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她把花瓣繡滿,心裡十分愉快,她的面龐也流露出全部快樂的神情。
矮子比查坐在女東家和哥本海姆之間,強忍住眼淚,心裡在琢磨用什麼辦法能到莫黛斯特身邊去,好悄悄往她耳邊送上兩句出主意的話。
拉圖奈爾夫人使出她那虔誠教徒的鬼心眼,選擇了米尼翁夫人前面的座位,已經将莫黛斯特和其他人隔開。
米尼翁夫人雙目失明,默默無語,顯得比平時還要蒼白。
這就足以說明,莫黛斯特将要接受的考驗,她是知道的。
說不定在最後一分鐘,她還在責怪設這種圈套,可是又覺得這确有必要。
因此她一言不發。
她内心在哭泣。
埃克絮佩是這個圈套的扳機,他對劇本完全無知,給他一個角色演演,完全出于偶然。
哥本海姆出于他的性格,仍然是無憂無慮的樣子,和莫黛斯特表現出的無憂無慮不相上下。
對于一個深知其中奧妙的旁觀者,這種有的人完全無知,有的人極為專注、心怦怦直跳所構成的強烈對比,真是精彩極了。
如今小說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善于安排這種效果,他們當然有權這麼做。
自然一向敢于勝過小說家。
這裡所說的自然,諸位将會看到,是指社會這個自然界。
這是大自然中的一種自然,它喜歡将故事創造得比小說更富有情趣,正如湍急奔騰的流水勾畫出的奇特圖景,畫家們怎麼樣也無法表現出來,其部署和雕刻石塊的功夫,足以使雕塑家和建築師拍手稱奇一般。
這時是晚上八點鐘。
在這個季節,落日隻剩下最後的餘晖了。
這天晚上,天空萬裡無雲,溫暖的空氣撫摩着大地,花朵吐露着芬芳,歸去的遊人腳下黃沙窸窣作響,聽得真真切切。
大海象一面偌大的明鏡閃閃發光。
海風輕微,盡管窗扇半開,牌桌上燃着的蠟燭火焰仍很平穩。
這些人審視着這位少女,象畫家面對着皮蒂大廈内的名畫之一《瑪德萊娜·多尼》①那樣專注。
這間客廳,這個夜晚,這套住宅,對于這位少女的肖像畫,是多麼合适的背景!莫黛斯特這朵與卡圖盧斯②的鮮花一樣不見天日的鮮花,值得這麼百般防範麼? ①皮蒂大廈最初為佛羅倫薩望族皮蒂家族十五世紀所建,現為皮蒂美術館,藏有十五到十八世紀的繪畫。
《瑪德萊娜多尼》為拉斐爾一八〇五年所作名畫。
②卡圖盧斯(約公元前84—54),拉丁詩人,以情詩着稱,其中有“花園籬下角落中,有一朵花兒誕生”之句,巴爾紮克取的大概就是這個形象。
……諸位已經熟悉了鳥籠子,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隻小鳥。
莫黛斯特當時二十歲,窈窕輕盈,就象英國素描畫家為《美女圖》所創作的美女。
與她母親往日一樣,她嬌豔欲滴。
這種風韻在法國不大能為人所理解,我們稱之為“多愁善感”。
然而在德國女子身上,那正是胸中的優美詩情已充溢到外貌上的表現,傻女子表現為撒癡撒嬌,有頭腦的少女則表現為種種絕妙非凡的姿态。
大概是為了紀念夏娃吧,有一種女人,号稱金發仙子。
莫黛斯特淡談的金發美麗超群,亦屬金發仙子之列。
她的肌膚光滑如緞,酷似絹紙貼在皮肉上,冬季嚴寒時瑟瑟發抖,眼神的陽光又使它放出異彩,使你恨不得用手去觸摸一下。
她的頭發如秃鹳羽毛①一樣輕盈,卷成英國式環形。
頭發下面隆起的前額,是那樣端正完美,簡直象是圓規劃出來的;那額頭雖然由于思考問題而閃閃發光,卻仍然恬靜、安詳,簡直到了沉着的地步。
何時、何地你能見到更優美和諧、如此明淨開朗的前額呢?它如同一顆珍珠,仿佛具有光澤。
她的眼睛,藍中透灰,如同孩童的眼睛那樣清澈,透出全部的聰穎和天真無邪。
她的眉毛好似中國臉譜用彩筆一一勾出的那樣,栽在那裡,微微顯出眉弓來,與前額渾然一體。
眼睛周圍、眼角上、鬓角邊,藍色的毛細血管間呈現珍珠的色調,這
矮子比查坐在女東家和哥本海姆之間,強忍住眼淚,心裡在琢磨用什麼辦法能到莫黛斯特身邊去,好悄悄往她耳邊送上兩句出主意的話。
拉圖奈爾夫人使出她那虔誠教徒的鬼心眼,選擇了米尼翁夫人前面的座位,已經将莫黛斯特和其他人隔開。
米尼翁夫人雙目失明,默默無語,顯得比平時還要蒼白。
這就足以說明,莫黛斯特将要接受的考驗,她是知道的。
說不定在最後一分鐘,她還在責怪設這種圈套,可是又覺得這确有必要。
因此她一言不發。
她内心在哭泣。
埃克絮佩是這個圈套的扳機,他對劇本完全無知,給他一個角色演演,完全出于偶然。
哥本海姆出于他的性格,仍然是無憂無慮的樣子,和莫黛斯特表現出的無憂無慮不相上下。
對于一個深知其中奧妙的旁觀者,這種有的人完全無知,有的人極為專注、心怦怦直跳所構成的強烈對比,真是精彩極了。
如今小說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善于安排這種效果,他們當然有權這麼做。
自然一向敢于勝過小說家。
這裡所說的自然,諸位将會看到,是指社會這個自然界。
這是大自然中的一種自然,它喜歡将故事創造得比小說更富有情趣,正如湍急奔騰的流水勾畫出的奇特圖景,畫家們怎麼樣也無法表現出來,其部署和雕刻石塊的功夫,足以使雕塑家和建築師拍手稱奇一般。
這時是晚上八點鐘。
在這個季節,落日隻剩下最後的餘晖了。
這天晚上,天空萬裡無雲,溫暖的空氣撫摩着大地,花朵吐露着芬芳,歸去的遊人腳下黃沙窸窣作響,聽得真真切切。
大海象一面偌大的明鏡閃閃發光。
海風輕微,盡管窗扇半開,牌桌上燃着的蠟燭火焰仍很平穩。
這些人審視着這位少女,象畫家面對着皮蒂大廈内的名畫之一《瑪德萊娜·多尼》①那樣專注。
這間客廳,這個夜晚,這套住宅,對于這位少女的肖像畫,是多麼合适的背景!莫黛斯特這朵與卡圖盧斯②的鮮花一樣不見天日的鮮花,值得這麼百般防範麼? ①皮蒂大廈最初為佛羅倫薩望族皮蒂家族十五世紀所建,現為皮蒂美術館,藏有十五到十八世紀的繪畫。
《瑪德萊娜多尼》為拉斐爾一八〇五年所作名畫。
②卡圖盧斯(約公元前84—54),拉丁詩人,以情詩着稱,其中有“花園籬下角落中,有一朵花兒誕生”之句,巴爾紮克取的大概就是這個形象。
……諸位已經熟悉了鳥籠子,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隻小鳥。
莫黛斯特當時二十歲,窈窕輕盈,就象英國素描畫家為《美女圖》所創作的美女。
與她母親往日一樣,她嬌豔欲滴。
這種風韻在法國不大能為人所理解,我們稱之為“多愁善感”。
然而在德國女子身上,那正是胸中的優美詩情已充溢到外貌上的表現,傻女子表現為撒癡撒嬌,有頭腦的少女則表現為種種絕妙非凡的姿态。
大概是為了紀念夏娃吧,有一種女人,号稱金發仙子。
莫黛斯特淡談的金發美麗超群,亦屬金發仙子之列。
她的肌膚光滑如緞,酷似絹紙貼在皮肉上,冬季嚴寒時瑟瑟發抖,眼神的陽光又使它放出異彩,使你恨不得用手去觸摸一下。
她的頭發如秃鹳羽毛①一樣輕盈,卷成英國式環形。
頭發下面隆起的前額,是那樣端正完美,簡直象是圓規劃出來的;那額頭雖然由于思考問題而閃閃發光,卻仍然恬靜、安詳,簡直到了沉着的地步。
何時、何地你能見到更優美和諧、如此明淨開朗的前額呢?它如同一顆珍珠,仿佛具有光澤。
她的眼睛,藍中透灰,如同孩童的眼睛那樣清澈,透出全部的聰穎和天真無邪。
她的眉毛好似中國臉譜用彩筆一一勾出的那樣,栽在那裡,微微顯出眉弓來,與前額渾然一體。
眼睛周圍、眼角上、鬓角邊,藍色的毛細血管間呈現珍珠的色調,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