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關燈
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觀察。

    佛子。

    菩薩摩诃薩有十種分别法。

    何等為十。

    所謂分别一切法悉從緣起。

    分别一切法皆悉如幻。

    分别一切法皆悉無诤。

    分别一切法無量無邊。

    分别一切法無所依止。

    分别一切法悉如金剛。

    分别一切法悉是如來。

    分别一切法皆悉寂靜。

    分别一切法悉是正道。

    分别一切法悉是一相一義。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分别法。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巧方便。

    悉能分别一切諸法。

    佛子。

    菩薩摩诃薩有十種無垢。

    何等為十。

    所謂深心無垢。

    除滅疑惑無垢。

    遠離邪見無垢。

    境界無垢。

    欲得一切智無垢。

    諸辯無垢。

    無畏無垢。

    一切菩薩所住無垢。

    一切菩薩正受三昧無垢。

    三十二相百福莊嚴成就一切諸白淨法究竟逮得無上菩提無垢。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無垢。

    若菩薩摩诃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佛無上無垢法。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智櫻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知苦苦。

    變易苦。

    行苦。

    不生懈怠修菩薩行。

    一向專求無上菩提。

    不恐不怖不驚不畏。

    不舍大願菩提之心。

    堅固不退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第一櫻一切凡夫衆生悉有煩惱颠倒惑亂。

    彼諸衆生粗鄙惡言诃罵菩薩。

    或以刀杖瓦石而加害之。

    菩薩爾時心無憂惱。

    修菩薩行正向菩提。

    修習忍法受證離生。

    是為第二櫻菩薩摩诃薩。

    聞甚深佛法贊一切智。

    聞已一向信解。

    是為第三櫻菩薩摩诃薩。

    作如是念。

    我發菩提心。

    究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衆生流轉五道受無量苦。

    我當令彼皆大歡喜。

    勤行精進修習善根。

    度生死流永得安樂。

    是為第四櫻菩薩摩诃薩。

    解如來智無量無邊。

    而未與如來等。

    於如來所聞無量無邊智。

    於文字中。

    分别解了與如來等。

    是為第五櫻菩薩摩诃薩成就善欲。

    不可壞欲。

    甚深欲。

    勝欲。

    功德欲。

    莊嚴欲。

    無比欲。

    無上欲。

    堅固欲。

    究竟正求無上菩提一切衆魔外道及其眷屬不能壞欲。

    不退無上菩提欲。

    是為第六櫻菩薩摩诃薩不惜身命無所怖畏。

    修菩薩行發菩提心趣一切智。

    得一切佛智慧光明。

    不舍佛菩提。

    不舍善知識。

    是為第七櫻菩薩摩诃薩。

    若善男子善女人。

    學大乘者,長養諸佛善根。

    安住善根。

    攝取一切智。

    心不退菩提。

    是為第八櫻菩薩摩诃薩令一切衆生。

    住平等心。

    修一切智。

    為衆生說法。

    悉令不退無上菩提。

    長養大悲。

    是為第九櫻菩薩摩诃薩。

    随順三世諸佛一切善根。

    紹繼佛種生一切智。

    是為第十櫻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智櫻若菩薩摩诃薩。

    成就此櫻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具足如來無上智櫻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智慧光明。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智慧光明。

    見一切佛智慧光明。

    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智慧光明。

    開悟一切衆生。

    悉令正求修多羅法智慧光明。

    依善知識。

    發菩提心。

    長養善根智慧光明。

    示現一切諸佛智慧光明。

    化一切衆生。

    悉令成熟安住佛地智慧光明。

    分别解說不思議法智慧光明。

    於一切佛神力住持善巧方便智慧光明。

    滿足一切波羅蜜智慧光明。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十種智慧光明。

    若菩薩摩诃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佛法無上智慧光明。

    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不可稱量祝一切衆生及聲聞緣覺不能稱量。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住實際住而不受證一切所願未成滿故。

    是為第一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種如法界等清淨善根。

    於彼善根無所染著。

    是為第二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解菩薩行猶如變化。

    一切諸法皆悉寂滅。

    於諸佛法不生疑惑。

    是為第三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離生死心。

    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

    滿一切大願。

    而不中起厭怠之心。

    是為第四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住一切法無所依止。

    皆悉寂滅而不證涅槃。

    一切智道未成滿故。

    是為第五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知一切劫非劫。

    而實說一切劫。

    是為第六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知一切法非行。

    而不舍道行正求佛法。

    是為第七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解心是三界心是三世。

    了知彼心無量無邊。

    是為第八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為一衆生故。

    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

    欲令安住一切智地。

    如一衆生。

    一切衆生亦複如是,不生厭心。

    是為第九菩薩住不可稱量。

    菩薩摩诃薩。

    雖具足滿菩薩諸行。

    而不取正覺。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作如是念。

    我不受正覺故行菩薩行。

    於無量劫中。

    無量衆生。

    悉令安住無上菩提。

    是為第十菩薩住不可稱量。

    若菩薩摩诃薩。

    安住此法,則得一切佛法無上大智不可稱量祝佛子。

    菩薩摩诃薩。

    有十種發無懈怠心。

    何等為十。

    所謂菩薩摩诃薩。

    作如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