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苦味人生
關燈
小
中
大
仲秋一早就到“但丁咖啡”來了。
他和李一凡有個約會。
今天是周末,躲藏了七八天的太陽不知從什麼地方鑽了出來,把暖融融黃澄澄的光一股腦兒地潑灑在山巒田土、草木花卉上,潑灑在樓房街道、大小車輛上,潑灑在矗立在市中心寬廣的解放廣場上的抗戰勝利紀念碑上,潑灑在碑周圍熙來攘往的穿紅著綠臉挂笑容的男男女女的身上、臉上。
解放大廈二樓左邊那間透明辦公室裡,一對穿着打扮怪裡怪氣猶如時下流行的電視中的娛樂節目的主持人的男女正對着麥克風自以為是啰哩啰嗦地談一個時髦的話題——如何拉動假日經濟。
廣場上站了一批閑着無事,腳下有幾個螞蟻打架都要看半天的人,一個個伸長脖子,兩眼圓睜,盯着那兩個發嗲的男女。
這種“透明直播”是從今年元旦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這些年在逐漸消釋了的知名度,增強競争力。
據說得到了丁發達、文來富的一緻肯定:是絕好創意,邁出了開門辦電台的第一步,用實際行動為全市傳媒深入群衆、聯系群衆作出了表率。
那個作出這個設想的行政科的小青年被提拔為科長,并且專門為他成立了一個科——攻關創意科。
去年才坐上一把手交椅的台長銀易文還被安排在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上介紹了經驗。
聽着這對男女不斷的出現“嗯”、“呃”、“哦”、“唔”、“啊”、“噻”等等語助詞來幫襯或者彌補語言的貧乏、思維的遲緩的仲秋,不僅歎道:“這種水平就是表率?” 咖啡店在陽光世界的二樓,和解放大廈斜對着。
當初,這裡是一排三四層樓的經營百貨、餐飲、日雜的商店,店後是亂七八糟的成天臭烘烘的幾個大雜院。
九十年代初,市政府根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提議,招商引資,将這裡進行了徹底的改造,一座三十八層樓的陽光世界拔地而起,雄踞在市中心,率先迎接從東方天空灑來的第一縷陽光。
解放廣場也趁勢擴大了一千多個平方。
這座大樓好的樓層都被大商家占了,咖啡店猶如一個釘子楔進來。
原先這裡是“麗人攝影”,後來經營不下去了,就被咖啡館的老闆高價租了過來。
據說老闆在國外闖蕩過多年,積蓄了大筆錢,看到國内形勢一天比一天好了,就回來發展。
他喜歡西方文化,特别崇尚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在這個店子裡,牆上挂的都是達。
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喬爾喬内、喬凡尼。
貝利尼和提香等藝術大師的作品的複制品,畫框是專門從香港買來的,雍容華貴的歐式風格,和那些複制名畫相得益彰。
取店名時還頗費了一些腦筋,原先就想在這些大畫家中任選一個。
後來覺得偏了,文藝複興不隻是藝術,更重要的或者說是起先遣作用的是文學,牆上是藝術大師的畫,店名就應該用文學大師的名冠之。
這名當然就非但丁莫屬了。
仲秋憑窗看了一眼斜對面玻璃屋中那對作秀的男女。
那不流暢的還時時夾着方音的幹癟的話語幹擾着咖啡店裡的約翰。
司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
他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将眼光從玻璃屋移下,放到廣場上的人群中,攝影機般慢慢地将焦點朝樓下移。
在悠閑自得的人群中沒有發現她,在行色匆匆的男女中仍沒有她的影子。
他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表,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分鐘了。
昨天晚上十點多鐘,他終于在電話上找到了李一凡,說有急事找她。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其實,她也找了他好多次,更有好多話要和他說。
他倆約好今天早上九點在這裡見面。
本來,他提了另外的幾個地方,李一凡都吱唔着,大概是不太熟悉。
最後選擇了這裡。
已經九點五十了,還沒有她的影子。
窗外,電台的談話節目已變成了重金屬的聲音占了相當比重的搖滾樂,震得雙耳嗚嗚作響。
這寂靜而美好的世界就是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污染了的。
他心裡突然覺得有了點說不出來的東西,不知者還以為他孤寂一人在這裡,茕茕孓立,行影相吊,是失戀了哩。
他拿起玻璃杯,并沒有喝裡面的礦泉水,而是仔細地看這透出淡淡藍光的意大利磨花産品。
在旁邊的商店有賣的,好幾十元哩。
藍色的杯子把無色的礦泉水變得藍滢滢的,給人一種溫馨的感受。
穿着一身淡紅鑲邊衣服的服務小姐又走了過來,甜甜地問:“先生,現在點嗎?” 他不好意思再看小姐,眼光落在剛打開的日報上,說:“對不起,待一會兒點。
” 他看着小姐袅袅停停地走了,那有節奏地微微動着的臀部特别好看,再配上那雙修長的腿,算得上是個美人胚子。
要是哪個制片人或導演發現了她,經過精心包裝,這小姑娘可以一夜走紅——從咖啡店走向世界。
那小姐又來了,提着一個奶油色的壺,在藍色的玻璃杯裡續了礦泉水,說:“先生,你慢慢喝。
” 仲秋心裡一陣激動,一種溫暖。
咖啡店就是咖啡店!這是茶館、飯館做不到的。
喝咖啡,即使貴一點,但
他和李一凡有個約會。
今天是周末,躲藏了七八天的太陽不知從什麼地方鑽了出來,把暖融融黃澄澄的光一股腦兒地潑灑在山巒田土、草木花卉上,潑灑在樓房街道、大小車輛上,潑灑在矗立在市中心寬廣的解放廣場上的抗戰勝利紀念碑上,潑灑在碑周圍熙來攘往的穿紅著綠臉挂笑容的男男女女的身上、臉上。
解放大廈二樓左邊那間透明辦公室裡,一對穿着打扮怪裡怪氣猶如時下流行的電視中的娛樂節目的主持人的男女正對着麥克風自以為是啰哩啰嗦地談一個時髦的話題——如何拉動假日經濟。
廣場上站了一批閑着無事,腳下有幾個螞蟻打架都要看半天的人,一個個伸長脖子,兩眼圓睜,盯着那兩個發嗲的男女。
這種“透明直播”是從今年元旦開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這些年在逐漸消釋了的知名度,增強競争力。
據說得到了丁發達、文來富的一緻肯定:是絕好創意,邁出了開門辦電台的第一步,用實際行動為全市傳媒深入群衆、聯系群衆作出了表率。
那個作出這個設想的行政科的小青年被提拔為科長,并且專門為他成立了一個科——攻關創意科。
去年才坐上一把手交椅的台長銀易文還被安排在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上介紹了經驗。
聽着這對男女不斷的出現“嗯”、“呃”、“哦”、“唔”、“啊”、“噻”等等語助詞來幫襯或者彌補語言的貧乏、思維的遲緩的仲秋,不僅歎道:“這種水平就是表率?” 咖啡店在陽光世界的二樓,和解放大廈斜對着。
當初,這裡是一排三四層樓的經營百貨、餐飲、日雜的商店,店後是亂七八糟的成天臭烘烘的幾個大雜院。
九十年代初,市政府根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提議,招商引資,将這裡進行了徹底的改造,一座三十八層樓的陽光世界拔地而起,雄踞在市中心,率先迎接從東方天空灑來的第一縷陽光。
解放廣場也趁勢擴大了一千多個平方。
這座大樓好的樓層都被大商家占了,咖啡店猶如一個釘子楔進來。
原先這裡是“麗人攝影”,後來經營不下去了,就被咖啡館的老闆高價租了過來。
據說老闆在國外闖蕩過多年,積蓄了大筆錢,看到國内形勢一天比一天好了,就回來發展。
他喜歡西方文化,特别崇尚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在這個店子裡,牆上挂的都是達。
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喬爾喬内、喬凡尼。
貝利尼和提香等藝術大師的作品的複制品,畫框是專門從香港買來的,雍容華貴的歐式風格,和那些複制名畫相得益彰。
取店名時還頗費了一些腦筋,原先就想在這些大畫家中任選一個。
後來覺得偏了,文藝複興不隻是藝術,更重要的或者說是起先遣作用的是文學,牆上是藝術大師的畫,店名就應該用文學大師的名冠之。
這名當然就非但丁莫屬了。
仲秋憑窗看了一眼斜對面玻璃屋中那對作秀的男女。
那不流暢的還時時夾着方音的幹癟的話語幹擾着咖啡店裡的約翰。
司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
他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将眼光從玻璃屋移下,放到廣場上的人群中,攝影機般慢慢地将焦點朝樓下移。
在悠閑自得的人群中沒有發現她,在行色匆匆的男女中仍沒有她的影子。
他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表,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分鐘了。
昨天晚上十點多鐘,他終于在電話上找到了李一凡,說有急事找她。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其實,她也找了他好多次,更有好多話要和他說。
他倆約好今天早上九點在這裡見面。
本來,他提了另外的幾個地方,李一凡都吱唔着,大概是不太熟悉。
最後選擇了這裡。
已經九點五十了,還沒有她的影子。
窗外,電台的談話節目已變成了重金屬的聲音占了相當比重的搖滾樂,震得雙耳嗚嗚作響。
這寂靜而美好的世界就是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污染了的。
他心裡突然覺得有了點說不出來的東西,不知者還以為他孤寂一人在這裡,茕茕孓立,行影相吊,是失戀了哩。
他拿起玻璃杯,并沒有喝裡面的礦泉水,而是仔細地看這透出淡淡藍光的意大利磨花産品。
在旁邊的商店有賣的,好幾十元哩。
藍色的杯子把無色的礦泉水變得藍滢滢的,給人一種溫馨的感受。
穿着一身淡紅鑲邊衣服的服務小姐又走了過來,甜甜地問:“先生,現在點嗎?” 他不好意思再看小姐,眼光落在剛打開的日報上,說:“對不起,待一會兒點。
” 他看着小姐袅袅停停地走了,那有節奏地微微動着的臀部特别好看,再配上那雙修長的腿,算得上是個美人胚子。
要是哪個制片人或導演發現了她,經過精心包裝,這小姑娘可以一夜走紅——從咖啡店走向世界。
那小姐又來了,提着一個奶油色的壺,在藍色的玻璃杯裡續了礦泉水,說:“先生,你慢慢喝。
” 仲秋心裡一陣激動,一種溫暖。
咖啡店就是咖啡店!這是茶館、飯館做不到的。
喝咖啡,即使貴一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