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回 太平城花雲死節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鏖塞戈铤血未幹,漢吳峰火報長安。
拟擒逆衆先開幕,誰道英雄已淚彈。
明月慢随青羽動,悲風轉與早鴉寒。
一靈莫訝功難遂,多少才官倚劍看。
那張興祖領了三百鐵騎,連夜殺透重圍,離了池州地面,那裡有曉起夜眠?渾忘卻饑餐渴飲。
在路方行一日兩夜,已至潛山地界。
正遇常遇春領兵巡行,興祖便具訴危困的事情。
遇春說:“我已知之,特來相救。
”因對興祖說:“吾聞汝有智勇,汝須如此先行。
”興祖受計去訖。
便令郭英、俞通海、朱亮祖、康茂才,前去四下埋伏。
次日,興祖過了九華山,徑到池州與普勝對陣逆戰。
普勝便來迎敵。
未及數合,興祖勒馬就走,普勝料無伏兵,乘勢趕來。
約及五十餘裡,日已将西,恰到九華山谷,興祖便把馬轉入谷中。
普勝心中想道:“這黃頭孺兒,恰不是送死麼?到了谷中,怕他走到那裡去?”縱馬正趕得緊,隻聽得一聲炮響,兩岸上木石、箭一弩一、铳炮,如飛蝗雲集下來。
普勝急待回轉,那一彪兵馬,旌旗掩日,塵土蔽天,卻是常元帥旗号,隻得挺槍來戰。
未及數合,遇春把旗幡招動,左有郭英,右有俞通海、廖永忠,前又有朱亮祖、趙庸,後邊有康茂才、張興祖,四面大攻。
賊兵大敗,斬首二萬餘級,活捉的也有五千餘人。
普勝單身隻馬,躲在茂林中。
次日收集殘兵,止有一千餘人,低頭歎氣說:“今日折兵敗北,有何面目去見漢王!況漢王立心猜忌,一見回去,彼必不容,不如且走漢一陽一,使人求救,再作計議。
”便使人來陳友諒殿前,備奏前事。
友諒大怒,正欲喚取殿前刑官,械送普勝回朝取決,那張定邊向前輕聲奏言:“普勝一奸一詐多端,膂力出衆,今駐兵求援,是欲觀陛下何意耳。
若以怒激,他必引兵投降别去,是又生一敵也。
主公當以好言語慰之耳。
”友諒允奏,因遣人到普勝帳前說:“元帥之功,吾已素知。
若池州地面,在所必欲,即日率兵親征,元帥可引兵來會。
”普勝得報大喜,便率兵馳會江州。
友諒見了普勝,大喝道:“敗兵挫銳,罪将誰歸!左右快推出斬訖報來。
”普勝悔恨無及。
友諒既殺了普勝,因對衆人說:“池州之仇,決當親征報複。
”因令太子陳理守國,以張定邊為先鋒,陳英傑為副将,張強為參謀,選一精一兵三十萬,戰船五千隻,刻日離江州,水陸并行,向池州進發。
不一日,來至采石矶太平府。
守将卻是花雲,并都督朱文遜、金事許瑷,更深夜靜,不提防漢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驚慌無措。
花雲、朱文遜急急引兵出迎,力戰不利,便奔回太平。
友諒便乘勝追至城下,四面緊圍。
花雲與王鼎、朱文遜分門拒守。
是月十九日,賊将陳英傑舟師直泊城南,士卒緣舟攀尾而上。
那王鼎百計力拒,可恨漢兵強盛難支,且戰且罵,中槍而死。
友諒兵奔殺入城。
花雲聞西南城陷,急同朱文遜來救,卻遇張定邊、陳英傑、張強三将,一齊攻一逼一,雲等力不能支,都被鈎索縛住。
雲妻郜氏聞夫被擒,便抱了三歲兒子花炜,拜辭了家廟,對家人說:“吾夫忠義,必死賊手,吾豈可一身獨存!花氏止此一兒,汝等宜善視之,勿令絕嗣!”言畢投水而死。
侍女孫氏大哭,徑抱了花炜逃難去了不題。
且說友諒進城,直登堂上,定邊擁兩将來到階前。
友諒吩咐先将朱文遜斬訖,捆了花雲說:“你還欲生乎,欲死乎?”花雲對了天叫說:“城陷身亡,古之常事。
你這弑君之賊,誰貪你的富貴,還要多言。
今賊縛我,若我主知之,必砍賊為肉脍。
”言罷,大喊一聲,把身一跳,那些麻繩盡皆掙斷,奪了階下人手中的刀,便向前來,又殺了五六人。
張定邊等一齊奮力拿住,友諒
拟擒逆衆先開幕,誰道英雄已淚彈。
明月慢随青羽動,悲風轉與早鴉寒。
一靈莫訝功難遂,多少才官倚劍看。
那張興祖領了三百鐵騎,連夜殺透重圍,離了池州地面,那裡有曉起夜眠?渾忘卻饑餐渴飲。
在路方行一日兩夜,已至潛山地界。
正遇常遇春領兵巡行,興祖便具訴危困的事情。
遇春說:“我已知之,特來相救。
”因對興祖說:“吾聞汝有智勇,汝須如此先行。
”興祖受計去訖。
便令郭英、俞通海、朱亮祖、康茂才,前去四下埋伏。
次日,興祖過了九華山,徑到池州與普勝對陣逆戰。
普勝便來迎敵。
未及數合,興祖勒馬就走,普勝料無伏兵,乘勢趕來。
約及五十餘裡,日已将西,恰到九華山谷,興祖便把馬轉入谷中。
普勝心中想道:“這黃頭孺兒,恰不是送死麼?到了谷中,怕他走到那裡去?”縱馬正趕得緊,隻聽得一聲炮響,兩岸上木石、箭一弩一、铳炮,如飛蝗雲集下來。
普勝急待回轉,那一彪兵馬,旌旗掩日,塵土蔽天,卻是常元帥旗号,隻得挺槍來戰。
未及數合,遇春把旗幡招動,左有郭英,右有俞通海、廖永忠,前又有朱亮祖、趙庸,後邊有康茂才、張興祖,四面大攻。
賊兵大敗,斬首二萬餘級,活捉的也有五千餘人。
普勝單身隻馬,躲在茂林中。
次日收集殘兵,止有一千餘人,低頭歎氣說:“今日折兵敗北,有何面目去見漢王!況漢王立心猜忌,一見回去,彼必不容,不如且走漢一陽一,使人求救,再作計議。
”便使人來陳友諒殿前,備奏前事。
友諒大怒,正欲喚取殿前刑官,械送普勝回朝取決,那張定邊向前輕聲奏言:“普勝一奸一詐多端,膂力出衆,今駐兵求援,是欲觀陛下何意耳。
若以怒激,他必引兵投降别去,是又生一敵也。
主公當以好言語慰之耳。
”友諒允奏,因遣人到普勝帳前說:“元帥之功,吾已素知。
若池州地面,在所必欲,即日率兵親征,元帥可引兵來會。
”普勝得報大喜,便率兵馳會江州。
友諒見了普勝,大喝道:“敗兵挫銳,罪将誰歸!左右快推出斬訖報來。
”普勝悔恨無及。
友諒既殺了普勝,因對衆人說:“池州之仇,決當親征報複。
”因令太子陳理守國,以張定邊為先鋒,陳英傑為副将,張強為參謀,選一精一兵三十萬,戰船五千隻,刻日離江州,水陸并行,向池州進發。
不一日,來至采石矶太平府。
守将卻是花雲,并都督朱文遜、金事許瑷,更深夜靜,不提防漢兵直抵矶下,鼓噪而前,驚慌無措。
花雲、朱文遜急急引兵出迎,力戰不利,便奔回太平。
友諒便乘勝追至城下,四面緊圍。
花雲與王鼎、朱文遜分門拒守。
是月十九日,賊将陳英傑舟師直泊城南,士卒緣舟攀尾而上。
那王鼎百計力拒,可恨漢兵強盛難支,且戰且罵,中槍而死。
友諒兵奔殺入城。
花雲聞西南城陷,急同朱文遜來救,卻遇張定邊、陳英傑、張強三将,一齊攻一逼一,雲等力不能支,都被鈎索縛住。
雲妻郜氏聞夫被擒,便抱了三歲兒子花炜,拜辭了家廟,對家人說:“吾夫忠義,必死賊手,吾豈可一身獨存!花氏止此一兒,汝等宜善視之,勿令絕嗣!”言畢投水而死。
侍女孫氏大哭,徑抱了花炜逃難去了不題。
且說友諒進城,直登堂上,定邊擁兩将來到階前。
友諒吩咐先将朱文遜斬訖,捆了花雲說:“你還欲生乎,欲死乎?”花雲對了天叫說:“城陷身亡,古之常事。
你這弑君之賊,誰貪你的富貴,還要多言。
今賊縛我,若我主知之,必砍賊為肉脍。
”言罷,大喊一聲,把身一跳,那些麻繩盡皆掙斷,奪了階下人手中的刀,便向前來,又殺了五六人。
張定邊等一齊奮力拿住,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