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儀故坐於道常随順圓滿金剛三昧故坐於道常受一切佛清淨坐處故坐於道常自善根力悉能受持一切衆生故坐於道常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事故坐於道常佛子。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有十種奇特未曾有法。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十方世界一切諸佛。
觀此菩薩鹹舉右手贊言:善哉善哉無上導師。
是一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一切如來應供等正覺皆悉護持。
是二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宿世同行菩薩悉來雲集。
以種種莊嚴具恭敬供養。
是三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十方一切世界草木叢林非衆生類。
皆悉曲躬歸向道常是四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正受三昧名善知法界。
得此三昧故究竟菩薩一切諸行。
是五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得陀羅尼。
名曰離垢勝妙海藏。
菩薩摩诃薩。
住此陀羅尼故。
一切諸佛降甘露法雨此菩薩。
是六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以神通力。
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是七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入於無上智慧法門善巧方便。
悉知一切衆生諸根。
是八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正受三昧名曰善覺。
菩薩摩诃薩。
入此定已得淨法身。
滿虛空界一切三世。
是九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清淨身業攝取三世。
無礙智慧普照一切。
是十奇特未曾有法。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坐道場時得十種奇特未曾有法。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有十種義故示現降魔。
何等為十。
所謂五濁惡世衆生樂相征伐。
欲顯菩薩功德力故。
示現降魔。
悉滅天人諸疑惑故。
示現降魔。
為欲化度魔眷屬故。
示現降魔。
諸天世人樂征伐者令集受化故。
示現降魔。
集天人已顯現菩薩功德之力不可破壞調伏衆生故示現降魔。
發起一切衆生力故。
示現降魔。
哀愍未來一切衆生故。
示現降魔。
乃至道場現有魔事。
悉能超出衆魔境故。
示現降魔。
顯現煩惱力勢羸劣。
大悲善根勢強盛故。
示現降魔。
順五濁世諸衆生故。
示現降魔。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義故坐道場時示現降魔。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覺如來力。
何等為十。
所謂超出一切衆魔事業除滅煩惱。
究竟一切菩薩所行。
覺如來力。
於一切菩薩三昧而得自在。
覺如來力。
具足成就一切菩薩諸禅三昧。
覺如來力。
滿足一切諸白淨法。
覺如來力。
分别善法調伏世間法。
覺如來力。
以淨法身滿一切刹。
覺如來力。
所出淨音悉與一切衆生心等。
覺如來力。
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覺如來力。
得與三世如來身口意等。
於一念中知三世法。
覺如來力。
得善覺三昧具佛十力。
所謂是處非處智乃至漏盡智。
覺如來力。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覺如來力。
菩薩摩诃薩。
具此力故得名如來。
佛子。
如是得成如來應供等正覺已,能轉十行清淨法輪。
何等為十。
一者具足清淨四無所畏。
二者出生四辯淨妙音聲。
三者明了四谛。
四者随順諸佛無礙法門。
五者清淨等心悉能普覆一切衆生。
六者所說不虛決定濟度衆生苦際。
七者宿世大悲所持。
八者以妙法音充滿世界一切衆生無不聞知。
九者阿僧祇劫常說正法未曾暫息。
十者轉諸根力覺意解脫諸禅三昧相續不絕。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轉如是十行等無量行法輪。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清淨法輪。
因十種白淨法故。
轉入衆生心。
出生無相。
決定不虛。
何等為十。
所謂過去願力故。
大悲所持故。
不舍衆生故。
智慧自在随其所應為說法故。
未曾失時故。
随彼法器不增減故。
決定了知三世智故。
身行最勝故。
口行無虛故。
智行随音聲悉覺悟故。
佛子。
是為因十種白淨法故能轉法輪入衆生心出生無相決定不虛。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
示現大般涅槃。
何等為十。
所謂明一切行悉無常故。
明一切有為非安隐故。
明般涅槃趣最安隐故。
明般涅槃遠離一切諸怖畏故。
以諸天人樂著色身。
明色身無常是磨滅法。
令求常住淨法身故。
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
明有為法不随愛行不自在故。
明三界法悉如坯器無堅牢故。
明般涅槃最為真實不可壞故。
明般涅槃遠離生死非起滅故。
佛子。
以此十種義故。
如來應供等正覺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一切如來應供等正覺法皆如是,所願已成已轉法輪。
所應度者皆悉已度。
已與菩薩授尊記号。
一切佛事皆悉究竟。
安住不變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是為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十義故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清淨勝行大妙法門。
諸佛所說無量深義。
能令一切諸有智者皆悉歡喜。
究竟一切菩薩大願。
不斷所行。
佛子。
若有衆生聞此經者,信心清淨不起诽謗。
如說修行。
彼諸衆生。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如說行故。
佛子。
是故菩薩摩诃薩。
應如說行一心敬信受持此經。
佛子。
此經出生一切菩薩諸行功德深妙義華。
深入智慧。
攝一切法門。
遠離世間。
聲聞緣覺一切衆生所不共法。
悉能普照一切法門。
長養善根度脫衆生。
是故菩薩摩诃薩。
應一心聽受護持此經。
若菩薩摩诃薩。
受持此經,則能出生一切諸願。
以少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出生一切菩薩諸行功德深妙義華深入智慧攝一切法門遠離世間聲聞緣覺一切衆生所不共法悉能普照一切法門長養善根度脫衆生經時。
佛神力故。
此經法如是故。
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六種震動。
大光普照。
爾時十方諸佛面對觀視普賢菩薩歡喜贊言:善哉佛子。
乃能說此出生一切菩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事故坐於道常佛子。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有十種奇特未曾有法。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十方世界一切諸佛。
觀此菩薩鹹舉右手贊言:善哉善哉無上導師。
是一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一切如來應供等正覺皆悉護持。
是二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宿世同行菩薩悉來雲集。
以種種莊嚴具恭敬供養。
是三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十方一切世界草木叢林非衆生類。
皆悉曲躬歸向道常是四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正受三昧名善知法界。
得此三昧故究竟菩薩一切諸行。
是五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得陀羅尼。
名曰離垢勝妙海藏。
菩薩摩诃薩。
住此陀羅尼故。
一切諸佛降甘露法雨此菩薩。
是六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以神通力。
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是七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入於無上智慧法門善巧方便。
悉知一切衆生諸根。
是八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正受三昧名曰善覺。
菩薩摩诃薩。
入此定已得淨法身。
滿虛空界一切三世。
是九奇特未曾有法。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清淨身業攝取三世。
無礙智慧普照一切。
是十奇特未曾有法。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坐道場時得十種奇特未曾有法。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坐道場時。
有十種義故示現降魔。
何等為十。
所謂五濁惡世衆生樂相征伐。
欲顯菩薩功德力故。
示現降魔。
悉滅天人諸疑惑故。
示現降魔。
為欲化度魔眷屬故。
示現降魔。
諸天世人樂征伐者令集受化故。
示現降魔。
集天人已顯現菩薩功德之力不可破壞調伏衆生故示現降魔。
發起一切衆生力故。
示現降魔。
哀愍未來一切衆生故。
示現降魔。
乃至道場現有魔事。
悉能超出衆魔境故。
示現降魔。
顯現煩惱力勢羸劣。
大悲善根勢強盛故。
示現降魔。
順五濁世諸衆生故。
示現降魔。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義故坐道場時示現降魔。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覺如來力。
何等為十。
所謂超出一切衆魔事業除滅煩惱。
究竟一切菩薩所行。
覺如來力。
於一切菩薩三昧而得自在。
覺如來力。
具足成就一切菩薩諸禅三昧。
覺如來力。
滿足一切諸白淨法。
覺如來力。
分别善法調伏世間法。
覺如來力。
以淨法身滿一切刹。
覺如來力。
所出淨音悉與一切衆生心等。
覺如來力。
悉能受持一切佛法。
覺如來力。
得與三世如來身口意等。
於一念中知三世法。
覺如來力。
得善覺三昧具佛十力。
所謂是處非處智乃至漏盡智。
覺如來力。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覺如來力。
菩薩摩诃薩。
具此力故得名如來。
佛子。
如是得成如來應供等正覺已,能轉十行清淨法輪。
何等為十。
一者具足清淨四無所畏。
二者出生四辯淨妙音聲。
三者明了四谛。
四者随順諸佛無礙法門。
五者清淨等心悉能普覆一切衆生。
六者所說不虛決定濟度衆生苦際。
七者宿世大悲所持。
八者以妙法音充滿世界一切衆生無不聞知。
九者阿僧祇劫常說正法未曾暫息。
十者轉諸根力覺意解脫諸禅三昧相續不絕。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轉如是十行等無量行法輪。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清淨法輪。
因十種白淨法故。
轉入衆生心。
出生無相。
決定不虛。
何等為十。
所謂過去願力故。
大悲所持故。
不舍衆生故。
智慧自在随其所應為說法故。
未曾失時故。
随彼法器不增減故。
決定了知三世智故。
身行最勝故。
口行無虛故。
智行随音聲悉覺悟故。
佛子。
是為因十種白淨法故能轉法輪入衆生心出生無相決定不虛。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
示現大般涅槃。
何等為十。
所謂明一切行悉無常故。
明一切有為非安隐故。
明般涅槃趣最安隐故。
明般涅槃遠離一切諸怖畏故。
以諸天人樂著色身。
明色身無常是磨滅法。
令求常住淨法身故。
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
明有為法不随愛行不自在故。
明三界法悉如坯器無堅牢故。
明般涅槃最為真實不可壞故。
明般涅槃遠離生死非起滅故。
佛子。
以此十種義故。
如來應供等正覺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一切如來應供等正覺法皆如是,所願已成已轉法輪。
所應度者皆悉已度。
已與菩薩授尊記号。
一切佛事皆悉究竟。
安住不變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是為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十義故示現大般涅槃。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清淨勝行大妙法門。
諸佛所說無量深義。
能令一切諸有智者皆悉歡喜。
究竟一切菩薩大願。
不斷所行。
佛子。
若有衆生聞此經者,信心清淨不起诽謗。
如說修行。
彼諸衆生。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如說行故。
佛子。
是故菩薩摩诃薩。
應如說行一心敬信受持此經。
佛子。
此經出生一切菩薩諸行功德深妙義華。
深入智慧。
攝一切法門。
遠離世間。
聲聞緣覺一切衆生所不共法。
悉能普照一切法門。
長養善根度脫衆生。
是故菩薩摩诃薩。
應一心聽受護持此經。
若菩薩摩诃薩。
受持此經,則能出生一切諸願。
以少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出生一切菩薩諸行功德深妙義華深入智慧攝一切法門遠離世間聲聞緣覺一切衆生所不共法悉能普照一切法門長養善根度脫衆生經時。
佛神力故。
此經法如是故。
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六種震動。
大光普照。
爾時十方諸佛面對觀視普賢菩薩歡喜贊言:善哉佛子。
乃能說此出生一切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