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關燈
小
中
大
鋼鐵的明亮都在各個武士頭上閃耀着。
驟然看來如同賽會的這一群防護者,散布在紅牆青松的左近,具有一種古代争戰的形象。
各村的首事雖是花白胡子的老人,也有的自帶小小的手槍,挂在衣襟旁邊。
這都是他們出賣了土地忍痛買來的武器,雖沒曾常常希望用它,然而有這個彎把的黑亮的小怪物在身上,也像在瘟疫流行時貼上硃砂花符似的,以為可以戰勝一切的邪祟。
近幾年來這已成為很平常的現象。
鄉間的人民對于步槍的機構和兵士一樣熟練,而膽大的企圖也使他們對于生命看輕的多,比起從前的時代,顯見得是異樣了。
形成一個相反的對比:古老的剝落的紅牆裡面有些在土偶面前祈求他們的夢想,迷漫的紙煙中多少人團成一個信心,雖然在鵝卵石上将膝蓋跪腫,他們仍然還是希望龍王的法力能給予一點生活上的灌溉;而古舊建築物的外面,松蔭之下卻活躍着這一百五十多個少年農民的&ldquo野&rdquo心,健壯的身體,充足的力量,尖利的武器,田野中火熱的自由空氣,他們也正自團成一個信心,預備着用争戰的方法對待與他們作對的敵人!兩個世界卻全是為了一個目的,&mdash&mdash那便是生活的保障;也可說是為生活的競存,神力與武力兩者合成一種強固的力量,他們便在炙熱的陽光下沉默而勇敢地等待着。
大有加入這樣的武裝集會不是第一次了,然而除卻一年中一二次的練習打靶之外,他沒有放射步槍子彈的機會。
鄉間對于子彈的珍貴比什麼都要緊,他們從各地方或者從兵士們手裡,以高昂的價值買來的子彈,放掉一個便是防守上的一種損失,也便是他們的生活上少一份保護。
所以火槍可以随意扣放,而新式的武器子彈卻要嚴密使用。
大有從站崗人身上取過來的子彈帶,他曾數過一次,不多,那隻有五十顆,在灰布九龍帶中看不出怎麼高凸。
他統率了一小部分的本村農民,惟有他是抗着這一杆僅有的步槍,他自然感到自己力量的充足,也像是有統率那些同伴們的資格。
他沒曾對準敵人放射過一回槍,可也不害怕,的确,他沒想到真會有敵人的攻擊。
他以為這不過是預備着争鬥罷了,不會有事實的發生。
他這一隊武士正被指定在西南方面的斜坡上面,密簇簇的青松到這裡已是很稀疏了。
坡上有片土堆,相傳是古時的大冢,除去幾叢馬蘭草外一點墳墓的樣子也沒有。
再向上去是一個矮小的土地廟,比起鄉間極小的茅屋來還小得多,塌落了碎磚的垣牆裡探出兩棵如傘的馬尾松。
從樹幹上看去,可知這難生植物對光陰的熬煉。
大有這一隊十幾個穿了藍白布小衫的青年,就在這斜坡上形成一個散兵線。
大有坐在土地廟前已卧倒的石碑上面,他的大眼睛老是向着去村子西南方的高阜上望着。
别的夥伴在坡下的,在廟内的牆缺處的,還有四五個肩着火槍在稀疏的松樹下來往走步。
他們占的地勢較高,可以俯看龍王廟裡面跪在院子中的人頭,尤其是那個尖圓頂的香爐更看得清楚。
風向很準,一陣陣的濃煙常是向着北正殿那方吹去。
道士的法器聲聽得分外響亮。
廟前後防守的同伴,都隐約地可以看到。
惟有南門外松林中的武士遮蔽得很嚴,隻有幾支明晃晃的紅纓槍尖從那些松針後閃出光亮。
大有根本上沒想到打仗的事,雖然在栅門口聽了那個站崗小夥子的話,到廟中來又看見大家這份鄭重的預備,像是警戒着要馬上開火的神氣。
他樂得在&ldquo綠林&rdquo中裝一回臨時的英雄。
然而這有什麼呢?多平靜的晴天,白日,又有這麼多的人,難道他們肯來送死?他過于迷信他和他的夥伴的武力了。
他雖不從神力的保佑方面想,也斷定沒有這回事。
他呆坐在石碑上面,初時還努力要作出一個統率者的樣子,正直地向前注望,表示他正領着兄弟們在幹正事。
過了兩個鐘頭以後,看看日光快近東南晌了,夜裡睡眠的欠缺與天氣的毒熱,漸漸地使他感到疲倦。
廟裡的祈雨者已經換過一班,道士的法器不響了許久,再過一會大家都要吃午飯了。
好在都是自帶幹糧,等着廟裡送出煮好的飯湯來,便可舉行一次野餐。
時間久了,疲乏的意念似乎從田野的遠處向人身上卷襲過來。
有的忍不住腸胃的迫促,坐在地上幹口嚼着粗餅。
大有這時已經半躺在石碑上,那杆步槍橫放在他的足下。
&ldquo老頭子們真膽怯,上一次祈雨也沒這些陣仗。
&hellip&hellip&rdquo一個黑臉高個兒的農人站在大有身旁焦躁地說。
&ldquo到底什麼時候完事?&mdash&mdash這玩藝更壞,幹嗎?還不如跪在石頭地上哩。
&rdquo另一個的答語。
&ldquo不要急,停一會有事也說不定!&rdquo年紀較大的瘦子半開玩笑地道。
&ldquo真不如開開火熱鬧一回,火熱的天在這裡支架更不好過。
&rdquo 大有本來想說幾句,然而他的眼睑半合着,不願意聽他的心意支配,方在矇眬中靜聽這幾個夥伴的閑話,突然從東方破空而起地連接着兩聲槍響。
很遠,像在陳家村的東河岸。
這是一個電機的爆發,即時驚醒了野廟周圍的防護者。
大有下意識地從石碑上滾下來,摸着槍杆迅疾地跳上土地廟的垣牆頂,向東望去,那十多個農人不自覺地喊一聲,全集合在土地廟的前面。
&ldquo哪裡來的子彈?&rdquo &ldquo河那面,&hellip&hellip截劫!&rdquo &ldquo廢話!我聽明白了,這兩顆子彈是向咱這面飛過來的。
&rdquo &ldquo沒有回響?&rdquo &ldquo怕是真土匪到了!&rdquo 他們從經驗與猜測中紛紛亂講,同時可以看見龍王廟裡人已站滿院子。
道士的法器也止了聲響,而大門外的松林中多少人影也在急遽地移動。
大有竭盡目力立在高處向東看,什麼也沒有,還是那一些繞在村子後面的半綠樹與微明的河流。
他雖然笨,而在匆促的時候也有他的果斷力,即時他喊那個說玩話的瘦子快到下坡的大隊中問問情形。
還沒有經過三分鐘,很清楚的密排槍聲在村東面砰啪地響起來。
無疑地,顯見陳家村要有什麼變故。
大有與他這一群夥伴不用商量都拿着槍要跑回去。
他們顧念村中的婦女、孩子,黃黑的面目上都變了神色。
然而下坡的人還沒跑到紅門外面,奇怪,由廟的西北兩面連接着飛過十幾顆子彈從他們頭上穿過去,這犄角式的攻擊出乎他們的意外。
大有原來立在土牆上面斷定這是土匪去攻打他的村子,有這一來,他才明白今天的祈雨會是真遇到勁敵了!随着槍聲他跳下牆來向大家發命令道: &ldquo走不的!土匪真要從兩面來,回去更辦不了。
&hellip&hellip啊!大家散開點,都在廟門上可危險。
&rdquo守土圩與栅門的經驗曾告訴過他躲避子彈的方法。
即時這十幾個人在樹後,牆邊,找到了各人的防禦物,都輕快地将槍托在腋下。
大有仍然跑到石碑後頭,半伏着身子将步槍的保險機扭開,推動機一送之後,他的右手指在小鐵圈中放好,預備作第一槍的放射。
臉上的汗滴從眉毛直往下落,忘記了擦抹。
松林中聯莊會的大隊也向西北方放了十幾響火槍,接着就是有人吹着單調的沖鋒号,凄厲的聲音
驟然看來如同賽會的這一群防護者,散布在紅牆青松的左近,具有一種古代争戰的形象。
各村的首事雖是花白胡子的老人,也有的自帶小小的手槍,挂在衣襟旁邊。
這都是他們出賣了土地忍痛買來的武器,雖沒曾常常希望用它,然而有這個彎把的黑亮的小怪物在身上,也像在瘟疫流行時貼上硃砂花符似的,以為可以戰勝一切的邪祟。
近幾年來這已成為很平常的現象。
鄉間的人民對于步槍的機構和兵士一樣熟練,而膽大的企圖也使他們對于生命看輕的多,比起從前的時代,顯見得是異樣了。
形成一個相反的對比:古老的剝落的紅牆裡面有些在土偶面前祈求他們的夢想,迷漫的紙煙中多少人團成一個信心,雖然在鵝卵石上将膝蓋跪腫,他們仍然還是希望龍王的法力能給予一點生活上的灌溉;而古舊建築物的外面,松蔭之下卻活躍着這一百五十多個少年農民的&ldquo野&rdquo心,健壯的身體,充足的力量,尖利的武器,田野中火熱的自由空氣,他們也正自團成一個信心,預備着用争戰的方法對待與他們作對的敵人!兩個世界卻全是為了一個目的,&mdash&mdash那便是生活的保障;也可說是為生活的競存,神力與武力兩者合成一種強固的力量,他們便在炙熱的陽光下沉默而勇敢地等待着。
大有加入這樣的武裝集會不是第一次了,然而除卻一年中一二次的練習打靶之外,他沒有放射步槍子彈的機會。
鄉間對于子彈的珍貴比什麼都要緊,他們從各地方或者從兵士們手裡,以高昂的價值買來的子彈,放掉一個便是防守上的一種損失,也便是他們的生活上少一份保護。
所以火槍可以随意扣放,而新式的武器子彈卻要嚴密使用。
大有從站崗人身上取過來的子彈帶,他曾數過一次,不多,那隻有五十顆,在灰布九龍帶中看不出怎麼高凸。
他統率了一小部分的本村農民,惟有他是抗着這一杆僅有的步槍,他自然感到自己力量的充足,也像是有統率那些同伴們的資格。
他沒曾對準敵人放射過一回槍,可也不害怕,的确,他沒想到真會有敵人的攻擊。
他以為這不過是預備着争鬥罷了,不會有事實的發生。
他這一隊武士正被指定在西南方面的斜坡上面,密簇簇的青松到這裡已是很稀疏了。
坡上有片土堆,相傳是古時的大冢,除去幾叢馬蘭草外一點墳墓的樣子也沒有。
再向上去是一個矮小的土地廟,比起鄉間極小的茅屋來還小得多,塌落了碎磚的垣牆裡探出兩棵如傘的馬尾松。
從樹幹上看去,可知這難生植物對光陰的熬煉。
大有這一隊十幾個穿了藍白布小衫的青年,就在這斜坡上形成一個散兵線。
大有坐在土地廟前已卧倒的石碑上面,他的大眼睛老是向着去村子西南方的高阜上望着。
别的夥伴在坡下的,在廟内的牆缺處的,還有四五個肩着火槍在稀疏的松樹下來往走步。
他們占的地勢較高,可以俯看龍王廟裡面跪在院子中的人頭,尤其是那個尖圓頂的香爐更看得清楚。
風向很準,一陣陣的濃煙常是向着北正殿那方吹去。
道士的法器聲聽得分外響亮。
廟前後防守的同伴,都隐約地可以看到。
惟有南門外松林中的武士遮蔽得很嚴,隻有幾支明晃晃的紅纓槍尖從那些松針後閃出光亮。
大有根本上沒想到打仗的事,雖然在栅門口聽了那個站崗小夥子的話,到廟中來又看見大家這份鄭重的預備,像是警戒着要馬上開火的神氣。
他樂得在&ldquo綠林&rdquo中裝一回臨時的英雄。
然而這有什麼呢?多平靜的晴天,白日,又有這麼多的人,難道他們肯來送死?他過于迷信他和他的夥伴的武力了。
他雖不從神力的保佑方面想,也斷定沒有這回事。
他呆坐在石碑上面,初時還努力要作出一個統率者的樣子,正直地向前注望,表示他正領着兄弟們在幹正事。
過了兩個鐘頭以後,看看日光快近東南晌了,夜裡睡眠的欠缺與天氣的毒熱,漸漸地使他感到疲倦。
廟裡的祈雨者已經換過一班,道士的法器不響了許久,再過一會大家都要吃午飯了。
好在都是自帶幹糧,等着廟裡送出煮好的飯湯來,便可舉行一次野餐。
時間久了,疲乏的意念似乎從田野的遠處向人身上卷襲過來。
有的忍不住腸胃的迫促,坐在地上幹口嚼着粗餅。
大有這時已經半躺在石碑上,那杆步槍橫放在他的足下。
&ldquo老頭子們真膽怯,上一次祈雨也沒這些陣仗。
&hellip&hellip&rdquo一個黑臉高個兒的農人站在大有身旁焦躁地說。
&ldquo到底什麼時候完事?&mdash&mdash這玩藝更壞,幹嗎?還不如跪在石頭地上哩。
&rdquo另一個的答語。
&ldquo不要急,停一會有事也說不定!&rdquo年紀較大的瘦子半開玩笑地道。
&ldquo真不如開開火熱鬧一回,火熱的天在這裡支架更不好過。
&rdquo 大有本來想說幾句,然而他的眼睑半合着,不願意聽他的心意支配,方在矇眬中靜聽這幾個夥伴的閑話,突然從東方破空而起地連接着兩聲槍響。
很遠,像在陳家村的東河岸。
這是一個電機的爆發,即時驚醒了野廟周圍的防護者。
大有下意識地從石碑上滾下來,摸着槍杆迅疾地跳上土地廟的垣牆頂,向東望去,那十多個農人不自覺地喊一聲,全集合在土地廟的前面。
&ldquo哪裡來的子彈?&rdquo &ldquo河那面,&hellip&hellip截劫!&rdquo &ldquo廢話!我聽明白了,這兩顆子彈是向咱這面飛過來的。
&rdquo &ldquo沒有回響?&rdquo &ldquo怕是真土匪到了!&rdquo 他們從經驗與猜測中紛紛亂講,同時可以看見龍王廟裡人已站滿院子。
道士的法器也止了聲響,而大門外的松林中多少人影也在急遽地移動。
大有竭盡目力立在高處向東看,什麼也沒有,還是那一些繞在村子後面的半綠樹與微明的河流。
他雖然笨,而在匆促的時候也有他的果斷力,即時他喊那個說玩話的瘦子快到下坡的大隊中問問情形。
還沒有經過三分鐘,很清楚的密排槍聲在村東面砰啪地響起來。
無疑地,顯見陳家村要有什麼變故。
大有與他這一群夥伴不用商量都拿着槍要跑回去。
他們顧念村中的婦女、孩子,黃黑的面目上都變了神色。
然而下坡的人還沒跑到紅門外面,奇怪,由廟的西北兩面連接着飛過十幾顆子彈從他們頭上穿過去,這犄角式的攻擊出乎他們的意外。
大有原來立在土牆上面斷定這是土匪去攻打他的村子,有這一來,他才明白今天的祈雨會是真遇到勁敵了!随着槍聲他跳下牆來向大家發命令道: &ldquo走不的!土匪真要從兩面來,回去更辦不了。
&hellip&hellip啊!大家散開點,都在廟門上可危險。
&rdquo守土圩與栅門的經驗曾告訴過他躲避子彈的方法。
即時這十幾個人在樹後,牆邊,找到了各人的防禦物,都輕快地将槍托在腋下。
大有仍然跑到石碑後頭,半伏着身子将步槍的保險機扭開,推動機一送之後,他的右手指在小鐵圈中放好,預備作第一槍的放射。
臉上的汗滴從眉毛直往下落,忘記了擦抹。
松林中聯莊會的大隊也向西北方放了十幾響火槍,接着就是有人吹着單調的沖鋒号,凄厲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