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殺義烈人心公憤濫祠蔭祖制紛更
關燈
小
中
大
日尚長兮風尚暖,人天也堪憐。
揮毫漫寫雜雲煙,前朝轶事,說起話纏綿。
紅葉蔭蔭遮曲樹,樹頭啼老風鵑。
無心再去埋殘編,良朋偶過,拚費杖頭錢。
《臨江仙》 義烈奸雄事已過,口誅筆賞竟如何! 看來四海須眉少,說到千秋涕淚多。
莫漫低頭間考究,聊雲曲意細編摩。
眼前風月無人管,鬥酒澆愁且放歌。
且說魏廣微已經逐回,還借甯遠功,蔭了錦衣衛世千戶。
誰人不趨奉權,圖個封妻蔭子?首相顧秉謙做了魏忠賢的幹兒,不消說了。
有人還道馮铨入閣,虧了忠賢,遂認他也是崔呈秀一樣的人:魏廣微雖去,又是一個魏廣微來了。
哪知道馮铨有些不同,他極恨崔呈秀這班人所為,在閣議事,畢竟自執己見。
每每為了公議,有所救阻。
又與呈秀原是同科中的,知道他貪戾不法,必然敗壞朝廷,密謀要逐呈秀。
那呈秀曉得了,怎肯幹休,在魏忠賢面前說他欲圖反正:“上公須早逐之,方免後悔。
”趁着王恭廠火發一事,被忠賢尋他小小過失,說天災異常都是馮铨不職所緻,竟傳内旨把他斥逐了。
次日辭朝就道。
正是: 雖無骨鲠傳千古,尚有風期照一時。
那時丁紹轼死了,馮铨去了,魏忠賢反道顧秉謙無恥可厭,不得不推升閣老。
不由枚蔔,竟傳内旨,施鳳來、張瑞圖、李國俱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
施、李為人端直,張又大有文望,一時朝廷隻道好了好了,這三個閣老,或者可以挽回一二了。
哪知魏忠賢殺人的手段,如何能夠改得。
刑部把揚州知府劉铎一案拟了徒罪具奏,魏忠賢道是輕了,發下來重新再問。
刑部大堂推仰江西司郎中高默複審,高默道:“事關重大,且在‘莫須有’之間。
”禀了堂翁,懇批差各司官公同審問。
大堂添批廣西司主事陳振豪、徐日葵,山東司主事湯本沛同審。
你道這四個官兒,難道不怕魏忠賢的?但大堂的意思,原曉得他四個不是魏黨,故把這件疑難事委他。
臨審時高默道:“列位老寅翁,須商量個妥當,才好說堂。
”湯本沛道:“清議可畏,鬼神難欺。
當誓諸關帝,反複推求。
有據則坐,無影則出。
我輩一憑公道,死生去留當付之天命。
”徐日葵道:“小弟已拚此一官,必然不徇私。
寅翁所見極是。
”拜過了關帝,細細研審。
詛咒絕無實迹,扇上詩詞,也隻慷慨幾句,并與朝政無涉。
遂與矜全,拟了充軍說堂,大堂随即具奏,内旨大怒道:“是四司官徇私壞法,降三級調外任用。
劉铎、劉福同曾雲龍、彭文炳斬于西市。
方景陽戮屍。
”京師無不嗟歎。
有詩為證: 臨池揮灑風流事,一扇如何遂隕身? 更歎四司難措手,紛紛遠去作孤臣。
直到四個官辭朝這日,才曉得初然旨意,原批各杖一百棍,原要把高默、湯本沛等四個廷杖至死。
虧了閣老黃立極再三對魏忠賢道:“劉铎單騎到京,有何夤緣?四司官不過拟罪輕了,他們罪不至死。
萬一懦弱書生斃之杖下,有傷國體。
”魏忠賢怒也少解,改批了降級調外。
四個司官歎道:“謝天保佑,得黃閣老解救,如今都是餘生了。
”忙忙收拾出京,先先後後一路兒趱行。
隻見周順昌棺木亦已在道,他們也隻好嗟嗟歎歎,不敢吊奠,怕有耳目不便。
行至武城縣地方,隻聽得蘇州打校尉一事,奉聖旨批下了,隻将顔佩韋為首的五人斬首,生員王節等五人黜退。
那湯本沛原籍蘇州,聽了這消息,對陳振豪道:“還好,還好,不曾波累地方,是不幸中之幸了。
”正是: 關心欲掃初晴雪,醒眼留看未醉天。
且說毛都堂上的本,旨意到了蘇州,把生員王節、劉羽儀、王景臯、殷獻臣、沙舜臣五個都發在該學黜退了;把為首的顔佩韋、楊念如、沈揚、馬傑、周文元五個,都發在司獄司監禁了。
莫說王節五個秀才坦然不以為悔,就是顔佩韋一班人,個個自行投到,并不煩官差拘迫。
太守寇慎見他們挺身就獄,十分嗟歎,不覺淚眼汪汪,吩咐司獄司牢頭道:“這五個都是仗義的人,不消忒拘禁他,料不逃走。
就是家屬送飯,也不可攔阻。
”因此五人在司,倒也早晚自在,不像犯人一般。
到了十月間,周順昌棺木到了阊門河下,有人傳說與顔佩韋。
五人那日正在司裡團聚說話,一聞這信,馬傑大叫道:“周吏部一班忠臣死了,棺木也到了。
如何不殺了我們,等我們都去幫扶各位忠臣,做了厲鬼,去擊殺那逆賊。
”顔佩韋道:“做主上本,都是毛都堂。
如今本下了,生殺在他手。
想他是魏賊一黨,自然不久殺我們了。
老兄不消急得,我們殺了先去尋他,魏賊且再從容。
少不得有日敗露,決不容他病死,便宜了他。
” 這段說話,又有人傳說與毛都堂了。
毛一鹭下在大怒時節,忽報房裡報自己升了兵部右侍郎。
他尋思此案不可不結,遂會同了巡按,又委了府、縣官屬,要斬此五人。
寇太守禀道:“民心憤極!若老大人先期出示,說斬此五人,怕又動了衆憤。
不如揀定何日,悄悄提出斬了,完此欽案。
不緻震驚地方。
”毛都堂道:“既如此,不必揀日,就是今日委理刑斬了罷。
”
揮毫漫寫雜雲煙,前朝轶事,說起話纏綿。
紅葉蔭蔭遮曲樹,樹頭啼老風鵑。
無心再去埋殘編,良朋偶過,拚費杖頭錢。
《臨江仙》 義烈奸雄事已過,口誅筆賞竟如何! 看來四海須眉少,說到千秋涕淚多。
莫漫低頭間考究,聊雲曲意細編摩。
眼前風月無人管,鬥酒澆愁且放歌。
且說魏廣微已經逐回,還借甯遠功,蔭了錦衣衛世千戶。
誰人不趨奉權,圖個封妻蔭子?首相顧秉謙做了魏忠賢的幹兒,不消說了。
有人還道馮铨入閣,虧了忠賢,遂認他也是崔呈秀一樣的人:魏廣微雖去,又是一個魏廣微來了。
哪知道馮铨有些不同,他極恨崔呈秀這班人所為,在閣議事,畢竟自執己見。
每每為了公議,有所救阻。
又與呈秀原是同科中的,知道他貪戾不法,必然敗壞朝廷,密謀要逐呈秀。
那呈秀曉得了,怎肯幹休,在魏忠賢面前說他欲圖反正:“上公須早逐之,方免後悔。
”趁着王恭廠火發一事,被忠賢尋他小小過失,說天災異常都是馮铨不職所緻,竟傳内旨把他斥逐了。
次日辭朝就道。
正是: 雖無骨鲠傳千古,尚有風期照一時。
那時丁紹轼死了,馮铨去了,魏忠賢反道顧秉謙無恥可厭,不得不推升閣老。
不由枚蔔,竟傳内旨,施鳳來、張瑞圖、李國俱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
施、李為人端直,張又大有文望,一時朝廷隻道好了好了,這三個閣老,或者可以挽回一二了。
哪知魏忠賢殺人的手段,如何能夠改得。
刑部把揚州知府劉铎一案拟了徒罪具奏,魏忠賢道是輕了,發下來重新再問。
刑部大堂推仰江西司郎中高默複審,高默道:“事關重大,且在‘莫須有’之間。
”禀了堂翁,懇批差各司官公同審問。
大堂添批廣西司主事陳振豪、徐日葵,山東司主事湯本沛同審。
你道這四個官兒,難道不怕魏忠賢的?但大堂的意思,原曉得他四個不是魏黨,故把這件疑難事委他。
臨審時高默道:“列位老寅翁,須商量個妥當,才好說堂。
”湯本沛道:“清議可畏,鬼神難欺。
當誓諸關帝,反複推求。
有據則坐,無影則出。
我輩一憑公道,死生去留當付之天命。
”徐日葵道:“小弟已拚此一官,必然不徇私。
寅翁所見極是。
”拜過了關帝,細細研審。
詛咒絕無實迹,扇上詩詞,也隻慷慨幾句,并與朝政無涉。
遂與矜全,拟了充軍說堂,大堂随即具奏,内旨大怒道:“是四司官徇私壞法,降三級調外任用。
劉铎、劉福同曾雲龍、彭文炳斬于西市。
方景陽戮屍。
”京師無不嗟歎。
有詩為證: 臨池揮灑風流事,一扇如何遂隕身? 更歎四司難措手,紛紛遠去作孤臣。
直到四個官辭朝這日,才曉得初然旨意,原批各杖一百棍,原要把高默、湯本沛等四個廷杖至死。
虧了閣老黃立極再三對魏忠賢道:“劉铎單騎到京,有何夤緣?四司官不過拟罪輕了,他們罪不至死。
萬一懦弱書生斃之杖下,有傷國體。
”魏忠賢怒也少解,改批了降級調外。
四個司官歎道:“謝天保佑,得黃閣老解救,如今都是餘生了。
”忙忙收拾出京,先先後後一路兒趱行。
隻見周順昌棺木亦已在道,他們也隻好嗟嗟歎歎,不敢吊奠,怕有耳目不便。
行至武城縣地方,隻聽得蘇州打校尉一事,奉聖旨批下了,隻将顔佩韋為首的五人斬首,生員王節等五人黜退。
那湯本沛原籍蘇州,聽了這消息,對陳振豪道:“還好,還好,不曾波累地方,是不幸中之幸了。
”正是: 關心欲掃初晴雪,醒眼留看未醉天。
且說毛都堂上的本,旨意到了蘇州,把生員王節、劉羽儀、王景臯、殷獻臣、沙舜臣五個都發在該學黜退了;把為首的顔佩韋、楊念如、沈揚、馬傑、周文元五個,都發在司獄司監禁了。
莫說王節五個秀才坦然不以為悔,就是顔佩韋一班人,個個自行投到,并不煩官差拘迫。
太守寇慎見他們挺身就獄,十分嗟歎,不覺淚眼汪汪,吩咐司獄司牢頭道:“這五個都是仗義的人,不消忒拘禁他,料不逃走。
就是家屬送飯,也不可攔阻。
”因此五人在司,倒也早晚自在,不像犯人一般。
到了十月間,周順昌棺木到了阊門河下,有人傳說與顔佩韋。
五人那日正在司裡團聚說話,一聞這信,馬傑大叫道:“周吏部一班忠臣死了,棺木也到了。
如何不殺了我們,等我們都去幫扶各位忠臣,做了厲鬼,去擊殺那逆賊。
”顔佩韋道:“做主上本,都是毛都堂。
如今本下了,生殺在他手。
想他是魏賊一黨,自然不久殺我們了。
老兄不消急得,我們殺了先去尋他,魏賊且再從容。
少不得有日敗露,決不容他病死,便宜了他。
” 這段說話,又有人傳說與毛都堂了。
毛一鹭下在大怒時節,忽報房裡報自己升了兵部右侍郎。
他尋思此案不可不結,遂會同了巡按,又委了府、縣官屬,要斬此五人。
寇太守禀道:“民心憤極!若老大人先期出示,說斬此五人,怕又動了衆憤。
不如揀定何日,悄悄提出斬了,完此欽案。
不緻震驚地方。
”毛都堂道:“既如此,不必揀日,就是今日委理刑斬了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