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回 救國難慷慨劾群兇 戰列強涕淚告先廟
關燈
小
中
大
書,言夷當自滅。
”編修蕭榮爵言:“夷狄無君父二千餘年,天将假手義民盡滅之,時不可失。
”曾廉、王龍文、彭清藜,禦史劉家模,先後上書: “義民所至,秋毫無犯,宜诏令按戶搜殺以絕亂源”。
郎中左紹佐,請追戮郭嵩焘、丁日昌之一屍一,以謝天下。
主事萬秉鑑,謂曾國藩辦天津教案,所殺十六人,請議恤。
侍郎長麟,前因附于德宗,為太後罷斥,久廢于家,至是,請率義民當前敵。
太後鑒其心虔,竟然棄瑕錄用。
當時上書言神怪者,何止百數?王公邸第,百司廨署,拳民都設有神壇,其名叫做“保護”。
朝廷下诏,叫各省焚燒教堂,殺戮教民。
疆臣接到此旨,盡都驚惶失措,都拍電到廣東問李伯相,因李伯相此時正做着兩廣總督呢。
伯相毅然複電道:“這是亂命,粵不奉诏。
”于是各省大吏,決定劃保東南之策。
由江督劉坤一,與上海各國領事立約,共保東南半壁。
一面電奏朝廷,力言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
具銜者粵督李鴻章,江督劉坤一,鄂督張之洞,川督奎俊,閩督許應骙,福州将軍善聯,巡視長江李秉衡,蘇撫鹿傳霖,皖撫王之一春一,鄂撫于蔭霖,湘撫俞廉三,粵撫德壽,共計十二個人。
同時山東巡撫袁公,也上章極谏。
這種不死之藥,送給腸胃已絕之人,如何能受?皇太後下旨,派載勳、剛毅,總統義和一團一,把義和一團一與官軍一般看待,但是拳民專殺自如,載勳、剛毅,都不敢問。
都統慶恒一家十三口,都被拳民殺掉。
載漪素與慶恒要好,也不能庇護他。
侍郎胡燏芬,學士黃思永,通永道沈能虎,都為喜談洋務,被拳民所窘。
燏芬虧得逃的快,不曾受着苦。
沈能虎用賄買了一條命。
黃思永下了刑部獄。
編修杜本崇,檢讨洪汝源,主事楊芾,都被拳民指為教民,被傷幾死。
太後又命各國使臣人總理衙門議事,德國欽使克林德先行。
載漪叫虎神營兵士埋伏一在路上,趁冷不防,一齊動手,把克林德殺死。
徐桐、崇绮聞報大喜,以手加額道:“夷酋誅,中國強矣!”随合保董福祥攻打東交民巷使館。
太後下旨召見,問幾日可以攻克?福祥道:“仰仗太後洪福,五日必能攻破。
”太後道:“殺盡了洋人,我必要大大封賞你。
”福祥謝恩出朝,随率武衛軍一萬,攻打使館。
炮聲隆隆,日夜不絕。
拳民披發禹步,升屋而号者數萬人,聲動天地。
無奈使館的牆亘,都是塞門德做的,再也攻不破,武衛軍死者千人。
于是武衛軍與拳民混合了,恣意劫掠。
貝子溥倫,大學土孫家鼐、徐桐,尚書陳學棻,閣學贻谷,副都禦史曾廣銮,太常卿陳邦瑞,都被劫掠,僅以身免。
徐桐、贻谷,都是附和拳民的,也不能夠幸免。
溥倫等告訴榮祿,榮祿也無法可制。
民居市廛,焚掠一空。
尚書啟秀又奏稱:“使臣不除,必為後患。
五台僧普濟,有神兵十萬,請召他來會殲逆夷”。
曾廉、王龍文請用決水灌城之法,引玉泉山水灌使館,洋人定遭淹斃。
又奏保妖僧普法與餘蠻子、周漢三人,稱為“三賢”。
禦史蔣式芬,請戮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
載漪又為拳一黨一論功,得封武職者數十人。
種種亂政,筆難盡述。
端王載漪每出,扈從數百騎,拟于乘輿,出入大清門,呵斥公卿,無敢較者。
載漪命軍機章京連文沖拟了一道宣戰的诏書,頒行中外,其辭道: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
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
迨道光、鹹豐年間,俯準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國傳教。
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
初亦就我範圍,讵三十年來,恃我國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枭張。
欺淩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一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
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
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
我國赤子,仇怒郁結,人人欲得而甘心,此義勇焚燒教堂屠一殺教民所由來也。
朝廷仍不開爨如前保護者,恐傷我人民耳。
故再降旨申禁,保衛使館,加恤教民。
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
原為民教解釋宿嫌,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
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挾。
昨日複公然有杜士立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
危詞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輔。
平日交鄰之道,我未嘗失禮于彼。
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恃兵堅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朕臨禦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載朕如天帝。
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淪肌。
祖宗憑依,神隻感格,人人忠憤,曠代所無。
朕今涕淚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贻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佥同。
近畿及山東等省,義民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
至于五尺童子,亦能執幹戈以衛社稷。
彼尚詐謀,我恃天理。
彼憑悍力,我恃人心。
無論國我忠信甲胄,禮義幹橹,人人敢死。
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翦彼兇焰,張國之威?其有同仇敵忾,陷陣沖鋒,抑或仗義捐資,助益鑲項。
朝廷不惜破格懋賞,獎勵忠勳!慷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一奸一,即刻嚴誅,決無寬貸!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洩神人之憤,朕有厘望焉。
不知诏書頒發之後,能否以一服八,且聽下回分解。
”編修蕭榮爵言:“夷狄無君父二千餘年,天将假手義民盡滅之,時不可失。
”曾廉、王龍文、彭清藜,禦史劉家模,先後上書: “義民所至,秋毫無犯,宜诏令按戶搜殺以絕亂源”。
郎中左紹佐,請追戮郭嵩焘、丁日昌之一屍一,以謝天下。
主事萬秉鑑,謂曾國藩辦天津教案,所殺十六人,請議恤。
侍郎長麟,前因附于德宗,為太後罷斥,久廢于家,至是,請率義民當前敵。
太後鑒其心虔,竟然棄瑕錄用。
當時上書言神怪者,何止百數?王公邸第,百司廨署,拳民都設有神壇,其名叫做“保護”。
朝廷下诏,叫各省焚燒教堂,殺戮教民。
疆臣接到此旨,盡都驚惶失措,都拍電到廣東問李伯相,因李伯相此時正做着兩廣總督呢。
伯相毅然複電道:“這是亂命,粵不奉诏。
”于是各省大吏,決定劃保東南之策。
由江督劉坤一,與上海各國領事立約,共保東南半壁。
一面電奏朝廷,力言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兵釁不可開。
具銜者粵督李鴻章,江督劉坤一,鄂督張之洞,川督奎俊,閩督許應骙,福州将軍善聯,巡視長江李秉衡,蘇撫鹿傳霖,皖撫王之一春一,鄂撫于蔭霖,湘撫俞廉三,粵撫德壽,共計十二個人。
同時山東巡撫袁公,也上章極谏。
這種不死之藥,送給腸胃已絕之人,如何能受?皇太後下旨,派載勳、剛毅,總統義和一團一,把義和一團一與官軍一般看待,但是拳民專殺自如,載勳、剛毅,都不敢問。
都統慶恒一家十三口,都被拳民殺掉。
載漪素與慶恒要好,也不能庇護他。
侍郎胡燏芬,學士黃思永,通永道沈能虎,都為喜談洋務,被拳民所窘。
燏芬虧得逃的快,不曾受着苦。
沈能虎用賄買了一條命。
黃思永下了刑部獄。
編修杜本崇,檢讨洪汝源,主事楊芾,都被拳民指為教民,被傷幾死。
太後又命各國使臣人總理衙門議事,德國欽使克林德先行。
載漪叫虎神營兵士埋伏一在路上,趁冷不防,一齊動手,把克林德殺死。
徐桐、崇绮聞報大喜,以手加額道:“夷酋誅,中國強矣!”随合保董福祥攻打東交民巷使館。
太後下旨召見,問幾日可以攻克?福祥道:“仰仗太後洪福,五日必能攻破。
”太後道:“殺盡了洋人,我必要大大封賞你。
”福祥謝恩出朝,随率武衛軍一萬,攻打使館。
炮聲隆隆,日夜不絕。
拳民披發禹步,升屋而号者數萬人,聲動天地。
無奈使館的牆亘,都是塞門德做的,再也攻不破,武衛軍死者千人。
于是武衛軍與拳民混合了,恣意劫掠。
貝子溥倫,大學土孫家鼐、徐桐,尚書陳學棻,閣學贻谷,副都禦史曾廣銮,太常卿陳邦瑞,都被劫掠,僅以身免。
徐桐、贻谷,都是附和拳民的,也不能夠幸免。
溥倫等告訴榮祿,榮祿也無法可制。
民居市廛,焚掠一空。
尚書啟秀又奏稱:“使臣不除,必為後患。
五台僧普濟,有神兵十萬,請召他來會殲逆夷”。
曾廉、王龍文請用決水灌城之法,引玉泉山水灌使館,洋人定遭淹斃。
又奏保妖僧普法與餘蠻子、周漢三人,稱為“三賢”。
禦史蔣式芬,請戮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
載漪又為拳一黨一論功,得封武職者數十人。
種種亂政,筆難盡述。
端王載漪每出,扈從數百騎,拟于乘輿,出入大清門,呵斥公卿,無敢較者。
載漪命軍機章京連文沖拟了一道宣戰的诏書,頒行中外,其辭道: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
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
迨道光、鹹豐年間,俯準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國傳教。
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
初亦就我範圍,讵三十年來,恃我國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枭張。
欺淩我國家,侵犯我土地,蹂一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
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負其兇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
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
我國赤子,仇怒郁結,人人欲得而甘心,此義勇焚燒教堂屠一殺教民所由來也。
朝廷仍不開爨如前保護者,恐傷我人民耳。
故再降旨申禁,保衛使館,加恤教民。
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
原為民教解釋宿嫌,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
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挾。
昨日複公然有杜士立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
危詞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動畿輔。
平日交鄰之道,我未嘗失禮于彼。
彼自稱教化之國,乃無禮橫行,專恃兵堅器利,自取決裂如此乎!朕臨禦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孫,百姓亦載朕如天帝。
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淪肌。
祖宗憑依,神隻感格,人人忠憤,曠代所無。
朕今涕淚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贻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佥同。
近畿及山東等省,義民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
至于五尺童子,亦能執幹戈以衛社稷。
彼尚詐謀,我恃天理。
彼憑悍力,我恃人心。
無論國我忠信甲胄,禮義幹橹,人人敢死。
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翦彼兇焰,張國之威?其有同仇敵忾,陷陣沖鋒,抑或仗義捐資,助益鑲項。
朝廷不惜破格懋賞,獎勵忠勳!慷其自外生成,臨陣退縮,甘心從逆,竟作漢一奸一,即刻嚴誅,決無寬貸!爾普天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洩神人之憤,朕有厘望焉。
不知诏書頒發之後,能否以一服八,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