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上)
關燈
小
中
大
居歐亞其他地區的印歐人的曆史發展作一比較,才能找到答案。
比較的結果,對希臘人的非凡成就提出了兩點解釋。
首先,希臘人住的地方離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夠從後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處,但是,還沒有近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特點的地步。
實際上,希波戰争的主要意義就在于,戰争的結果使希臘人能同時做上述這兩件不相容的事而雙收其利。
城邦的出現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臘人取得成就的第二個因素,因為城邦為文化繁榮提一供了必需的制度上的保證。
應該指出,城邦制并不是希臘人獨有的制度。
例如,在印度,處于較早發展階段的雅利安移民也在某些地區建立過相當于城邦的組織。
約公元前302年希臘塞琉西王國派往華氏城的大使麥加斯梯尼曾承認,在他當過大使的孔雀帝國有一些"自一由城市"。
但是,這些自一由城市最後都給并入開始控制印度半島的地方君主國。
隻有希臘人能保持他們的城邦達數世紀之久。
一個原因是,希臘地區山巒重疊,不能提一供建立地區一性一帝國所需的地理政治基礎(見本章第一節)。
另一原因是,希臘多數城邦都享有直接通達大海的便利,使它們不僅在智力方面受到外來促進,而且能維持并發展自己的經濟。
确實,希臘人為各自為政的城邦付出了沉重代價:城邦間彼此征戰不休,最終導緻外部世界強加的統一,先來自馬其頓,後來自羅馬。
但是,作為回報,他們在各自的城邦内享受到好幾個世紀的自一由;而這,似乎至少是希臘5世紀迸發出巨大創造力的先決條件。
古典希臘文明不是原始文明。
它和其他所有的文明一樣,大量借用過去的文明——如中東文明。
不過,希臘人所借用的,無論是埃及的藝術形式還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教學和天文學,都烙上了希臘人所獨有的智慧的特征。
這些特征歸結起來,就是虛心、好奇多思、渴求學習、富有常識。
希臘人常到國外去旅行,在這一方面,連其他民族中的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都相形見绌;旅行時,他們總是保持着懷疑的一精一神、批判的眼光。
他們探究一切事物,将所有的問題都搬到理一性一的審判台前加以考察。
柏拉圖在《辯訴篇》中寫道,蘇格拉底主張,凡是為一個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想、不應該去做,哪怕受到當權者或任何法庭的強迫,也要不惜任何代價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還指出了自一由辯論對社會的重要一性一。
他在受審時為自己一性一命所作的申辯就是以這一觀點為基礎。
他說: 現在,雅典人,我要争辯,可不象你們想的那樣,為我自己的緣故,而是為了你們。
……因為你們要是殺死我的話,就不易找到另一個象我這樣的人;假如允許我用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象一隻牛虻,總是整天地、到處地釘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
……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象我這樣的人,那麼,對你們自己的損害将超過對我的殘害。
這種不受束縛的自一由思想是希臘人所獨有的,至少就其普遍和強烈的程度而言是如此。
世俗的人生觀也是希臘人所獨有的;他們堅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滿地表現此時此地人的個一性一。
理一性一主義和現世主義相結合,使希臘人能夠自一由地、富有想象力地思考有關人類和社會的各種問題,并在偉大的文學、哲學和藝術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他們的作品至今仍引人注目、有重大意義。
希臘人這些獨有的特點在他們的宗教思想和習俗中清楚地反映出來。
希臘人把他們的神看作實際上是和他們自己很相似的,區别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長壽、更美麗。
由于信奉這樣的神,希臘人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統治的世界裡,因而感到無憂無慮、安适自在。
希臘人和諸神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平等交換的關系;他們祈禱和獻祭的目的,是指望諸神能對他們表示好意。
正如希羅多德所說,這種宗教關系是通過"普通的神龛和祭品"而不是通過教會組織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來維系的。
盡避荷馬的《伊利亞特》和赫西奧德的《神譜》概述了當時流行的宗教思想,但希臘宗教從未系統地提出過共同的宗教教義或編出一部宗教經典。
拿希臘宗教與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宗教相對比,希臘宗教的這一特點顯得非常明顯。
據美索不達米亞人對事物起源的解釋,人類是主神特地創造出來、為諸神建造廟宇和奉獻祭品的。
因而,建造廟宇和奉獻祭品等責任實際上也就構成一人類存在的理由。
這與公元前6世紀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的觀念是多麼不同。
他說: 人認為,神也是生出來的,會說話,有形體,穿戴和人相同。
如果牛、馬或獅子也跟人一樣,有手,能用手畫畫,能從事藝術活動,那麼,馬會把神的模樣畫得象馬,午會把神的模樣畫得象牛,每一種動物都會把神的身一體描繪得跟自己一樣。
埃塞俄比亞人說,他們的神是黑皮膚、扁鼻子;色雷斯人說,他們的神是藍眼睛、紅頭發。
古典希臘的宗教是城邦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滲透到城部生活的每一方面。
它解釋了物質世界、日常獻祭活動和各種社會制度,也是激起詩人和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一個主要源泉。
每一座希臘廟宇都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中心。
有許多人專從事于發展某種特殊的技藝,多少是出于偶然的緣故。
最先成為有技術的醫生的那些奇迹創造者,就是在科斯島上在崇拜傳說中的醫神埃斯科技庇俄斯的活動中成長起來的。
著名的希波克拉底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
他寫的醫學論文極度客觀,他對每一病例的診斷都以客觀觀察為根據,避免将疾病的起因或治療與巫術混為一談。
在論及"聖"病羊癎瘋時,他寫道:"我覺得,這種被稱為聖病的疾病并不比其他任何疾病包神聖。
它和其他疾病一樣,有自然的原因。
人們之所以認為它神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它。
……實際上,所有事物在這方面全一樣,都有前因可找。
" 同樣,演員是在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動中成長起來的。
他們先是演戲似地表演崇拜酒神的祭儀,進而漸漸地創作出意義深遠的悲劇和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
這種文藝隻有在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才能發展起來,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雅典城每逢宗教節日,便由國家出錢上演劇本,并組織公民集體觀看。
雅典戲劇發展的平衡和正常狀态應歸于劇作者與觀衆的密切聯系。
埃斯庫羅斯在取得薩拉米斯戰役勝利的公民面前上演他根據該戰役所改編的《波斯人》一劇。
索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劇中常常提到諸神,可是他主要關心的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各式各樣的人——高尚而可欽佩的人、面臨自己所不能駕馭的力量的人、作惡多端的人、受到嚴厲懲罰的人。
俄狄浦斯面臨大難時勇于受苦的英雄主義就是索福克勒斯所創作的悲劇的實質,它多少揭示了人生的意義,提出了所有人共同面臨的一些問題。
如果說索福克勒斯對傳統的宗教很不感興趣,那麼歐裡庇得斯則是持積極懷疑的态度。
他毫不留情地刻劃諸神的缺點,諷刺那些相信神出人高明的人。
他長于批評,是個一心一意為那些不受歡迎的事業而奮鬥的戰士。
他支持奴隸和外國人的權利,極力主張婦女解放,抨擊對戰争的頌揚。
阿裡斯托芬就更是如此,他的喜劇充滿對社會的譏諷。
他本人是個向往美好的舊時代的保守主義者,所以他嘲笑民一主派的領袖和政策。
在《呂西斯忒拉忒》一劇中,他描述了一群婦女,因被沒完沒了的殺戮吓壞了,拒絕和他們的丈夫同房,直到他們放棄戰争為止。
在《騎士》一劇裡,阿裡斯托芬通過一個将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一主派的領袖克裡昂的職位,嘲諷了民一主制度。
賣香腸的人:請告訴我,象我,一個賣香腸的人,怎樣才能成為那樣的大人物? 将軍: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
你已經具備一切應有的條件:卑賤的出身,受過在市場中買賣的鍛煉,蠻橫無禮。
賣香腸的人:我想我還不夠格。
将軍:不夠格?看來你似乎有一顆非常好的良心。
你父親是一位紳士嗎? 賣香腸的人:老天爺作證,不是的!全家老小都是無賴。
将軍:幸運兒!你要擔任公職的話,已有一個多麼好的開端啊! 賣香腸的人:可我幾乎不識字。
将軍:唯一麻煩的就在于你什麼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領袖的不是那些有學問的人,或者誠實的人,而是那些無知而卑鄙的人。
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絕好機會。
希臘藝術也是城邦文明獨特的産物。
由于神廟成為城邦文化非宗教和宗教的核心,藝術和建築在神廟上得到最高度的表現。
這些神廟是受人尊崇的男一女保護神的住處,如雅典衛城的聖一地帕台濃神廟就是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雕刻是建築的侍女,諸神的廟堂均用雕刻加以裝飾。
雕刻大師如菲迪亞斯和普拉克西特利斯不僅在神廟的牆壁和三角牆上進行雕刻,而且也為神廟内部塑造雕像。
他們的作品與後來的羅馬雕刻的現實主義大不相同,帶有綜合一性一,即隻是強調表規模型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一個個模型照搬。
談到希臘雕刻;也不應忽視希臘硬币,它們為這一時代的雕刻提一供了一些最好的例子。
總之,希臘的一切藝術都體現了希臘人平衡、和諧和
比較的結果,對希臘人的非凡成就提出了兩點解釋。
首先,希臘人住的地方離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夠從後者最早的成就中得到好處,但是,還沒有近到不能保持自己的特點的地步。
實際上,希波戰争的主要意義就在于,戰争的結果使希臘人能同時做上述這兩件不相容的事而雙收其利。
城邦的出現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臘人取得成就的第二個因素,因為城邦為文化繁榮提一供了必需的制度上的保證。
應該指出,城邦制并不是希臘人獨有的制度。
例如,在印度,處于較早發展階段的雅利安移民也在某些地區建立過相當于城邦的組織。
約公元前302年希臘塞琉西王國派往華氏城的大使麥加斯梯尼曾承認,在他當過大使的孔雀帝國有一些"自一由城市"。
但是,這些自一由城市最後都給并入開始控制印度半島的地方君主國。
隻有希臘人能保持他們的城邦達數世紀之久。
一個原因是,希臘地區山巒重疊,不能提一供建立地區一性一帝國所需的地理政治基礎(見本章第一節)。
另一原因是,希臘多數城邦都享有直接通達大海的便利,使它們不僅在智力方面受到外來促進,而且能維持并發展自己的經濟。
确實,希臘人為各自為政的城邦付出了沉重代價:城邦間彼此征戰不休,最終導緻外部世界強加的統一,先來自馬其頓,後來自羅馬。
但是,作為回報,他們在各自的城邦内享受到好幾個世紀的自一由;而這,似乎至少是希臘5世紀迸發出巨大創造力的先決條件。
古典希臘文明不是原始文明。
它和其他所有的文明一樣,大量借用過去的文明——如中東文明。
不過,希臘人所借用的,無論是埃及的藝術形式還是美索不達米亞的教學和天文學,都烙上了希臘人所獨有的智慧的特征。
這些特征歸結起來,就是虛心、好奇多思、渴求學習、富有常識。
希臘人常到國外去旅行,在這一方面,連其他民族中的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都相形見绌;旅行時,他們總是保持着懷疑的一精一神、批判的眼光。
他們探究一切事物,将所有的問題都搬到理一性一的審判台前加以考察。
柏拉圖在《辯訴篇》中寫道,蘇格拉底主張,凡是為一個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為錯誤的東西,就不應該去想、不應該去做,哪怕受到當權者或任何法庭的強迫,也要不惜任何代價予以抵制——"……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還指出了自一由辯論對社會的重要一性一。
他在受審時為自己一性一命所作的申辯就是以這一觀點為基礎。
他說: 現在,雅典人,我要争辯,可不象你們想的那樣,為我自己的緣故,而是為了你們。
……因為你們要是殺死我的話,就不易找到另一個象我這樣的人;假如允許我用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象一隻牛虻,總是整天地、到處地釘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
……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象我這樣的人,那麼,對你們自己的損害将超過對我的殘害。
這種不受束縛的自一由思想是希臘人所獨有的,至少就其普遍和強烈的程度而言是如此。
世俗的人生觀也是希臘人所獨有的;他們堅信,人活着,最主要的事是完滿地表現此時此地人的個一性一。
理一性一主義和現世主義相結合,使希臘人能夠自一由地、富有想象力地思考有關人類和社會的各種問題,并在偉大的文學、哲學和藝術創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他們的作品至今仍引人注目、有重大意義。
希臘人這些獨有的特點在他們的宗教思想和習俗中清楚地反映出來。
希臘人把他們的神看作實際上是和他們自己很相似的,區别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長壽、更美麗。
由于信奉這樣的神,希臘人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統治的世界裡,因而感到無憂無慮、安适自在。
希臘人和諸神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平等交換的關系;他們祈禱和獻祭的目的,是指望諸神能對他們表示好意。
正如希羅多德所說,這種宗教關系是通過"普通的神龛和祭品"而不是通過教會組織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來維系的。
盡避荷馬的《伊利亞特》和赫西奧德的《神譜》概述了當時流行的宗教思想,但希臘宗教從未系統地提出過共同的宗教教義或編出一部宗教經典。
拿希臘宗教與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宗教相對比,希臘宗教的這一特點顯得非常明顯。
據美索不達米亞人對事物起源的解釋,人類是主神特地創造出來、為諸神建造廟宇和奉獻祭品的。
因而,建造廟宇和奉獻祭品等責任實際上也就構成一人類存在的理由。
這與公元前6世紀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的觀念是多麼不同。
他說: 人認為,神也是生出來的,會說話,有形體,穿戴和人相同。
如果牛、馬或獅子也跟人一樣,有手,能用手畫畫,能從事藝術活動,那麼,馬會把神的模樣畫得象馬,午會把神的模樣畫得象牛,每一種動物都會把神的身一體描繪得跟自己一樣。
埃塞俄比亞人說,他們的神是黑皮膚、扁鼻子;色雷斯人說,他們的神是藍眼睛、紅頭發。
古典希臘的宗教是城邦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滲透到城部生活的每一方面。
它解釋了物質世界、日常獻祭活動和各種社會制度,也是激起詩人和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一個主要源泉。
每一座希臘廟宇都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中心。
有許多人專從事于發展某種特殊的技藝,多少是出于偶然的緣故。
最先成為有技術的醫生的那些奇迹創造者,就是在科斯島上在崇拜傳說中的醫神埃斯科技庇俄斯的活動中成長起來的。
著名的希波克拉底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
他寫的醫學論文極度客觀,他對每一病例的診斷都以客觀觀察為根據,避免将疾病的起因或治療與巫術混為一談。
在論及"聖"病羊癎瘋時,他寫道:"我覺得,這種被稱為聖病的疾病并不比其他任何疾病包神聖。
它和其他疾病一樣,有自然的原因。
人們之所以認為它神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它。
……實際上,所有事物在這方面全一樣,都有前因可找。
" 同樣,演員是在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動中成長起來的。
他們先是演戲似地表演崇拜酒神的祭儀,進而漸漸地創作出意義深遠的悲劇和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劇。
這種文藝隻有在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才能發展起來,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雅典城每逢宗教節日,便由國家出錢上演劇本,并組織公民集體觀看。
雅典戲劇發展的平衡和正常狀态應歸于劇作者與觀衆的密切聯系。
埃斯庫羅斯在取得薩拉米斯戰役勝利的公民面前上演他根據該戰役所改編的《波斯人》一劇。
索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劇中常常提到諸神,可是他主要關心的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各式各樣的人——高尚而可欽佩的人、面臨自己所不能駕馭的力量的人、作惡多端的人、受到嚴厲懲罰的人。
俄狄浦斯面臨大難時勇于受苦的英雄主義就是索福克勒斯所創作的悲劇的實質,它多少揭示了人生的意義,提出了所有人共同面臨的一些問題。
如果說索福克勒斯對傳統的宗教很不感興趣,那麼歐裡庇得斯則是持積極懷疑的态度。
他毫不留情地刻劃諸神的缺點,諷刺那些相信神出人高明的人。
他長于批評,是個一心一意為那些不受歡迎的事業而奮鬥的戰士。
他支持奴隸和外國人的權利,極力主張婦女解放,抨擊對戰争的頌揚。
阿裡斯托芬就更是如此,他的喜劇充滿對社會的譏諷。
他本人是個向往美好的舊時代的保守主義者,所以他嘲笑民一主派的領袖和政策。
在《呂西斯忒拉忒》一劇中,他描述了一群婦女,因被沒完沒了的殺戮吓壞了,拒絕和他們的丈夫同房,直到他們放棄戰争為止。
在《騎士》一劇裡,阿裡斯托芬通過一個将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一主派的領袖克裡昂的職位,嘲諷了民一主制度。
賣香腸的人:請告訴我,象我,一個賣香腸的人,怎樣才能成為那樣的大人物? 将軍:這是世上最容易的事。
你已經具備一切應有的條件:卑賤的出身,受過在市場中買賣的鍛煉,蠻橫無禮。
賣香腸的人:我想我還不夠格。
将軍:不夠格?看來你似乎有一顆非常好的良心。
你父親是一位紳士嗎? 賣香腸的人:老天爺作證,不是的!全家老小都是無賴。
将軍:幸運兒!你要擔任公職的話,已有一個多麼好的開端啊! 賣香腸的人:可我幾乎不識字。
将軍:唯一麻煩的就在于你什麼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領袖的不是那些有學問的人,或者誠實的人,而是那些無知而卑鄙的人。
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絕好機會。
希臘藝術也是城邦文明獨特的産物。
由于神廟成為城邦文化非宗教和宗教的核心,藝術和建築在神廟上得到最高度的表現。
這些神廟是受人尊崇的男一女保護神的住處,如雅典衛城的聖一地帕台濃神廟就是為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雕刻是建築的侍女,諸神的廟堂均用雕刻加以裝飾。
雕刻大師如菲迪亞斯和普拉克西特利斯不僅在神廟的牆壁和三角牆上進行雕刻,而且也為神廟内部塑造雕像。
他們的作品與後來的羅馬雕刻的現實主義大不相同,帶有綜合一性一,即隻是強調表規模型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一個個模型照搬。
談到希臘雕刻;也不應忽視希臘硬币,它們為這一時代的雕刻提一供了一些最好的例子。
總之,希臘的一切藝術都體現了希臘人平衡、和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