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關燈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大莊嚴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摩那斯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大雷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難陀。

    跋難陀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無量光明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流注不斷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大勝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金剛光明龍王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如是等廣說。

    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所住淵池。

    流入大海複悉過前。

    佛子。

    如彼十龍王。

    及八十億龍王。

    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

    雨大海中及其淵池。

    皆悉不及娑伽羅龍王所雨大海。

    娑伽羅龍王所住淵池。

    湧出流入大海倍複過前。

    彼湧流水。

    青琉璃色。

    盈滿大海。

    湧出有時。

    是故海潮常不失時。

    佛子。

    如是大海。

    其水無量。

    珍寶無量。

    衆生無量。

    大地無量。

    佛子。

    於意雲何。

    彼大海水。

    為無量不。

    答言實爾。

    其水深廣不可為谕。

    佛子。

    如是海水深廣無量。

    於如來無量智海。

    百分不及其一。

    乃至不可為譬。

    但随所應化。

    為作譬谕。

    佛子。

    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智海。

    深廣無量。

    從初發心。

    乃至不斷菩薩無量行故。

    知見道品寶無量。

    不斷三寶故。

    知見無量衆生歡喜。

    長養一切聲聞學無學及緣覺故。

    知見大地無量。

    從歡喜地乃至究竟無礙智地故。

    佛子。

    是為菩薩摩诃薩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

    境界無量。

    饒益一切衆生。

    無量智慧故。

    爾時普賢菩薩。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離垢淨境界,無量不可稱。

    殊勝願力故,一切無有量。

    譬如心境界,無量無有邊。

    一切諸十力,境界亦如是, 譬如大龍王,不離於本處。

    以心願力故,其雨無有量。

    雨水無從來,亦無有去處。

    龍王願力故,随心雨無量。

     一切十方刹,十力亦如是,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

    無量諸境界,悉從心緣起。

    一切諸法界,皆入一毛道。

     譬如大海水,無量無有邊。

    衆生及珍寶,大地亦無量。

    海水常湛然,皆悉同一味。

    随衆生受用,其味各不同。

     最勝亦如是,智慧海無量。

    三寶最勝故,是故寶無量。

    聲聞學無學,辟支佛無量。

    具修無上道,故說地無量。

     佛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

    此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無礙行。

    如如行。

    是如來行如如。

    過去不滅。

    未來不至。

    現在不起。

    如來行亦如是,不滅不至不起。

    佛子。

    譬如法界無量無縛。

    何以故?法界無身故。

    如來行亦如是,無量無縛。

    何以故?如來行無身故。

    佛子。

    譬如鳥飛虛空。

    經百千年。

    所遊行。

    處不可度量。

    未遊行處亦不可量。

    何以故?虛空無分齊故。

    如來應供等正覺行。

    亦複如是,若使有人。

    於百千億那由他劫。

    分别解說如來之行。

    已解說者不可限量。

    未解說者亦不可量。

    何以故?如來行無分齊故。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

    住如來祝無所住故。

    而能普為一切衆生。

    示現開導如來之行。

    衆生見已,出過一切諸障礙道。

    佛子。

    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

    安住虛空。

    以清淨眼。

    觀察大海龍王宮殿。

    奮勇猛力。

    以左右翅博開海水。

    悉令兩辟。

    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

    如來應供等正覺金翅鳥王。

    亦複如是,安住無礙虛空之中。

    以清淨眼。

    觀察法界諸宮殿中。

    一切衆生。

    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十力。

    止觀兩翅。

    博開生死大愛海水。

    随其所應。

    出生死海。

    除滅一切妄想颠倒。

    安立如來無礙之行。

    佛子。

    譬如日月周行虛空。

    不作是念。

    我行虛空。

    從何所來。

    去至何所。

    如來亦複如是,周行無礙解脫虛空。

    分别一切法界。

    饒益一切衆生。

    廣作佛事。

    如來不作是念。

    我有去來。

    佛子。

    菩薩摩诃薩。

    以如是等無量無邊勝行。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行。

    爾時普賢菩薩。

    欲重明此義。

    以偈頌曰: 譬如如無盡,無生亦無滅。

    亦無有方處,求之不可見。

    如來亦如是,境界不可量。

    遠離於三世,其性悉如如。

     譬如諸法界,非界非不界。

    非有亦非無,非量非無量。

    功德持如是,所行不可量。

    非有亦非無,其身本無故。

     如鳥飛虛空,經由百千年。

    行處未行處,皆悉不可量。

    若人百千劫,演說如來行。

    已說及未說,皆悉不可量。

     譬如金翅鳥,安住於虛空。

    觀察龍王宮,撮取其男女。

    十力亦如是,安住如來行。

    善根純熟者,令出煩惱海。

     譬如淨日月,周行於虛空。

    安樂一切衆,不念我能爾。

    如來亦如是,遊行諸法界。

    度脫一切衆,不念我能度。

     佛子。

    雲何菩薩摩诃薩。

    知見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

    此菩薩摩诃薩。

    知見菩提。

    解一切義。

    滅除疑惑。

    不二等覺。

    無相。

    無行。

    無退。

    無量無邊。

    無縛無脫。

    遠離二邊知處非處。

    知一切字一切語言法。

    知一切衆生心心所行。

    知一切根煩惱習性。

    於一念中。

    悉知三世一切諸法。

    佛子。

    譬如大海。

    為一切衆生色像之櫻是故大海說名為櫻如來應供等正覺菩提。

    亦複如是,一切衆生心念諸根。

    現菩提中而無所現。

    故說如來為一切覺。

    佛子。

    一切諸佛菩提。

    一切文字所不能記。

    一切語言所不能說。

    不可為譬。

    但随所應。

    如來為之分别演說。

    佛子。

    如來應供等正覺成菩提時。

    住佛方便。

    得一切衆生等身。

    得一切法等身。

    得一切刹等身。

    得一切三世等身。

    得一切如來等身。

    得一切諸佛等身。

    得一切語言等身。

    得一切法界等身。

    得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