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手足情仇

關燈
楊過睡到中夜,忽聽得西北方傳來一陣陣雕鳴,聲音微帶嘶啞,但激越蒼涼,氣勢甚豪。

    奇心起,輕輕從繩上躍下,循聲尋去。

    但聽那鳴聲時作時歇,比之桃花島上雙雕的鳴聲遠為洪亮。

    他漸行漸低,走進了一個山谷,這時雕鳴聲已在身前不遠,他放輕腳步,悄悄撥開樹叢一張,不由得大感詫異。

     淡淡月光之下,眼前赫然是一頭大雕,那雕身形甚巨,站着高逾常人,形貌醜陋之極,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給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黃黑,顯得頗髒,但銳挺若鋼,顯得十分堅硬,模樣與桃花島上的雙雕倒也有五分相似,醜俊卻天差地遠。

    這醜雕鈎嘴堅利,頭頂毛秃,卻生着個血紅的大肉瘤,世上禽鳥千萬,從未見過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

    但見這雕邁着大步來去,雙腿奇粗,有時伸出羽翼,卻又甚短,不知如何飛翔,高視闊步,自有一番威武氣概。

     那雕叫了一會,隻聽得左近簌簌聲響,月光下五色斑斓,四條毒蛇一齊如箭般向醜雕飛射過去。

    那醜雕彎喙轉頭,連啄四下,将四條毒蛇一一啄死,出嘴部位之準,行動之疾,直如武林中一流高手。

    這連斃四蛇的神技,隻将楊過瞧得目瞪口呆,挢舌不下,霎時之間,先前輕視好笑之心,變成了驚詫歎服之意。

    隻見那醜雕張開大口,将一條毒蛇吞在腹中。

    楊過心想:“将這頭醜雕捉去,跟郭芙的雙雕比上一比,卻也不輸于她。

    ”正轉念如何捕捉,突然鼻端沖到一股腥臭之氣,顯有大蛇之類毒物來到鄰近。

     醜雕昂起頭來,哇哇哇連叫三聲,似向敵人挑戰。

    隻聽得呼的一聲巨響,對面大樹上倒懸下一條碗口粗細的三角頭巨蟒,猛向醜雕撲去。

    醜雕毫不退避,反而迎上前去,倏地彎嘴疾伸,已将毒蟒的右眼啄瞎。

    那雕頭頸又短又粗,似乎轉動不便,但電伸電縮,楊過眼光雖然敏銳,也沒瞧清楚它如何啄瞎毒蟒的眼珠。

     毒蟒失了右眼,劇痛難當,張開大口,啪的一聲,咬住了醜雕頭頂的血瘤。

    這一下楊過出其不意,不禁“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毒蟒一擊成功,一條兩丈長的身子突從樹頂跌落,在醜雕身上繞了幾匝。

     楊過不願醜雕為毒蛇所害,縱身而出,拔劍往蛇身上斬去,突然間那雕右翅疾展,在楊過右臂上一拍,力道奇猛。

    楊過出甚不意,君子劍脫手,飛出數丈。

    楊過正驚奇間,見那雕伸嘴在蟒身上連啄數下,每一啄下去便有蟒血激噴而出。

    楊過心想:“難道你有必勝把握,不願我插手相助?” 毒蟒愈盤愈緊,醜雕毛羽贲張,竭力相抗。

    幸得那雕似不怕蛇毒,雖血瘤為毒蟒咬中,卻未中毒,但在毒蟒盤纏下似乎不支,楊過拾起一塊大石,往巨蟒身上不住砸打。

    巨蟒身子略松,醜雕頭頸急伸,又将毒蟒的左眼啄瞎。

    毒蟒張開巨口,四下亂咬,這時它雙眼已盲,那裡咬得中什麼? 楊過又拾起一塊石頭,投入蟒口,毒蟒一時吐不出來,醜雕乘機雙爪揿住蛇頭七寸,按在土中,同時以尖喙在蟒頭戳啄。

    這巨雕天生神力,毒蟒全身扭曲,翻騰揮舞,蛇頭卻始終難以動彈,過了良久,長身挺舒,終于僵直而死。

     醜雕仰起頭來,高鳴三聲,接着轉頭向着楊過,柔聲低呼。

     楊過聽它鳴聲之中甚有友善之意,慢慢走近,笑道:“雕兄,你神力驚人,佩服,佩服。

    ”醜雕低聲鳴叫,緩步走到楊過身邊,伸翅在他肩頭輕輕拍了幾下,似乎謝他先前出手相助。

    楊過見這雕如此通靈,心中大喜,也伸手撫撫它背脊。

     醜雕低鳴數聲,咬住楊過的衣角扯了幾扯,随即放開,大踏步便行。

    楊過知它必有用意,便跟随在後。

    醜雕足步迅捷異常,在山石草叢之中行走疾如奔馬,楊過施展輕身功夫這才追上,暗自驚佩。

    那雕愈行愈低,直走入一個深谷之中。

    又行良久,來到一個大山洞前,醜雕在山洞前點了三下頭,叫了三聲,回頭望着楊過。

     楊過見它似是向洞中行禮,心想:“洞中定是住着什麼前輩高人,這巨雕自是他養馴了的,這卻不可少了禮數。

    ”在洞前跪倒,拜了幾拜,說道:“弟子楊過叩見前輩,請恕擅闖洞府之罪。

    ”待了片刻,洞中并無回答。

     那雕拉了他的衣角,踏步便入。

    眼見洞中黑黝黝地,不知住着的是武林奇士,還是什麼山魈木怪,他心中惴惴,但生死早置度外,便跟随進洞。

     這洞其實甚淺,行不到三丈,已抵盡頭,洞中除了一張石桌、一張石凳之外更無别物。

    醜雕向洞角叫了幾聲,楊過見洞角有一堆亂石高起,極似個墳墓,心想:“看來這是一位奇人的埋骨之所,隻可惜雕兒不會說話,無法告我此人身世。

    ”一擡頭,見洞壁上似乎寫得有字,塵封苔蔽,黑暗中瞧不清楚。

    打火點燃了一根枯枝,伸手抹去洞壁上的青苔,現出三行字來,字迹筆劃甚細,入石甚深,顯是用極鋒利的兵刃劃成。

    看那三行字道:“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 下面落款是:“劍魔獨孤求敗。

    ” 楊過将這三行字反來覆去的念了幾遍,既驚且佩,亦體會到了其中寂寞難堪之意,心想這位前輩奇士隻因世上無敵,隻得在深谷隐居,則武功之深湛精妙,實不知到了何等地步。

    此人号稱“劍魔”,自是運劍若神,名字叫作“求敗”,想是走遍天下欲尋一勝己之人,始終未能如願,終于在此處郁郁以沒,緬懷前輩風烈,不禁神往。

     低回良久,舉着點燃的枯枝,在洞中察看了一周,再找不到另外遺迹,那個石堆的墳墓上也無其它标記,料是這位一代奇人死後,是神雕銜石堆在他屍身之上。

     他出了一會神,對這位前輩異人越來越仰慕,不自禁的在石墓之前跪拜,拜了四拜。

    那神雕見他對石墓禮數甚恭,似乎心中歡喜,伸翅又在他肩頭輕拍幾下。

     楊過心想:“這位獨孤前輩的遺言之中稱雕為友,然則此雕雖是畜生,卻是我的前輩,我稱它為雕兄,确不為過。

    ”于是說道:“雕兄,咱們邂逅相逢,也算有緣,我這便要走。

    你願在此陪伴獨孤前輩的墳墓呢,還是與我同行?”神雕啼鳴幾聲,算是回答。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

    這神雕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随我而去的了。

    ”伸臂摟住神雕脖子,與它親熱了一陣,這才出洞。

     他生平除與小龍女相互依戀之外,隻與黃藥師、程英、陸無雙結交,此番又識了一個公孫綠萼,也算是紅顔知己,此外并無好友,這時與神雕相遇,雖一人一禽,并肩誅蟒之後,竟十分投緣,出洞後頗為依依不舍,走幾步便回頭一望。

    他每一回頭,神雕總是啼鳴一聲相答,雖相隔十數丈外,在黑暗中神雕仍瞧得清清楚楚,見楊過一回頭便答以一啼鳴,無一或爽。

     楊過突然間胸間熱血上湧,大聲說道:“雕兄啊雕兄,小弟命不久長,待郭伯伯幼女之事了結,我和姑姑最後話别,便重來此處,得埋骨于獨孤大俠之側,也不枉此生了。

    ”說着躬身一揖,大踏步便行。

     他記挂郭靖幼女的安危,拾回君子劍後,急奔回向山洞。

    剛到洞口,隻聽得李莫愁道:“你到那裡去啦?這兒有個孤魂野鬼,來來往往的哭個不停,惹厭得緊。

    ”楊過道:“怎會有什麼鬼怪?”語聲未畢,便聽遠遠傳來啕大哭之聲。

     楊過吃了一驚,低聲道:“李師伯,你照料着孩子,讓我來對付他。

    ”隻聽得哭聲漸近,有人邊哭邊叫:“我好慘啊,我好慘啊!妻子給人害死了,兩個兒子卻要互相拚個你死我活。

    ”楊過探頭張望,星光下見一個披頭散發的大漢正自掩面大哭,打着圈子狂奔疾走,衣衫破爛,面目卻瞧不清楚。

     李莫愁啐了一口,道:“原來是個瘋子,快趕走他,莫吵醒了孩子。

    ” 但聽得那漢子又哭叫起來:“這世上我就隻兩個兒子,兩兄弟偏要你殺我、我殺你,我這老頭兒還活着幹麼?”一面叫嚷,一面大放悲聲。

    楊過心中一動:“莫非是他?”緩步出洞,朗聲道:“這位可是武老前輩麼?” 那人荒郊夜哭,為的是心中悲恸莫可抑制,想不到此處竟然有人,當即止住哭聲,厲聲喝道:“你是誰?在這裡鬼鬼祟祟的幹麼?” 楊過抱拳道:“晚輩楊過,前輩可是姓武,尊号上三下通麼?” 這人正是武氏兄弟的父親武三通,他在嘉興府為李莫愁銀針所傷,暈死過去,待得悠悠醒轉,隻見妻子武娘子伏在地上,正吮吸他左腿上傷口中的毒血。

    他吃了一驚,叫道:“娘子,針上劇毒厲害無比,如何吸得?”忙将她推開。

    武娘子往地上吐了一口毒血,微微一笑,說道:“黑血已經轉紅,不礙事了。

    ”武三通見她兩邊臉頰盡成紫黑之色,不由得大驚,顫聲道:“娘子,你……你……”武娘子舍身為丈夫吸毒,自知即死,撫着兩個兒子的頭,低聲道:“你和我成親後一直郁郁不樂,當初大錯鑄成,無可挽回。

    隻求你撫養兩個孩兒長大成人,要他們終身友愛和睦……”話未說完,已撒手長逝。

    武三通大恸之下,登時瘋病又發,見兩個兒子伏在母親屍身上痛哭,他頭腦中卻空空洞洞地什麼也不知道了,就此揚長自去。

     如此瘋瘋颠颠的在江湖上混了數年,時日漸久,瘋病倒也慢慢痊愈了。

    點蒼漁隐參與大勝關英雄大會之後回山,與幾個武林朋友結伴同行,閑談中聽他們說起有這樣一個人物,模樣似與師弟武三通相像,轉輾尋訪,終于和他相遇。

     武三通聽得兩個愛子已然長成,大喜之下,便來襄陽探視,到達之時,适逢金輪國師大鬧襄陽,郭靖負傷,黃蓉新産。

    他與朱子柳及郭芙晤面之後,得知兩個兒子竟爾阋牆而鬥,想起妻子臨死時的遺言,傷心無已,急忙追出城來,經過一座破廟時聽到廟中有兵刃相交之聲,進去一看,正是武敦儒與武修文在持劍相鬥。

    他與二子相别已久,二子長大成人,原已不識,但眼見二人右手使劍,左手各以一陽指指法互點,當即上前喝止。

     武氏兄弟重逢父親,喜極而泣,然一提到郭芙,兄弟倆卻誰也不肯退讓。

    武三通不論怒罵斥責,又或溫言勸谕,要他二人息了對郭芙的愛念,卻始終難以成功。

    武氏兄弟在父親面前不敢相互露出敵意,但隻要他走開數步,便又争吵起來。

    當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