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散諸佛。
雜香。
末香。
幡蓋。
寶物。
如是一切莊嚴之具。
皆以手執。
供養諸佛。
於一一身。
亦複如是,又一一身化塵數頭。
於一一頭。
有塵數舌。
以是神力。
贊歎諸佛。
如是等事。
於念念中。
遍滿十方。
於念念中。
以神通力。
無量世界。
示得佛道轉法輪。
乃至大般涅槃。
於三世中。
以神通力。
示現無量身。
於自身中。
現無量佛。
無量佛土莊嚴事。
於自身中。
示一切世界成壞事。
或於一毛孔。
出一切風。
而不惱衆生。
或以無量無邊世界。
為一海水。
此海水中。
作大蓮華形。
色光明遍無量無邊世界。
於中示菩提樹莊嚴妙事。
乃至示得一切種智。
或自身中現一方世界摩尼寶珠。
日月星宿。
一切光明。
乃至十方所有光明。
亦複如是,或口噓氣。
能令十方無量世界悉大震動。
不令衆生有恐畏想。
或示十方世界水劫荊風劫火劫荊而衆生身随意莊嚴。
或於自身示作如來身。
如來身作自身。
如來身作己佛國。
己佛國作如來身。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在法雲地。
神變如是,又馀無量神力自在示現。
爾時會中諸菩薩。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四天王,釋提桓因。
梵天王,自在天子。
淨居天等。
各作是念。
若菩薩神通力。
智慧力。
如是無量無邊。
佛複雲何。
時解脫月菩薩。
知大衆心所念。
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今諸大衆。
聞是菩薩神通智慧力。
堕在疑網。
汝今當斷一切疑惑。
示菩薩神通莊嚴妙事。
時金剛藏菩薩。
即入一切佛國體性三昧。
時諸大衆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四天王,釋提桓因。
梵天王,自在天子。
淨居天等。
皆自見知。
入金剛藏菩薩身中。
於其身内。
見三千大千世界莊嚴衆事。
若滿一劫。
說不可荊於中見佛道場樹。
其莖周圍十萬三千大千世界。
高百萬三千大千世界。
覆三千億三千大千世界。
稱樹高廣有師子座。
其座上有佛。
号一切智王如來。
一切大衆。
鹹皆見佛坐在座上。
其中所有莊嚴。
上妙供養之具。
滿一劫說亦不可荊金剛藏菩薩。
示現如是大神力已,還令大衆各在本處。
一切衆會生希有想。
默然一心觀金剛藏。
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是三昧有大勢力。
甚為希有。
是三昧者所号雲何。
答言:是三昧名一切佛國體性。
問言:是三昧所有勢力境界雲何。
答言:佛子。
若菩薩摩诃薩。
善修成是三昧力者,能以如是無量恒沙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
於身中現。
複過是數。
菩薩在法雲地。
得如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大三昧。
是故菩薩住此地中。
身身業難可測知。
口口業難可測知。
意意業難可測知。
神力自在難可測知。
觀三世法難可測知。
諸三昧行入難可測知。
智力難可測知。
遊戲諸解脫難可測知。
變化所作神力所作如意所作難可測知。
乃至舉足下足菩薩住善慧地者不能測知。
佛子。
菩薩法雲地如是無量。
若廣說者,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不能得荊解脫月言:佛子。
若菩薩行處力神通力如是者,佛行處力神通力複雲何。
答言:佛子。
譬如有人見一塊土。
而作是言:無邊世界地性為多此耶。
汝所問者,我謂如是,如來無量智慧。
雲何以菩薩智慧而欲測量。
佛子。
如人取四天下地性少分馀者極多。
菩薩法雲地。
於無量劫但可說耳。
何況如來地。
我今當說令汝知之。
佛現為證。
如十方無量無邊世界微塵等諸佛世界。
十地菩薩。
皆滿其中。
是諸菩薩有無量無邊業。
修習菩薩功德智慧禅定。
於如來功德智慧力百分不及一。
百千萬億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佛子。
是菩薩随如是智慧。
順如來身口意。
不舍諸菩薩三昧。
勤心供養一切諸佛。
於一一劫。
以一切供具。
供養無量無邊諸佛。
能悉具受諸佛神力。
轉複明勝。
是菩薩於法性問難。
無能勝者,乃至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劫不可窮荊佛子。
譬如天金。
以摩尼珠衆寶間錯。
為自在天王嚴身之具。
其馀諸天所不能及。
亦無奪者,菩薩住十地。
智慧善根。
從初地乃至九地所不能及。
菩薩住是地。
得大智照明。
随順一切智故。
其馀智慧所不能壞。
譬如大自在天王光明。
能令衆生身心清涼。
一切生處衆生光明所不能及。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住法雲地智慧光明。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乃至九地菩薩亦不能及。
是菩薩住是地中。
能令無量衆生。
住一切智道。
佛子。
菩薩住是地。
十方諸佛為說三世智慧。
法界智慧。
一切世界智慧。
普照住持一切世界智慧。
大慈大悲普覆一切衆生智慧。
舉要言之。
具足為說至一切智道。
佛子。
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十法雲地。
菩薩住是地。
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智慧明達。
善說聲聞辟支佛菩薩波羅蜜。
於法性中。
有問難者,無能令荊所作善業。
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皆不離念佛。
不離念法。
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
常作是念。
我當於一切衆生。
為首為勝。
乃至於一切衆生。
為依止者,若欲如是勤行精進。
於一念中。
得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三昧。
乃至示爾所微塵數菩薩。
以為眷屬。
若以願力。
神通自在。
複過是數。
所謂諸行上妙供具。
信解起業。
若身若口若光明。
若諸根。
若如意足。
若音聲。
若行處。
乃至若幹百千萬億劫。
不可稱數佛子。
是菩薩十地次第順行。
趣向一切種智。
如從阿耨達池四河流出。
滿足四天下無有窮荊乃入大海。
菩薩亦如是,從菩薩出於善根大願之水。
以四攝法。
滿足衆生。
而不窮荊乃至一切種智。
佛子。
是菩薩
雜香。
末香。
幡蓋。
寶物。
如是一切莊嚴之具。
皆以手執。
供養諸佛。
於一一身。
亦複如是,又一一身化塵數頭。
於一一頭。
有塵數舌。
以是神力。
贊歎諸佛。
如是等事。
於念念中。
遍滿十方。
於念念中。
以神通力。
無量世界。
示得佛道轉法輪。
乃至大般涅槃。
於三世中。
以神通力。
示現無量身。
於自身中。
現無量佛。
無量佛土莊嚴事。
於自身中。
示一切世界成壞事。
或於一毛孔。
出一切風。
而不惱衆生。
或以無量無邊世界。
為一海水。
此海水中。
作大蓮華形。
色光明遍無量無邊世界。
於中示菩提樹莊嚴妙事。
乃至示得一切種智。
或自身中現一方世界摩尼寶珠。
日月星宿。
一切光明。
乃至十方所有光明。
亦複如是,或口噓氣。
能令十方無量世界悉大震動。
不令衆生有恐畏想。
或示十方世界水劫荊風劫火劫荊而衆生身随意莊嚴。
或於自身示作如來身。
如來身作自身。
如來身作己佛國。
己佛國作如來身。
佛子。
菩薩摩诃薩。
在法雲地。
神變如是,又馀無量神力自在示現。
爾時會中諸菩薩。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四天王,釋提桓因。
梵天王,自在天子。
淨居天等。
各作是念。
若菩薩神通力。
智慧力。
如是無量無邊。
佛複雲何。
時解脫月菩薩。
知大衆心所念。
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今諸大衆。
聞是菩薩神通智慧力。
堕在疑網。
汝今當斷一切疑惑。
示菩薩神通莊嚴妙事。
時金剛藏菩薩。
即入一切佛國體性三昧。
時諸大衆天龍夜叉乾闼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四天王,釋提桓因。
梵天王,自在天子。
淨居天等。
皆自見知。
入金剛藏菩薩身中。
於其身内。
見三千大千世界莊嚴衆事。
若滿一劫。
說不可荊於中見佛道場樹。
其莖周圍十萬三千大千世界。
高百萬三千大千世界。
覆三千億三千大千世界。
稱樹高廣有師子座。
其座上有佛。
号一切智王如來。
一切大衆。
鹹皆見佛坐在座上。
其中所有莊嚴。
上妙供養之具。
滿一劫說亦不可荊金剛藏菩薩。
示現如是大神力已,還令大衆各在本處。
一切衆會生希有想。
默然一心觀金剛藏。
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
是三昧有大勢力。
甚為希有。
是三昧者所号雲何。
答言:是三昧名一切佛國體性。
問言:是三昧所有勢力境界雲何。
答言:佛子。
若菩薩摩诃薩。
善修成是三昧力者,能以如是無量恒沙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
於身中現。
複過是數。
菩薩在法雲地。
得如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大三昧。
是故菩薩住此地中。
身身業難可測知。
口口業難可測知。
意意業難可測知。
神力自在難可測知。
觀三世法難可測知。
諸三昧行入難可測知。
智力難可測知。
遊戲諸解脫難可測知。
變化所作神力所作如意所作難可測知。
乃至舉足下足菩薩住善慧地者不能測知。
佛子。
菩薩法雲地如是無量。
若廣說者,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不能得荊解脫月言:佛子。
若菩薩行處力神通力如是者,佛行處力神通力複雲何。
答言:佛子。
譬如有人見一塊土。
而作是言:無邊世界地性為多此耶。
汝所問者,我謂如是,如來無量智慧。
雲何以菩薩智慧而欲測量。
佛子。
如人取四天下地性少分馀者極多。
菩薩法雲地。
於無量劫但可說耳。
何況如來地。
我今當說令汝知之。
佛現為證。
如十方無量無邊世界微塵等諸佛世界。
十地菩薩。
皆滿其中。
是諸菩薩有無量無邊業。
修習菩薩功德智慧禅定。
於如來功德智慧力百分不及一。
百千萬億分不及一。
乃至算數譬谕所不能及。
佛子。
是菩薩随如是智慧。
順如來身口意。
不舍諸菩薩三昧。
勤心供養一切諸佛。
於一一劫。
以一切供具。
供養無量無邊諸佛。
能悉具受諸佛神力。
轉複明勝。
是菩薩於法性問難。
無能勝者,乃至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劫不可窮荊佛子。
譬如天金。
以摩尼珠衆寶間錯。
為自在天王嚴身之具。
其馀諸天所不能及。
亦無奪者,菩薩住十地。
智慧善根。
從初地乃至九地所不能及。
菩薩住是地。
得大智照明。
随順一切智故。
其馀智慧所不能壞。
譬如大自在天王光明。
能令衆生身心清涼。
一切生處衆生光明所不能及。
菩薩摩诃薩亦如是,住法雲地智慧光明。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乃至九地菩薩亦不能及。
是菩薩住是地中。
能令無量衆生。
住一切智道。
佛子。
菩薩住是地。
十方諸佛為說三世智慧。
法界智慧。
一切世界智慧。
普照住持一切世界智慧。
大慈大悲普覆一切衆生智慧。
舉要言之。
具足為說至一切智道。
佛子。
是名菩薩摩诃薩第十法雲地。
菩薩住是地。
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智慧明達。
善說聲聞辟支佛菩薩波羅蜜。
於法性中。
有問難者,無能令荊所作善業。
布施愛語利益同事。
皆不離念佛。
不離念法。
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
常作是念。
我當於一切衆生。
為首為勝。
乃至於一切衆生。
為依止者,若欲如是勤行精進。
於一念中。
得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三昧。
乃至示爾所微塵數菩薩。
以為眷屬。
若以願力。
神通自在。
複過是數。
所謂諸行上妙供具。
信解起業。
若身若口若光明。
若諸根。
若如意足。
若音聲。
若行處。
乃至若幹百千萬億劫。
不可稱數佛子。
是菩薩十地次第順行。
趣向一切種智。
如從阿耨達池四河流出。
滿足四天下無有窮荊乃入大海。
菩薩亦如是,從菩薩出於善根大願之水。
以四攝法。
滿足衆生。
而不窮荊乃至一切種智。
佛子。
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