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飛短流長

關燈
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裡,市婦聯主任關敏正在滔滔不絕地發言:“現在什麼年代了?不能用過去那一套來管學生。

    你如果不準耍朋友,不準談戀愛,不準結婚,那麼,有兩個問題怎麼解決?一,《婚姻法》規定,年滿二十二周歲的男青年和年滿二十周歲的女青年可以結婚,校規不能違背國家的法律呀。

    我們普法不是一再強調小法服從大法,部門法服從國家法嗎?真有大學生要提出結婚,你以什麼理由拒絕?二,現在考大學已經沒有了年齡限制,二三十、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的人都可以考進去學習。

    毫無疑義,這些大齡的人大部分都是接了婚的,有的即使沒有結婚,可能都是耍起朋友,同起居,馬上就要結婚的。

    他們結了婚可以上大學,也可以在大學結婚,也可以一邊同居一邊上學,為什麼從高中考進大學的不能耍朋友,不能同居,不能結婚?過去的規章不适應形勢的發展,就要改,要與時俱進……” 這是市社科院牽頭舉辦的一個關于大學生在校期間能否結婚的一個研讨會。

    可以容納一百五十人的新裝修出來的報告廳裡坐了一百餘人,裡面百分之七十是女同志,而且大都是教育口的諸如教育行政官員,大專院校從事學生思想工作的黨委、團委的有關人員,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另外的就是從事社會學、行為學、心理學、法學以及生殖健康方面研究的專家學者。

     劉枚作為市裡有影響的女經理,也被特邀參加了研讨會。

    說是特邀,實際上是因為社科院找她贊助了三萬元的會議費,因此被王院長點名請來了。

    她本來不想與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部門有什麼來往,但想到社會科學院涵蓋的領域太多,專家學者不少,市場經濟來勢兇猛,今後說不定有用得着他們的時候。

    而且,王院長還表示,在研讨會門前的宣傳牌上要特别注明友情支持單位:金石公司。

    這也算一個廣告。

    用王院長的話來說,這是企業支持科研、涉足科研的第一步。

    她本來不想來,扯這些問題,不是企業家的事,是那些政治家、理論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但轉念一想,不說王院長一再邀請,又是電話,又是派人送請柬的,不能太撥他的面子,就是自己的兒子轉眼就要上大學了,也該來,聽聽這些研讨也許有好處。

    安排好工作後,就趕來了。

     她一進會場,就看見關敏。

    關敏正在和一個老頭子說話,她也看見了劉枚,但裝做沒有看見,很快把眼光移開,專注地放在老頭兒臉上,邊聽他講,邊想:這種會,關你劉枚啥事,也來湊熱鬧?讨論這些前瞻性的問題,未必你還搞得懂?仗着有幾個臭錢…… 劉枚不知道關敏的心思。

    她想,李一凡這件事沒有如關敏的願,她心裡肯定不了然。

    否則,她不會在最後關頭把她從赴香港、澳門、新加坡考察學習的名單上拿下。

    盡管當時心裡很不是個滋味,但劉枚畢竟是劉枚,搞企業這麼多年,吃過的苦頭,見過的世面,多的是,已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你關敏這搞法明顯的小兒科,不大氣!報複也來得太快,太明顯了。

    港澳都去過兩三次了。

    這次要不是婦聯組織人事處的處長動員,她還不願報名哩。

    收費就比市裡其他部門組織的收得高,這是明顯的賺一筆或者擡幾個人一道出去。

    她答應的一個原因,是想借此機會,給婦聯做點貢獻。

    另一個原因是作為市裡的婦女組織的一個團出去,也可能得到一些收獲,獲得一些信息。

    結果不讓去了,不去就不去。

    有啥子了不得?她很快就調整了心态。

    沒想到在這裡碰見了她。

    畢竟是婦聯的頭兒,自己還是她的一個兵。

    劉枚高高興興地走過去,伸出手,說:“關主任,你好!” 關敏瞟了她一眼,像沒有看見劉枚伸出的手似的,也沒有響應,隻是愛理不理地應道:“唔……我正在和雷老談話。

    ” 劉枚受到了冷遇,但沒有馬上反映,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向着雷老莞爾一笑,還是那種口氣對關敏說:“關主任,你忙。

    ”轉身走了,找了個不起眼的位置坐下。

    幾個專家學者的發言,劉枚有時聽得似懂非懂,雲裡霧裡的,有時又覺得說的是大話、套話,好像是從報刊上的社論裡抄來的,隻好閉目養神,考慮自己的工作。

    她旁邊坐的是晚報記者仲秋,研讨會一開始,他就在本子上不停地記着。

    關敏發言了,他才舒緩了一下,但還是不時地記錄着。

    劉枚想,工作人員也太辛苦了,搞個錄音機就行了噻。

    想到這裡,就側過身子說了出來:“你們怎麼不弄個錄音機呀?” 仲秋對她微笑了一下,說:“錄了,還得整理。

    ” “你這樣記不全,又費力。

    錄下來,完完整整的。

    ” “我不要全,我隻要主要的觀點。

    ”仲秋解釋道,“前面幾個是專家學者,他們的發言很獨到,我就記得多些……” 他是誰?這不明顯地說關主任的發言不獨到?你一個工作人員不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