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子

關燈
巫馬期、梁鳣、琴牢、冉孺、顔辛、伯虔、公孫龍、曹恤、陳亢、叔仲哙、秦祖、奚藏、公祖茲、廉潔、父黑、公西蒧、壤驷赤、冉季、石處、左郢,狄黑、商澤、任常、鄭邦、樂欣、顔之仆、孔忠、漆雕哆、顔哙、顔無繇、公夏首、申振、邬單、榮旗、懸成、燕僅、原亢、部巽、施之常、秦非、句并疆,步叔乘。

    七十二歲,子路死于衛。

    初,衛孔文子圉之妻伯姬,蒯瞶之娣也,素通于家人渾良夫。

    圉卒,子悝執政,蒯瞶因渾良夫求人,伯姬劫孔悝,立蒯瞶,辄出奔魯,仲由入,石乞、孟黡以戈擊之,斷纓,子路結纓而死。

    悝立蒯瞶.孔子在魯,聞衛之亂,歎曰:“柴也來,由也其死矣。

    ” 七十三歲,壬戌四月己醜,夏正二月十八日,孔子卒。

    先時七日,蚤作,負手曳杖,逍遙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

    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吾将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吾将安仿?夫子殆将病也。

    ”遂趨而入。

    孔子曰:“賜,餘疇昔之夜,夢坐莫于兩楹之間,此殷禮也,某殷人也,夫明王不興,天下其孰能宗予?殆将死也。

    ”寝疾七日而殁。

    哀公诔之曰:“夏天不吊,不甯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茕茕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子貢曰:“君其不殁于魯乎?夫禮失則昏,名失則愆。

    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禮也;稱一人,非名也。

    君兩失之。

    ”五月,葬魯城北泗水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

    惟子貢廬于冢上,凡六年。

    魯人從冢而家者百餘,因名曰孔裡。

     孔子之弟子,惟顔回最賢,先孔子卒。

    其傳道有曾子。

    曾子名參,字子輿,父點,學于孔子之門。

    曾參年十六,孔子在楚,命參之楚,受學焉。

    參性至孝,嘗出彩薪于野,客至其家,母以手搤臂。

    參即馳至,問母曰:“臂何恙乎?”母曰:“今有客至,搤臂以呼汝。

    ”參母死,後母遇參無禮,而供養不衰。

     嘗芸瓜,誤斬其根。

    曾皙怒,援杖擊之。

    參撲地,有頃而蘇,蹙然而起。

    進曰:“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鼓瑟而歌,欲父聽其歌,而知其平也。

    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納也。

    昔舜事瞽瞍,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故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今參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義,安得為孝乎?”曾子曰:“參之罪大矣!”遂造孔子謝過。

    曾子每讀喪禮,泣下沾襟曰:“往而不可還者,親也,子欲養而親不在。

    是故椎牛以祭,不如雞豚之逮親存也。

    初吾為吏,祿不及釜,尚欣欣而喜者,非以為多也,樂其逮親也。

    既沒之後,吾嘗南遊于楚,得尊官焉,猶北面而涕泣者,非以為賤也,悲不逮吾親也。

    ”孔予以其能通乎道,故授以一貫之傳。

    曾子以《大學.聖經》一章教弟子,弟子記其意為十傳,為千古儒學之宗。

    其弟子孔伋,字子思,孔鯉之子,孔子之孫也。

    逮事孔子,而受業于曾子。

    于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而怒,遂圍于思。

    宋君聞之,駕而救子思。

    子思既免,曰:“文王拘于羨裡,作《周易》。

    尼父厄于陳、蔡,作《春秋》。

    吾困于宋,可無作乎!”于是述父師之意,作《中庸》。

    古雲:“孔僅窮居于宋,懼家學不明,作《大學》以經之,《中庸》以緯之。

    《學》、《庸》皆于思作,甚為近理。

    初,伯魚卒,其妻轉嫁于衛之庶氏,其後死于庶氏之家,訃于子思,子思哭于廟。

    門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為哭于孔子之廟乎?”于思曰:“吾過矣!吾過矣!”遂哭于他室,見《禮記》。

     子思之弟子孟子,名轲,字子輿,魯孟孫之後,鄒人也。

     父激,字公宜,娶仉氏,夢神人攀龍鳳,自泰山來,将止于峄,凝視久之,忽見片雲墜而寤。

    時間巷皆見五色雲,覆孟氏居,而孟子生焉。

    孟子三歲喪父,母有賢德,挾其子以居。

    始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戲為墓間事,踴躍築埋。

    孟母曰:“此非所以居于也!”乃去。

    舍近市,嬉戲為賈彳玄亍事。

    母曰:“又非所以居子也。

    ”遂徙舍學宮旁,其嬉戲乃設俎豆,揖讓進退。

    母曰:“此真可以居于矣!”遂居之。

    稍長,就學而歸。

    母方績。

    問曰:“學何所至矣?”轲曰:“自若也。

    ”母以刀斷織。

     轲問其故,母曰:“君子學以立名,問以廣知皆由積累而成,亦猶織之待積而成也。

    若廢學無成,與斷機何異!”轲懼,旦夕勤學不息,受業于子思,道既通。

    值梁惠王卑禮厚币,以招賢者,乃至梁。

    既而去梁适齊,齊宣王以為客卿。

    當是時,天下務于合縱連衡,以攻伐善戰為賢;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不合。

    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仲尼之道,作《孟子》七篇,以诏來世。

    娶由氏,生子名仲子。

    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饑,不知以學愈愚。

    夫學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孟子之學,尊孔子而辟楊、墨,曰:“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故楊、墨之害,亦自是滅息,此孟子不世之功也。

     或曰:“佛老之教,甚于楊、墨,不知孟子之時,雖未知有佛,而老子生于孔子之前,其書流傳已久,何孟子初無一語辟之也?”今之人以儒、釋、道為三教,欲知佛老之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