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本形。

    即說偈言:汝今自說言,不種無果實。

    先身無施因,雲何今獲果。

     汝今雖辛苦,斷食供養我。

    徒自作勤苦,又複擾惱我。

    何由能使汝,現有饒益事。

    若欲得财寶,妻子及眷屬。

     應當淨身口,而作布施業。

    不種獲福利,日月及星宿。

    不應照世界,以照世間故。

    當知由業緣,天上諸天中。

     亦各有差别,福多威德盛。

    福少鮮威德,是故知世間。

    一切皆由業,布施得财富。

    持戒生天上,若無布施緣。

     威德都損減,定慧得解脫。

    此三所獲報,十力之所說,此種皆是因,不應擾亂我。

    是故應修業,以求諸吉果。

     (六○)複次種子得果非是吉力。

    是故不應疑著吉相。

    我昔曾聞。

    有一比丘詣檀越家。

    時彼檀越既嚼楊枝以用漱口。

    又取牛黃用塗其額。

    捉所吹貝戴於頂上。

    捉毗勒果以手擎舉。

    以著額上用為恭敬。

    比丘見已而問之言:汝以何故作如是事。

    檀越答言:我作吉相。

    比丘問言:汝作吉相有何福利。

    檀越答言:是大功德汝今試看。

    所雲吉相能使應死者不死。

    應鞭系者皆得解脫。

    比丘微笑而作是言:吉相若爾。

    極為善哉。

    如是吉相為何從來為出何處。

    檀越答言:此牛黃者乃出於牛心肺之間。

    比丘問言:若牛黃者能為吉事。

    雲何彼牛而為人等繩拘穿鼻耕駕乘騎。

    鞭撻錐刺種種撾打。

    饑渴疲乏耕駕不息。

    檀越答言:實有是事。

    比丘問言:彼牛有黃尚不自救。

    受苦如是,雲何乃能令汝吉耶。

    即說偈言: 牛黃全在心,不能自救護。

    況汝磨少許,以塗額皮上。

    雲何能擁護,汝宜善觀察。

     時彼檀越思惟良久默不能答。

    比丘又問。

    此名何物。

    白如雪團。

    為從何出。

    以水浸漬吹乃出聲。

    檀越答言:名為貝因海而生。

    比丘問言:汝言貝者從海中出置舍陸地。

    日暴苦惱經久乃死。

    檀越答言實爾。

    比丘語言:此不為吉。

    即說偈言: 彼蟲貝俱生,晝夜在貝中。

    及其蟲死時,貝不能救護。

    況今汝暫捉,而能為吉事。

    善哉如此事,汝今應分别。

     汝今何故爾,行於癡道路。

     爾時檀越低頭默然思不能答。

    比丘念言:彼檀越者意似欲悟。

    我今當問。

    告檀越言:世人名為如歡喜丸者為是何物。

    檀越答言:名毗勒果。

    比丘告言:毗勒果者是樹上果。

    人采取時以石打之。

    與枝俱堕。

    由是果故樹與枝葉。

    俱共毀落為爾不耶。

    檀越答言實爾。

    比丘語言:若其爾者雲何汝捉便望得吉。

    即說偈言: 此果依樹生,不能自全護。

    有人撲取時,枝葉随殒落。

    又采用作薪,乾則用然火。

    彼不能自救,雲何能護汝。

     爾時檀越具聞所問而不能對。

    白比丘言:大德。

    如上所問實無吉相。

    我有所疑願為我說。

    比丘答言:随汝所問我當說之。

    時彼檀越。

    以偈問言:往古諸勝人,合和說是吉。

     然實觀察時,都無有吉相。

    雲何相傳習,橫說有是吉。

    以何因緣故,願為我解說。

    爾時比丘答彼人言:一切諸見於生皆有因緣本末。

    即說偈言: 往昔劫初時,一切皆離欲。

    後來欲事興,離欲入深林。

    處林樂欲者,還來即向家。

    唱作如是言,無欲無妻子。

     不得生天上,多人說是語。

    謂此語為實,由信是語故。

    即便求索婦,欲事既已廣。

    疊互自莊嚴,更共相诳惑。

     遂複生憍慢,憍慢勇健者,為欲莊嚴故,造作此吉書。

    為人譏呵言,雲何似婦女。

    而作是莊嚴,彼人詐稱說。

     我乃作吉事,非自為莊嚴。

    牛黃貝果等,皆是莊嚴具。

    由是因緣故,吉事轉增廣。

    一一因緣起,皆由婦莊嚴。

     愚人心憍慢,謂為實是吉。

    爾時檀越聞說此偈衣毛皆豎。

    即說偈言:人當近善友,贊歎勝丈夫。

    由彼勝人故,善分别好鬼。

     是故應柔順,於諸世界中。

    佛語皆真實,不求於長短。

    亦不存勝負,所說有因緣。

    事事有原本,我今亦解了。

     福業皆是吉,惡業中無吉。

    吉與不吉等,皆從果因緣。

     爾時比丘告檀越言:善哉善哉。

    汝是善丈夫。

    汝知正道。

    即說偈言:一切諸世間,皆由善惡業。

    善惡生五道,業持衆生命。

    業緣作日月,白月十五日。

     黑月十五日,惡業雖微細。

    名為黑月初,善業名白月。

    以業名白月,以業分别故。

    是故有黑白,諸有福業者, 不善皆成吉,猶如須彌山。

    黑白皆金色,諸無福業者,吉相為不吉,如似大海水。

    好惡皆鹹味,一切諸世間。

     皆從業緣有,是故有智者,皆應離惡業,遠離邪為吉。

    勤修於善業,猶如種田者,安置吉場上,若不下種子。

     而獲果報者,是則名為吉。

     何以故?說是應常勤聽法。

    以聽法故能除愚癡。

    心能别了於諸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