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之所應圓不若方之備是必有深意也第未能考而知之又不知朱子之意以為如何此因椟蓍而記之至元十年春二月吉日椟成記
高林孔子廟記 劉 因
安肅高林裡距吾居五十裡聞有孔子廟枉道而拜焉詢其創始複興之由裡之耆老劉祯等言廟起于五代之際久乃廢毀金大定間鄉先生孫直卿率裡中豪族盧田劉三氏始脩葺之迄今至元庚辰圯壊幾盡祯劉氏孫也複率盧氏子孫共繼先志經營于其年之春逮明年秋廟貌既尊乃興祭器以祀事告成且為鄉約春秋釋奠之禮俾可以繼裡人自以非學者而祀先聖恐逾禮制請就質焉予按禮釋奠于先聖先師謂學詩書禮樂者各以所習業而祭其先師者也孔子豈詩書禮樂專門其師耶既非詩書禮樂專門之師豈學官所得而私者耶詩書禮樂之官且不得而私又豈後世俗儒記誦詞章者之所得而私也禮飲食必祭祭先造飲食者也蓋以吾之所以享此者斯人之力也孔子立人道者也今吾之所以為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不淪胥于禽獸之域者其誰之力欤于一飲食而知報其力于此而不知所以報焉惑矣諸君其勉行事無懈祯等曰諾且請書其辭于石并記嵗月之始末雲
退齋記 劉 因
老氏其知道之體乎道之體本靜出物而不出于物制物而不為物所制以一制萬變而不變者也以理之相對勢之相尋數之相為流易者而觀之則凡事物之肖夫道之體者皆灑然而無所累變通而不可窮也彼老氏則實見夫此者吾亦有取于老氏之見夫此也雖然惟其竊是以濟其術而自利則有以害夫吾之義也下将以上也後将以先也止将以富也儉将以廣也哀将以勝也慈将以勇也不足将以無損也不敢将以求活也無私将以成其私也不大将以全其大也柔弱将以不為物所勝也不自貴将以貴也無以生将以生也知窪必盈于是乎窪知弊必新于是乎弊知少必得于是乎少知樸素之可以文于是乎為樸素知谿谷之可以受于是乎為谿谷知皦之勢必污盈之勢必溢鋭之勢必折于是乎為嬰兒為處子為昏悶晦寂曰忿曰武曰争曰伐曰矜凡物得以病之者皆閹焉而不出知而示之愚辨而示之讷巧而示之拙雄而示之雌榮而示之辱雖出一言而不令盡其言事則未極而先止也故開物之所始成物之所終皆捭焉而不與而置已于可以先可以後可以上可以下可以進退可以左右之地方始而逆其終未入而圖其出據防而要其歸閱釁而收其利而又使人不見其迹焉雖天地之相蕩相生相使相形相倚相伏之不可測者亦莫不在其術中而況于人乎故欲親而不得親欲疎而不得疎欲貴而不得貴欲賤而不得賤欲利而不得利欲害而不得害其闗鍵槖籥不可窺而知其機紐本根不可索而得其恍惚杳防不可形象而搏執也嗚呼挾是術以往則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而節量天下之休戚其終必至于誤國而害民然而特立于萬物之表而不受其責焉而彼方以孔孟之時義程朱之名理自居不疑而人亦莫知奪之也中山滕君仲禮早以學行知名而為人則慷慨有才節者也以退名其所居之室既以甯失于有所不為戒在于無妄之往自銘矣而又請予文以記之餘固知仲禮之不為老氏之退者然亦豈真失于有所不為者也夫有所不為者蔽焉而不知舉變焉而不知通固滞焉而不知所以化而其終亦至于誤國而害民然要之則知不足而已矣而人亦得而責之而彼亦無所逃其責焉非如為老氏者之以術欺世而以術自免也予喜仲禮之退而又欲其慎其所以退也故極言二者之失至元丙子八月既望容城劉因記
鶴庵記 劉 因
或贽大經鶴二畜庭中遂名其庵鶴一日問予曰子知我鶴名庵也何哉予曰此在我而不在鶴夫樂水者吾見其知之周流同于水也樂山者吾見其仁之重厚同于山也大經之機警高亮遊心閑逺發為文章清雄婉麗可以鳴一時而傳後世此非同于鶴者乎故聞其聲見其形欣然而悅非鶴可悅也我之同于鶴者使之然也大經曰予之于鶴非但悅之而已也子其為我更思之予乃顧鶴而歎曰謂大經為厭世俗之卑隘不可與處思欲髙舉逺覽而與此遊耶則其心狹矣謂大經為以已之軒昂超卓勢利不可得而羁縻之姑引此以自況耶則其心矜矣狹與矜大經不為也然則名庵之意果安出耶予觀古人之教凡接于耳目心思之間者莫不因觀感以比徳托興喻以示戒是以能收萬物而涵其理以獨靈如黃鳥之章孰不賦之而聖人則曰于止知其所止夫斯鶴之呼之不來長鳴下趨亦常事耳而子瞻乃歎其難進易退蓋亦黃鳥之遺意也由此而推之其遊于隂知養也感夜半識時也鳴則聞于天飛則一舉千裡有本也其動也節其鳴也律用和也月白風清徘徊伫立翫此數者于缟衣?裳之外甯無起予者乎名庵之意或出于此大經曰得之矣至元壬辰冬十月朢日記
麟齋記 劉 因
編脩王之才治春秋而專門左氏者也嘗有取于獲麟之義名其所居之室曰麟齋而請予記之夫獲麟仲尼作春秋所書之一事爾而春秋之義非居所系于此者歐陽氏固已言之于前矣然春秋之時仲尼實天理元氣之所在而與濁亂之氣數相為消長于當時如麟者則我之氣類也其來也固非偶然而來也然而斯氣之在當世者蓋無幾焉在彼之氣足以害之在此之氣不足以養之由麟可以蔔我之盛衰由我可以蔔世運之盛衰而聖人固不能恝然于其獲也謂之緻麟可也謂之感麟亦可也皆理之所不無者雖在聖人之作春秋因天道人事自成之文從而文之其義皆因事而寓焉安可曲為一定之説也雖然子既有取于麟則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