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三卷 監軍忘怨釋大罪 學士诘奸省遠行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狹路相逢人可危,含沙暗射事堪疑。
那知度量唯賢大,又有機權見智奇。
卻說柴白珩奉差解饷,本府撥兩個公差跟随同往。
那兩個公差中,一個卻就是路小五。
你道小五因何到了此地?原來他徒罪日期已滿,沒有盤費回鄉,隻在沿途求乞。
杜龍文逃往廣州之時,路上遇着了他,收為伴。
及龍文做了廣州府裡貼寫書手,便扶持他充了本府的公差,改姓名為伍辂。
今日恰好點着他跟随白珩。
他既改了名姓,又習了一口廣州鄉談,面上又長了些髭須,白珩那裡還認得他?他卻切記舊恨在心,要在路上把白珩暗算。
白珩于路曉行夜宿。
每到一處,自有彼處官府送來夫役扛擡饷銀,忽一日,送來的夫役裡邊有一人,是路小五的舊相知。
你道是誰?原來就是宿積。
那宿積自問徒既滿之後,不知又往何處做了賊。
今逃在外邊,充作民夫,前來應役。
白珩一發忘記了他的面龐,全然不放在意裡。
豈知路小五卻與宿積暗暗打了照會,隻要算計白珩。
正是: 鼠雖忘壁,壁不忘鼠。
你不記他,他卻認你。
那一日,也是合當有事,天色将晚,來到一個去處,一邊是山,一邊是溪。
柴白珩正騎着馬行走,不想那馬前蹄有失,把白珩颠将下來。
白珩立腳不住,一骨碌滾入溪裡。
衆人都吃驚,一齊來撈救。
不提防路小五與宿積趁着鬧哄裡取了一鞘銀子,奔入山凹曲甯去了。
白珩在水裡掙紮起來,換了濕衣服,驚魂既定,然後查點夫役銀鞘,方知被人盜了一鞘銀子去。
那時着了急,權借近山民房住下,遣人四下探尋,一時那裡尋得着?次日又盤桓了一日,白珩恐遲了限期,隻得一面告知彼處縣官,着落該司巡檢差弓兵緝捕,一面且将現存饷銀先解往軍前交納。
心中懷着鬼胎,十分恐懼。
正是: 與賊同謀害不小,兩番失盜皆自讨。
前失家銀猶且可,今失官銀怎麼了? 話分兩頭。
且說董聞協同徐國公統兵至粵中,就關口紮住營寨,商議遣兵。
董聞道:“目今各處調來兵卒,尚須躁練一番,然後可用。
況蠻兵久駐關外,養威蓄銳;我軍遠來,路途勞頓,未可便令對敵。
須訓養精熟,待彼兵動時,我設法挫其銳氣,那時便成破竹之勢矣。
”國公依言,便與董聞每日躁演軍馬,建牙設纛,聲勢雄壯,軍威甚盛,隻等糧饷接濟。
柴白珩解饷到來,先付監軍道衙門投揭進谒。
隻見董聞冠帶着坐在上面,左右兵衛森嚴。
白珩進前恭拜。
董聞在公堂上,不便講論親情,一任白珩跪拜畢,把文書呈遞。
董聞看文書上限期,已遲了一日,及計點饷銀,又缺了一鞘。
白珩禀稱路上被盜失銀,一時不能緝獲,以緻羁留連限。
董聞道:“若按軍法,解饷違限,已該斬首。
況饷銀有缺,一發罪重了。
”白珩聽說驚慌無措,再三哀告,叩頭不已。
董聞道:“縱使我饒了你,隻怕國公不肯饒你。
”正說間,恰好國公遣人來請董聞去議事,董聞便教白珩随着同去。
白珩捏着一把汗,進得轅門,看了恁般軍威,不覺股栗。
董聞與國公相見過,帶傍坐下,然後傳喚白珩上前。
恭拜罷,俯伏在地。
董聞代他陳訴途中失銀以緻違限之故。
國公聽了道:“如此違誤,當按軍法,斬首示衆。
”便喝刀捆手将白珩綁起來。
吓得白珩魂不附體。
董聞忙起身告道;“此人罪雖當斬,念系在下内親,還求看薄面,免其一死。
”國公道:“既是先生内戚,且饒他死罪,隻發去軍政司捆打罷。
”董聞又告道:“他本是書生出身,吃棒不起。
伏乞格外垂恩,并免其罪責。
所缺饷銀,要他賠補便了。
”國公道:“論軍法,本不當如此寬有。
但先生在這裡講情,隻得曲從了。
”便叫把白珩放了綁,交附董監軍處,責令賠納所缺饷銀。
然後免罪釋放。
白珩此時真個像離羅王殿前放轉來的鬼,深感董聞活命之德。
當時聞其事者,把黑子白丁,按着天幹地支,編成一篇言語道: “柴黑子不喜半子,并欲抛棄女子。
柴白丁不識一丁,反去悔慢親丁。
自道有錢,黃甲取攜而如寄。
笑他沒福,青康虛度而無成。
徒逞申:詈予之口,不訂丁:伐木之盟。
誰知文士燃太乙之藜,光分丙夜,更兼書生娴武子之略,胸藏甲兵。
學術無窮二酉,軍法亦谙三申。
拜午門而受诏,率成卒以長征。
聲靈幾遍二亥之步,風雲能遣六丁之神。
不幸我生不辰,倏示相逢狹路。
那堪中途脫-,旋且待罪軍門,責有所歸,難委之某甲某乙。
饷無以應,怎謝夫呼癸呼庚?以彼文庫與武庫齊開,果然是戌沖辰辰沖戌。
在我仇星與煞星交會,險做了寅刑己已刑寅。
追咎選官時,不自諒醜不冠帶。
多應起程日,犯着了己不遠行。
午馬雖雲祿乎,無奈未為羊刃丁火今番絕矣,難言酉是長生。
何期君子,曲宥佥壬,特屈必申之法,思全切已之親。
實綠内子而推愛,用告同寅以免刑。
因之黑子留得丁男在,幸而白丁延得子孫存。
早知我今朝負着數重顔甲,悔教他昔日受盡千般苦辛。
” 柴白珩雖然保全了性命,又免了罪責,隻是這一鞘饷銀,難
那知度量唯賢大,又有機權見智奇。
卻說柴白珩奉差解饷,本府撥兩個公差跟随同往。
那兩個公差中,一個卻就是路小五。
你道小五因何到了此地?原來他徒罪日期已滿,沒有盤費回鄉,隻在沿途求乞。
杜龍文逃往廣州之時,路上遇着了他,收為伴。
及龍文做了廣州府裡貼寫書手,便扶持他充了本府的公差,改姓名為伍辂。
今日恰好點着他跟随白珩。
他既改了名姓,又習了一口廣州鄉談,面上又長了些髭須,白珩那裡還認得他?他卻切記舊恨在心,要在路上把白珩暗算。
白珩于路曉行夜宿。
每到一處,自有彼處官府送來夫役扛擡饷銀,忽一日,送來的夫役裡邊有一人,是路小五的舊相知。
你道是誰?原來就是宿積。
那宿積自問徒既滿之後,不知又往何處做了賊。
今逃在外邊,充作民夫,前來應役。
白珩一發忘記了他的面龐,全然不放在意裡。
豈知路小五卻與宿積暗暗打了照會,隻要算計白珩。
正是: 鼠雖忘壁,壁不忘鼠。
你不記他,他卻認你。
那一日,也是合當有事,天色将晚,來到一個去處,一邊是山,一邊是溪。
柴白珩正騎着馬行走,不想那馬前蹄有失,把白珩颠将下來。
白珩立腳不住,一骨碌滾入溪裡。
衆人都吃驚,一齊來撈救。
不提防路小五與宿積趁着鬧哄裡取了一鞘銀子,奔入山凹曲甯去了。
白珩在水裡掙紮起來,換了濕衣服,驚魂既定,然後查點夫役銀鞘,方知被人盜了一鞘銀子去。
那時着了急,權借近山民房住下,遣人四下探尋,一時那裡尋得着?次日又盤桓了一日,白珩恐遲了限期,隻得一面告知彼處縣官,着落該司巡檢差弓兵緝捕,一面且将現存饷銀先解往軍前交納。
心中懷着鬼胎,十分恐懼。
正是: 與賊同謀害不小,兩番失盜皆自讨。
前失家銀猶且可,今失官銀怎麼了? 話分兩頭。
且說董聞協同徐國公統兵至粵中,就關口紮住營寨,商議遣兵。
董聞道:“目今各處調來兵卒,尚須躁練一番,然後可用。
況蠻兵久駐關外,養威蓄銳;我軍遠來,路途勞頓,未可便令對敵。
須訓養精熟,待彼兵動時,我設法挫其銳氣,那時便成破竹之勢矣。
”國公依言,便與董聞每日躁演軍馬,建牙設纛,聲勢雄壯,軍威甚盛,隻等糧饷接濟。
柴白珩解饷到來,先付監軍道衙門投揭進谒。
隻見董聞冠帶着坐在上面,左右兵衛森嚴。
白珩進前恭拜。
董聞在公堂上,不便講論親情,一任白珩跪拜畢,把文書呈遞。
董聞看文書上限期,已遲了一日,及計點饷銀,又缺了一鞘。
白珩禀稱路上被盜失銀,一時不能緝獲,以緻羁留連限。
董聞道:“若按軍法,解饷違限,已該斬首。
況饷銀有缺,一發罪重了。
”白珩聽說驚慌無措,再三哀告,叩頭不已。
董聞道:“縱使我饒了你,隻怕國公不肯饒你。
”正說間,恰好國公遣人來請董聞去議事,董聞便教白珩随着同去。
白珩捏着一把汗,進得轅門,看了恁般軍威,不覺股栗。
董聞與國公相見過,帶傍坐下,然後傳喚白珩上前。
恭拜罷,俯伏在地。
董聞代他陳訴途中失銀以緻違限之故。
國公聽了道:“如此違誤,當按軍法,斬首示衆。
”便喝刀捆手将白珩綁起來。
吓得白珩魂不附體。
董聞忙起身告道;“此人罪雖當斬,念系在下内親,還求看薄面,免其一死。
”國公道:“既是先生内戚,且饒他死罪,隻發去軍政司捆打罷。
”董聞又告道:“他本是書生出身,吃棒不起。
伏乞格外垂恩,并免其罪責。
所缺饷銀,要他賠補便了。
”國公道:“論軍法,本不當如此寬有。
但先生在這裡講情,隻得曲從了。
”便叫把白珩放了綁,交附董監軍處,責令賠納所缺饷銀。
然後免罪釋放。
白珩此時真個像離羅王殿前放轉來的鬼,深感董聞活命之德。
當時聞其事者,把黑子白丁,按着天幹地支,編成一篇言語道: “柴黑子不喜半子,并欲抛棄女子。
柴白丁不識一丁,反去悔慢親丁。
自道有錢,黃甲取攜而如寄。
笑他沒福,青康虛度而無成。
徒逞申:詈予之口,不訂丁:伐木之盟。
誰知文士燃太乙之藜,光分丙夜,更兼書生娴武子之略,胸藏甲兵。
學術無窮二酉,軍法亦谙三申。
拜午門而受诏,率成卒以長征。
聲靈幾遍二亥之步,風雲能遣六丁之神。
不幸我生不辰,倏示相逢狹路。
那堪中途脫-,旋且待罪軍門,責有所歸,難委之某甲某乙。
饷無以應,怎謝夫呼癸呼庚?以彼文庫與武庫齊開,果然是戌沖辰辰沖戌。
在我仇星與煞星交會,險做了寅刑己已刑寅。
追咎選官時,不自諒醜不冠帶。
多應起程日,犯着了己不遠行。
午馬雖雲祿乎,無奈未為羊刃丁火今番絕矣,難言酉是長生。
何期君子,曲宥佥壬,特屈必申之法,思全切已之親。
實綠内子而推愛,用告同寅以免刑。
因之黑子留得丁男在,幸而白丁延得子孫存。
早知我今朝負着數重顔甲,悔教他昔日受盡千般苦辛。
” 柴白珩雖然保全了性命,又免了罪責,隻是這一鞘饷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