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一卷 假僧人連累真僧人 真太監引出假太監
關燈
小
中
大
;平妖傳中蛋和尚,頓做了雷兄恭的同俦。
一向出家未嘗無家,倒把美妓取來壓寨;今日還俗實為斷俗,反把色根斬絕不留。
若教仍去出家,決不學懷義的勾當;倘若選他入侍,斷無有缪毒的風流。
那知他剃發不入叢林,原不為空門所納;到如今淨身不栖宮禁,也不為大内所收。
一扮唐三藏,再扮魚朝恩,初不改虬髯公的豪性;既非晉支遁,又非秦趙高,仍懷着尉陀王的雄謀。
蹤迹真如魔怪幻,機權能使鬼神差。
常奇既淨了身,即擇日下山。
寇尚義與習風治酒送行,就請馬二娘出來一同話别。
寇尚義道:“兄長去後,我等便請大嫂做山寨之主,聽其節制。
”馬二娘道:“寇叔叔說那裡話?我是個婦人,又沒武藝,如何做得寨主?”寇尚義道:“大嫂無武藝卻深通筆墨,正好運籌帷幄。
不必推辭。
”當日便請馬二娘與常奇居中而坐,寇、習二人列坐兩倍。
酒行數巡,習風道:“兄長此去,若有好處,必須帶挈我們。
”寇尚義道:“兄長之意,莫非謂近來内侍們少有賢者,故不惜身為内侍,将學漢之呂強,唐之張承業乎?今朝廷好尚文墨,要内監讀書識字,特命司禮監選太學生去教習他們。
以兄長之才,得侍天子,必能深受聖眷。
那時請一紙诏書,招安山寨,我等俱受光榮矣。
”常奇道:“賢弟不知我心。
我雖淨了身,決不屑與貂-為伍。
不過借作藏身之法,使過都越國,沒人譏察耳。
”習風道:“如今兄長待要到那裡去?”常奇道:“目今天下太平,車書一統,惟百粵一帶,聞常有外邦犯順。
此志士立功之地也,我欲往那邊走走,務要烈烈轟轟做出一段事業來,才顯得我英雄作用。
”寇尚義道:“兄長高見非他人所及。
我等今後隻謹守山寨,聽候好音便了。
”當下席散之後,常奇與馬二娘并寇、習二人别過,選心腹小校五六人,扮做伴-,鮑雨等在其内。
身邊暗藏利器,仍帶着彈弓,彈丸兒,騎着馬下山而去。
所過之處,有牙牌路引為照。
人都認是上用的人,奉差往各處采辦物件的,誰敢道個不字?常奇于路無阻,急急前行。
不則一日,來到粵中地面。
聞得往來行人傳說關外有個番邦,叫做華光國,頗有犯順之意,常常有兵卒近關窺探。
常奇聽知這消息,暗喜道:“若果有外國犯順,正是我建功立業之秋了。
”卻又想到:“我已改了形相,頂了姓名,不便去投軍效用。
不若走出關去,闖入番邦,相機而行,倒可圖個出身。
”算計已定,來到關津界口。
此時正值初秋天氣,常奇在守關将士面前,隻說奉差往關外采取蟋蟀。
衆将士都曉得宣德皇帝好鬥蟋蟀的,又見有牙牌,路引,誰敢攔阻?連忙開關放出。
常奇出了關,又行過了幾日,看看出了中國地界,将到番邦上了。
常奇把随從伴-鮑雨等五六人都打發回來,分付他們隻說是内監府差回之人,賺入關去,仍回山寨,“拜覆寇習二頭領和馬二娘,說我往外國去了。
将來若聞百粵之外有異人舉快事,是我奮志之時也。
後會有期,各自保重!”鮑雨等領命拜别而去。
常奇獨自一人一騎望前而行。
又行過了許多路,但見: 平沙漠漠,野草凄凄。
飛鳥翔而不下,走獸挺而靡依。
昆侖不知何處,宿海杳其難稽。
遙瞻京關千重隔,回首家鄉萬裡餘。
征夫到此皆掉淚,壯士當斯也皺眉。
獨有英雄心似鐵,掉須前往更無疑。
常奇正行之間,忽見前頭塵頭起處,一簇人馬約有一二百騎,蜂擁而來。
仔細看時,都是些奇形異相的番兵,手中都拿着弓箭。
後面簇擁着一位少年女子,騎在一隻大白鹿上。
那女子怎生打扮,有詩為證: 秋水為眸玉作肌,一彎貂尾鬓邊垂。
豐神綽約誰堪比,疑是昭君出塞時。
常奇看了,正勒住馬讓他,那打前隊的番兵,早開弓發箭,朝着常奇射來。
常奇眼明手快,把鞭稍隻一撥,箭已落地。
那番兵打着番語道:“好蠻子!”一頭說,一頭又射一箭來。
常奇不慌不忙,将身閃過,用手隻一綽,把箭綽在手中。
衆番兵都喝聲采。
早驚動了隊裡一員番将,躍馬向前,也來射箭。
常奇卻取出彈弓,彈丸兒,扣得端正,等他箭來時,刺斜裡放一彈去,正打中那箭杆,把箭兒橫打開去,衆兵将不覺齊聲喝采。
那女子騎在鹿上,望見常奇這般做作,也暗暗稱奇。
分付衆人,休要隻顧放箭,自己拍鹿角一拍,跑向前來叫道:“那漢子可過來相見。
”常奇便下了馬,進前聲喏,那女子見常奇是内官打扮,便問道:“看你像是京師裡上用的人,為何來到這裡?”當下常奇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波翻浪起,人情反複堪驚。
路轉峰回,世事變遷難料。
正不知這女子是誰,且看下卷分解。
一向出家未嘗無家,倒把美妓取來壓寨;今日還俗實為斷俗,反把色根斬絕不留。
若教仍去出家,決不學懷義的勾當;倘若選他入侍,斷無有缪毒的風流。
那知他剃發不入叢林,原不為空門所納;到如今淨身不栖宮禁,也不為大内所收。
一扮唐三藏,再扮魚朝恩,初不改虬髯公的豪性;既非晉支遁,又非秦趙高,仍懷着尉陀王的雄謀。
蹤迹真如魔怪幻,機權能使鬼神差。
常奇既淨了身,即擇日下山。
寇尚義與習風治酒送行,就請馬二娘出來一同話别。
寇尚義道:“兄長去後,我等便請大嫂做山寨之主,聽其節制。
”馬二娘道:“寇叔叔說那裡話?我是個婦人,又沒武藝,如何做得寨主?”寇尚義道:“大嫂無武藝卻深通筆墨,正好運籌帷幄。
不必推辭。
”當日便請馬二娘與常奇居中而坐,寇、習二人列坐兩倍。
酒行數巡,習風道:“兄長此去,若有好處,必須帶挈我們。
”寇尚義道:“兄長之意,莫非謂近來内侍們少有賢者,故不惜身為内侍,将學漢之呂強,唐之張承業乎?今朝廷好尚文墨,要内監讀書識字,特命司禮監選太學生去教習他們。
以兄長之才,得侍天子,必能深受聖眷。
那時請一紙诏書,招安山寨,我等俱受光榮矣。
”常奇道:“賢弟不知我心。
我雖淨了身,決不屑與貂-為伍。
不過借作藏身之法,使過都越國,沒人譏察耳。
”習風道:“如今兄長待要到那裡去?”常奇道:“目今天下太平,車書一統,惟百粵一帶,聞常有外邦犯順。
此志士立功之地也,我欲往那邊走走,務要烈烈轟轟做出一段事業來,才顯得我英雄作用。
”寇尚義道:“兄長高見非他人所及。
我等今後隻謹守山寨,聽候好音便了。
”當下席散之後,常奇與馬二娘并寇、習二人别過,選心腹小校五六人,扮做伴-,鮑雨等在其内。
身邊暗藏利器,仍帶着彈弓,彈丸兒,騎着馬下山而去。
所過之處,有牙牌路引為照。
人都認是上用的人,奉差往各處采辦物件的,誰敢道個不字?常奇于路無阻,急急前行。
不則一日,來到粵中地面。
聞得往來行人傳說關外有個番邦,叫做華光國,頗有犯順之意,常常有兵卒近關窺探。
常奇聽知這消息,暗喜道:“若果有外國犯順,正是我建功立業之秋了。
”卻又想到:“我已改了形相,頂了姓名,不便去投軍效用。
不若走出關去,闖入番邦,相機而行,倒可圖個出身。
”算計已定,來到關津界口。
此時正值初秋天氣,常奇在守關将士面前,隻說奉差往關外采取蟋蟀。
衆将士都曉得宣德皇帝好鬥蟋蟀的,又見有牙牌,路引,誰敢攔阻?連忙開關放出。
常奇出了關,又行過了幾日,看看出了中國地界,将到番邦上了。
常奇把随從伴-鮑雨等五六人都打發回來,分付他們隻說是内監府差回之人,賺入關去,仍回山寨,“拜覆寇習二頭領和馬二娘,說我往外國去了。
将來若聞百粵之外有異人舉快事,是我奮志之時也。
後會有期,各自保重!”鮑雨等領命拜别而去。
常奇獨自一人一騎望前而行。
又行過了許多路,但見: 平沙漠漠,野草凄凄。
飛鳥翔而不下,走獸挺而靡依。
昆侖不知何處,宿海杳其難稽。
遙瞻京關千重隔,回首家鄉萬裡餘。
征夫到此皆掉淚,壯士當斯也皺眉。
獨有英雄心似鐵,掉須前往更無疑。
常奇正行之間,忽見前頭塵頭起處,一簇人馬約有一二百騎,蜂擁而來。
仔細看時,都是些奇形異相的番兵,手中都拿着弓箭。
後面簇擁着一位少年女子,騎在一隻大白鹿上。
那女子怎生打扮,有詩為證: 秋水為眸玉作肌,一彎貂尾鬓邊垂。
豐神綽約誰堪比,疑是昭君出塞時。
常奇看了,正勒住馬讓他,那打前隊的番兵,早開弓發箭,朝着常奇射來。
常奇眼明手快,把鞭稍隻一撥,箭已落地。
那番兵打着番語道:“好蠻子!”一頭說,一頭又射一箭來。
常奇不慌不忙,将身閃過,用手隻一綽,把箭綽在手中。
衆番兵都喝聲采。
早驚動了隊裡一員番将,躍馬向前,也來射箭。
常奇卻取出彈弓,彈丸兒,扣得端正,等他箭來時,刺斜裡放一彈去,正打中那箭杆,把箭兒橫打開去,衆兵将不覺齊聲喝采。
那女子騎在鹿上,望見常奇這般做作,也暗暗稱奇。
分付衆人,休要隻顧放箭,自己拍鹿角一拍,跑向前來叫道:“那漢子可過來相見。
”常奇便下了馬,進前聲喏,那女子見常奇是内官打扮,便問道:“看你像是京師裡上用的人,為何來到這裡?”當下常奇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波翻浪起,人情反複堪驚。
路轉峰回,世事變遷難料。
正不知這女子是誰,且看下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