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行亂政外藩屢叛 據雄封衆士鹹歸
關燈
小
中
大
,燒三千餘間。
時嬖幸之徒,皆号為“鬼”。
内有趙鬼,能讀《西京賦》,言于帝曰:“柏梁既災,建章是營。
”帝乃大興土木。
有潘妃者,号玉兒,體态輕一盈,貌美麗豔,最承一寵一幸。
為起玉壽、芳樂等殿,以麝香塗壁,内作飛仙帳,四面繡绮,窗間盡畫神仙,椽桷悉垂玲珮。
服禦之物,皆飾珍寶。
鑿金為蓮花貼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
”後人作《步步生金蓮賦》,以贊潘妃之美。
其詞曰: 彼美人兮,神侔秋水,狀比芙蕖。
擅東昏之一寵一幸,馳南國之芳譽。
雕飾則金應作屋,輕一盈則步亦淩虛。
摹花影于波心,天然綽約;度香風于舄下,行自纡徐。
爾其搜麗水之珍,出尚方之帑,镂錯輝煌,一精一英晁朗。
金在镕兮液流,蓮布色兮花放。
俪樂遊之苑内千一莖一,等太華之峰頭十丈。
信是使香為國歡,征并蒂之緣;本來解語如花,遠結淩波之想。
妃乃啟瑤闼,辟清廂,搴蕙幄,出芝房。
乍踟蹰而獨立,旋彳亍而回徨。
渺兮若仙風之吹下,翩兮若驚鴻之将翔。
顫钗梁而不定,暈桃頰而分光。
凫舄交時,化分飛之翡翠;風頭迎處,想雙宿之鴛鴦。
袅袅兮裙羅,盈盈兮眼波。
纖纖兮新月,曆曆兮圓荷。
憶西池之采摘,疑北渚之經過。
點瓣而神光離合,萦花而舞态婆娑。
問太乙之紅船,遊仙未可;笑窅一娘一之素襪,踵武如何。
君王于是睹之魂銷,即之意下,樂且未央,歡真無價。
秾華欲斂,是碧窗小坐之時;芳氣還留,應繡被橫陳之夜。
且說帝一寵一潘妃,荒迷益甚。
妃父寶慶,帝呼之為阿丈。
一日,寶慶家有吉慶事,往助其忙,躬自汲水,助廚人作膳,以為笑樂。
與其家人仆婢為伍,全不知愧。
寶慶恃勢作一奸一,沒人平民資産無數,有司不敢诘,百姓怨之切齒。
又有奄人王寶孫,年十三,号“伥子”,善迎妃意,尤得帝一寵一,雖梅蟲兒之徒亦下之。
控制大臣,移易诏敕,乃至騎馬入殿,诋诃天子。
公卿見之,莫不惕息。
其後朝廷費用日繁,征求愈迫,建康酒租,皆折使輸金。
百姓困窮,号泣盈路,天下皆知齊必亡矣。
先是蕭懿之人援也,蕭衍遣使謂之曰:“平亂之後,則有不賞之功,當明君賢主,尚或難立,況于亂朝,何以自免?若賊滅之後,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此萬世一時。
若不欲爾,托以外拒為名,身歸曆一陽一,則威振内外,誰敢不從?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無民,必生後悔。
”長史徐曜亦苦功之,懿并不從。
拜爵為尚書令,弟暢為衛尉,掌管簽。
嬖臣茹法珍等鹹畏忌之,說帝曰:“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
”帝信之,将殺懿。
懿将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勸懿西奔襄一陽一,懿曰:“自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耶?吾甯坐以待之耳。
”俄而奉召入省,以藥賜死。
懿且死,但曰:“家弟在雍,深為朝廷憂之。
”諸弟皆亡匿于裡巷,無人發之者,唯弟融捕得被殺。
後人有詩贊懿之忠雲: 定傾扶危纾國憂,敢因禍至為身謀。
九泉遺恨難消處,隻恐幹戈起雍州。
話分兩頭,蕭衍在雍,深知齊祚将亡,日日延攬豪傑,厚集兵力,以圖大舉。
于是四方智勇之士,相率來歸。
有一人姓呂,名僧珍,字元瑜,廣陵人,家甚寒微。
兒時從師讀書,有相士至書塾,曆觀諸生,獨指僧珍曰:“此兒有奇聲,封侯相也。
”及長,智識宏通,身長七尺七寸,容貌偉然。
司空陳顯達出軍沔北,見而呼坐,謂之曰:“卿有貴相,名位當出我上,幸自一愛一。
”萬徐孝嗣當國,欲引與共事,僧珍知其不久必敗,謝弗往。
未幾,孝嗣果敗。
衍臨雍州,僧珍歸之,為中兵參軍。
衍嘗積竹木于檀溪,人不解其故。
僧珍會其意,私具橹數百張,及後起兵,取竹木以造戰艦,獨缺橹,僧珍出以濟用,人服其智。
又一人姓王,名茂,字茂先,太原人,好讀兵書,通武略。
齊武帝布衣時,見之歎曰:“王茂
時嬖幸之徒,皆号為“鬼”。
内有趙鬼,能讀《西京賦》,言于帝曰:“柏梁既災,建章是營。
”帝乃大興土木。
有潘妃者,号玉兒,體态輕一盈,貌美麗豔,最承一寵一幸。
為起玉壽、芳樂等殿,以麝香塗壁,内作飛仙帳,四面繡绮,窗間盡畫神仙,椽桷悉垂玲珮。
服禦之物,皆飾珍寶。
鑿金為蓮花貼地,令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
”後人作《步步生金蓮賦》,以贊潘妃之美。
其詞曰: 彼美人兮,神侔秋水,狀比芙蕖。
擅東昏之一寵一幸,馳南國之芳譽。
雕飾則金應作屋,輕一盈則步亦淩虛。
摹花影于波心,天然綽約;度香風于舄下,行自纡徐。
爾其搜麗水之珍,出尚方之帑,镂錯輝煌,一精一英晁朗。
金在镕兮液流,蓮布色兮花放。
俪樂遊之苑内千一莖一,等太華之峰頭十丈。
信是使香為國歡,征并蒂之緣;本來解語如花,遠結淩波之想。
妃乃啟瑤闼,辟清廂,搴蕙幄,出芝房。
乍踟蹰而獨立,旋彳亍而回徨。
渺兮若仙風之吹下,翩兮若驚鴻之将翔。
顫钗梁而不定,暈桃頰而分光。
凫舄交時,化分飛之翡翠;風頭迎處,想雙宿之鴛鴦。
袅袅兮裙羅,盈盈兮眼波。
纖纖兮新月,曆曆兮圓荷。
憶西池之采摘,疑北渚之經過。
點瓣而神光離合,萦花而舞态婆娑。
問太乙之紅船,遊仙未可;笑窅一娘一之素襪,踵武如何。
君王于是睹之魂銷,即之意下,樂且未央,歡真無價。
秾華欲斂,是碧窗小坐之時;芳氣還留,應繡被橫陳之夜。
且說帝一寵一潘妃,荒迷益甚。
妃父寶慶,帝呼之為阿丈。
一日,寶慶家有吉慶事,往助其忙,躬自汲水,助廚人作膳,以為笑樂。
與其家人仆婢為伍,全不知愧。
寶慶恃勢作一奸一,沒人平民資産無數,有司不敢诘,百姓怨之切齒。
又有奄人王寶孫,年十三,号“伥子”,善迎妃意,尤得帝一寵一,雖梅蟲兒之徒亦下之。
控制大臣,移易诏敕,乃至騎馬入殿,诋诃天子。
公卿見之,莫不惕息。
其後朝廷費用日繁,征求愈迫,建康酒租,皆折使輸金。
百姓困窮,号泣盈路,天下皆知齊必亡矣。
先是蕭懿之人援也,蕭衍遣使謂之曰:“平亂之後,則有不賞之功,當明君賢主,尚或難立,況于亂朝,何以自免?若賊滅之後,勒兵入宮,行伊、霍故事,此萬世一時。
若不欲爾,托以外拒為名,身歸曆一陽一,則威振内外,誰敢不從?一朝放兵,受其厚爵,高而無民,必生後悔。
”長史徐曜亦苦功之,懿并不從。
拜爵為
嬖臣茹法珍等鹹畏忌之,說帝曰:“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命在晷刻。
”帝信之,将殺懿。
懿将徐曜甫知之,密具舟江渚,勸懿西奔襄一陽一,懿曰:“自古皆有死,豈有叛走尚書令耶?吾甯坐以待之耳。
”俄而奉召入省,以藥賜死。
懿且死,但曰:“家弟在雍,深為朝廷憂之。
”諸弟皆亡匿于裡巷,無人發之者,唯弟融捕得被殺。
後人有詩贊懿之忠雲: 定傾扶危纾國憂,敢因禍至為身謀。
九泉遺恨難消處,隻恐幹戈起雍州。
話分兩頭,蕭衍在雍,深知齊祚将亡,日日延攬豪傑,厚集兵力,以圖大舉。
于是四方智勇之士,相率來歸。
有一人姓呂,名僧珍,字元瑜,廣陵人,家甚寒微。
兒時從師讀書,有相士至書塾,曆觀諸生,獨指僧珍曰:“此兒有奇聲,封侯相也。
”及長,智識宏通,身長七尺七寸,容貌偉然。
司空陳顯達出軍沔北,見而呼坐,謂之曰:“卿有貴相,名位當出我上,幸自一愛一。
”萬徐孝嗣當國,欲引與共事,僧珍知其不久必敗,謝弗往。
未幾,孝嗣果敗。
衍臨雍州,僧珍歸之,為中兵參軍。
衍嘗積竹木于檀溪,人不解其故。
僧珍會其意,私具橹數百張,及後起兵,取竹木以造戰艦,獨缺橹,僧珍出以濟用,人服其智。
又一人姓王,名茂,字茂先,太原人,好讀兵書,通武略。
齊武帝布衣時,見之歎曰:“王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