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魔方之五、小人心事

關燈
文若的算度之中,屬"家人犯法"。

    許攸自到曹營,手足更加輕狂,對曹操全無敬意,乃至在宴會上大呼小叫:"阿瞞,若不是我,你根本得不到冀州。

    "曹操無奈之下隻得嘿嘿幹笑,"那是那是。

    "也許曹操能夠容忍許攸當着自己面無禮,卻不能容忍他當着别人面張狂。

    許攸步出原屬袁紹治下的邺城東門時,對随從人員咋呼道:"這戶人家(指曹操)若沒有我的幫助,根本别想從這道門裡進出。

    "話音落後三小時,許攸即被收入大牢處死。

     還有一人名叫婁圭,字子伯。

    他和崔琰一樣,其實是死于一種比"文字獄"更可怕的"腹诽心謗",這也是曹操猜忌心重使然。

    這位婁圭當年幫助曹操擊敗馬超時,頗立功勳,他提議的抟沙為城法(利用奇寒的西北風,使摻水的沙子一夜間成為堅不可摧的防護牆)曾使曹操感歎:"子伯之計,我不及也。

    "有一天,婁圭與友人習授同坐一輛馬車,正碰上曹氏父子外出,習授感歎道:"為人父子而有如此排場,那才叫痛快。

    "婁圭脫口應道:"人生在世,不能像看客那樣光瞧着别人痛快,得自己痛快才是。

    "陰險的習授當晚就把婁圭的私房秘語密告曹操。

    不消說,婁圭人頭立刻落地。

     還有毛玠,這位當年曾向曹操建議屯田的大功臣,感于崔琰無端被誅,唏噓不已,牢騷滿腹。

    一次在路上見到黥面囚犯,為一時義憤所激,吐出這樣一句咒語:"路有黥面者,正是亢旱三年的征兆。

    "曹操同樣沒有猶疑,他手下"首席大法官"鐘繇迅速行動,将這位大功臣收入了死牢。

    區别僅是:後因有人出面求情,也許還想到了毛玠當年的好處,曹操特别允許毛玠死在家裡,并負責提供上好棺木,确保毛玠家人不受任何株連…… 稍稍總結一下,我們發現,當感覺某人有颠覆政權的行為或哪怕僅僅是一絲意念,曹操殺人總是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所以,當董承等人與獻帝合謀欲掀倒曹操時,後來伏皇後與父親伏完暗中的聯絡"露洩"時,曹操都不曾有過片刻的猶豫,嚴格按照"罰不逾時"的古令,在第一時間先下手為強。

    此外,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會或事急從權,或巧生變詐,殺人于無形之中。

    前者如借糧官之頭安撫兵士,後者如為防備刺客而在夢中斬殺近侍。

    "丞相非在夢中,倒是閣下死在夢中啊!"楊修後來在該近侍入斂儀式上的這聲嘀咕,确實會讓曹操毛骨悚然。

     再就其餘曹操所殺之人略作評說:祢衡雖非死于曹操之手,但曹操借刀殺人之心匹似司馬昭,屬路人皆知;反過來呂布雖死于曹操之手,呂布的勾魂戟卻隻會照着劉備的面門搠來。

    陳宮背叛曹操在先,兵敗受戮,完全符合古戰場法則。

    殺呂伯奢一家,雖傳述得煞有介事,由此還莫須有地衍生出一句最足以讓曹操遺臭萬年的格言:"甯我負人,毋人負我。

    "但鑒于此事的始作俑者孫盛,屬于陳寅恪先生所嘲"通天老狐,醉則現尾"之輩,曆來為史家不屑,所述之事每多向隅虛構,故不容置信。

    曹操賜殺荀彧,亦有空穴來風之嫌,僅可存疑。

    從中華文化的角度考察,曹操殺華佗,較之後世鐘會勸司馬氏誅殺嵇康,更易讓人産生"《廣陵散》于今絕矣"的曠世悲情。

    這位醫家聖手隻因更願以一種"遊方郎中"的方式普濟衆人,不願淪為某位權貴的私人大夫,遂緻滅頂之災。

    曹操殺華佗的做法也頗具曹操式特點:由于華佗借口妻子有病,曹操遂讓執行兵士帶上四十斛米,吩咐道:"若華佗妻子确有病,就送上這四十斛米,并代我問候,他可不忙着來我處。

    若華佗撒謊,立即羁押。

    "華佗的妻子當然沒什麼病,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為天下蒼生計,荀彧曾替華佗求情,被曹操駁回。

    不過曹操也得到了報應,不僅他的頭痛病日甚一日,神童子曹沖瀕死之際,曹操老淚縱橫之餘大生後悔:"若華佗在,必不使我兒暴死。

    "據《曹瞞傳》,曹操殺人之前,常常還會演出一幕"流涕行誅"的小活劇,待戮之士倘以為曹操這把眼淚乃反悔之兆,事到臨頭隻會更加洩氣。

    錢锺書先生曾因此絕妙地聯想到白居易《長恨歌》中"回看血淚相和流",雖曰"别解",是否也暗示我們,曹操之淚,非盡屬虛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