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殺義烈人心公憤濫祠蔭祖制紛更
關燈
小
中
大
理刑領了命令,就在阊門吊橋上,把顔佩韋等吊出來。
哪知顔佩韋、馬傑日日盼死,沈揚、楊念如也慷慨不怕。
隻有周文元,原是仗義的轎夫,不覺失聲大哭了一場。
馬傑笑道:“大丈夫,譬如病死了,也隻與草木同朽腐。
如今我們為魏賊惡黨暗害,未必不千載留名。
去,去,去。
”一徑跑到法場。
雖被繩穿索綁,個個歡天喜地,引頭受刑。
況且倉卒提出,連他父母妻子都不知道。
隻有一路撞見了的,憑他有要緊事,也都丢了跟随他五個前去。
歎的歎,贊的贊,把魏太監罵的罵。
到得法場,已有五六千人了。
顔佩韋笑嘻嘻的對看的人道:“列位請了,我學生走路去了。
”說時遲,那時快,五個義士頃刻間都化作南柯一夢去了。
鈎黨之捕遍天下,大義激昂有幾人? 引頸就戮五人在,五彪五虎同煙塵。
縱使遺臭萬年人,何似流芳千古新。
我今搦管譜轶事,益信直道留斯民。
且說五人已斬,毛都堂為升了侍郎,回家祭祖受賀,才收拾往京到任。
他家在嚴州府遂安縣,一到家裡,賀客填門。
偶然一日,正對客讀邸報,忽默然入内去了。
客正驚訝,裡面哭聲大起。
問何緣故,原來毛都堂見五人來追,大叫一聲,倒地死了。
有人道:“魏不死,毛都堂先死,蒼天略覺沒了輕重。
”又有人道:“五人的斬,論來國法,原該如此;沒有打死了兩個校尉,個個都饒死的理。
故此毛都堂還好好步于牖下,不似魏吊死了,死一番;戮屍,又死了一番。
抄其家,戮其子,為千古權作榜樣。
”這也把魏忠賢了局,論他死得不同。
毛都堂死的時節,忠賢正好作惡哩! 有徽州大富翁,喚做吳養春。
先年與弟吳養澤,為争家财,兩相結訟。
養春勢大,緻養澤訟敗,氣出病來,一旦身死。
那養澤的一個家人喚做吳榮,一向逃躲在京,要替主人報仇。
不知聽哪個教唆,把吳養春首告在東廠。
說他霸占黃山,得利千千萬,富比石崇,将謀不軌。
魏忠賢奏聞,差官旗提問追贓。
吳養春提到了。
有個徽州富翁程夢庚,為人恃富驕傲,住在嘉興府城。
偶在南京到罪了貴州田副使,那田副使正升在嘉興做參議。
程夢庚怕他尋事故去難為他,帶了萬金走往京師。
正值吳養春事發,也撞在魏忠賢網裡,就而擒之,如捉小雞一般。
錦衣衛大堂田爾耕,拷問了一番,把吳養春、程夢庚兩個的家私,上本都抄沒了。
吳養春銀六十五萬兩,山場木植銀三十萬兩,山場地三千四百五十畝。
程夢庚銀十三萬六千兩。
都立限嚴追助工。
這兩個人,不上半月都死在牢裡了,家私又都抄沒入官了。
反不如那肩耕步擔人,不緻殺身的禍。
那程夢庚走到京師,自家送上門的,還也有說。
吳養春好端端坐在家裡,正是: 閉門家裡坐,禍從天上來。
魏忠賢把這件事,又攘為己功,趁皇極殿告成,天啟在原封肅甯伯上加封肅甯侯。
閣老顧秉謙争先賀他,反道秉謙無恥可厭。
忽傳内旨,逐他去位,竟不許他馳驿。
半月之間,又傳内旨,谕兵部官,廠臣奇勳茂著,蔭其孫魏鵬翼世錦衣衛指揮;王體乾、梁柱等七人,蔭其子侄同之。
那時鵬翼還隻得五歲,真正千萬世創見的事。
十二月,東廠三年類奏,忽傳内旨,廠臣加蔭一世錦衣衛指揮使,楊寰、孫雲鶴、許顯純各加太子太保。
又傳内旨,田爾耕緝訪有功,原蔭正千戶加二級。
真正貂玉滿朝,如爛羊頭一般。
忠賢此時,已居然半個皇帝了。
順天府府丞劉志選,希圖江南巡撫,奉魏的意思,奏論皇後父張國紀怙惡不悛,欲借徐自強所供撼動中宮。
這個惡念動地驚天,天啟卻隻批道:“張國紀還着洗心滌慮,日就令圖,慰朕敦睦戚臣至意。
”魏忠賢要皇帝改批嚴旨,天啟這件便不肯依,竟依内閣票拟發了。
此時要路的都是忠賢心腹,隻有翰林,還有幾個削奪不盡的正人。
文震孟已在顧同寅一案削籍回去了。
忽傳内旨,又削奪了翰林唐大章、劉鴻訓、劉鐘英;傳升孫傑、徐大化、楊夢衮各工部尚書,邵輔忠兵部尚書,呂純如、霍維華各兵部侍郎,黃運泰戶部尚書,加總督閻鳴泰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一時升這些大僚,都不由會推,頃刻可得,就如小學生打“升官圖”,竟不成個朝廷了。
魏忠賢勢位已極,進一步又想一步,教那内官監具一本說,廠臣殿工有勞,侯爵不足以酬其勳。
遂奉特旨,晉其侄魏良卿爵甯國公世襲,官太子太保。
天下官員雖有正人君子,亦且默默不言,浮沉自保。
略有貪位慕祿的心腸,哪個不來奉承他。
先經應天巡撫毛一鹭建一生祠于虎丘,南京指揮李之才建一生祠于孝陵之前,總漕蘇茂相建一生祠于鳳陽皇陵之次。
俱具本求皇帝祠額,虎丘賜額“普惠”,孝陵賜額“仁溥”,鳳陽賜額“懷德”。
從此紛紛請建生祠,真正如醉如癡,全沒一些廉恥了。
忠賢也隻道是理之當然,把祖宗法令,付之東流。
天啟拱手聽令,連他批本上,每每把“朕”與“廠臣”并稱,不以為怪。
說到此處,令人毛骨悚然,筆也下不得。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哪知顔佩韋、馬傑日日盼死,沈揚、楊念如也慷慨不怕。
隻有周文元,原是仗義的轎夫,不覺失聲大哭了一場。
馬傑笑道:“大丈夫,譬如病死了,也隻與草木同朽腐。
如今我們為魏賊惡黨暗害,未必不千載留名。
去,去,去。
”一徑跑到法場。
雖被繩穿索綁,個個歡天喜地,引頭受刑。
況且倉卒提出,連他父母妻子都不知道。
隻有一路撞見了的,憑他有要緊事,也都丢了跟随他五個前去。
歎的歎,贊的贊,把魏太監罵的罵。
到得法場,已有五六千人了。
顔佩韋笑嘻嘻的對看的人道:“列位請了,我學生走路去了。
”說時遲,那時快,五個義士頃刻間都化作南柯一夢去了。
鈎黨之捕遍天下,大義激昂有幾人? 引頸就戮五人在,五彪五虎同煙塵。
縱使遺臭萬年人,何似流芳千古新。
我今搦管譜轶事,益信直道留斯民。
且說五人已斬,毛都堂為升了侍郎,回家祭祖受賀,才收拾往京到任。
他家在嚴州府遂安縣,一到家裡,賀客填門。
偶然一日,正對客讀邸報,忽默然入内去了。
客正驚訝,裡面哭聲大起。
問何緣故,原來毛都堂見五人來追,大叫一聲,倒地死了。
有人道:“魏不死,毛都堂先死,蒼天略覺沒了輕重。
”又有人道:“五人的斬,論來國法,原該如此;沒有打死了兩個校尉,個個都饒死的理。
故此毛都堂還好好步于牖下,不似魏吊死了,死一番;戮屍,又死了一番。
抄其家,戮其子,為千古權作榜樣。
”這也把魏忠賢了局,論他死得不同。
毛都堂死的時節,忠賢正好作惡哩! 有徽州大富翁,喚做吳養春。
先年與弟吳養澤,為争家财,兩相結訟。
養春勢大,緻養澤訟敗,氣出病來,一旦身死。
那養澤的一個家人喚做吳榮,一向逃躲在京,要替主人報仇。
不知聽哪個教唆,把吳養春首告在東廠。
說他霸占黃山,得利千千萬,富比石崇,将謀不軌。
魏忠賢奏聞,差官旗提問追贓。
吳養春提到了。
有個徽州富翁程夢庚,為人恃富驕傲,住在嘉興府城。
偶在南京到罪了貴州田副使,那田副使正升在嘉興做參議。
程夢庚怕他尋事故去難為他,帶了萬金走往京師。
正值吳養春事發,也撞在魏忠賢網裡,就而擒之,如捉小雞一般。
錦衣衛大堂田爾耕,拷問了一番,把吳養春、程夢庚兩個的家私,上本都抄沒了。
吳養春銀六十五萬兩,山場木植銀三十萬兩,山場地三千四百五十畝。
程夢庚銀十三萬六千兩。
都立限嚴追助工。
這兩個人,不上半月都死在牢裡了,家私又都抄沒入官了。
反不如那肩耕步擔人,不緻殺身的禍。
那程夢庚走到京師,自家送上門的,還也有說。
吳養春好端端坐在家裡,正是: 閉門家裡坐,禍從天上來。
魏忠賢把這件事,又攘為己功,趁皇極殿告成,天啟在原封肅甯伯上加封肅甯侯。
閣老顧秉謙争先賀他,反道秉謙無恥可厭。
忽傳内旨,逐他去位,竟不許他馳驿。
半月之間,又傳内旨,谕兵部官,廠臣奇勳茂著,蔭其孫魏鵬翼世錦衣衛指揮;王體乾、梁柱等七人,蔭其子侄同之。
那時鵬翼還隻得五歲,真正千萬世創見的事。
十二月,東廠三年類奏,忽傳内旨,廠臣加蔭一世錦衣衛指揮使,楊寰、孫雲鶴、許顯純各加太子太保。
又傳内旨,田爾耕緝訪有功,原蔭正千戶加二級。
真正貂玉滿朝,如爛羊頭一般。
忠賢此時,已居然半個皇帝了。
順天府府丞劉志選,希圖江南巡撫,奉魏的意思,奏論皇後父張國紀怙惡不悛,欲借徐自強所供撼動中宮。
這個惡念動地驚天,天啟卻隻批道:“張國紀還着洗心滌慮,日就令圖,慰朕敦睦戚臣至意。
”魏忠賢要皇帝改批嚴旨,天啟這件便不肯依,竟依内閣票拟發了。
此時要路的都是忠賢心腹,隻有翰林,還有幾個削奪不盡的正人。
文震孟已在顧同寅一案削籍回去了。
忽傳内旨,又削奪了翰林唐大章、劉鴻訓、劉鐘英;傳升孫傑、徐大化、楊夢衮各工部尚書,邵輔忠兵部尚書,呂純如、霍維華各兵部侍郎,黃運泰戶部尚書,加總督閻鳴泰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一時升這些大僚,都不由會推,頃刻可得,就如小學生打“升官圖”,竟不成個朝廷了。
魏忠賢勢位已極,進一步又想一步,教那内官監具一本說,廠臣殿工有勞,侯爵不足以酬其勳。
遂奉特旨,晉其侄魏良卿爵甯國公世襲,官太子太保。
天下官員雖有正人君子,亦且默默不言,浮沉自保。
略有貪位慕祿的心腸,哪個不來奉承他。
先經應天巡撫毛一鹭建一生祠于虎丘,南京指揮李之才建一生祠于孝陵之前,總漕蘇茂相建一生祠于鳳陽皇陵之次。
俱具本求皇帝祠額,虎丘賜額“普惠”,孝陵賜額“仁溥”,鳳陽賜額“懷德”。
從此紛紛請建生祠,真正如醉如癡,全沒一些廉恥了。
忠賢也隻道是理之當然,把祖宗法令,付之東流。
天啟拱手聽令,連他批本上,每每把“朕”與“廠臣”并稱,不以為怪。
說到此處,令人毛骨悚然,筆也下不得。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