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生日蠟燭
關燈
小
中
大
他這個樣子,索性大大方方地拉過一個凳子在他旁邊坐了下來,看着一本翻開的書,問道:“都要畢業了,你還在用功呀?”
“不。
在看小說,毛姆的。
”陽昆将食指放在翻開的書縫裡,用大拇指翻過書封面,讓李一凡看。
“《天作之合》。
”她念道,“我認為這是毛姆的得意之作。
我最喜歡的是塔西堤島上的風光,那裡的人們,生活天然成趣。
” “你看過?” “高考後看的。
當時想,如果考不上大學,就去打工掙錢,然後參加一個旅行團,到那裡去一趟,過幾天無憂無慮的日子。
” “假期去呀!陽光、海水、沙灘、棕榈,金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綠色的,斑駁陸離,五顔六色,什麼都有,可以盡情享受。
” “現在可不行。
”李一凡搖了搖頭,“呃,陽老師,那東西你看了沒有?” 陽昆突然懵了:“什麼東西?” “方部長請你改的——”她不願将“詩”說出口,臨時換了一個詞兒,“稿子。
” “啊,改了。
”陽昆從課桌盒中拿出詩稿,更正道:“寫得不錯,我基本上沒有改。
” “不行,這是我學寫的。
求你幫我改好一點。
要不然在台上一朗誦,你們大家都笑我。
”李一凡誠懇地說。
“真的寫得很好,有激情,很感人。
我就寫不出來。
” “你太謙虛了。
大報大刊都在登,還寫不出這種小兒科?你是瞧不起。
” “真的。
我說的是大實話。
快要離開母校了,可我就是沒有那種激情。
”陽昆将詩稿遞給李一凡,“你請方部長再看看。
我改得不對的地方,還可以改過來。
你說得對,在那種場合朗誦,一定要打磨得精一些。
到時,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坐在下面,聽起來也舒服。
” “好,到時,我向大家宣布,這首詩是我和你一塊兒創作的。
”她揚了揚手中的詩稿,說。
這可急壞了陽昆,趕緊揮手制止:“要不得。
千萬要不得。
” “怎麼要不得?”她翻着稿件,放連珠炮般,“你改了這麼多,花了心血。
有些論文,全是學生寫的,老師隻改了幾個字,發表時,老師的名字還署在前面哩。
有些導演,根本沒有寫過劇本,拍成電影後,編劇的名單上他們還在前面哩。
” “那是他們,我又不是老師,更不是導演。
何況人家是借老師、導演提高知名度。
” “你就是老師嘛。
”她翹起了嘴唇,“不是老師,怎麼給我改?” “嘿,你這是什麼邏輯?”陽昆笑了一下後,一本正經地說,“那我改過來好了。
” “不!”李一凡攥緊了稿件,深怕陽昆拿過去了,“到時,我這樣說,這首詩是李一凡創作,陽昆修改。
我也要借你的名字提高點兒知名度。
” 陽昆急得不行:“這像話嗎?我自己歡送自己?” 李一凡已不聽他的,站起來,用腿将凳子推回原處,轉過身輕盈地走了,那披在背上的頭發随着她的腳步搖動,像是有一絲微風在吹拂。
陽昆木木地看着她的背影,魂兒好像被那發絲勾住了似的。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從那以後,陽昆就經常碰見李一凡,不是在教室裡,就是在圖書館;不是在去食堂的路上,就是在食堂裡。
有時互相點點頭,有時交談幾句,但都沒有那天無遮無攔。
開歡送會那天,陽昆一反不愛看師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常常稱為“那是鬼打架”)的舊習,早早地來到大禮堂的前排坐着,手中拿一本書也是裝門面,雙眼不時在台上台下左右逡巡,心中就是想見一個人。
終于,他看見了那個他想見的人的身影在台上一晃就鑽進了旁邊的小門,他感到一陣莫名的失落。
“陽,”一個聲音從他背後響起。
他扭頭一看,是李一凡。
這家夥是從什麼地方跑出來的?他還沒有回過神來,她又說話了:“陽老師,趁還沒有開始,你再看看,不妥的地方,再改一下。
好嗎?” 陽昆看着她,動了動手中的書,沒有開腔。
李一凡兩頰突然飛起了紅雲:“對不起,我沒有看見你在看書。
我看見你坐在下面,就跑下來了。
求你看看嘛!” 陽昆拿過詩稿,手指微微發抖。
這是重新謄寫過的,有些地方還标上了聲調。
此時,他哪裡看得進去,裝模作樣地從頭看到尾,還給李一凡,說:“很好,沒有改的了。
” “再一次謝謝你。
”她掃了他一眼,慢步走了。
“李、小李,”他叫住她,“你千萬不要說是我修改的。
” “為什麼?” “我以前說過,還給你們方部長說過。
不好!” “你呀,像個學究。
文章卻寫得潇灑。
”李一凡笑嘻嘻地說,“我是故意逗你的。
哪個會這樣現寶嗎?” …… “叮鈴鈴……”電話鈴聲在寂靜的屋裡炸響。
陽昆急忙抓過電話,看着那即将被點燃的蠟燭,一臉粲然,對着話筒一古腦兒地說:“你在哪裡?我打了兩三個電話給你,都占線。
我和梅梅等你好久了啊!你弄完了嗎?我來接你……”
在看小說,毛姆的。
”陽昆将食指放在翻開的書縫裡,用大拇指翻過書封面,讓李一凡看。
“《天作之合》。
”她念道,“我認為這是毛姆的得意之作。
我最喜歡的是塔西堤島上的風光,那裡的人們,生活天然成趣。
” “你看過?” “高考後看的。
當時想,如果考不上大學,就去打工掙錢,然後參加一個旅行團,到那裡去一趟,過幾天無憂無慮的日子。
” “假期去呀!陽光、海水、沙灘、棕榈,金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綠色的,斑駁陸離,五顔六色,什麼都有,可以盡情享受。
” “現在可不行。
”李一凡搖了搖頭,“呃,陽老師,那東西你看了沒有?” 陽昆突然懵了:“什麼東西?” “方部長請你改的——”她不願将“詩”說出口,臨時換了一個詞兒,“稿子。
” “啊,改了。
”陽昆從課桌盒中拿出詩稿,更正道:“寫得不錯,我基本上沒有改。
” “不行,這是我學寫的。
求你幫我改好一點。
要不然在台上一朗誦,你們大家都笑我。
”李一凡誠懇地說。
“真的寫得很好,有激情,很感人。
我就寫不出來。
” “你太謙虛了。
大報大刊都在登,還寫不出這種小兒科?你是瞧不起。
” “真的。
我說的是大實話。
快要離開母校了,可我就是沒有那種激情。
”陽昆将詩稿遞給李一凡,“你請方部長再看看。
我改得不對的地方,還可以改過來。
你說得對,在那種場合朗誦,一定要打磨得精一些。
到時,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坐在下面,聽起來也舒服。
” “好,到時,我向大家宣布,這首詩是我和你一塊兒創作的。
”她揚了揚手中的詩稿,說。
這可急壞了陽昆,趕緊揮手制止:“要不得。
千萬要不得。
” “怎麼要不得?”她翻着稿件,放連珠炮般,“你改了這麼多,花了心血。
有些論文,全是學生寫的,老師隻改了幾個字,發表時,老師的名字還署在前面哩。
有些導演,根本沒有寫過劇本,拍成電影後,編劇的名單上他們還在前面哩。
” “那是他們,我又不是老師,更不是導演。
何況人家是借老師、導演提高知名度。
” “你就是老師嘛。
”她翹起了嘴唇,“不是老師,怎麼給我改?” “嘿,你這是什麼邏輯?”陽昆笑了一下後,一本正經地說,“那我改過來好了。
” “不!”李一凡攥緊了稿件,深怕陽昆拿過去了,“到時,我這樣說,這首詩是李一凡創作,陽昆修改。
我也要借你的名字提高點兒知名度。
” 陽昆急得不行:“這像話嗎?我自己歡送自己?” 李一凡已不聽他的,站起來,用腿将凳子推回原處,轉過身輕盈地走了,那披在背上的頭發随着她的腳步搖動,像是有一絲微風在吹拂。
陽昆木木地看着她的背影,魂兒好像被那發絲勾住了似的。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從那以後,陽昆就經常碰見李一凡,不是在教室裡,就是在圖書館;不是在去食堂的路上,就是在食堂裡。
有時互相點點頭,有時交談幾句,但都沒有那天無遮無攔。
開歡送會那天,陽昆一反不愛看師生自編自演的節目(常常稱為“那是鬼打架”)的舊習,早早地來到大禮堂的前排坐着,手中拿一本書也是裝門面,雙眼不時在台上台下左右逡巡,心中就是想見一個人。
終于,他看見了那個他想見的人的身影在台上一晃就鑽進了旁邊的小門,他感到一陣莫名的失落。
“陽,”一個聲音從他背後響起。
他扭頭一看,是李一凡。
這家夥是從什麼地方跑出來的?他還沒有回過神來,她又說話了:“陽老師,趁還沒有開始,你再看看,不妥的地方,再改一下。
好嗎?” 陽昆看着她,動了動手中的書,沒有開腔。
李一凡兩頰突然飛起了紅雲:“對不起,我沒有看見你在看書。
我看見你坐在下面,就跑下來了。
求你看看嘛!” 陽昆拿過詩稿,手指微微發抖。
這是重新謄寫過的,有些地方還标上了聲調。
此時,他哪裡看得進去,裝模作樣地從頭看到尾,還給李一凡,說:“很好,沒有改的了。
” “再一次謝謝你。
”她掃了他一眼,慢步走了。
“李、小李,”他叫住她,“你千萬不要說是我修改的。
” “為什麼?” “我以前說過,還給你們方部長說過。
不好!” “你呀,像個學究。
文章卻寫得潇灑。
”李一凡笑嘻嘻地說,“我是故意逗你的。
哪個會這樣現寶嗎?” …… “叮鈴鈴……”電話鈴聲在寂靜的屋裡炸響。
陽昆急忙抓過電話,看着那即将被點燃的蠟燭,一臉粲然,對着話筒一古腦兒地說:“你在哪裡?我打了兩三個電話給你,都占線。
我和梅梅等你好久了啊!你弄完了嗎?我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