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卷 公子感恩代請命 府卒遇俠托求仙
關燈
小
中
大
請他到衙内祈禱。
撫公問道:“幾時才得病愈?”洪覺生随口胡答道:“過七日便沒事了。
”卻也是他造化,準到第八日,太夫人果然康健起來。
撫公以此敬信他。
又要教他于本城道院中起建醺壇,保佑年谷豐登,人民安樂。
董聞乘此機會,授計于虞二府,教如此如此。
虞二府便密喚洪覺生先來分付了言語,許他二十兩銀子謝儀。
洪覺先欣然領命而去。
到得起建醮壇之時,撫公親來拈香。
虞二府便也往壇中,當着撫公面前,要求洪覺生請仙降乩,指示所失官銀蹤迹,以便追捕。
洪覺先初時假意推托不肯。
虞二府懇請再三,方才應允,就于壇前書符念咒,作起法來,喚一個小道童與自已一同扶乩。
案上鋪放黃沙,焚香點燭。
少頃,見乩兒漸漸轉動,磨了半晌,忽然寫出一行字來道:“吾乃葛仙翁也。
”虞二府假意向前問道:“果然是葛仙翁麼?若果是仙翁,我有一事欲問。
”隻見乩兒運動,寫出四句道: “子欲請仙仙故至,卻問仙翁是不是。
可笑龍池心不誠,若還疑我我當去。
” 虞二府看了,慌忙下拜道:“龍池不知仙翁下降,适間言語唐突,伏乞寬恕。
今有懇請,隻因春間解送官銀一萬餘兩,中途被盜劫去,望仙翁明示銀子下落,與盜賊蹤迹,以便追緝。
”祝告罷,隻見乩兒上又寫出四句道: “怪爾後恭前倨,爾可暫時回避。
可請撫公問吾,吾當明告其事。
” 撫公那時親在壇前看見,安得不信?便令虞二府退過一邊,自己向前整衣作禮,默禱了幾句。
隻見乩兒又寫道: “機事秘密,不可洩漏。
若要我言,須屏左右。
” 撫公看了,即喚跟随人役,都遠避開去,隻有撫公一人立在案前。
那乩兒才明明寫出幾句道: “離此府城東,二十裡之外。
一座石橋傍,兩株柳樹蓋。
松其下探之,原銀宛然在。
” 撫公看罷,又低頭祝告道:“此銀向被何人盜去?今又是誰埋藏在此?伏乞仙翁一一明示。
”祝畢,隻見乩兒又寫道: “若問藏銀之人,其人乃是大盜。
目下不可明言,以後自然知道。
” 撫公再要問時,隻見乩兒連書:“吾去也”三字,便不動了。
吾公分付洪黨先勿洩其言,自向虞二府密語其事。
虞二府佯為不信。
撫公道:“仙翁所示,諒不相欺。
你隻依言去取,看是如何。
”虞二府口中唯唯,卻佯做不肯深信之狀。
明日親到城東二十裡之外,喚集人夫,向石橋旁兩株柳樹之下,把鋤頭鐵-掘将下去。
掘不上三尺來深,果然掘着了銀子,照原數一萬餘金,毫厘無缺。
正是: 本出綠林之手,巧借黃冠之口。
朝中正說三楊,野外忽逢二柳。
并非洪法官道術能靈,卻是董博士妙計罕有。
不用虞公向上台禀知,反使上台向虞公私授。
前番求雨不雨的伎倆,人盡笑之;今日說銀有銀的神通,人能知否?當下虞二府掘得原銀,十分歡喜,随報知撫台,将銀交納。
撫公深信仙翁之靈,法官之術。
一時開封府中驚傳其事,都道仙人降乩,有此靈驗。
又道洪法官初時本事沒,雨也求不下一滴;如何今番卻請得真仙下降?或者是都老爺與虞二府敬心所感。
卻那裡曉得是董聞的計策,把虛名作成了洪法官,又無端借重了葛仙翁?有詩為證: 仙翁有語語非輕,問者佯疑疑亦精。
羨殺巧人傳妙策,作成道士享虛名。
虞二府即将原銀交納,撫公因前日難為了他,心中頗覺不安,着實慰勞了幾句。
那時新任理刑未到,其印務是府堂暫管,撫公乃委虞二府權署理刑印務。
虞二府謝過撫公,随即往謝董聞,稱贊其用計之妙。
董聞道:“還金全賴常奇之義,寄信又虧公子之書。
治弟不過因風吹火耳。
美來還是老公祖恤死存孤,故得好義之報,他人何力之有焉?”虞二府歡喜稱謝而别。
有一曲《江兒水》為證: 為善從來吉,便宜自取之。
漫誇豪客能輕利,漫誇公子能傳遞,漫誇博士能施計,招緻還虧一已。
恤死存孤,食報固其宜矣。
不說虞二府保全了功名。
且說董聞在家候缺,過了兩年。
此時正值南京國子監博士員缺,朝廷命下,将董聞除授南京國子監博士。
報喜人報到了,董聞心中歡喜。
一來喜得有了衙門,二來喜在南京,得與徐國公相叙。
于是擇定吉日,正待起身赴任,忽見大力庵裡香火道人踉跄而來,報稱師父沙有恒被本府公差拿了,要解往南京徐國公府裡去,求董爺救一救。
董聞驚問其故,道人說出這個緣故來。
有分教:曲中美女,再添一段風流;寒裡英雄,換卻兩番形貌。
正不知道人說出甚話,且聽下回分解。
撫公問道:“幾時才得病愈?”洪覺生随口胡答道:“過七日便沒事了。
”卻也是他造化,準到第八日,太夫人果然康健起來。
撫公以此敬信他。
又要教他于本城道院中起建醺壇,保佑年谷豐登,人民安樂。
董聞乘此機會,授計于虞二府,教如此如此。
虞二府便密喚洪覺生先來分付了言語,許他二十兩銀子謝儀。
洪覺先欣然領命而去。
到得起建醮壇之時,撫公親來拈香。
虞二府便也往壇中,當着撫公面前,要求洪覺生請仙降乩,指示所失官銀蹤迹,以便追捕。
洪覺先初時假意推托不肯。
虞二府懇請再三,方才應允,就于壇前書符念咒,作起法來,喚一個小道童與自已一同扶乩。
案上鋪放黃沙,焚香點燭。
少頃,見乩兒漸漸轉動,磨了半晌,忽然寫出一行字來道:“吾乃葛仙翁也。
”虞二府假意向前問道:“果然是葛仙翁麼?若果是仙翁,我有一事欲問。
”隻見乩兒運動,寫出四句道: “子欲請仙仙故至,卻問仙翁是不是。
可笑龍池心不誠,若還疑我我當去。
” 虞二府看了,慌忙下拜道:“龍池不知仙翁下降,适間言語唐突,伏乞寬恕。
今有懇請,隻因春間解送官銀一萬餘兩,中途被盜劫去,望仙翁明示銀子下落,與盜賊蹤迹,以便追緝。
”祝告罷,隻見乩兒上又寫出四句道: “怪爾後恭前倨,爾可暫時回避。
可請撫公問吾,吾當明告其事。
” 撫公那時親在壇前看見,安得不信?便令虞二府退過一邊,自己向前整衣作禮,默禱了幾句。
隻見乩兒又寫道: “機事秘密,不可洩漏。
若要我言,須屏左右。
” 撫公看了,即喚跟随人役,都遠避開去,隻有撫公一人立在案前。
那乩兒才明明寫出幾句道: “離此府城東,二十裡之外。
一座石橋傍,兩株柳樹蓋。
松其下探之,原銀宛然在。
” 撫公看罷,又低頭祝告道:“此銀向被何人盜去?今又是誰埋藏在此?伏乞仙翁一一明示。
”祝畢,隻見乩兒又寫道: “若問藏銀之人,其人乃是大盜。
目下不可明言,以後自然知道。
” 撫公再要問時,隻見乩兒連書:“吾去也”三字,便不動了。
吾公分付洪黨先勿洩其言,自向虞二府密語其事。
虞二府佯為不信。
撫公道:“仙翁所示,諒不相欺。
你隻依言去取,看是如何。
”虞二府口中唯唯,卻佯做不肯深信之狀。
明日親到城東二十裡之外,喚集人夫,向石橋旁兩株柳樹之下,把鋤頭鐵-掘将下去。
掘不上三尺來深,果然掘着了銀子,照原數一萬餘金,毫厘無缺。
正是: 本出綠林之手,巧借黃冠之口。
朝中正說三楊,野外忽逢二柳。
并非洪法官道術能靈,卻是董博士妙計罕有。
不用虞公向上台禀知,反使上台向虞公私授。
前番求雨不雨的伎倆,人盡笑之;今日說銀有銀的神通,人能知否?當下虞二府掘得原銀,十分歡喜,随報知撫台,将銀交納。
撫公深信仙翁之靈,法官之術。
一時開封府中驚傳其事,都道仙人降乩,有此靈驗。
又道洪法官初時本事沒,雨也求不下一滴;如何今番卻請得真仙下降?或者是都老爺與虞二府敬心所感。
卻那裡曉得是董聞的計策,把虛名作成了洪法官,又無端借重了葛仙翁?有詩為證: 仙翁有語語非輕,問者佯疑疑亦精。
羨殺巧人傳妙策,作成道士享虛名。
虞二府即将原銀交納,撫公因前日難為了他,心中頗覺不安,着實慰勞了幾句。
那時新任理刑未到,其印務是府堂暫管,撫公乃委虞二府權署理刑印務。
虞二府謝過撫公,随即往謝董聞,稱贊其用計之妙。
董聞道:“還金全賴常奇之義,寄信又虧公子之書。
治弟不過因風吹火耳。
美來還是老公祖恤死存孤,故得好義之報,他人何力之有焉?”虞二府歡喜稱謝而别。
有一曲《江兒水》為證: 為善從來吉,便宜自取之。
漫誇豪客能輕利,漫誇公子能傳遞,漫誇博士能施計,招緻還虧一已。
恤死存孤,食報固其宜矣。
不說虞二府保全了功名。
且說董聞在家候缺,過了兩年。
此時正值南京國子監博士員缺,朝廷命下,将董聞除授南京國子監博士。
報喜人報到了,董聞心中歡喜。
一來喜得有了衙門,二來喜在南京,得與徐國公相叙。
于是擇定吉日,正待起身赴任,忽見大力庵裡香火道人踉跄而來,報稱師父沙有恒被本府公差拿了,要解往南京徐國公府裡去,求董爺救一救。
董聞驚問其故,道人說出這個緣故來。
有分教:曲中美女,再添一段風流;寒裡英雄,換卻兩番形貌。
正不知道人說出甚話,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