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關燈
小
中
大
少爺又在扯風了。
”“啊!”琴失聲叫道,于是擱下了碗。
房内每個人的耳裡似乎都響着“唔”“唔”的聲音。
“菩薩,你有眼睛呀!保佑保佑孫少爺!”黃媽獨自在一邊祈禱似地小聲說。
“绮霞!绮霞!”覺新忽然在過道裡大聲叫道。
绮霞一面答應,一面大步走出去。
人在房裡聽見覺新吩咐道:“喊老王把我的轎子預備好。
我就要出去。
”“不曉得大哥要到哪兒去,”淑華驚愕地自語道。
過了片刻,琴低聲說:“多半是去請西醫。
”她的話剛說完,便聽見覺民的聲音在左廂房外石階上問道:“大哥,你現在還到哪兒去?”“我到平安橋醫院去請祝醫官,”覺新的聲音簡短地回答。
過了一會兒覺民在飯廳裡出現了。
“你們都在這兒?”覺民驚訝地說。
沒有人回答他,衆人的臉上都帶着愁容。
淑華正端了杯子在喝茶。
黃媽關心地問他:“二少爺,你才回來?你吃過飯嗎?”“吃過了,”覺民簡單地答道。
他看見琴和淑英姊妹都不作聲,便驚疑地問道:“你們為什麼這樣陰沉沉的,都現出不快活的樣子?是不是回來給人碰見了?”他揀了覺新留下的空位坐下來。
“海兒病得很厲害。
大舅母同大表哥連飯都沒有吃,”琴憂郁地答道。
“我看海兒的事情兇多吉少。
請了西醫來不曉得有沒有把握,”淑英擔心地說。
“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海兒平日那樣乖,真逗人愛,現在病到這樣,實在可憐得很,”淑華傷感地說。
“所以怪不得大表哥那樣着急。
不過我看西醫來或者有辦法,”琴自慰似地說。
房裡的光線漸漸地黯淡。
人的面影顯得模糊了。
風從開着的窗和開着的門輕輕地吹入。
暮色也跟着進來,一層一層的,堆滿了房間。
于是整個房間落進了黑暗裡。
電燈開始燃起來,橢圓形的燈泡裡起了一圈暗紅色的光。
這像是黑暗中的一線希望,照亮了琴的心。
但是這黯淡的光卻給淑華引起一種煩厭的感覺。
淑華覺得更氣悶,她不能忍耐,便站起來說:“我們到外頭走走,屋裡悶得很。
”覺民更了解琴,他順着琴的口氣說:“琴妹,你的意思很對。
祝醫官來,海兒的病一定會好。
我們還是談别的事情。
這期周報你應該寫篇稿子,你現在也是編輯了。
”他看見琴和淑英姊妹都離開了座位,便也站起來。
他一面談話,一面陪她們走出去。
“我近來感觸太多,不曉得寫什麼好。
你知道我本來不大會寫文章,如今心又亂。
你替我想想怎麼寫得出?”琴半謙遜半訴苦地說。
這時她正從左上房階上走下堂屋前面的石級,走到天井中那段凸出的石闆過道上。
過道的兩旁放着兩盆羅漢松和四盆夾竹挑。
她把眼光在夾竹桃的花苞上停留一下,忽然看見绮霞從外面進來,已經走過覺民的窗下了。
她的眼光跟着绮霞的身子移動。
“绮霞,大少爺走了嗎?”淑華問道。
“是,”绮霞點了點頭。
覺民走到琴的身邊,溫和地、鼓舞地輕聲說:“你看,我比從前勇敢多了。
你為什麼還說這種話?連你也這樣說,那麼二妹她們又怎樣辦呢?你應該好好地鼓勵她們。
還有今天方繼舜他們對你的印象都很好,他們都稱贊你。
”琴微微動一下肩頭,忽然掉過頭來含有深意地看了覺民一眼。
她的眼光所表示的是感激,是欣喜,又是慚愧。
她帶了點興奮地說:“我怕我值不得他們稱贊。
不過我也想好好地做。
你要多多地幫忙我……”“唔”,“唔,”使人心驚的怪叫聲忽然又從覺新的房裡飛了出來。
琴馬上換了語調煩惱地接下去說:“你聽海兒又在扯風,大表哥……”覺民看見她說不下去,便體貼地安慰道:“琴妹,不要怕,海兒的病就會好的。
”過後他又加一句:“害病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夜裡祝醫官來了。
那個胖大的法國人踏着闊步在石階上走着。
響亮的皮鞋聲把幾個房間裡的人都引了出來。
許多人懷着希望,帶着好奇心把那人寬大的背影送進覺新的房裡,然後在窗外等待着,好像在等待什麼好的消息。
覺民正在淑華的房裡跟琴和淑英姊妹談話,聽見绮霞報告祝醫官來了。
他一個人走到覺新的房裡去。
一種嚴肅而恐怖的空氣籠罩着這個房間。
房裡站着寥寥的三四個人,他們望着那個醫生,等待他的吩咐而動作。
海臣的衣服已經脫光了,身體顯得很瘦而且很硬,他完全不省人事地躺在祝醫官的懷裡。
祝醫官挽起了襯衫的袖口,光着兩隻生毛的膀子,把這個赤裸的小身體放進一個大磁盆裡去,用藥水洗着。
他洗了一陣,然後捧起來,把身子揩幹,用被單包着放回到床上去。
海臣靜靜地躺在床上,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
祝醫官一個人忙着。
”“啊!”琴失聲叫道,于是擱下了碗。
房内每個人的耳裡似乎都響着“唔”“唔”的聲音。
“菩薩,你有眼睛呀!保佑保佑孫少爺!”黃媽獨自在一邊祈禱似地小聲說。
“绮霞!绮霞!”覺新忽然在過道裡大聲叫道。
绮霞一面答應,一面大步走出去。
人在房裡聽見覺新吩咐道:“喊老王把我的轎子預備好。
我就要出去。
”“不曉得大哥要到哪兒去,”淑華驚愕地自語道。
過了片刻,琴低聲說:“多半是去請西醫。
”她的話剛說完,便聽見覺民的聲音在左廂房外石階上問道:“大哥,你現在還到哪兒去?”“我到平安橋醫院去請祝醫官,”覺新的聲音簡短地回答。
過了一會兒覺民在飯廳裡出現了。
“你們都在這兒?”覺民驚訝地說。
沒有人回答他,衆人的臉上都帶着愁容。
淑華正端了杯子在喝茶。
黃媽關心地問他:“二少爺,你才回來?你吃過飯嗎?”“吃過了,”覺民簡單地答道。
他看見琴和淑英姊妹都不作聲,便驚疑地問道:“你們為什麼這樣陰沉沉的,都現出不快活的樣子?是不是回來給人碰見了?”他揀了覺新留下的空位坐下來。
“海兒病得很厲害。
大舅母同大表哥連飯都沒有吃,”琴憂郁地答道。
“我看海兒的事情兇多吉少。
請了西醫來不曉得有沒有把握,”淑英擔心地說。
“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
海兒平日那樣乖,真逗人愛,現在病到這樣,實在可憐得很,”淑華傷感地說。
“所以怪不得大表哥那樣着急。
不過我看西醫來或者有辦法,”琴自慰似地說。
房裡的光線漸漸地黯淡。
人的面影顯得模糊了。
風從開着的窗和開着的門輕輕地吹入。
暮色也跟着進來,一層一層的,堆滿了房間。
于是整個房間落進了黑暗裡。
電燈開始燃起來,橢圓形的燈泡裡起了一圈暗紅色的光。
這像是黑暗中的一線希望,照亮了琴的心。
但是這黯淡的光卻給淑華引起一種煩厭的感覺。
淑華覺得更氣悶,她不能忍耐,便站起來說:“我們到外頭走走,屋裡悶得很。
”覺民更了解琴,他順着琴的口氣說:“琴妹,你的意思很對。
祝醫官來,海兒的病一定會好。
我們還是談别的事情。
這期周報你應該寫篇稿子,你現在也是編輯了。
”他看見琴和淑英姊妹都離開了座位,便也站起來。
他一面談話,一面陪她們走出去。
“我近來感觸太多,不曉得寫什麼好。
你知道我本來不大會寫文章,如今心又亂。
你替我想想怎麼寫得出?”琴半謙遜半訴苦地說。
這時她正從左上房階上走下堂屋前面的石級,走到天井中那段凸出的石闆過道上。
過道的兩旁放着兩盆羅漢松和四盆夾竹挑。
她把眼光在夾竹桃的花苞上停留一下,忽然看見绮霞從外面進來,已經走過覺民的窗下了。
她的眼光跟着绮霞的身子移動。
“绮霞,大少爺走了嗎?”淑華問道。
“是,”绮霞點了點頭。
覺民走到琴的身邊,溫和地、鼓舞地輕聲說:“你看,我比從前勇敢多了。
你為什麼還說這種話?連你也這樣說,那麼二妹她們又怎樣辦呢?你應該好好地鼓勵她們。
還有今天方繼舜他們對你的印象都很好,他們都稱贊你。
”琴微微動一下肩頭,忽然掉過頭來含有深意地看了覺民一眼。
她的眼光所表示的是感激,是欣喜,又是慚愧。
她帶了點興奮地說:“我怕我值不得他們稱贊。
不過我也想好好地做。
你要多多地幫忙我……”“唔”,“唔,”使人心驚的怪叫聲忽然又從覺新的房裡飛了出來。
琴馬上換了語調煩惱地接下去說:“你聽海兒又在扯風,大表哥……”覺民看見她說不下去,便體貼地安慰道:“琴妹,不要怕,海兒的病就會好的。
”過後他又加一句:“害病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夜裡祝醫官來了。
那個胖大的法國人踏着闊步在石階上走着。
響亮的皮鞋聲把幾個房間裡的人都引了出來。
許多人懷着希望,帶着好奇心把那人寬大的背影送進覺新的房裡,然後在窗外等待着,好像在等待什麼好的消息。
覺民正在淑華的房裡跟琴和淑英姊妹談話,聽見绮霞報告祝醫官來了。
他一個人走到覺新的房裡去。
一種嚴肅而恐怖的空氣籠罩着這個房間。
房裡站着寥寥的三四個人,他們望着那個醫生,等待他的吩咐而動作。
海臣的衣服已經脫光了,身體顯得很瘦而且很硬,他完全不省人事地躺在祝醫官的懷裡。
祝醫官挽起了襯衫的袖口,光着兩隻生毛的膀子,把這個赤裸的小身體放進一個大磁盆裡去,用藥水洗着。
他洗了一陣,然後捧起來,把身子揩幹,用被單包着放回到床上去。
海臣靜靜地躺在床上,像一個沒有生命的東西。
祝醫官一個人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