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回 殉國難珍妃落井 改民服太後蒙塵

關燈
回京,自當重報。

    那些村民,見太後一班人,都是愁容不展,卻不失華貴的氣概。

    便把米飯之類,争獻上來,那些太監宮女們,本是餓極了的,一見米飯就狼吞虎咽地吃得幹幹淨淨。

    光緒帝和瑾妃也還吃了一點。

    隻有太後及皇後二人,是嬌養慣的,如何能吃這粗糠的東西,不由得流下淚來,對皇帝說道:“咱們在深宮之内,那知民間的疾苦,你瞧他們以這粗糙的東西充餓,咱們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還嫌不好,到了今日,方知物力維艱了。

    ” 說着就掩面嗚咽起來,皇帝等連忙勸住。

    這一一夜便宿在貫市镳店之内。

    次日臨行,李蓮英向村民商量,代了兩馱轎,太後及皇帝換了馱橋。

    這時太後因鴉片煙瘾大發,更兼一日一一夜未進飲食,已卧倒在馱轎之中。

    傍晚到了懷柔縣,肅親王等二十餘人均已趕到,知縣吳永進燕菜席,兩宮到此,才得一飽。

    吳永将聖駕接入衙門,将上房讓出,備太後皇上安息。

    知縣夫人又替太皇梳發。

    李蓮英去尋了副鴉片煙具來,是根竹筒,安着一個泥鬥。

    那煙燈也污穢不堪,太後無法,總算過了瘾,一一夜無話。

    次日太後等的車馬,又向前行,走了半日,忽然馬玉昆的五百名兵丁,一齊鼓噪起來太後此時好比驚弓之鳥,吓得面無人色,忙叫人去問,才知馬玉昆的兵丁,連日保護聖駕沿途的糧食,都是自己帶來的,現在糧食已完了,所以不肯前進,在那裡争鬧。

    太後聞奏一時想不出法子來,隻得命皇後嫔妃們,把頭下所戴的钗钿,全拔下來,犒賞了他們,才好安然無事,這樣的朝行夜宿,又走了兩日,才到宣化府。

    太後就在宣化府署中駐跸。

    這時陝西巡撫岑春喧由西安趕到宣化勤王,太後大喜。

    那王文韶等一班京内大臣,也來了不少。

    太後對岑春喧哭道:“卿不辭勞苦,遠道而來,我若回銮之後,決不負你患難相從之意。

    ” 說罷,痛哭不已。

    岑青喧由此感激,便竭力保護皇駕。

    當晚太後開了一次禦前會議,頒布三道上谕:一是叙述此次拳匪肇事的原因;一是除派慶王奕匡、榮祿、徐桐、崇绮留京辦事之外,又加派昆岡裕德慶等留京辦理。

    一是派李鴻章為議和大臣,準其随便行一事,所有應辦事宜,着李鴻章等迅速辦理。

    同時光緒皇帝又下了一道罪己诏,這罪己诏的意思,無非是自己認錯,以圖挽回時局。

    太後及皇上等在宣化駐了三日之後,又起程向太原府而來,到了太原,以巡撫衙門為行宮,一切供張物品,均系純皇帝遊幸五台山的舊物。

    又經山西巡撫毓賢,預為收拾,居然燦然如新。

    太後大喜,便在太原住了十日。

    太後因一路上勞頓異常,又受一番驚吓,未免有些不豫。

    由毓賢薦縣丞葉承嗣診治。

    進了一劑和胃舒肝湯,太後的病,稍覺痊愈,不過京中的消息,還是十分險惡。

    太後心中,很為不安。

    這時李鴻章,奉了聖旨,便先到上海,與各國領事,交換一番意見。

    然後再微服入京與各國公使相見。

    還時八國聯軍的要求,還是十分的苛刻。

    德國大将瓦德西,就住在皇帝宮中。

    地方情形,還不安靜。

    李鴻章用了些手段,将秩序暫行維持,一面與各國開始和議一面又電奏皇太後皇上,聲明各國對于兩宮,非常尊崇,敬請擇日回銮,以慰天下之望。

    張之洞又會同各省督撫,奏請回銮。

    太後接到表章,心中仍是猶豫不定。

    李蓮英奏道:“老佛爺此時萬不可回京,因為外國人都知道,老佛爺曾賞義和一團一的銀米,恐有别的枝節,不如請老佛爺駕幸西安,再行從長計議。

    ” 太後點頭稱是。

    就決定到西安去了。

    正是:血埋枯井悲何限淚灑深宮恨有餘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