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薩第九發金剛心莊嚴大乘。
菩薩摩诃薩。
知佛不可得。
菩提不可得。
菩薩不可得。
一切法不可得。
衆生不可得。
心不可得。
行不可得。
過去不可得。
未來現在不可得。
一切衆生不可得。
有為無為不可得。
菩薩摩诃薩。
如是住寂靜。
住甚深。
住寂滅。
住無诤。
住不可言:住無二。
住無等。
住真實。
住成就。
住解脫。
住涅槃。
住實際。
而亦不舍一切大願。
不舍發一切智心。
不舍修菩薩行。
不舍教化衆生。
不舍恭敬供養諸佛。
不舍說法。
不舍莊嚴一切世界。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出生大願故。
善知如是法相。
長養大悲無量功德。
攝取衆生。
不舍衆生。
一切諸法無有真實。
凡愚衆生不知不覺。
一切諸佛安住寂滅。
演說正法教化衆生。
不舍大悲。
一切衆生。
未得菩提。
佛法未足。
大願未滿。
我本請一切衆生。
為無上大法施主。
唱實語不虛語。
一切諸佛種姓語。
發大願門心。
發饒益一切衆生心。
發長養一切善根心。
發安住善巧方便心。
發内身含受一切衆生心。
發一切衆生所平等心。
令一切衆生所願成滿。
我當雲何未度衆生而舍大悲。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十發金剛心莊嚴大乘。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金剛心莊嚴大乘。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金剛智明。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發大事。
何等為十。
所謂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一發大事。
長養一切菩薩善根。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二發大事。
一切如來滅度之後。
悉取舍利起無量塔。
種種妙寶以為莊嚴。
以一切華一切鬘。
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
一切衣一切蓋。
一切幢一切幡。
而供養之。
受持守護諸佛正法。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三發大事。
教化成熟一切衆生。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四發大事。
以諸佛刹無上清淨莊嚴。
莊嚴一切世界。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五發大事。
菩薩摩诃薩。
作如是念。
我當為一衆生。
於一一世界盡未來際阿僧祇劫修菩薩行。
如為一衆生。
為一切衆生。
亦複如是,出生大悲。
令一切衆生安住菩提。
乃至不生一念疲厭之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六發大事。
我當於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恭敬供養彼諸如來。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七發大事。
彼諸如來滅度之後。
我當悉取舍利而起塔廟。
其塔高廣。
與不可說諸世界等。
造如來像。
巍巍高大。
如不可思議世界。
於不可思議劫。
以衆妙寶幢幡缯蓋華香而供養之。
乃至不生一念休息之心。
教化衆生。
受持守護贊歎正法。
亦無一念休息之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八發大事。
修習彼諸善根。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悉與一切諸如來等。
逮得一切諸如來地。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九發大事。
我成菩提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
說微妙法。
示現如來不可思議自在神變。
其身口意未曾暫生疲厭之想。
但發專念正法之心。
如來力心。
充滿一切衆生願心。
大慈悲心。
觀察諸法真實之心。
安住實語證寂滅法。
一切衆生悉不可得。
而亦不違一切諸業。
随順三世一切諸佛。
究竟一切法界虛空界。
觀察諸法無所有相。
不生不滅。
具足成就一切諸佛無上大願。
施作一切諸佛大事。
悉能化度一切衆生。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十發大事。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大事。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
不斷一切菩薩所行。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究竟大事。
何等為十。
所謂恭敬供養一切如來。
究竟大事。
随所請衆生皆悉度脫。
究竟大事。
專求一切諸佛正法。
究竟大事。
長養一切善根。
究竟大事。
出生一切諸如來法。
究竟大事。
成滿一切清淨大願。
究竟大事。
行一切菩薩行。
究竟大事。
恭敬奉事一切善知識。
究竟大事。
往詣一切世界佛所。
究竟大事。
聞持一切諸佛正法。
深入一切諸佛大衆。
究竟大事。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究竟大事。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智慧大事。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不壞信。
何等為十。
所謂於一切佛不壞信。
於一切佛法不壞信。
於一切聖僧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不壞信。
於一切善知識不壞信。
於一切衆生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大願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行不壞信。
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不壞信。
教化一切衆生成就菩薩巧妙方便不壞信。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不壞信。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不可壞信。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授記。
何等為十。
所謂專求解脫菩薩授記。
谛滿谛辯菩薩善根菩薩授記。
廣行菩薩無量諸行菩薩授記。
現前菩薩授記。
秘密菩薩授記。
因自心得菩提菩薩授記。
得法忍菩薩授記。
教化成熟衆生菩薩授記。
究竟一切劫菩薩授記。
一切菩薩自在修行菩薩授記。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授記。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於一切佛所而得授記。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善根回向。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願。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正直心。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行。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善根。
一切善根回向随順善知識善根。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正念。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清淨。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祝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入成滿平等。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
菩薩摩诃薩。
知佛不可得。
菩提不可得。
菩薩不可得。
一切法不可得。
衆生不可得。
心不可得。
行不可得。
過去不可得。
未來現在不可得。
一切衆生不可得。
有為無為不可得。
菩薩摩诃薩。
如是住寂靜。
住甚深。
住寂滅。
住無诤。
住不可言:住無二。
住無等。
住真實。
住成就。
住解脫。
住涅槃。
住實際。
而亦不舍一切大願。
不舍發一切智心。
不舍修菩薩行。
不舍教化衆生。
不舍恭敬供養諸佛。
不舍說法。
不舍莊嚴一切世界。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出生大願故。
善知如是法相。
長養大悲無量功德。
攝取衆生。
不舍衆生。
一切諸法無有真實。
凡愚衆生不知不覺。
一切諸佛安住寂滅。
演說正法教化衆生。
不舍大悲。
一切衆生。
未得菩提。
佛法未足。
大願未滿。
我本請一切衆生。
為無上大法施主。
唱實語不虛語。
一切諸佛種姓語。
發大願門心。
發饒益一切衆生心。
發長養一切善根心。
發安住善巧方便心。
發内身含受一切衆生心。
發一切衆生所平等心。
令一切衆生所願成滿。
我當雲何未度衆生而舍大悲。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十發金剛心莊嚴大乘。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金剛心莊嚴大乘。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金剛智明。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發大事。
何等為十。
所謂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一發大事。
長養一切菩薩善根。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二發大事。
一切如來滅度之後。
悉取舍利起無量塔。
種種妙寶以為莊嚴。
以一切華一切鬘。
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
一切衣一切蓋。
一切幢一切幡。
而供養之。
受持守護諸佛正法。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三發大事。
教化成熟一切衆生。
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四發大事。
以諸佛刹無上清淨莊嚴。
莊嚴一切世界。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五發大事。
菩薩摩诃薩。
作如是念。
我當為一衆生。
於一一世界盡未來際阿僧祇劫修菩薩行。
如為一衆生。
為一切衆生。
亦複如是,出生大悲。
令一切衆生安住菩提。
乃至不生一念疲厭之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六發大事。
我當於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恭敬供養彼諸如來。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七發大事。
彼諸如來滅度之後。
我當悉取舍利而起塔廟。
其塔高廣。
與不可說諸世界等。
造如來像。
巍巍高大。
如不可思議世界。
於不可思議劫。
以衆妙寶幢幡缯蓋華香而供養之。
乃至不生一念休息之心。
教化衆生。
受持守護贊歎正法。
亦無一念休息之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八發大事。
修習彼諸善根。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悉與一切諸如來等。
逮得一切諸如來地。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九發大事。
我成菩提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
說微妙法。
示現如來不可思議自在神變。
其身口意未曾暫生疲厭之想。
但發專念正法之心。
如來力心。
充滿一切衆生願心。
大慈悲心。
觀察諸法真實之心。
安住實語證寂滅法。
一切衆生悉不可得。
而亦不違一切諸業。
随順三世一切諸佛。
究竟一切法界虛空界。
觀察諸法無所有相。
不生不滅。
具足成就一切諸佛無上大願。
施作一切諸佛大事。
悉能化度一切衆生。
是為菩薩摩诃薩第十發大事。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發大事。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
不斷一切菩薩所行。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究竟大事。
何等為十。
所謂恭敬供養一切如來。
究竟大事。
随所請衆生皆悉度脫。
究竟大事。
專求一切諸佛正法。
究竟大事。
長養一切善根。
究竟大事。
出生一切諸如來法。
究竟大事。
成滿一切清淨大願。
究竟大事。
行一切菩薩行。
究竟大事。
恭敬奉事一切善知識。
究竟大事。
往詣一切世界佛所。
究竟大事。
聞持一切諸佛正法。
深入一切諸佛大衆。
究竟大事。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究竟大事。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智慧大事。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不壞信。
何等為十。
所謂於一切佛不壞信。
於一切佛法不壞信。
於一切聖僧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不壞信。
於一切善知識不壞信。
於一切衆生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大願不壞信。
於一切菩薩行不壞信。
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不壞信。
教化一切衆生成就菩薩巧妙方便不壞信。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不壞信。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不可壞信。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授記。
何等為十。
所謂專求解脫菩薩授記。
谛滿谛辯菩薩善根菩薩授記。
廣行菩薩無量諸行菩薩授記。
現前菩薩授記。
秘密菩薩授記。
因自心得菩提菩薩授記。
得法忍菩薩授記。
教化成熟衆生菩薩授記。
究竟一切劫菩薩授記。
一切菩薩自在修行菩薩授記。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授記。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於一切佛所而得授記。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善根回向。
何等為十。
所謂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願。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正直心。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行。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善根。
一切善根回向随順善知識善根。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正念。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清淨。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祝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識入成滿平等。
一切善根回向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