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關燈
小
中
大
,她的碗裡有一隻雞蛋。
他弟弟咯咯咯走進來放在桌上,闆着臉,也不朝人看,回身就走。
曼桢想叫住他,他頭也不回一回。
曼桢笑道:“他平常很老練的,今天不知道怎麼忽然怕難為情起來了。
”這原因,世鈞倒很明了,不過也沒有去道破他,隻笑着道:“為什麼還要弄點心,太費事了。
”曼桢笑道:“鄉下點心!你随便吃一點。
” 世鈞一面吃着一面問:“你們早上吃什麼當早飯?”曼桢道:“吃稀飯。
你們呢?”世鈞道:“叔惠家也是吃稀飯,不過是這樣:叔惠的父親是非常好客的,晚上常常有人來吃飯,一來來上好些人,把叔惠的母親都累壞了,早上還得天不亮起來給我們煮粥,我真覺得不過意,所以我常常總是不吃早飯出來,在攤子上吃兩隻大餅油條算了。
”曼桢點點頭道:“在人家家裡住着就是這樣,有些地方總有點受委屈。
”世鈞道:“其實他們家裡還算是好的。
叔惠的父親母親待我真像自己人一樣,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老住在那裡。
” 曼桢道:“你有多少時候沒回家去了?”世鈞道:“快一年了吧。
”曼桢笑道:“不想家麼?”世鈞笑道:“我也真怕回去。
将來我要是有這個力量,總想把我母親接出來,我父親跟她感情很壞,總是鬧别扭。
”曼桢道:“哦。
……”世鈞道:“就為了我,也怄了許多氣。
”曼桢道:“怎麼呢?”世鈞道:我父親開着一爿皮貨店,他另外還做些别的生意。
從前我哥哥在世的時候,他畢業之後就在家裡幫着我父親,預備将來可以接着做下去。
後來我哥哥死了,我父親意思要我代替他,不過我對于那些事情不感到興趣,我要學工程。
我父親非常生氣,從此就不管我的事了。
後來我進大學,還是靠我母親偷偷地接濟我一點錢。
”所以他那時候常常在窘境中。
說起來,曼桢在求學時代也是飽受經濟壓迫的,在這一點上大家談得更是投契。
曼桢道:“你在上海大概熟人不多,不然我倒又有一樁事情想托托你。
”世鈞笑道:“什麼事?”曼桢道:“你如果聽見有什麼要兼職的打字的——我很想在下班以後多做兩個鐘頭事情。
教書也行。
”世鈞向她注視了一會,微笑道:“那樣你太累了吧?”曼桢笑道:“不要緊的。
在辦公室裡一大半時候也是白坐着,出來再做一兩個鐘頭也算不了什麼。
” 世鈞也知道,她姊姊一嫁了人,她的負擔更增重了。
做朋友的即使有力量幫助她,也不是她所能夠接受的,唯一的幫忙的辦法是替她找事。
然而他替她留心了好些時,并沒有什麼結果。
有一天她叮囑他:“我本來說要找個事情在六點鐘以後,現在我要改到晚飯後。
”世鈞道:“晚飯後?不太晚了麼?”曼桢笑道:“晚飯前我已經找到了一個事情了。
”世鈞道:嗳喲,你這樣不行的!這樣一天到晚趕來趕去,真要累出病來的!你不知道,在你這個年紀頂容易得肺病了。
”曼桢笑道:'在你這個年紀!'倒好像你自己年紀不知有多大了! 她第二個事情不久又找到了。
一個夏天忙下來,她雖然瘦了些,一直興緻很好。
世鈞因為住在叔惠家裡,一年到頭打攪人家,所以過年過節總要買些東西送給叔惠的父母。
這一年中秋節他送的禮就是托曼桢買的。
送叔惠的父親一條純羊毛的圍巾,送叔惠的母親一件呢袍料。
在這以前他也曾經送過許太太一件衣料,但是從來也沒看見她做出來穿,他還以為是他選擇的顔色或者欠大方,上了年紀的人穿不出來。
其實許太太看上去也不過中年。
她從前想必是個美人,叔惠長得像她而不像他父親。
他父親許裕舫是個胖子,四五十歲的人了,看着也還像個黑胖小子。
裕舫在一家銀行裡做事,就是因為他有點名士派的脾氣,不善于逢迎,所以做到老還是在文書股做一個小事情,他也并不介意。
這一天,大家在那裡賞鑒世鈞送的禮,裕舫看見衣料便道:“馬上拿到裁縫店去做起來吧,不要又往箱子裡一收!”許太太笑道:我要穿得那麼漂亮幹嗎,跟你一塊兒出去,更顯得你破破爛爛像個老當差的,給人家看見了,一定想這女人霸道,把錢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她掉過臉來又向世鈞說:“你不知道他那脾氣,叫他做衣服,總是不肯做。
”裕舫笑道:“我是想開了,我反正再打扮也就是這個樣子,漂亮不了了,所以我還是對于吃比較感到興趣。
” 提起吃,他便向他太太說:“這兩天不知有些什麼東西新上市?明天我跟你逛菜場去!”他太太道:“你就别去了,待會兒看見什麼買什麼,還要留幾個錢過節呢。
”裕舫道:“其實要吃好東西也不一定要在過節那天吃,過節那天隻有貴,何必湊這個熱鬧呢?”他太太依舊堅持着世俗的看法,說:“節總是要過的。
” 這過節不過節的問題,結果是由别人來替他們解決了。
他們家來了一個朋友借錢,有一筆急用,把裕舫剛領到的薪水差不多全部借去了。
這人也是裕舫的一個多年的同事,這一天他來了,先閑談了一會,世鈞看他那神氣仿佛有話要說似的,就走了出來,回到自己房間裡去。
過了一會,許太太到他房門外來搬取她的一隻煤球爐子,順便叫了他一聲:“世鈞! 許伯伯要做黃魚羹面呢,你也來吃!”世鈞笑着答應了一聲,便跟過來了。
裕舫正在那裡揎拳捋袖預備上竈,向客人說道:到我這兒來,反正有什麼吃什麼,決不會為你多費一個大洋,這你可以放心! 除了面,還有兩樣冷盤。
裕舫的烹調手法是他生平最自負的,但是他這位大師傅手下,也還是需要一個”二把萬”替他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一樣一樣切成絲,剁成末,所以許太太還是忙個不停。
而且裕舫做起菜來一絲不苟,各種原料占上許多不同的碟子,攤滿一房間。
客人走了半天了,許太太還在那裡洗碟子。
她今天早上買這條魚,本來是因為叔惠說了一聲,說想吃魚。
現在這條大魚去掉了中間的一段,她依舊把剩下的一個頭和一條尾巴湊在一起,擺出一條完整的魚的模樣,擱在砧闆上,預備吃晚飯的時候照原定計劃炸來吃。
叔惠回來了,看見了覺得很詫異,說:“這條魚怎麼頭這麼大?” 裕舫接口道:“這魚矮。
”許太太也忍不住笑起來了。
叔惠把兩隻手插在褲袋裡,露出他裡面穿的絨線背心,灰色絨線上面滿綴着雪珠似的白點子。
他母
他弟弟咯咯咯走進來放在桌上,闆着臉,也不朝人看,回身就走。
曼桢想叫住他,他頭也不回一回。
曼桢笑道:“他平常很老練的,今天不知道怎麼忽然怕難為情起來了。
”這原因,世鈞倒很明了,不過也沒有去道破他,隻笑着道:“為什麼還要弄點心,太費事了。
”曼桢笑道:“鄉下點心!你随便吃一點。
” 世鈞一面吃着一面問:“你們早上吃什麼當早飯?”曼桢道:“吃稀飯。
你們呢?”世鈞道:“叔惠家也是吃稀飯,不過是這樣:叔惠的父親是非常好客的,晚上常常有人來吃飯,一來來上好些人,把叔惠的母親都累壞了,早上還得天不亮起來給我們煮粥,我真覺得不過意,所以我常常總是不吃早飯出來,在攤子上吃兩隻大餅油條算了。
”曼桢點點頭道:“在人家家裡住着就是這樣,有些地方總有點受委屈。
”世鈞道:“其實他們家裡還算是好的。
叔惠的父親母親待我真像自己人一樣,不然我也不好意思老住在那裡。
” 曼桢道:“你有多少時候沒回家去了?”世鈞道:“快一年了吧。
”曼桢笑道:“不想家麼?”世鈞笑道:“我也真怕回去。
将來我要是有這個力量,總想把我母親接出來,我父親跟她感情很壞,總是鬧别扭。
”曼桢道:“哦。
……”世鈞道:“就為了我,也怄了許多氣。
”曼桢道:“怎麼呢?”世鈞道:我父親開着一爿皮貨店,他另外還做些别的生意。
從前我哥哥在世的時候,他畢業之後就在家裡幫着我父親,預備将來可以接着做下去。
後來我哥哥死了,我父親意思要我代替他,不過我對于那些事情不感到興趣,我要學工程。
我父親非常生氣,從此就不管我的事了。
後來我進大學,還是靠我母親偷偷地接濟我一點錢。
”所以他那時候常常在窘境中。
說起來,曼桢在求學時代也是飽受經濟壓迫的,在這一點上大家談得更是投契。
曼桢道:“你在上海大概熟人不多,不然我倒又有一樁事情想托托你。
”世鈞笑道:“什麼事?”曼桢道:“你如果聽見有什麼要兼職的打字的——我很想在下班以後多做兩個鐘頭事情。
教書也行。
”世鈞向她注視了一會,微笑道:“那樣你太累了吧?”曼桢笑道:“不要緊的。
在辦公室裡一大半時候也是白坐着,出來再做一兩個鐘頭也算不了什麼。
” 世鈞也知道,她姊姊一嫁了人,她的負擔更增重了。
做朋友的即使有力量幫助她,也不是她所能夠接受的,唯一的幫忙的辦法是替她找事。
然而他替她留心了好些時,并沒有什麼結果。
有一天她叮囑他:“我本來說要找個事情在六點鐘以後,現在我要改到晚飯後。
”世鈞道:“晚飯後?不太晚了麼?”曼桢笑道:“晚飯前我已經找到了一個事情了。
”世鈞道:嗳喲,你這樣不行的!這樣一天到晚趕來趕去,真要累出病來的!你不知道,在你這個年紀頂容易得肺病了。
”曼桢笑道:'在你這個年紀!'倒好像你自己年紀不知有多大了! 她第二個事情不久又找到了。
一個夏天忙下來,她雖然瘦了些,一直興緻很好。
世鈞因為住在叔惠家裡,一年到頭打攪人家,所以過年過節總要買些東西送給叔惠的父母。
這一年中秋節他送的禮就是托曼桢買的。
送叔惠的父親一條純羊毛的圍巾,送叔惠的母親一件呢袍料。
在這以前他也曾經送過許太太一件衣料,但是從來也沒看見她做出來穿,他還以為是他選擇的顔色或者欠大方,上了年紀的人穿不出來。
其實許太太看上去也不過中年。
她從前想必是個美人,叔惠長得像她而不像他父親。
他父親許裕舫是個胖子,四五十歲的人了,看着也還像個黑胖小子。
裕舫在一家銀行裡做事,就是因為他有點名士派的脾氣,不善于逢迎,所以做到老還是在文書股做一個小事情,他也并不介意。
這一天,大家在那裡賞鑒世鈞送的禮,裕舫看見衣料便道:“馬上拿到裁縫店去做起來吧,不要又往箱子裡一收!”許太太笑道:我要穿得那麼漂亮幹嗎,跟你一塊兒出去,更顯得你破破爛爛像個老當差的,給人家看見了,一定想這女人霸道,把錢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她掉過臉來又向世鈞說:“你不知道他那脾氣,叫他做衣服,總是不肯做。
”裕舫笑道:“我是想開了,我反正再打扮也就是這個樣子,漂亮不了了,所以我還是對于吃比較感到興趣。
” 提起吃,他便向他太太說:“這兩天不知有些什麼東西新上市?明天我跟你逛菜場去!”他太太道:“你就别去了,待會兒看見什麼買什麼,還要留幾個錢過節呢。
”裕舫道:“其實要吃好東西也不一定要在過節那天吃,過節那天隻有貴,何必湊這個熱鬧呢?”他太太依舊堅持着世俗的看法,說:“節總是要過的。
” 這過節不過節的問題,結果是由别人來替他們解決了。
他們家來了一個朋友借錢,有一筆急用,把裕舫剛領到的薪水差不多全部借去了。
這人也是裕舫的一個多年的同事,這一天他來了,先閑談了一會,世鈞看他那神氣仿佛有話要說似的,就走了出來,回到自己房間裡去。
過了一會,許太太到他房門外來搬取她的一隻煤球爐子,順便叫了他一聲:“世鈞! 許伯伯要做黃魚羹面呢,你也來吃!”世鈞笑着答應了一聲,便跟過來了。
裕舫正在那裡揎拳捋袖預備上竈,向客人說道:到我這兒來,反正有什麼吃什麼,決不會為你多費一個大洋,這你可以放心! 除了面,還有兩樣冷盤。
裕舫的烹調手法是他生平最自負的,但是他這位大師傅手下,也還是需要一個”二把萬”替他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一樣一樣切成絲,剁成末,所以許太太還是忙個不停。
而且裕舫做起菜來一絲不苟,各種原料占上許多不同的碟子,攤滿一房間。
客人走了半天了,許太太還在那裡洗碟子。
她今天早上買這條魚,本來是因為叔惠說了一聲,說想吃魚。
現在這條大魚去掉了中間的一段,她依舊把剩下的一個頭和一條尾巴湊在一起,擺出一條完整的魚的模樣,擱在砧闆上,預備吃晚飯的時候照原定計劃炸來吃。
叔惠回來了,看見了覺得很詫異,說:“這條魚怎麼頭這麼大?” 裕舫接口道:“這魚矮。
”許太太也忍不住笑起來了。
叔惠把兩隻手插在褲袋裡,露出他裡面穿的絨線背心,灰色絨線上面滿綴着雪珠似的白點子。
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