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龍的翻身

關燈
失去了自由,他卻沒有昨晚上的憂郁、凄涼了。

    堅定與勇敢表現出他的正直的心意,他仿佛是一無所慮,有時用力拍拍女人的膀子代替了許多話。

     本來沒曾費力的官裡人跑了半夜黑道,很從容地将他捉到。

    一個象頭目的高個子,便向廟裡的火夫與圍看的山中居民打官話,也稍稍吐露出塞裡可夫犯案的大略。

     原來他們到中國南方最大的城裡不過兩年多。

    塞裡可夫從前是音樂師,專在戲院、電影場裡彈鋼琴,他有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妹子,跟着他流浪到各處去。

    自從有聲電影流行以來,他失去了演電影時奏樂的機會,便受雇在跳舞場裡獻技。

    無奈他的花費一天比一天大,一家三口不容易支持,聽了朋友的慫恿,便把妹妹送進舞場。

    年輕女子的漂亮與技術的進步,不久便成為這大舞場中一朵嬌豔的玫瑰。

    幾個月後,她卻被中國的一個小開騙上了,塞裡可夫卻不能加以管束,何況她已經懷了孕,事實上也沒有方法使他們離開。

    ……她懷孕半年,那個狡猾的少年已決定丢開她,用了種種方法跑到遠處去。

    證據沒有,又找不到他的去處,末後,舞女仍然回到哥哥家中養了孩子,卻不到十多天死去。

    從此以後,這心思狹窄的姑娘便起了自殺的念頭。

    一個夏夜裡吃了什麼藥片,就死在塞裡可夫的寓所。

    因此,塞裡可夫吃了官司,受了幾天拘禁。

    ……恰好今年春天——距他妹妹死去後的兩個月——的一個晚間,他在另一個小舞場的奏樂台下遇見了害死妹妹的兇手。

    什麼事都像不曾知道,仍然抱住妖豔女人打磨旋。

    ……他出去走了一趟,不知從哪裡弄來的手槍。

    ……散場時候在門外汽車旁邊,那個流氓便死在他的槍下。

    當時人多,找不出誰做的事,第二天他夫婦便離開那個大城。

    直到事過後,才被偵探出是他為妹妹報仇。

    找人,……這天才找到。

    他改了名字,現在并不是真名,警察和移提的人一同來,……沒有錯。

    …… 那精幹的頭目對道士、火夫與别人都問過話,才同穿制服與便衣的一群把旅館中的東西帶着,押了犯人,走下廟外的山坡。

     塞裡可夫冷冷地不說話,隻是望望那蓋上紅瓦不久的尖閣子與木闆子上的招牌。

    往下去時,還向站在一旁的教師說聲“再會,……好了!……” 捋着白胡子的道士看這種事并不驚訝,他将榉木拐杖用力拄了一下。

     “外國人,有好東西?……”向教師冷笑着,意思是證明他向來看不起外國人的先見。

     一群破衣的山民真莫名其妙,連那警察告訴出來的話還是多半不懂。

    什麼“舞場”、“小開”、以及羅唣的生名字。

    ……他們隻知道外國人叫當兵的拿去完了,他們更不追問為的什麼。

     嫩嫩的朝陽升上東面的山頭,白果樹葉輕輕揮動那些淡黃的小扇子,尖閣上冷清清地等待它的顧客。

    教師大張着紅眼睛送走了那一對外國人的身影。

    老道士的得意神色他并沒留心看,一塊石頭壓在心中!塞裡可夫犯罪的是非,幸與不幸,他還來不及下判斷,但覺得這荒涼的峽谷又回複了以前的枯寂。

    失去了才待要發展的生機,仿佛田地中當一陣小雨後重複被悶熱的太陽燒幹了,以後怕看不到一點新綠的彩色。

     從這天起,上峽谷的熟路中再看不見這年輕教師的急促腳步。

    大白果樹飄飄地把扇形葉子鋪滿了廟門外的山坡。

     冬天漸漸到了,老道士恢複了“閉關”生活,廟門終天閉着。

     水雲觀的兩個外國人出事以後十多天,杜谷的小學教師忽然從小學的本校收到一封故鄉中寄來的信,那是他的父親求别人寫的,差字很多,而淡淡字迹上可告訴的十分明白。

    老人說兒媳從外縣跑回家來,還有送她來的人,硬要回當年的婚書。

    不提離婚,也沒有别的道理,就是再不跟教師那樣的窮鬼。

    有人出錢,百多元的現洋作為退親禮物,不答應,橫豎她也是一去不回;如果強留她在家裡,她預備好剪子、繩子,當場要同老人拚命。

    離城很遠的小鄉莊哪裡見過這樣陣勢,況且樣子是早與娘家說通了,自然隻是幫着女的說話。

    送的人像是便衣軍人,也像土匪。

    鄰居誰肯為這事同那些不知來曆的人動嘴。

    結果是把銀元留下,婚書搶走。

    聽說,她在外縣雇工的人家,原是退伍軍官,在當地很有勢派。

    女人的心變了,更不必多費事。

    ……信中的大意是這樣,找人寫的自然看不出那孤獨老人的心境,是對着買身的銀元苦笑?還是捧着禮物發昏?可是事實一點不錯。

    末後還有幾句勸解兒子、與望他體諒老人的話。

     這幾天教師已經像是個失群的孤雁,每日勉強打起精神與一群孩子瞎纏。

    為了塞裡可夫那種勇敢的氣概使自己感到生活的卑怯,對着山澗中的流水,挺直的松樹,郁悶的煤油燈,抱着頭尋思一切。

    這封信恰好是秘結後的瀉劑,雖是過于峻利了,卻把他的腸腑來一次廓清。

     躺在木闆床上半天沒有動作,連外間屋裡孩子們的讀書聲也沒聽見。

    淡紅簽子信封斜放在他的胸口上,像一把帶血利刃剛好從心中拔出。

     一種決定,一種企圖,一種向來沒有的力量,直到過午,把他從床上擲到門外。

    激感、愧悔與掙紮的心情逼迫着他!記起塞裡可夫的複仇方法,然而他不想那麼傻幹,他要去找新的生活。

     立刻往本校見校長,要把他在這窮山中的生活作個結束。

     不到黑天事情便辦妥了。

    他往回路上走,經過那片白光飛瀑的一邊,他頭一次賞識到它的飛動、灑落、活潑的姿态。

    一股力量從山劈口瀉下來,經過幾層曲折、跌蕩,從岩石前面,它卻把清潔、有力的飛流在空潭上激起湧動的水花。

    他直到此時,才看出這白光的明麗與它的活态。

     從這一天起,荒涼的杜谷越發荒涼了。

    隻有那快要變成殉道者的道士與聾子夥夫,死守着輕易連煙火不見的偶像。

    那些不能不靠山嶺吃飯的男女與到處跑的小孩子,他們是這峽谷中最活動的生物,然而近幾年來他們純靜的心思,也被外來人的行蹤漸漸引動了。

     為了兩個外國人與分校的教師忽然地被人押去,忽然地走失,這兩件事使他們記起了古老的傳說:鎮山銀龍——那條疊峰中間的小瀑布——的尾巴如果有掃着潭外石子那一天——也就是它翻身的時候,山裡要大有變動。

    誰也猜不出變動的是什麼事與怎樣的情形。

    這一年的夏季雨太多了,白光下的水面也漸漸高漲,與黑石潭口幾乎要平起來。

    潭口外平鋪的雜色石子像很歡迎地等待那條銀龍的掃尾。

    可巧接連出了這兩件事,于是那些安分畏怯的居民分外驚疑,他們相信會有那古舊傳說證實的一日! 然而水雲觀的道士早從杜谷安設小學分校時,使拉着拐杖說:“快了,快了,鎮山的銀龍不久就要大翻身!……” 他們在顫栗中等待着。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