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範鳅兒雙鏡重圓

關燈
簾卷水西樓,一曲新腔唱打油。

     宿雨眠雲年少夢,休漚,且盡生前酒一匝。

     明日叉登舟,卻指今宵是舊遊。

     同是他鄉淪落容,休愁!月子彎彎照幾州? 這首詞未句乃借用吳歌成語,吳歌雲。

     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凡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此歌山自南宋建炎年間,述民間離亂之苦。

    隻為宣和失政,好佞專權,延至靖康,金虜淩城,擄了徽欽二帝北去。

    康王泥馬渡江,棄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

    其時東京一路百姓懼怕鞑虜,都跟随車駕南渡。

    又被虜騎追趕,兵火之際,東逃西躲,不知拆散廠幾多骨肉!往往父子夫妻終身不複柏見,其中又有凡個散而複合的,民間把作新聞傳說。

    正是: 劍氣分還合,荷珠碎複圓。

     萬般皆是命,半點盡由天! 話說陳州存一人姓徐名信,自小學得一身好武藝,娶妻崔氏,頗有客色。

    家适豐裕,夫妻二人正好過活。

    卻被金兵入寇,二帝北遷,徐信共崔氏商議,此地安身不牢,收拾細軟家财,打做兩個包裹,夫妻各背了一個,随着衆百姓曉夜奔走,行至虞城,隻聽得背後喊聲振天,隻道瓤虜追來,卻原來是南朝示敗的潰兵。

    隻因武備久馳,軍無紀律。

    教他殺賊,一個個膽寒心駭,不戰自走。

    及至遇着平民,搶擄财帛于女,一般會場威耀武。

    徐信雖然有三分本事,那潰兵如山而至,寡不敵人,舍命奔走。

    但聞四野号哭之聲,回頭不見了崔氏。

    亂軍中無處尋覓,隻得前行。

    行了數日,呗了口氣,沒奈何,隻索罷了。

     行到賬陽,肚中饑渴,上一個村店,買些酒忻:原來離亂之時,店中也不比往昔,沒有酒賣了。

    就是飯,也不過是粗衍之物,又怕衆人搶奪,交了足錢,方才取出來與你充饑。

    徐信正在數錢,猛聽得有婦女悲泣之聲,事不關心,關心者亂,徐信區不數錢,急走出店來看,果見一婦人,單衣蓬首,露坐十地上:雖個是自己的老婆,年貌也相仿佛。

    徐信動了個側隐之心、以己度人,道:這婦人想也是遭難的。

    不免上前間其來曆。

    婦人訴道:“奴家乃鄭州上氏,小字進奴,随夫避兵,不意中途奔散,奴孤身被亂軍所掠。

    行了兩日玻,到十此地。

    兩腳俱腫,寸步難移。

    賊徒剝取衣服,棄奴于此。

    衣單食缺,舉目無親,欲尋死路,故此悲泣耳。

    ”徐信道:“我也在亂軍中不見了妻子,正是同病相憐了。

    身邊幸有盤纏,娘子不若權時在這店裡住幾日,将息賢體,等在下探問荊妻消耗,就便訪取尊人,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婦人收淚而謝道:“如此甚好。

    徐信解斤包裹,将幾件衣服與婦人穿了,同他在店中吃了些飯食,借半間房子,做一塊兒安頓。

    徐信殷殷勤勤,每日送茶送飯。

    婦人感其美意,料道尋夫訪妻,也是難事。

    今日一岱一寡。

    亦是天緣,熱肉相湊,不客人不成就了。

    又過數日,婦人腳不痛了。

    徐信和他做了一對夫妻,上路直到建康。

    正值高宗天子南渡即位,改元建炎,出榜招軍,徐信去充了個軍校,就于建康城中居住。

     日月如流,不覺是建炎三年。

    一日徐信同妻城外訪親回來,天色已晚,婦人口渴,徐信引到一個茶肆中吃茶,那肆中先有一個漢子坐下,見婦人入來,便立在一邊偷看那婦人,目不轉睛。

    婦人低眉下限,那個在意,徐信甚以為怪。

    少頃,吃了茶,還了茶錢出門,那漢又遠遠相随。

    比及到家,那漢還站在門首,依依下去。

    徐信心頭火起,問道。

    “什麼人?如何窺觑人家的婦女!”那漢拱手謝罪道:“尊兄休怒!某有一言奉詢。

    徐信忿氣尚未息,答應道:“有什麼話就講罷!”那漢道:“尊兄倘下見責,權借一步,某有實情告訴。

    若還嗔怪,某不敢言。

    ”徐信果然相随,到一個僻靜巷裡。

    那漢臨欲開口,又似有難言之狀。

    徐信道:“我徐信也是個慷慨丈夫,有話不妨盡言。

    ”那漢方才敢問道:“适才婦人是誰?徐信道:“是荊妻。

    ”那漢道:“娶過幾年了?徐信道:“三年矣。

    ”那漢道:“可是鄭州人,姓王小字進奴麼?”徐信大驚道:“足下何以知之?”那漢道:“此婦乃吾之妻也。

    因兵火失散,不意落于君手。

    徐信聞言,甚蹰躇不安,将自己虞城失散,到睢陽村店遇見此婦始未,細細述了:“當時實是憐他孤身無倚,初不曉得是尊間,如之奈何廠那漢道:“足下休疑,我已别娶渾家,舊日伉俪之盟,不必再題。

    但倉忙拆開,未及一言分别,倘得暫會一面,叙述悲苦,兀亦無恨,”徐信亦覺心中凄慘,說道:“大丈夫腹心棚照,何處不可通情,叨日在舍下相候。

    足下既然别娶,可攜新間同未,做個親戚,庶于鄰裡耳目不礙。

    ”那漢歡喜拜謝。

     臨别,徐信間其姓名,那漢道:“吾乃鄭州列俊卿是也。

    ”是夜,徐信亢對工進奴述其緣由。

    進奴思想前夫恩義,暗暗偷淚,一夜不曾合眼。

    到天明,盥漱方畢,列俊卿夫婦二人到了,徐信出門相迎,見了俊卿之妻,彼此驚駭,各行付哭。

    原來俊卿之妻,卻是徐信的渾家崔氏。

    自虞城夫散,尋丈夫下着,卻随個老摳同至建康,解下随身答洱,賃房居住。

    二個月後,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