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有命得智慧,床褥衣服等。

    飲食及湯藥,以此存身命。

    若無如上事,此則身命壞。

     以此護身命,堅持於禁戒。

    持戒得定慧,不修苦行得。

    自餓斷食法,不必獲於道。

    身壞即命敗,命壞亦無身。

     毀戒無禅定,無禅亦無智。

    是故應護命,亦持於禁戒。

    由持禁戒故,則獲禅智慧。

    是故應遠離,苦惱壞法身。

     亦離諸五欲,不應深樂著。

    若樂著貪欲,則為毀禁戒。

    複長於欲愛,愚癡著苦行。

    自樂斷食法,或食於草葉。

     卧灰棘刺上,如是損身命。

    不能得定慧,是故處中道。

    依止如是法,莫沒欲淤泥。

    亦莫苦惱身,有智應善别。

     如此二過患,如月衆所愛。

    處中亦如是,嗜欲深污泥。

    人皆多沈沒,苦行燋身心。

    亦不免此患,舍離是二邊。

     中道到涅槃。

     爾時慧命憍陳如等。

    解悟佛語欲斷結使。

    贊佛所說正直善法。

    即說偈言:若以用智慧,癡縛自然解。

    以此諸義等,苦身則無益。

    若以戒定慧,可獲於道迹。

     譬如持身者,欲滅諸過惡。

    應持如是心,以是之義故。

    不應舍衣服,飲食及卧具。

    亦莫於此物,而生樂著心。

     火?及雪聚,汝應悉舍離。

    在於火聚所,及安住雪邊。

    二俱應将息,不宜更遠去。

    時憍陳如順解此事。

    佛觀察已贊言善哉。

    即說偈言: 飲食及醫藥,房舍卧具等。

    欲愛身命者,節量得時宜。

    於此衆美馔,不應生染著。

    亦不全舍離,譬如大火聚。

     體性是燒然,智者随時用。

    種種生利益,然不為所燒。

     時尊者憍陳如得聞慧已,欲入思慧。

    久思惟已,即白佛言:世尊,舍於飲食及衆樂具。

    乃更非是修道法耶。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佛告憍陳如,汝應體信我。

     若有所疑者,随事宜可問。

    汝止疑網林,我以智火焚。

     時憍陳如聞說是已,極為歡喜。

    顔色怡悅。

    即白佛言:世尊,唯願聽我說所疑事。

    即說偈言:厭惡發足處,甚為難苦行。

    舍是難苦行,而著於五欲。

     比丘為雲何,而得離於欲。

     爾時世尊告憍陳如言:觀苦聖谛得背生死。

    時憍陳如即從坐起。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猶未解。

    願佛為我方便解說。

    雲何欲解脫而觀苦聖谛。

    佛觀憍陳如已得聞思慧。

    今當稱時節為說修慧法。

    佛即為說轉法輪修多羅。

    告比丘。

    此苦聖谛昔所未曾聞。

    我得正觀眼智明覺。

    廣說如轉法輪經中所說,問曰:為憍陳如說法。

    何故自說佛所得法。

    答曰:為顯無師獨悟法故。

    問曰:何以複言先所未曾聞法耶。

    答曰:為斷彼疑阿蘭迦蘭郁頭藍弗等邊聞法得解。

    為斷如是疑故。

    是故說言我先未曾聞。

    如今顯示。

    現為己力中道說故。

    若有人能修中道者,不從他聞而能得解真谛之義。

    佛為現四谛。

    阿若憍陳如。

    如應見谛。

    順於中道見四真谛。

    即得道果已,歡喜涕淚。

    從坐而起。

    頂禮佛足。

    即說偈言: 如狗患頭瘡,蛆蟲所唼食。

    良醫用油治,既不識他恩。

    反更向醫吠,佛以禅定油。

    熱以智威德,除我結使蟲。

     我為無明盲,不知為益己。

    大悲故自來,反更生觸惱。

    一切諸天等,尚應生供養。

    於法自在者,今聽我忏悔。

     我先謂苦行,獲一切種智。

    愚癡盲瞑故,翳障生是心。

    我今聞所說,發除無智膜。

    今始真實知,自餓非真法。

     世尊示世間,趣向解脫道。

    外道論少義,莊嚴諸言辭。

    所說辭美妙,多奸而谄僞。

    欺诳於世間,愚癡自纏縛。

     善逝言辭廣,照了無不解。

     何故說是事。

    為五比丘故。

    除去於二邊修行於中道。

    見谛成道果。

     (五九)複次衆生造業各受其報。

    我昔曾聞。

    有一貧人作是思惟。

    當詣天祠求於現世饒益财寶。

    作是念已語其弟言:汝可勤作田作好為生計。

    勿令家中有所乏短。

    便将其弟往至田中。

    此處可種胡麻。

    此處可種大小麥。

    此處可種禾并種大小豆。

    示種處已向天祠中為天祀弟子。

    作大齋會。

    香華供養。

    香泥塗地。

    晝夜禮拜求恩請福。

    悕望現世增益财産。

    爾時天神作是思惟。

    觀彼貧人於先世中頗有布施功德因緣不。

    若少有緣。

    當設方便使有饒益。

    觀彼人已了無布施少許因緣。

    複作是念。

    彼人既無因緣。

    而今精勤求請於我。

    徒作勤苦。

    将無有益。

    複當怨我。

    便化為弟來向祠中。

    時兄語言:汝何所種來複何為。

    化弟白言:我亦欲來求請天神。

    使神歡喜求索衣食我雖不種以天神力田中穀麥自然足得。

    兄責弟言:何有田中不下種子望有收獲無有是事。

    即說偈言: 四海大地内,及以一切處。

    何有不下種,而獲果實者, 爾時化弟質其兄言:世間乃有不下種子不得果耶。

    兄答弟言:實爾不種無果。

    時彼天神還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