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種種上妙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房舍資财花香等物奉施供養。
雖名得利而未名為得無上利。
若諸菩薩能舍衆相。
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欲為有情作大饒益。
乃名能得無上善利。
所以者何。
飲食等物皆有衆相。
諸有相法皆有數量。
有數量法有分限故。
緣彼不能證無分限一切智智。
若諸菩薩方便善巧。
緣十方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衆。
具無量種希有功德而不取相。
雖想無邊上妙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房舍資财花香等物奉施供養而不取相。
雖能回向無上菩提。
欲為有情作大饒益而不取相。
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窮未來際饒益有情。
當知名為得無上利。
於一切利最為第一。
若諸菩薩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修行布施乃得名為居頂菩薩。
決定當得一切智智。
所以者何。
一切智智甚難可得。
如是菩薩能舍内外一切種相心無所著。
求證如是一切智智。
於諸菩薩最為上首。
當得如頂無上菩提。
過去未來現在菩薩已當現得一切智智。
無不皆由如是所起方便善巧而能證得。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雲何菩薩得入居頂諸菩薩數。
舍利子言:若諸菩薩方便善巧不取法相。
是諸菩薩得入居頂諸菩薩數。
滿慈子言:是諸菩薩於何等法不取何相。
舍利子言:是諸菩薩於色蘊不取常無常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蘊不取樂無樂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蘊不取我無我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色蘊不取淨不淨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蘊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蘊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處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處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處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處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處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處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是諸菩薩於色處不取常無常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處不取樂無樂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處不取我無我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
亦不取我無我相於色處不取淨不淨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處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處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色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色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識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識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識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識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識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識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觸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觸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觸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觸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觸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觸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觸為緣
雖名得利而未名為得無上利。
若諸菩薩能舍衆相。
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欲為有情作大饒益。
乃名能得無上善利。
所以者何。
飲食等物皆有衆相。
諸有相法皆有數量。
有數量法有分限故。
緣彼不能證無分限一切智智。
若諸菩薩方便善巧。
緣十方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衆。
具無量種希有功德而不取相。
雖想無邊上妙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房舍資财花香等物奉施供養而不取相。
雖能回向無上菩提。
欲為有情作大饒益而不取相。
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窮未來際饒益有情。
當知名為得無上利。
於一切利最為第一。
若諸菩薩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修行布施乃得名為居頂菩薩。
決定當得一切智智。
所以者何。
一切智智甚難可得。
如是菩薩能舍内外一切種相心無所著。
求證如是一切智智。
於諸菩薩最為上首。
當得如頂無上菩提。
過去未來現在菩薩已當現得一切智智。
無不皆由如是所起方便善巧而能證得。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雲何菩薩得入居頂諸菩薩數。
舍利子言:若諸菩薩方便善巧不取法相。
是諸菩薩得入居頂諸菩薩數。
滿慈子言:是諸菩薩於何等法不取何相。
舍利子言:是諸菩薩於色蘊不取常無常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蘊不取樂無樂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蘊不取我無我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色蘊不取淨不淨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蘊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蘊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受想行識蘊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處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處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處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處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處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處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處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是諸菩薩於色處不取常無常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處不取樂無樂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處不取我無我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
亦不取我無我相於色處不取淨不淨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處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處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聲香味觸法處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色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色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色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色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色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色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聲香味觸法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識界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識界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識界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識界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識界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識界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識界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觸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觸不取樂無樂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樂無樂相。
於眼觸不取我無我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我無我相。
於眼觸不取淨不淨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淨不淨相。
於眼觸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遠離不遠離相。
於眼觸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亦不取寂靜不寂靜相。
是諸菩薩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取常無常相。
於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不取常無常相。
於眼觸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