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歐亞大陸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
關燈
小
中
大
雕版印刷是一種把要印的書的每頁分别刻在每塊木闆上的印刷術。
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刷的中國佛教經文。
活字印刷也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它由一位普通藝人試制成功;1041到1049年間,這位普通藝人制作了用泥土焙燒而成的活字。
以後幾個世紀中,中國人用木頭和各種金屬活字代替了泥土活字。
這些發明由中國傳到中東,再從中東傳入歐洲。
在歐洲,1423年,首次使用雕版印刷,1456年,用活字印刷了第一本書——《谷登堡聖經》。
早在唐朝(618-906年),中國就用火藥制造煙火。
1120年,中國人發明了一種武器,即"突火槍"它用一根粗一毛一竹筒塞滿火藥制作而成。
這幾乎就是金屬管槍的前身。
金屬管槍大約出現于1280年,但不知道最先是由中國人發明的,還是由阿拉伯人或歐洲人發明的。
約公元前240年,中國的一本書中,最早明确提到了磁鐵。
但以後幾個世紀中,指南針僅用于泥土占蔔者的巫術活動。
1125年,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顯然是阿拉伯商人來到中國,學會使用這種儀器。
并将其傳入歐洲的。
除這三大發明外,中國人傳給歐亞大一陸各鄰邦的東西還很多。
105年,中國人發明了造紙,為印刷術的發明提一供了先決條件。
751年,被帯到撒馬爾罕的中國戰俘,将造紙術傳給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将它傳入叙利亞、埃及、摩洛哥。
115O年,造紙術傳入西班牙後,又從那裡傳到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所到之處,羊皮紙被取代。
事實證明,它的價值十分顯著:過去,用羊皮紙制作一本《聖經》,至少需要30O張羊皮。
傳遍整個歐亞大一陸、具有深遠影響的其他中國發明是船尾舵、馬蹬和胸帶挽具等。
船尾舵大約于1180年與指南針同時傳入歐洲;馬蹬使中世紀歐洲穿戴沉重的铠甲的封建騎士得以産生;胸帶挽具與過去的頸環挽具不同,是套在馬身上,使馬能全力拉東西而不會被勒死。
最後,中國人栽培了許多水果和植物;它們通常由阿拉伯人傳遍歐亞大一陸。
這些水果和植物包括菊花、山茶花、杜鵑花、茶香玫瑰、翠菊、檸檬、桔子等;桔子至今在荷蘭和德國還被稱為"中國蘋果。
" 最後,應該指出,這些及其他一些發明的傳播,顯然與政治事件有關。
因此,人們認為,12世紀指南許、船尾舵、造紙術和風車的廣泛傳播可歸因于十字軍東征。
同樣,蒙古統治下的和平也促進了14世紀火藥、絲綢制造、印刷術和煉鐵高爐的大量傳播。
四、歐亞大一陸的宗教 中世紀不僅以歐亞大一陸間前所未有的商品和技術交流為特征,而且也以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