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排難解紛
關燈
小
中
大
輕功飛奔。
郭襄給他這麼一拉,身子登時輕了大半,步履間毫不費力,笑道:“倘若你不拉着,我也能跑這麼快,那才好呢。
”楊過道:“你的輕功根柢已很不錯,再練下去,終有一天會這樣。
”突然仰起頭來,一聲呼哨。
郭襄吓了一跳,伸左手按住耳朵。
楊過卻非作嘯,隻見神雕從右側樹叢中大踏步出來。
楊過道:“雕兄,我們北去有事,你也去罷。
”神雕昂首啼鳴數聲,也不知它懂不懂,便與楊過、郭襄并肩而行。
行出裡許,神雕步子甚大,越行越快,郭襄雖有楊過提攜,仍漸漸追趕不上。
神雕不耐煩了,雙膝一彎,矮了身子。
楊過道:“雕兄願意負你一陣,你謝謝它罷!”郭襄不敢對神雕無禮,先向它裣衽施禮,神雕點點頭,郭襄才爬上它背脊。
神雕跨開大步,郭襄但覺風生耳際,兩旁樹木不住的倒退,雖然未如家中雙雕飛行之速,卻也有如快馬。
楊過大袖飄飄,足不點地般随在神雕之旁,間或和郭襄指點江山,議論風物,說幾句笑話。
郭襄大樂,但覺生平際遇之奇,從未有如今日,隻盼神雕行得慢些,那百花谷愈遲到愈好。
日未過午,一人一雕已奔出百餘裡,楊過依着瑛姑所指的路徑,轉過兩個山坳,突然間眼前一亮,但見青青翠谷,到處點綴着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鮮花。
兩人一路行來,遍地不是積雪,便是泥濘,此處竟換了一個世界。
郭襄拍手大喜,叫道:“老頑童好會享福,竟選了如此奇妙的所在。
大哥哥,你說此處怎麼會這生好法?”楊過既不向她解釋何以要日後見到小龍女後才叫大哥哥,她便先叫了起來。
楊過道:“此處山谷向南,高山擋住了北風,想來地下又有硫磺、煤炭等類礦藏,地氣特暖,因之未到初夏,百花已然盛放。
”郭襄道:“雕伯伯,多謝你了!”從神雕背上躍下,與楊過并肩而行。
兩人走進山谷,又轉了幾個彎,迎面兩邊山壁夾峙,三株大松樹沖天而起,擋在山壁之間,成為兩道天然的門戶。
耳聽得嗡嗡之聲不絕,無數玉蜂在松樹間穿進穿出。
楊過知周伯通便在其内,朗聲說道:“老頑童大哥,小兄弟楊過,帶同小朋友來找你玩兒啦!”他其實與周伯通輩份相差三輩,叫他祖師爺也還不夠,但知周伯通年紀雖老,卻胡鬧貪玩,越跟他不分尊卑,他越歡喜。
果然叫聲甫歇,松樹中鑽出一個人來,楊過一見,不由得吓了一跳。
十餘年前與周伯通初見之時,周伯通已須眉如銀,那知此時面貌絲毫無改,而頭發、胡子、眉毛,反而半黑半白,竟比前顯得更年輕了。
隻聽他哈哈大笑,說道:“楊兄弟,怎地到今日才來找我?啊哈,你戴這鬼臉吓誰啊?”說着伸手便來抓楊過臉上的人皮面具。
周伯通這一抓是向左方抓去,楊過右肩略縮,腦袋反而向左稍偏,周伯通登時一抓落空。
他五指箕張,停在楊過頸側,微微一怔,不禁仰天大笑,說道:“楊兄弟,好功夫,好功夫!隻怕已經勝過老頑童年輕之時。
”原來兩人這麼一抓一讓,各已顯示了極深湛的武功。
按說周伯通這麼一抓,手指的勁力籠罩了丈許方圓之内,楊過别說偏頭相讓,便縱身急躍,也決避不過他這麼一抓,除非是伸手抵格,硬碰硬的對掌,方得拆解。
但楊過右肩略縮,後着便是要以鐵袖功襲向周伯通前胸。
老頑童凝神待格,左側的勁力登弱,楊過将頭輕輕一側,對方硬抓住的剛勁盡數卸去。
郭襄絲毫不知其中道理,隻是聽周伯通稱贊楊過,心中得意,說道:“周老爺子,你現下的功夫強呢,還是年輕時強?”周伯通道:“我年輕時白頭發,現下黑頭發,自然是今勝于昔。
”郭襄道:“現下你都勝不過我大哥哥,從前自然更加不及他了。
” 周伯通并不生氣,呵呵笑道:“小姑娘胡說八道!”突然伸出雙手,抓住她背脊和後腰,高舉半空,打了三個圈子,輕輕向上一抛,又接住了輕輕放落在地。
神雕與郭襄同來,又見她對己有禮,心生好感,突見周伯通将她戲弄,有意回護郭襄,唰的一下,展翅向周伯通掃去。
周伯通雙掌運力,還擊出去。
隻聽得蓬的一響,雙力相交,周伯通凝立不動,雕翅的掃力從他身旁掠了過去。
神雕待要追擊,楊過喝道:“雕兄請勿無禮!眼前這位乃前輩高人!”神雕收翅昂立,神色極是倨傲。
周伯通心中佩服,笑道:“好畜生!力氣倒真不小,怪不得擺這麼大架子。
” 楊過道:“這位雕兄不知已有幾百歲,它年紀可比你老得多呢!喂,老頑童,你怎地返老還童,雪白的頭發反而變黑了?”周伯通笑道:“這頭發胡子,不由人作主,從前它愛由黑變白,隻得讓它變,現下又由白變黑,我也拿它沒有法子。
”郭襄道:“将來你越變越小,人人見了你,都拍拍你頭,叫你一聲小弟弟,那才好玩呢。
” 周伯通一聽,不由得當真有些擔憂,呆呆出神,不再言語。
其實世間豈真有返老還童之事,隻因他生性樸實,一生無憂無慮,内功又深,兼之在山中采食首烏、茯苓、玉蜂蜜漿等大補之物,須發竟至轉色。
即是不谙内功之人,老齒落後重生,筋骨愈老愈健之事,亦在所多有。
周伯通雖非道士,卻深得道家沖虛養生要旨,因此年逾九十,仍精神矍铄,這一大半可說是天性使然。
楊過見他聽了郭襄一言,蓦地裡擔了無謂的心事,不禁暗自好笑,說道:“周兄,隻要你去見了一人,我保你不會越變越小。
”周伯通道:“去見誰啊?”楊過道:“我說出此人的名字來,你可不許拂袖便走。
” 周伯通隻是直性子,人卻不傻,否則又如何能練到這般深湛的武功?他聽了楊過這兩句話,隐隐已猜到他來意,說道:“世間我有兩個人不見。
一位是段皇爺,一位是他的貴妃瑛姑。
除這二人之外,誰都見得。
”楊過心想:“看來隻有使個激将之計。
”說道:“原來你曾輸在他們手裡,武功不及,因此見了他們害怕。
”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老頑童行事卑鄙下流,很對不起他二位,因此沒臉和他們相見。
” 楊過一呆,萬萬想不到周伯通不肯和瑛姑見面竟是為此,他轉念極快,說道:“難道他二人大禍臨頭,命在旦夕,你也不肯伸手相救麼?” 周伯通一愣,他對一燈大師和瑛姑負疚極深,兩人倘若有難,便舍了自己性命相救,也沒半分躊躇,然見郭襄笑吟吟的絕無絲毫擔憂的神色,大笑道:“你想騙我嗎?段皇爺武功出神入化,怎會有大禍臨頭?倘若真有厲害的對頭,他打不過,我也打不過。
” 楊過道:“老實跟你說了罷!瑛姑思念你得緊,無論如何要你去跟她一會。
”周伯通倏然變色,雙手亂擺,厲聲道:“楊兄弟,你隻要再提一句,就請立即出我百花谷去,休怪我老頑童翻臉不認人。
” 楊過大袖一揮,說道:“周老兄,你想逐我出百花谷,卻也不那麼容易。
”周伯通笑道:“嘿嘿,難道你想跟我動手不成?”楊過道:“正要領教!若我輸了,立時便出百花谷去,永世不再上門。
若你輸了,可得随我去見瑛姑。
”周伯通道:“不對,不對!第一,我怎會輸給你這小娃娃?第二,就算我輸了,我也決不去見劉貴妃。
”楊過怒道:“你赢了固然不去見她,輸了仍然不見,那麼咱們賭賽什麼?”周伯通道:“不見便不見,有什麼好說的。
快快動手罷!”楊過心想軟騙不成,隻能用強,當真動手比武,可也實無勝算,說不得,隻有走到那裡是那裡了。
周伯通生性好武,雖在百花谷隐居,每日仍練功不辍,但以他如此功力,普天下那裡找對手去?這時見楊過願意比武,自是心癢難搔,躍躍欲試,心想若再多言,隻怕他忽而又不願動手了,豈非錯過良機?當下左掌一提,喝道:“看拳!”右手一拳打了出去,使的是七十二路“空明拳法”。
楊過左手還了一掌,猛覺得對方拳力若有若無,自己掌力使實了固然不對,使虛了也極危險,暗暗吃驚,當下展開十餘年來在山洪怒潮中苦練的掌法還擊。
他呼呼呼連劈三掌,掌力激蕩,身周花樹上花瓣紛紛下墜,紅黃紫白,便如下了一陣花雨;再劈三掌時,四下裡喀喇、喀喇之聲不絕,竟枝幹斷折。
楊過初時擔心周伯通年老力衰,受不住自己剛猛無俦的掌力,出掌時一發即收,但六招一過,立知對方内力固厚,拳法巧妙更遠在自己之上,稍一不慎,便會落敗,這才鼓勁出招,再不留半分餘力。
周伯通打得高興,大叫道:“好功夫,好掌法!這樣打架才算過瘾。
” 兩人拳掌所及的圈子漸漸擴大,郭襄一步步的向後退開。
酣鬥良久,老頑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雖在招數上占了便宜,但以勁力而論,卻總不及楊過在海潮中練出來的洶湧奔騰、無窮無盡之勢。
郭襄見群花飛舞中,楊過與周伯通拳來足往,激鬥不休。
她明知兩人并無傷害對方之意,但高手比武,打到如此興發,不能稍有失閃,不禁暗自為楊過擔心,兩手掌中捏了一把冷汗。
周伯通見自己練了數十年的“空明拳”始終奈何不了楊過,心中暗贊:“好小子,了不起!”突然招式一變,左拳右掌,雙手同時進搏,使的正是他獨創的雙手兩用術。
這麼一來,有如是老頑童搖身一變,化身為二,左右夾擊。
楊過以單掌對他雙手,本就吃虧,這時更感支绌。
當年小龍女受周伯通之教,學會了雙手同使“玉女素心劍法”,因而大敗金輪國師,其後楊龍二人會面,楊過右臂已失,小龍女怕他難過,隻約略一提,并沒細說如何雙手分使兩種不同招數。
這時周伯通乍然使出,楊過暗暗心驚,隻得左掌加勁,右側衣袖也接了對方一小半攻勢。
郭襄雖無法領會兩人招數中精妙奧妙之處,但兩人自旗鼓相當而轉為楊過處于劣勢,卻也瞧得出來。
她越看越驚,猛然想起父親教自己練武之時,雙手曾以兩種不同武功同時與自己及兄弟破虜拆招,看來周伯通此時所使的正是父親這門功夫。
她不知父親這本事便是周伯通所授,還道這老兒不知如何從父親那裡偷學了武功去,忍不住叫道:“老頑童住手,不公平,不公平!大哥哥,不用跟他打了。
” 周伯通一怔,跳開兩步,喝道:“什麼不公平?”郭襄道:“你這怪招,是從我爹爹那裡偷去的,用來跟我大哥哥打架,不害羞麼?”周伯通聽她口口聲聲叫楊過為“大哥哥”,隻道她真是楊過的妹子,一時想不起楊過的父親是誰,笑道:“小姑娘又來胡說,這功夫是我自己在山洞裡想出來的,怎說偷自你的爹爹?”郭襄道:“好罷!便算你不是偷的,你有兩隻手,我大哥哥隻一條臂膀,打了這麼久,還比什麼?倘若我大哥哥跟你一樣也有兩隻手,你早輸了!”周伯通一呆,道:“這句話卻有點道理,可是他便有兩隻手,卻不能雙手同使兩般拳招啊!”說着哈哈大笑,甚是得意。
郭襄道:“你明欺我大哥哥斷臂不能複生,便來說這風涼話。
你倘若真是英雄好漢,比武過招時便不能占人便宜,大家公公平平的打一架,那才分得出誰強誰弱。
”周伯通道:“好!我雙手同使一門拳招便是。
”郭襄小嘴一扁,道:“嘿嘿,虧你不害羞,這還算公平!”周伯通道:“難道我學他一樣,也去教女人砍一條臂膀下來?” 郭襄一怔,向楊過望了一眼,尋思:“原來他這手臂是給女人砍斷的。
不知那惡女人是誰?怎地如此狠心?”随即說道:“那倒不用。
你隻須将一隻手縛在腰帶之中,大家獨臂對獨臂,不就公平了?” 周伯通覺得這樣比武倒也好玩,當年在桃花島上,便曾和黃藥師如此打過,于是右臂往腰帶中一插,向楊過道:“這要教你敗而無怨。
” 當郭襄和周伯通說話之際,楊過在旁聽着,始終不插一言。
他自斷臂以後,雖不忌諱旁人說及“獨臂”兩字,但一直自負己雖獨臂,決不輸于天下任何肢體完好之人,待見到周伯通自縛右臂,顯是對自己有輕視之意,凜然說道:“老頑童,你這麼做作,豈非小看了楊過?我的獨臂倘若打不過你雙手,我便自……自……”他本要說:“自刎于這百花谷”,但突然想起與小龍女相會之期已在不遠,豈可自輕?一時語塞,說不下去。
郭襄大悔,她當初原是以小兒女的心情極力回護楊過,這時想到他是當代大俠,名滿天下,決不能與自縛手臂之人相鬥,忙道:“大哥哥,都是我不好……”奔到周伯通身前,将他右臂從腰帶中拉了出來,說道:“我大哥哥便一隻手,也敵得過你雙手齊使,不信你便試試。
” 楊過不待周伯通再說什麼,身形微斜,單掌便劈了過去,周伯通左手還了一拳,自忖不能占他便宜,右臂垂在腰側,竟不舉起出招。
周伯通雖以單臂應戰,然招數神妙無方,楊過仍感應付不易。
瞬息間二十餘招過去,楊過暗想我雖隻一臂,但方當盛年,與這年近百歲的老翁拆到一百餘招仍勝他不得,我這十多年來的功夫練到那裡去了?但覺周伯通發來的拳掌之力中穩實剛猛之氣漸盛,與“空明拳”的着重淩空憑虛頗不相同,心念一動,猛地想起了終南山古墓石壁上所見的《九陰真經》,綱要中隐約提到過這一路拳法。
此刻周伯通所使招數,正與此拳法理路相通,卻又并非全然相同,多半是周伯通從九陰真經中自行變化出來的,拳力籠罩之下,委實威不可當。
楊過大喝一聲:“九陰真經的拳法好了不起嗎?你雙手齊使,接一下我的‘黯然銷魂掌’!” 周伯通聽他叫出自己所使拳法的來曆,想到自己不知不覺中使上了九陰真經所載武功,有違師兄遺言,正自慚愧,又聽他說要用什麼“黯然銷魂掌”,更加奇怪。
他自幼好武,于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見聞廣博之極,但“黯然銷魂掌”這名目今日卻是第一次聽到。
隻見楊過單臂負後,凝目遠眺,腳下虛浮,胸前門戶洞開,全身姿式與武學中各項大忌無不吻合。
他踏近一步,左手成掌,虛按一招,意存試探。
楊過渾如不覺,理也不理。
周伯通說道:“小心了!”發拳往他小腹擊去。
他生怕傷了對方,這一拳隻用三成力,那知拳頭剛要觸到楊過身上,突覺他小腹肌肉顫動,同時胸口向内一吸,倏地彈出。
周伯通吃了一驚,忙向左躍開,心想内家高手吸胸凹腹以避敵招,原屬尋常,但這等以胸肌傷人,卻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當下好奇之心大起,喝道:“你這是什麼武功?”楊過道:“這是‘黯然銷魂掌’中的第十三招,叫作‘心驚肉跳’!”周伯通喃喃的道:“沒聽見過,沒聽見過!”楊過道:“這是我自創的一十七招掌法,你自然沒聽見過。
” 楊過自和小龍女在絕情谷斷腸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帶着在海潮之中練功,數年之後,除内功循序漸進外,别的無可再練,心中整日價思念小龍女,漸漸的形銷骨立,了無生趣。
一日在海濱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随意拳打腳踢,其時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極大威力,輕輕一掌,将海灘上一塊岩石打得粉碎。
他由此深思,創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
他生平受過不少武學名家的指點,自全真教學得玄門正宗内功的口訣,自小龍女學得《玉女心經》,在古墓中見到《九陰真經》,歐陽鋒授以蛤蟆功和逆轉經脈,洪七公與黃蓉授以打狗棒法,黃藥師授以彈指神通和玉箫劍法,除一陽指之外,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學無所不窺,而古墓派的武學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創蹊徑,此時融會貫通,已卓然成家。
隻因他單剩一臂,是以不于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
他将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自掌法練成以來,直至此時,方遇到周伯通這等真正的強敵。
周伯通聽說這是他自創的武功,興緻更高,說道:“正要見識,見識!”揮手而上,仍隻用左臂。
楊過擡頭向天,渾若不見,呼的一掌向自己頭頂空空拍出,手掌斜下,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啪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隻為他過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雖決不弱于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遠不及楊過掌力的厚實雄渾。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濁氣,喝采道:“好!這是什麼名目!”楊過道:“這叫做‘杞人憂天’!小心了,下一招乃‘無中生有’!” 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無中生有”這拳招之名,當真又古怪又有趣,虧這小子想得出來,猱身又上。
楊過手臂下垂,絕無半點防禦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肘膝臀肩,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傷敵。
周伯通雖早防到他必有絕招,卻萬萬想不到他竟會全身齊攻,瞬息之間,十餘招數同時攻到,說來“無中生有”隻是一招,中間實蘊十餘招變式後着,饒是周伯通武學深湛,也鬧了個手忙腳亂。
他右臂本來下垂不用,這時不得不舉起招架,竭盡全力,才抵擋了這一路掌法,說到還招,竟是不能的了。
總算一一擋過,急忙躍後丈許,以防楊過更有古怪後招。
郭襄叫道:“周老爺子,你兩隻手齊用也不夠,最好是多生一隻手。
”周伯通也不以為忤,笑道:“小女娃子,你叫我三隻手麼?” 楊過見他将自己突起而攻的招式盡數化解,無一不妙到巅毫,不禁暗暗歎服,叫道:“下一招叫做‘拖泥帶水’!” 周伯通和郭襄齊聲發笑,喝采道:“好名目!”楊過道:“且慢叫好!看招!”右手雲袖飄動,宛若流水,左掌卻重滞之極,便似帶着幾千斤泥沙一般。
周伯通當年曾聽師兄王重陽說起黃藥師所擅的一路五行掌法,掌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時楊過右袖是北方癸水之家,左掌是中央戊土之家,輕靈沉猛,兼而有之,一見之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輕靈對輕靈,以渾厚對渾厚,兩下沖擊,兩人同聲呼喝,各退出數步。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
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
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内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
郭襄給他這麼一拉,身子登時輕了大半,步履間毫不費力,笑道:“倘若你不拉着,我也能跑這麼快,那才好呢。
”楊過道:“你的輕功根柢已很不錯,再練下去,終有一天會這樣。
”突然仰起頭來,一聲呼哨。
郭襄吓了一跳,伸左手按住耳朵。
楊過卻非作嘯,隻見神雕從右側樹叢中大踏步出來。
楊過道:“雕兄,我們北去有事,你也去罷。
”神雕昂首啼鳴數聲,也不知它懂不懂,便與楊過、郭襄并肩而行。
行出裡許,神雕步子甚大,越行越快,郭襄雖有楊過提攜,仍漸漸追趕不上。
神雕不耐煩了,雙膝一彎,矮了身子。
楊過道:“雕兄願意負你一陣,你謝謝它罷!”郭襄不敢對神雕無禮,先向它裣衽施禮,神雕點點頭,郭襄才爬上它背脊。
神雕跨開大步,郭襄但覺風生耳際,兩旁樹木不住的倒退,雖然未如家中雙雕飛行之速,卻也有如快馬。
楊過大袖飄飄,足不點地般随在神雕之旁,間或和郭襄指點江山,議論風物,說幾句笑話。
郭襄大樂,但覺生平際遇之奇,從未有如今日,隻盼神雕行得慢些,那百花谷愈遲到愈好。
日未過午,一人一雕已奔出百餘裡,楊過依着瑛姑所指的路徑,轉過兩個山坳,突然間眼前一亮,但見青青翠谷,到處點綴着或紅或紫、或黃或白的鮮花。
兩人一路行來,遍地不是積雪,便是泥濘,此處竟換了一個世界。
郭襄拍手大喜,叫道:“老頑童好會享福,竟選了如此奇妙的所在。
大哥哥,你說此處怎麼會這生好法?”楊過既不向她解釋何以要日後見到小龍女後才叫大哥哥,她便先叫了起來。
楊過道:“此處山谷向南,高山擋住了北風,想來地下又有硫磺、煤炭等類礦藏,地氣特暖,因之未到初夏,百花已然盛放。
”郭襄道:“雕伯伯,多謝你了!”從神雕背上躍下,與楊過并肩而行。
兩人走進山谷,又轉了幾個彎,迎面兩邊山壁夾峙,三株大松樹沖天而起,擋在山壁之間,成為兩道天然的門戶。
耳聽得嗡嗡之聲不絕,無數玉蜂在松樹間穿進穿出。
楊過知周伯通便在其内,朗聲說道:“老頑童大哥,小兄弟楊過,帶同小朋友來找你玩兒啦!”他其實與周伯通輩份相差三輩,叫他祖師爺也還不夠,但知周伯通年紀雖老,卻胡鬧貪玩,越跟他不分尊卑,他越歡喜。
果然叫聲甫歇,松樹中鑽出一個人來,楊過一見,不由得吓了一跳。
十餘年前與周伯通初見之時,周伯通已須眉如銀,那知此時面貌絲毫無改,而頭發、胡子、眉毛,反而半黑半白,竟比前顯得更年輕了。
隻聽他哈哈大笑,說道:“楊兄弟,怎地到今日才來找我?啊哈,你戴這鬼臉吓誰啊?”說着伸手便來抓楊過臉上的人皮面具。
周伯通這一抓是向左方抓去,楊過右肩略縮,腦袋反而向左稍偏,周伯通登時一抓落空。
他五指箕張,停在楊過頸側,微微一怔,不禁仰天大笑,說道:“楊兄弟,好功夫,好功夫!隻怕已經勝過老頑童年輕之時。
”原來兩人這麼一抓一讓,各已顯示了極深湛的武功。
按說周伯通這麼一抓,手指的勁力籠罩了丈許方圓之内,楊過别說偏頭相讓,便縱身急躍,也決避不過他這麼一抓,除非是伸手抵格,硬碰硬的對掌,方得拆解。
但楊過右肩略縮,後着便是要以鐵袖功襲向周伯通前胸。
老頑童凝神待格,左側的勁力登弱,楊過将頭輕輕一側,對方硬抓住的剛勁盡數卸去。
郭襄絲毫不知其中道理,隻是聽周伯通稱贊楊過,心中得意,說道:“周老爺子,你現下的功夫強呢,還是年輕時強?”周伯通道:“我年輕時白頭發,現下黑頭發,自然是今勝于昔。
”郭襄道:“現下你都勝不過我大哥哥,從前自然更加不及他了。
” 周伯通并不生氣,呵呵笑道:“小姑娘胡說八道!”突然伸出雙手,抓住她背脊和後腰,高舉半空,打了三個圈子,輕輕向上一抛,又接住了輕輕放落在地。
神雕與郭襄同來,又見她對己有禮,心生好感,突見周伯通将她戲弄,有意回護郭襄,唰的一下,展翅向周伯通掃去。
周伯通雙掌運力,還擊出去。
隻聽得蓬的一響,雙力相交,周伯通凝立不動,雕翅的掃力從他身旁掠了過去。
神雕待要追擊,楊過喝道:“雕兄請勿無禮!眼前這位乃前輩高人!”神雕收翅昂立,神色極是倨傲。
周伯通心中佩服,笑道:“好畜生!力氣倒真不小,怪不得擺這麼大架子。
” 楊過道:“這位雕兄不知已有幾百歲,它年紀可比你老得多呢!喂,老頑童,你怎地返老還童,雪白的頭發反而變黑了?”周伯通笑道:“這頭發胡子,不由人作主,從前它愛由黑變白,隻得讓它變,現下又由白變黑,我也拿它沒有法子。
”郭襄道:“将來你越變越小,人人見了你,都拍拍你頭,叫你一聲小弟弟,那才好玩呢。
” 周伯通一聽,不由得當真有些擔憂,呆呆出神,不再言語。
其實世間豈真有返老還童之事,隻因他生性樸實,一生無憂無慮,内功又深,兼之在山中采食首烏、茯苓、玉蜂蜜漿等大補之物,須發竟至轉色。
即是不谙内功之人,老齒落後重生,筋骨愈老愈健之事,亦在所多有。
周伯通雖非道士,卻深得道家沖虛養生要旨,因此年逾九十,仍精神矍铄,這一大半可說是天性使然。
楊過見他聽了郭襄一言,蓦地裡擔了無謂的心事,不禁暗自好笑,說道:“周兄,隻要你去見了一人,我保你不會越變越小。
”周伯通道:“去見誰啊?”楊過道:“我說出此人的名字來,你可不許拂袖便走。
” 周伯通隻是直性子,人卻不傻,否則又如何能練到這般深湛的武功?他聽了楊過這兩句話,隐隐已猜到他來意,說道:“世間我有兩個人不見。
一位是段皇爺,一位是他的貴妃瑛姑。
除這二人之外,誰都見得。
”楊過心想:“看來隻有使個激将之計。
”說道:“原來你曾輸在他們手裡,武功不及,因此見了他們害怕。
”周伯通搖頭道:“不是,不是!老頑童行事卑鄙下流,很對不起他二位,因此沒臉和他們相見。
” 楊過一呆,萬萬想不到周伯通不肯和瑛姑見面竟是為此,他轉念極快,說道:“難道他二人大禍臨頭,命在旦夕,你也不肯伸手相救麼?” 周伯通一愣,他對一燈大師和瑛姑負疚極深,兩人倘若有難,便舍了自己性命相救,也沒半分躊躇,然見郭襄笑吟吟的絕無絲毫擔憂的神色,大笑道:“你想騙我嗎?段皇爺武功出神入化,怎會有大禍臨頭?倘若真有厲害的對頭,他打不過,我也打不過。
” 楊過道:“老實跟你說了罷!瑛姑思念你得緊,無論如何要你去跟她一會。
”周伯通倏然變色,雙手亂擺,厲聲道:“楊兄弟,你隻要再提一句,就請立即出我百花谷去,休怪我老頑童翻臉不認人。
” 楊過大袖一揮,說道:“周老兄,你想逐我出百花谷,卻也不那麼容易。
”周伯通笑道:“嘿嘿,難道你想跟我動手不成?”楊過道:“正要領教!若我輸了,立時便出百花谷去,永世不再上門。
若你輸了,可得随我去見瑛姑。
”周伯通道:“不對,不對!第一,我怎會輸給你這小娃娃?第二,就算我輸了,我也決不去見劉貴妃。
”楊過怒道:“你赢了固然不去見她,輸了仍然不見,那麼咱們賭賽什麼?”周伯通道:“不見便不見,有什麼好說的。
快快動手罷!”楊過心想軟騙不成,隻能用強,當真動手比武,可也實無勝算,說不得,隻有走到那裡是那裡了。
周伯通生性好武,雖在百花谷隐居,每日仍練功不辍,但以他如此功力,普天下那裡找對手去?這時見楊過願意比武,自是心癢難搔,躍躍欲試,心想若再多言,隻怕他忽而又不願動手了,豈非錯過良機?當下左掌一提,喝道:“看拳!”右手一拳打了出去,使的是七十二路“空明拳法”。
楊過左手還了一掌,猛覺得對方拳力若有若無,自己掌力使實了固然不對,使虛了也極危險,暗暗吃驚,當下展開十餘年來在山洪怒潮中苦練的掌法還擊。
他呼呼呼連劈三掌,掌力激蕩,身周花樹上花瓣紛紛下墜,紅黃紫白,便如下了一陣花雨;再劈三掌時,四下裡喀喇、喀喇之聲不絕,竟枝幹斷折。
楊過初時擔心周伯通年老力衰,受不住自己剛猛無俦的掌力,出掌時一發即收,但六招一過,立知對方内力固厚,拳法巧妙更遠在自己之上,稍一不慎,便會落敗,這才鼓勁出招,再不留半分餘力。
周伯通打得高興,大叫道:“好功夫,好掌法!這樣打架才算過瘾。
” 兩人拳掌所及的圈子漸漸擴大,郭襄一步步的向後退開。
酣鬥良久,老頑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雖在招數上占了便宜,但以勁力而論,卻總不及楊過在海潮中練出來的洶湧奔騰、無窮無盡之勢。
郭襄見群花飛舞中,楊過與周伯通拳來足往,激鬥不休。
她明知兩人并無傷害對方之意,但高手比武,打到如此興發,不能稍有失閃,不禁暗自為楊過擔心,兩手掌中捏了一把冷汗。
周伯通見自己練了數十年的“空明拳”始終奈何不了楊過,心中暗贊:“好小子,了不起!”突然招式一變,左拳右掌,雙手同時進搏,使的正是他獨創的雙手兩用術。
這麼一來,有如是老頑童搖身一變,化身為二,左右夾擊。
楊過以單掌對他雙手,本就吃虧,這時更感支绌。
當年小龍女受周伯通之教,學會了雙手同使“玉女素心劍法”,因而大敗金輪國師,其後楊龍二人會面,楊過右臂已失,小龍女怕他難過,隻約略一提,并沒細說如何雙手分使兩種不同招數。
這時周伯通乍然使出,楊過暗暗心驚,隻得左掌加勁,右側衣袖也接了對方一小半攻勢。
郭襄雖無法領會兩人招數中精妙奧妙之處,但兩人自旗鼓相當而轉為楊過處于劣勢,卻也瞧得出來。
她越看越驚,猛然想起父親教自己練武之時,雙手曾以兩種不同武功同時與自己及兄弟破虜拆招,看來周伯通此時所使的正是父親這門功夫。
她不知父親這本事便是周伯通所授,還道這老兒不知如何從父親那裡偷學了武功去,忍不住叫道:“老頑童住手,不公平,不公平!大哥哥,不用跟他打了。
” 周伯通一怔,跳開兩步,喝道:“什麼不公平?”郭襄道:“你這怪招,是從我爹爹那裡偷去的,用來跟我大哥哥打架,不害羞麼?”周伯通聽她口口聲聲叫楊過為“大哥哥”,隻道她真是楊過的妹子,一時想不起楊過的父親是誰,笑道:“小姑娘又來胡說,這功夫是我自己在山洞裡想出來的,怎說偷自你的爹爹?”郭襄道:“好罷!便算你不是偷的,你有兩隻手,我大哥哥隻一條臂膀,打了這麼久,還比什麼?倘若我大哥哥跟你一樣也有兩隻手,你早輸了!”周伯通一呆,道:“這句話卻有點道理,可是他便有兩隻手,卻不能雙手同使兩般拳招啊!”說着哈哈大笑,甚是得意。
郭襄道:“你明欺我大哥哥斷臂不能複生,便來說這風涼話。
你倘若真是英雄好漢,比武過招時便不能占人便宜,大家公公平平的打一架,那才分得出誰強誰弱。
”周伯通道:“好!我雙手同使一門拳招便是。
”郭襄小嘴一扁,道:“嘿嘿,虧你不害羞,這還算公平!”周伯通道:“難道我學他一樣,也去教女人砍一條臂膀下來?” 郭襄一怔,向楊過望了一眼,尋思:“原來他這手臂是給女人砍斷的。
不知那惡女人是誰?怎地如此狠心?”随即說道:“那倒不用。
你隻須将一隻手縛在腰帶之中,大家獨臂對獨臂,不就公平了?” 周伯通覺得這樣比武倒也好玩,當年在桃花島上,便曾和黃藥師如此打過,于是右臂往腰帶中一插,向楊過道:“這要教你敗而無怨。
” 當郭襄和周伯通說話之際,楊過在旁聽着,始終不插一言。
他自斷臂以後,雖不忌諱旁人說及“獨臂”兩字,但一直自負己雖獨臂,決不輸于天下任何肢體完好之人,待見到周伯通自縛右臂,顯是對自己有輕視之意,凜然說道:“老頑童,你這麼做作,豈非小看了楊過?我的獨臂倘若打不過你雙手,我便自……自……”他本要說:“自刎于這百花谷”,但突然想起與小龍女相會之期已在不遠,豈可自輕?一時語塞,說不下去。
郭襄大悔,她當初原是以小兒女的心情極力回護楊過,這時想到他是當代大俠,名滿天下,決不能與自縛手臂之人相鬥,忙道:“大哥哥,都是我不好……”奔到周伯通身前,将他右臂從腰帶中拉了出來,說道:“我大哥哥便一隻手,也敵得過你雙手齊使,不信你便試試。
” 楊過不待周伯通再說什麼,身形微斜,單掌便劈了過去,周伯通左手還了一拳,自忖不能占他便宜,右臂垂在腰側,竟不舉起出招。
周伯通雖以單臂應戰,然招數神妙無方,楊過仍感應付不易。
瞬息間二十餘招過去,楊過暗想我雖隻一臂,但方當盛年,與這年近百歲的老翁拆到一百餘招仍勝他不得,我這十多年來的功夫練到那裡去了?但覺周伯通發來的拳掌之力中穩實剛猛之氣漸盛,與“空明拳”的着重淩空憑虛頗不相同,心念一動,猛地想起了終南山古墓石壁上所見的《九陰真經》,綱要中隐約提到過這一路拳法。
此刻周伯通所使招數,正與此拳法理路相通,卻又并非全然相同,多半是周伯通從九陰真經中自行變化出來的,拳力籠罩之下,委實威不可當。
楊過大喝一聲:“九陰真經的拳法好了不起嗎?你雙手齊使,接一下我的‘黯然銷魂掌’!” 周伯通聽他叫出自己所使拳法的來曆,想到自己不知不覺中使上了九陰真經所載武功,有違師兄遺言,正自慚愧,又聽他說要用什麼“黯然銷魂掌”,更加奇怪。
他自幼好武,于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見聞廣博之極,但“黯然銷魂掌”這名目今日卻是第一次聽到。
隻見楊過單臂負後,凝目遠眺,腳下虛浮,胸前門戶洞開,全身姿式與武學中各項大忌無不吻合。
他踏近一步,左手成掌,虛按一招,意存試探。
楊過渾如不覺,理也不理。
周伯通說道:“小心了!”發拳往他小腹擊去。
他生怕傷了對方,這一拳隻用三成力,那知拳頭剛要觸到楊過身上,突覺他小腹肌肉顫動,同時胸口向内一吸,倏地彈出。
周伯通吃了一驚,忙向左躍開,心想内家高手吸胸凹腹以避敵招,原屬尋常,但這等以胸肌傷人,卻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當下好奇之心大起,喝道:“你這是什麼武功?”楊過道:“這是‘黯然銷魂掌’中的第十三招,叫作‘心驚肉跳’!”周伯通喃喃的道:“沒聽見過,沒聽見過!”楊過道:“這是我自創的一十七招掌法,你自然沒聽見過。
” 楊過自和小龍女在絕情谷斷腸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帶着在海潮之中練功,數年之後,除内功循序漸進外,别的無可再練,心中整日價思念小龍女,漸漸的形銷骨立,了無生趣。
一日在海濱悄立良久,百無聊賴之中随意拳打腳踢,其時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極大威力,輕輕一掌,将海灘上一塊岩石打得粉碎。
他由此深思,創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與尋常武功大異,厲害之處,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
他生平受過不少武學名家的指點,自全真教學得玄門正宗内功的口訣,自小龍女學得《玉女心經》,在古墓中見到《九陰真經》,歐陽鋒授以蛤蟆功和逆轉經脈,洪七公與黃蓉授以打狗棒法,黃藥師授以彈指神通和玉箫劍法,除一陽指之外,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學無所不窺,而古墓派的武學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創蹊徑,此時融會貫通,已卓然成家。
隻因他單剩一臂,是以不于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道理相反。
他将這套掌法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自掌法練成以來,直至此時,方遇到周伯通這等真正的強敵。
周伯通聽說這是他自創的武功,興緻更高,說道:“正要見識,見識!”揮手而上,仍隻用左臂。
楊過擡頭向天,渾若不見,呼的一掌向自己頭頂空空拍出,手掌斜下,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啪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隻為他過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雖決不弱于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遠不及楊過掌力的厚實雄渾。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濁氣,喝采道:“好!這是什麼名目!”楊過道:“這叫做‘杞人憂天’!小心了,下一招乃‘無中生有’!” 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無中生有”這拳招之名,當真又古怪又有趣,虧這小子想得出來,猱身又上。
楊過手臂下垂,絕無半點防禦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肘膝臀肩,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傷敵。
周伯通雖早防到他必有絕招,卻萬萬想不到他竟會全身齊攻,瞬息之間,十餘招數同時攻到,說來“無中生有”隻是一招,中間實蘊十餘招變式後着,饒是周伯通武學深湛,也鬧了個手忙腳亂。
他右臂本來下垂不用,這時不得不舉起招架,竭盡全力,才抵擋了這一路掌法,說到還招,竟是不能的了。
總算一一擋過,急忙躍後丈許,以防楊過更有古怪後招。
郭襄叫道:“周老爺子,你兩隻手齊用也不夠,最好是多生一隻手。
”周伯通也不以為忤,笑道:“小女娃子,你叫我三隻手麼?” 楊過見他将自己突起而攻的招式盡數化解,無一不妙到巅毫,不禁暗暗歎服,叫道:“下一招叫做‘拖泥帶水’!” 周伯通和郭襄齊聲發笑,喝采道:“好名目!”楊過道:“且慢叫好!看招!”右手雲袖飄動,宛若流水,左掌卻重滞之極,便似帶着幾千斤泥沙一般。
周伯通當年曾聽師兄王重陽說起黃藥師所擅的一路五行掌法,掌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時楊過右袖是北方癸水之家,左掌是中央戊土之家,輕靈沉猛,兼而有之,一見之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輕靈對輕靈,以渾厚對渾厚,兩下沖擊,兩人同聲呼喝,各退出數步。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
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
倘欲真分勝負,非以内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