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八十八

關燈
香味觸法處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處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處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色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

    所有聲香味觸法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常無常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常無常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樂無樂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樂無樂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我無我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我無我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淨不淨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淨不淨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眼識界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

    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常無常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常無常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樂無樂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樂無樂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我無我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我無我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淨不淨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淨不淨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寂靜不寂靜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寂靜不寂靜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所有苦聖谛遠離不遠離性皆不可得。

    所有集滅道聖谛遠離不遠離性亦不可得。

    方便宣說如是等類無量法門令勤精進。

    方便善巧無倒觀察離諸戲論。

    方便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馀無量無邊佛法。

    究竟證得一切智智。

    諸有情類有覺慧者,聞如是法精進修行。

    随其所應得甘露味。

    或暫或永利益安樂。

    唯有愚癡諸外道等不能聽受沈淪諸趣。

    諸佛世尊觀如是義。

    偏於菩薩教誡教授。

    以諸菩薩於諸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後。

    修菩薩行漸次圓滿。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與諸世間作法明照。

    譬如大樹多所蔭影。

    利益安樂無量有情。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教誡教授聲聞乘人。

    若百若千乃至無數。

    皆令安住阿羅漢果。

    不如為一菩薩乘人方便善巧說深法要。

    所謂六種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令彼聞已發起一念與一切智相應之心。

    如是法要於前教法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以所發心於聲聞等所有功德最為勝故。

    爾時佛贊舍利子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汝能為佛作真弟子聰叡明了。

    調善無畏教誡教授菩薩乘人。

    令勤修行諸菩薩行。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汝應受持如舍利子所說菩薩摩诃薩衆所修淨戒波羅蜜多勿令忘失。

    阿難陀曰:唯然世尊,我已受持如舍利子所說菩薩摩诃薩衆所修淨戒波羅蜜多必不忘失。

    令諸菩薩未發無上菩提心者速令發心。

    已發無上菩提心者令永不退。

    若於無上正等菩提已不退者令速圓滿一切智智。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具壽舍利子,具壽滿慈子。

    具壽阿難陀,及馀聲聞諸菩薩衆,并馀一切天龍藥叉人非人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第十三會忍波羅蜜多分序(西明寺沙門玄則撰) 惟夫擅等覺之靈根。

    膺廣慈之奧主。

    馮闇海而利往。

    籠蒼品以遐征。

    則忍波羅蜜。

    為無與競。

    是以玄朋踵萃。

    神谟繼闡。

    将夷道梗為沮心怨。

    播親親於蠢徒。

    辟蕩蕩於情路。

    雖毀甚矛箭。

    害窮齑粉。

    必當内蠲我想。

    外抵人相。

    目鄰虛之有間。

    投刃曷傷。

    念機關之無主。

    觸舟奚若。

    我無自我。

    物複誰物。

    譬夫大浸稽空。

    而空無溺懼。

    積洿歸澤。

    而澤無垢忿。

    況已謝之聲。

    毀譽一貫。

    既遷之色。

    損益同科。

    大欲饒之以樂。

    豈複加之以苦。

    不有來損。

    則攝受之路無從。

    不有往慈。

    則菩提之行無主。

    翻為善友。

    更領深恩。

    聞詈劇絲竹之娛。

    得捶逾捧戴之悅。

    太子之二目兼喪。

    曾靡二心。

    仙人之七分支解。

    方酬七覺。

    其感通也。

    則百矛集體。

    百福之相開。

    萬惱萦身。

    萬德之基立。

    其緻用也。

    則遠契無生。

    俯遠塵於證淨。

    遙資大舍。

    均左塗於右割。

    比慚愧而為衣。

    則龍衮不侔其麗。

    禦煩惱而成铠。

    則犀渠有謝其堅。

    語其大力。

    則拔山無以喻。

    談其無畏。

    則賈勇弗之倫。

    始即事而為三。

    卒階行而成五。

    莫不具依方便。

    斯著圓音。

    詞旨殷勤。

    理義詳覈。

    一軸單譯。

    比於勤分。

    規弼之美。

    不其要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