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苦。

    爾時菩薩。

    見彼衆生受諸苦已,增長大悲觀諸善根心無所著。

    爾時菩薩。

    作如是念。

    我當為十方一一衆生故。

    住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成熟衆生心無疲厭。

    常共止祝不欲舍離去如毫端。

    以一毫端。

    悉遍量度十方世界。

    為一衆生故。

    於一一毫端處。

    各住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如為一衆生。

    為一切衆生亦複如是以此大悲心。

    念念次第未曾斷絕。

    而於衆生心無所著。

    於一一毫端處。

    具足修習盡過去。

    未來際諸菩薩行。

    不著身不著法。

    不著念不著願。

    不著三昧不著行。

    不著寂靜不著境界。

    不著教化成熟衆生。

    不著入深法界。

    何以故?菩薩如是觀察。

    一切法界如幻。

    諸佛法如電。

    菩薩行如夢。

    所聞法如響。

    一切世界如化。

    業報所起如摩?摩化身。

    知一切衆生猶如畫像。

    種種異形皆由心畫。

    所說諸法皆如實際。

    於一念中。

    遍滿十方修菩薩行。

    廣大如法界。

    究竟如虛空。

    於一念中。

    悉知諸佛決定方便。

    了知心相回轉迅速。

    而於此心無所染著。

    菩薩如是觀察無我。

    見佛化度一切衆生。

    於佛法中得無量喜。

    起大慈悲救護一切。

    心無憂惱得歡喜願。

    未成熟者當令成熟。

    未調伏者當令調伏。

    遠離世間。

    而能随順一切世間。

    若聞諸方國土衆生音聲。

    衆生諸業衆生施設。

    衆生和合衆生流轉。

    衆生諸行衆生境界。

    衆生諸地衆生興起。

    我當乘大願之力普至彼處。

    終不舍弘誓。

    教化衆生。

    乃至不起一念染著。

    所以者何。

    以無所著故。

    自利利彼清淨滿足。

    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七無著行。

     佛子。

    何等為菩薩摩诃薩第八尊重行。

    此菩薩成就尊重善根。

    不壞善根。

    最勝善根。

    不思議善根。

    無盡善根。

    不退善根。

    無比善根。

    寂靜善根。

    一切佛法善根。

    此菩薩修習行時。

    心常愛樂諸佛妙法。

    一向專求無上菩提。

    未曾暫舍菩薩大願。

    於無量劫行菩薩道。

    不計衆苦而生憂惱。

    一切衆魔所不能壞。

    一切諸佛悉共護念。

    常行菩薩諸清淨行。

    精勤修習一切菩薩無量苦行未曾懈倦。

    得不退轉大乘弘願。

    此菩薩安住尊重菩薩行已,於念念中能轉阿僧祇劫生死苦難。

    長養菩薩無量大願。

    若有衆生。

    恭敬供養乃至見聞。

    斯等皆得住不退轉。

    決定究竟無上菩提。

    彼菩薩觀察衆生。

    了達非有而不舍一切。

    譬如河水。

    不至彼岸不來此岸。

    不斷中流。

    能度衆生於彼此岸。

    以流通故。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不趣生死不趣涅槃。

    亦複不住生死中流。

    而能濟度此岸群生。

    到於彼岸。

    安隐無畏無憂惱處。

    於衆生數心無所著。

    不離一衆生著多衆生。

    不離多衆生著一衆生。

    不增衆生界。

    不損衆生界。

    不生衆生界。

    不滅衆生界。

    不盡衆生界。

    不長衆生界。

    不虛衆生界。

    不二衆生界。

    何以故?菩薩深解衆生界如法界。

    衆生界法界無有二。

    無二法中無增無損。

    無生無滅。

    法性真實無來無去。

    無所猗著不作二相。

    何以故?菩薩解一切法界無二相故。

    菩薩如是以善方便。

    解深法界住無相祝清淨妙相莊嚴其身。

    善能分别一切諸相。

    決定究竟到於彼岸。

    悉分别知衆生之數。

    普能現身一切佛刹。

    於諸佛刹心無所著。

    深入佛法亦無所染。

    分别義味廣為人說。

    於一切法離諸欲際。

    而不斷菩薩道。

    不舍菩薩行。

    行無盡功德。

    入清淨法界。

    譬如火珠出火不可窮荊如是菩薩諸功德藏不可窮荊教化衆生亦不可荊而菩薩摩诃薩。

    非究竟非不究竟。

    非離取非不離齲非依非無依。

    非世間法非佛法。

    非凡夫非得果。

    如是菩薩成就尊重心。

    修習菩薩行不教聲聞辟支佛乘。

    不教佛法不教世間法。

    不教衆生。

    不壞衆生。

    不教正道不壞正道。

    不教垢不教淨。

    何以故?菩薩解了諸法無垢無淨。

    知一切法無受無轉。

    亦無有退。

    行是寂滅甚深法時。

    亦不生念。

    我今行此法已行此法當行此法。

    未曾生念。

    有陰界入内世間外世間内外世間一切大願諸波羅蜜。

    何以故?一切法中。

    無向聲聞緣覺菩薩佛乘。

    亦複無向諸凡夫界。

    亦複無向垢淨生死及涅槃界。

    何以故?諸法無二無不二故。

    譬如虛空。

    求之十方無有差别。

    非無虛空。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悉無差别。

    非不究竟成等正覺。

    彼最真實不違正行。

    普能示現菩薩所行。

    而不舍離無量大願。

    調伏衆生轉大法輪。

    不壞因果不違寂滅。

    平等觀法。

    此菩薩悉與三世諸如來等。

    不斷佛性不壞正法。

    興隆正法辯才無荊於諸法中心無所著。

    安住法堂分别深法住無所畏。

    不舍佛住不違世法。

    普現世間。

    等於世間心無所著。

    菩薩如是成就尊重智慧。

    修菩薩行。

    令一切衆生永離世間惡道諸難。

    教化成就安置三世諸佛法中堅固不動。

    如是教已,複作是念。

    一切衆生不知恩義更相殺害。

    邪見增盛迷惑正道。

    煩惱充滿癡冥所覆。

    設有善知識充滿世間。

    皆悉明達智慧具足者,我不為此等修菩薩行。

    何以故?我於善惡人所。

    不求利養不徇名譽。

    乃至一縷及一愛言:於無量劫行菩薩道。

    不生一念自求己安。

    但欲調伏一切衆生。

    淨一切衆生。

    度一切衆生。

    何以故?一切諸佛法如是故。

    不求利養不計人惡。

    常應等心行菩薩道。

    怨親等觀而無差别。

    欲令究竟至於彼岸。

    具足成就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