了。
戴叔皮獻策于禦說:“即用降兵旗号,假稱南宮牛等已克毫邑,擒了禦說,得勝回朝。
”先使數人一路傳言,南宮長萬信之,不做準備。
群公子兵到,賺開城門,一擁而入,隻叫“單要拿逆賊長萬一人,餘人勿得驚慌。
”長萬倉忙無計,急奔朝中,欲奉子遊出奔。
見滿朝俱是甲士填塞,有内侍走出,言:“子遊已被衆軍所殺。
”長萬長歎一聲,思列國惟陳與宋無交,欲待奔陳。
又想家有八十餘歲老母,歎曰:“天倫不可棄也!”複翻身至家,扶母登辇。
左手挾戟,右手推辇而行。
斬門而出,其行如風,無人敢攔阻者。
宋國至陳,相去二百六十餘裡,長萬推辇,一日便到。
如此神力,古今罕有。
卻說群公子既殺子遊,遂奉公子禦說即位,是為桓公。
拜戴叔皮為大夫。
選五族之賢者,為公族大夫。
蕭叔大心仍歸守蕭。
遣使往衛,請執猛獲。
再遣使往陳,請執南宮長萬。
公子目夷時止五歲,侍于宋桓公之側,笑曰:“長萬不來矣!”宋公曰:“童子何以知之?”目夷曰:“勇力人所敬也,宋之所棄,陳必庇之。
空手而行,何一愛一于我?”宋公大悟,乃命赍重寶以賂之。
先說宋使至衛,衛惠公問于群臣曰:“與猛獲,與不與孰便?”群臣皆曰:“人急而投我,奈何棄之?”大夫公孫耳谏曰:“天下之惡,一也。
宋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