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第十七卷 單符郎全州佳偶
關燈
小
中
大
、琴、棋,也有些古玩之類。
單司戶那有心情去看,向竹榻上倒身便睡。
鄭司理道:“既然仁兄困酒,暫請安息片時。
”忙轉身而出,卻教楊玉斟下香茶一匝送去。
單司戶素知司理有玉成之美,今番見楊玉獨自一個送茶,情知是放松了。
忙起身把門掩上,雙手抱住楊玉求歡。
楊玉佯推不允,單司戶道:“相慕小姐子,己非一日,難得今番機會。
司理公平昔見愛,就使知覺,必不嗔怪。
”楊玉也識破三分關竅,不敢固卻,隻得順情。
兩個遂在榻上,草草的雲雨一場。
有詩為證: 相慕相憐二載餘,今朝且喜兩情舒。
雖然未得通宵樂,猶勝陽台夢是虛。
單司戶私問楊玉道:“你雖然才藝出色,偏覺雅緻,不似青樓習氣,必是一個名公苗裔。
今日休要瞞我,可從實說與我知道,果是何人?”楊玉滿面羞慚,答道:“實不相瞞,妾本宦族,流落在此,非楊姬所生也。
”司戶大驚,問道:“既系宦族,汝父何官何姓?”楊玉不覺雙淚交流,答道:“妻本姓邢,在東京孝感坊居住,幼年曾許與母姨之子結婚。
妾之父授鄧州順陽縣知縣,不幸胡寇猖撅,父母皆遭兵刃,妾被人掠賣至此。
”司戶又問道:“汝夫家姓甚?作何官職?所許嫁之子,又是何名?”楊玉道:“夫家姓單,那時為揚州推官。
其子小名符郎,今亦不知存亡如何。
”說罷,哭泣不止。
司戶心中己知其為春娘了,且不說破,隻安慰道:“汝今日鮮衣美食,花朝月夕,勾你受用。
官府都另眼看敝,誰人輕賤你?況宗族遠離,夫家存亡未蔔,随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何乃自生悲泣耶?”楊玉蹙順答道:“妻聞‘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雖不幸風塵,實出無親。
夫家宦族,即使無恙,妾亦不作團圓之望。
若得嫁一小民,荊級布裙,啜菽飲水,亦是良人家媳婦,比在此中迎新送舊,勝卻千萬倍矣。
”司戶點頭道:“你所見亦是。
果有此心,我當與汝作主。
”楊玉叩頭道:“恩官若能拔妾于苦海之中,真乃萬代陰德也。
”說未畢,隻見司理推門進來道:“陽台夢醒也未?如今無事,可飲酒矣。
”司戶道:“酒己過醉,不能複飲。
”司理道:“一分酒醉,十分心醉。
”司戶道:“一分醉酒,十分醉德。
”大家都笑起來,重來筵上,是曰盡歡而散。
過了數日,單司戶置酒,專請鄭司理答席,也喚楊玉一名答應。
楊玉先到,單司戶不複與狎呢,遂正色問曰:“汝前日有言,為小民婦,亦所甘心。
我今喪偶,未有正室,汝肯相随我乎?”楊玉含淚答道:“積棘豈堪鳳凰所栖,若恩官可憐,得蒙收錄,使得備巾栉之列,豐衣足食,不用送往迎來,固妾所願也。
但恐他日新孺人性嚴,不能相容,然妻自當含忍,萬一征色發聲,妾情願持齋佞佛,終身獨宿,以報思官之德耳。
”司戶聞言,不覺摻然,方知其厭惡風塵,出于至誠,非斑語也。
少停,鄭司理到來,見楊玉淚痕未幹,戲道:“古人雲樂極生悲,信有之乎?”楊玉斂斂答道:“忱從中來,不可斷絕耳!”單司戶将楊玉立志從良說話,向鄭司理說了。
鄭司理道:“足下若有此心,下官亦願效一臂。
”這一日,飲酒無話。
席散後,單司戶在燈下修成家書一封,書中備言嶽丈邢知縣全家受禍,春娘流落為娼,厭惡風塵,志向可憫。
男情願複聯舊約,不以良賤為嫌。
單公拆書觀看大驚,随即請邢四承務到來,商議此事,兩家各傷感不己。
四承務要親往全州主張親事;教單公緻書于太守求為春娘脫籍。
單公寫書,付與四承務收訖,四承務作别而行。
不一日,來到全州,徑入司戶衙中相見,道其來曆。
單司戶先與鄭司理說知其事,司理一力撺掇,道:“諺雲:賈易交,富易妻。
今足下甘娶風塵之女,不以存亡易心,雖古人高義,不是過也。
”遂同司戶到太守處,将情節告訴;單司戶把父親書劄呈上。
太守着了,道:“此美事也,敢不奉命?”次日,四承務具狀告府,求為釋賤歸良,以續舊婚事,太守當面批準了。
候至曰中,還不見發下文牒。
單司戶疑有他變,密位人打探消息。
見廚司正在忙亂,安排筵席。
司戶猜道:“此酒為何而設?豈欲與楊玉舉離别觞耶?事己至此,隻索聽之。
”少頃,果召楊玉抵候,席司隻請通判一人。
酒至三巡,食供兩套。
太守喚楊玉近前,将司戶願續舊婚,及邢樣所告脫籍之事,一一說了。
楊玉拜謝道:“妾一身生死榮辱,全賴恩官提拔。
”太守道:“汝今日尚在樂籍,明日即為縣君,将何以報我之德?”楊玉答道:“恩官拔人于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曰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賈而己。
”太守歎道:“麗色佳音,不可複得。
”不覺前起抱持楊玉說道:“汝必有以報我。
”那通判是個正直之人,見太守發狂,便離席起立,正色發作道:“既司戶有宿約,便是孺人,我等懼有同僚叔嫂之誼。
君子進退當以禮,不可苟且,以傷雅道。
”太守(足叔)(足昔)謝道:“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為過也。
今得罪于司戶,當謝過以質耳。
”乃令楊玉入内宅,與自己女眷相見。
卻教人召司理、司戶二人,到後堂同席,直吃到天明方散
單司戶那有心情去看,向竹榻上倒身便睡。
鄭司理道:“既然仁兄困酒,暫請安息片時。
”忙轉身而出,卻教楊玉斟下香茶一匝送去。
單司戶素知司理有玉成之美,今番見楊玉獨自一個送茶,情知是放松了。
忙起身把門掩上,雙手抱住楊玉求歡。
楊玉佯推不允,單司戶道:“相慕小姐子,己非一日,難得今番機會。
司理公平昔見愛,就使知覺,必不嗔怪。
”楊玉也識破三分關竅,不敢固卻,隻得順情。
兩個遂在榻上,草草的雲雨一場。
有詩為證: 相慕相憐二載餘,今朝且喜兩情舒。
雖然未得通宵樂,猶勝陽台夢是虛。
單司戶私問楊玉道:“你雖然才藝出色,偏覺雅緻,不似青樓習氣,必是一個名公苗裔。
今日休要瞞我,可從實說與我知道,果是何人?”楊玉滿面羞慚,答道:“實不相瞞,妾本宦族,流落在此,非楊姬所生也。
”司戶大驚,問道:“既系宦族,汝父何官何姓?”楊玉不覺雙淚交流,答道:“妻本姓邢,在東京孝感坊居住,幼年曾許與母姨之子結婚。
妾之父授鄧州順陽縣知縣,不幸胡寇猖撅,父母皆遭兵刃,妾被人掠賣至此。
”司戶又問道:“汝夫家姓甚?作何官職?所許嫁之子,又是何名?”楊玉道:“夫家姓單,那時為揚州推官。
其子小名符郎,今亦不知存亡如何。
”說罷,哭泣不止。
司戶心中己知其為春娘了,且不說破,隻安慰道:“汝今日鮮衣美食,花朝月夕,勾你受用。
官府都另眼看敝,誰人輕賤你?況宗族遠離,夫家存亡未蔔,随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何乃自生悲泣耶?”楊玉蹙順答道:“妻聞‘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雖不幸風塵,實出無親。
夫家宦族,即使無恙,妾亦不作團圓之望。
若得嫁一小民,荊級布裙,啜菽飲水,亦是良人家媳婦,比在此中迎新送舊,勝卻千萬倍矣。
”司戶點頭道:“你所見亦是。
果有此心,我當與汝作主。
”楊玉叩頭道:“恩官若能拔妾于苦海之中,真乃萬代陰德也。
”說未畢,隻見司理推門進來道:“陽台夢醒也未?如今無事,可飲酒矣。
”司戶道:“酒己過醉,不能複飲。
”司理道:“一分酒醉,十分心醉。
”司戶道:“一分醉酒,十分醉德。
”大家都笑起來,重來筵上,是曰盡歡而散。
過了數日,單司戶置酒,專請鄭司理答席,也喚楊玉一名答應。
楊玉先到,單司戶不複與狎呢,遂正色問曰:“汝前日有言,為小民婦,亦所甘心。
我今喪偶,未有正室,汝肯相随我乎?”楊玉含淚答道:“積棘豈堪鳳凰所栖,若恩官可憐,得蒙收錄,使得備巾栉之列,豐衣足食,不用送往迎來,固妾所願也。
但恐他日新孺人性嚴,不能相容,然妻自當含忍,萬一征色發聲,妾情願持齋佞佛,終身獨宿,以報思官之德耳。
”司戶聞言,不覺摻然,方知其厭惡風塵,出于至誠,非斑語也。
少停,鄭司理到來,見楊玉淚痕未幹,戲道:“古人雲樂極生悲,信有之乎?”楊玉斂斂答道:“忱從中來,不可斷絕耳!”單司戶将楊玉立志從良說話,向鄭司理說了。
鄭司理道:“足下若有此心,下官亦願效一臂。
”這一日,飲酒無話。
席散後,單司戶在燈下修成家書一封,書中備言嶽丈邢知縣全家受禍,春娘流落為娼,厭惡風塵,志向可憫。
男情願複聯舊約,不以良賤為嫌。
單公拆書觀看大驚,随即請邢四承務到來,商議此事,兩家各傷感不己。
四承務要親往全州主張親事;教單公緻書于太守求為春娘脫籍。
單公寫書,付與四承務收訖,四承務作别而行。
不一日,來到全州,徑入司戶衙中相見,道其來曆。
單司戶先與鄭司理說知其事,司理一力撺掇,道:“諺雲:賈易交,富易妻。
今足下甘娶風塵之女,不以存亡易心,雖古人高義,不是過也。
”遂同司戶到太守處,将情節告訴;單司戶把父親書劄呈上。
太守着了,道:“此美事也,敢不奉命?”次日,四承務具狀告府,求為釋賤歸良,以續舊婚事,太守當面批準了。
候至曰中,還不見發下文牒。
單司戶疑有他變,密位人打探消息。
見廚司正在忙亂,安排筵席。
司戶猜道:“此酒為何而設?豈欲與楊玉舉離别觞耶?事己至此,隻索聽之。
”少頃,果召楊玉抵候,席司隻請通判一人。
酒至三巡,食供兩套。
太守喚楊玉近前,将司戶願續舊婚,及邢樣所告脫籍之事,一一說了。
楊玉拜謝道:“妾一身生死榮辱,全賴恩官提拔。
”太守道:“汝今日尚在樂籍,明日即為縣君,将何以報我之德?”楊玉答道:“恩官拔人于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曰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賈而己。
”太守歎道:“麗色佳音,不可複得。
”不覺前起抱持楊玉說道:“汝必有以報我。
”那通判是個正直之人,見太守發狂,便離席起立,正色發作道:“既司戶有宿約,便是孺人,我等懼有同僚叔嫂之誼。
君子進退當以禮,不可苟且,以傷雅道。
”太守(足叔)(足昔)謝道:“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為過也。
今得罪于司戶,當謝過以質耳。
”乃令楊玉入内宅,與自己女眷相見。
卻教人召司理、司戶二人,到後堂同席,直吃到天明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