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關燈
當然,這又是一場幻夢。

    從此以後,她撤銷了天主的一切威力。

    她經常與這個想象的情人侃侃而談,編造出問話和答話,而且賦予他許多才華。

     她胸中的大志完全隐藏在這些小說之中。

    正因為如此,她表面上非常循規蹈矩。

    看守莫黛斯特的好心的人們,對她這樣規矩贊賞備至。

    即使給她找來許多弗朗西斯科·阿爾圖和維勒幹的兒子那樣的人,她也不至于降低身分去俯就這些鄉巴佬。

    說來說去,她就是想要一個才氣非凡的人,一般的才華對她來說已算不得什麼,正如一個姑娘嫁給駐外大使都覺得屈尊,一個律師對她來說簡直就算不了什麼一樣。

    她希冀着财富,不過是為了将财富擲于她的偶像腳下而已。

    她夢幻中的影象在金色的背景上可以更清楚地顯露出來。

    然而這金色的背景所顯示的富有,遠不如她充滿着女性細膩情感的内心那樣豐富,因為她的主導思想是要使一位塔索①、一位彌爾頓②、一位冉-雅克·盧梭、一位缪拉③、一位克裡斯朵夫·哥倫布④變成幸福而富有的人。

    柴堆⑤燃起熊熊烈火,要燒死這些常常在生前不為人所知的殉難者,莫黛斯特的這顆心願意去撲滅這燃燒的烈火。

    普普通通的不幸遭遇不大會打動這顆心。

    莫黛斯特渴望着難以名狀的磨難、精神上的巨大苦痛。

    她時而配制止疼藥膏,設想出什麼研究成果、音樂作品,總而言之,想出各種辦法使冉-雅克·盧梭極端憤世嫉俗的思想平靜下來;時而她又設想自己是拜倫爵士的妻子,變得想入非非,和曼弗雷德一樣有詩意,幾乎能揣測到拜倫對現實世界的鄙視,然後她再設法使他成為天主教徒,以此來測度他對宗教的懷疑。

    莫黛斯特還責備莫裡哀将十七世紀的婦女都描寫得那麼優柔寡斷。

     ①塔索(1544—1595),意大利著名詩人,叙事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作者。

    曾因内心矛盾而陷于神經失常,被囚禁七年之久。

     ②彌爾頓(1608—1674),英國詩人、散文家,《失樂園》、《複樂園》的作者。

    晚年雙目失明,生活貧困。

     ③缪拉(1767—1815),拿破侖的妹夫和手下名将,出身貧寒,帝國時期被封為那不勒斯國王。

    拿破侖失敗後,缪拉被俘,判處死刑。

     ④哥倫布晚年貧病交加,悒郁而死。

     ⑤指古時燒死犯人或燒毀禁書所用的柴堆。

     “為什麼沒有一個多情、富有而美麗的女子奔到每個才氣橫溢的人面前自願作他的奴隸,就象《萊拉》①中那個神秘的年輕侍從一樣呢?”她常常這樣自問。

     諸位可以看到,英國詩人②通過古勒奈爾③這個人物所吟詠的lepianto④,莫黛斯特完全理解了。

    對于那個走來主動向小克雷比庸⑤求愛并嫁給他的英國少女,莫黛斯特很欣賞她的舉動。

    斯特恩和伊麗莎白·德拉珀⑥的故事,有好幾個月的時光,構成了她的生命和幸福。

     ①《萊拉》(1813—1814),拜倫的長篇叙事詩。

    詩中的主人死後,其年輕侍從也因痛苦而死在主人的屍體上,人們發現原來這個侍從是一位女子。

     ②指拜倫。

     ③古勒奈爾為拜倫《海盜》中的人物,她将康拉德從牢中救出,一起逃走。

     ④意大利文:眼淚,淚水。

     ⑤小克雷比庸(1707—1777),法國作家。

    其父亦為文人,人稱老克雷比庸。

    那個主動向小克雷比庸求愛并與他結婚的英國女子,名叫施塔福德小姐。

    他們婚後很幸福。

     ⑥英國小說家斯特恩于一七六〇年在倫敦結識伊麗莎白·德拉珀夫人,伊麗莎白随夫去印度後,斯特恩寫了《約立克緻伊麗莎白的信》一書,于一七七五年出版。

     在思想上她也成了内容相似的一部小說的女主人公,她不止一次地研究了伊麗莎白這個崇高的角色。

    令人贊歎的多情善感,在這部書信體故事中表達得那樣高雅,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