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八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
定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我今應歡喜受。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觀此義故。
雖受衆苦而能發生增上猛利歡喜忍受。
又舍利子,譬如有人食百味食。
身心適悅生勝歡喜。
如是菩薩見乞者來。
或求資财或求身分。
或因舍施受種種苦。
歡喜忍受身心適悅。
過前適悅多百千倍。
又舍利子,如阿羅漢若見如來應正等覺。
雖漏已盡而生殊勝信敬喜心。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見來求者,或乞資财或乞身分。
心生殊勝信敬歡喜。
能深忍受彼所加害诃罵毀謗種種重苦。
随所發起安忍心時。
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由随發起安忍心時。
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常不遠離所修安忍波羅蜜多。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恒無間斷。
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修安忍。
打不報打罵不報罵。
謗不報謗瞋不報瞋。
诃不報诃忿不報忿。
恐不報恐害不報害。
於諸惡事皆能忍受。
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衆恒不舍離一切智心。
於諸有情欲饒益故。
若諸菩薩摩诃薩衆恒不舍離一切智心。
於諸有情欲作饒益。
假使身受百千鉾?。
而無一念報害之心。
於彼常生淨信安忍。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修行安忍波羅蜜多。
於諸有情欲作饒益定當獲得真金色身相好莊嚴見者歡喜。
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皆應精勤修安忍力。
忍受一切加害等苦。
若菩薩摩诃薩修安忍力忍受衆苦。
攝受安忍波羅蜜多。
是菩薩摩诃薩遠離生死近一切智。
能與有情作大饒益若菩薩摩诃薩愛樂聲聞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當知退失菩薩安忍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諸菩薩摩诃薩甯以自身具受生死無邊大苦。
而不愛著聲聞獨覺自利衆善。
何以故?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愛著聲聞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當知退失自所行處行他行處。
時舍利子便問具壽滿慈子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滿慈子言:若菩薩摩诃薩住聲聞地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起聲聞作意或獨覺作意。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著聲聞相應法教。
或樂獨覺相應言論。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常若無常。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樂若苦。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我若無我。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淨若不淨。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常若無常。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樂若苦。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我若無我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淨若不淨。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樂若苦。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樂觀眼識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
樂觀眼識界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識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識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時舍利子複問具壽滿慈子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自行處。
滿慈
定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我今應歡喜受。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觀此義故。
雖受衆苦而能發生增上猛利歡喜忍受。
又舍利子,譬如有人食百味食。
身心適悅生勝歡喜。
如是菩薩見乞者來。
或求資财或求身分。
或因舍施受種種苦。
歡喜忍受身心適悅。
過前適悅多百千倍。
又舍利子,如阿羅漢若見如來應正等覺。
雖漏已盡而生殊勝信敬喜心。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見來求者,或乞資财或乞身分。
心生殊勝信敬歡喜。
能深忍受彼所加害诃罵毀謗種種重苦。
随所發起安忍心時。
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由随發起安忍心時。
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常不遠離所修安忍波羅蜜多。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恒無間斷。
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修安忍。
打不報打罵不報罵。
謗不報謗瞋不報瞋。
诃不報诃忿不報忿。
恐不報恐害不報害。
於諸惡事皆能忍受。
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衆恒不舍離一切智心。
於諸有情欲饒益故。
若諸菩薩摩诃薩衆恒不舍離一切智心。
於諸有情欲作饒益。
假使身受百千鉾?。
而無一念報害之心。
於彼常生淨信安忍。
如是菩薩摩诃薩衆修行安忍波羅蜜多。
於諸有情欲作饒益定當獲得真金色身相好莊嚴見者歡喜。
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诃薩皆應精勤修安忍力。
忍受一切加害等苦。
若菩薩摩诃薩修安忍力忍受衆苦。
攝受安忍波羅蜜多。
是菩薩摩诃薩遠離生死近一切智。
能與有情作大饒益若菩薩摩诃薩愛樂聲聞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當知退失菩薩安忍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諸菩薩摩诃薩甯以自身具受生死無邊大苦。
而不愛著聲聞獨覺自利衆善。
何以故?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愛著聲聞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當知退失自所行處行他行處。
時舍利子便問具壽滿慈子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滿慈子言:若菩薩摩诃薩住聲聞地或獨覺地。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起聲聞作意或獨覺作意。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著聲聞相應法教。
或樂獨覺相應言論。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常若無常。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樂若苦。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我若無我。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蘊若淨若不淨。
樂觀受想行識蘊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處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處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常若無常。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樂若苦。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我若無我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處若淨若不淨。
樂觀聲香味觸法處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樂若苦。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色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聲香味觸法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又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樂觀眼識界若常若無常。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常若無常。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
樂觀眼識界若樂若苦。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樂若苦。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識界若我若無我。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我若無我。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若菩薩摩诃薩樂觀眼識界若淨若不淨。
樂觀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淨若不淨。
是菩薩摩诃薩行他行處。
時舍利子複問具壽滿慈子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自行處。
滿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