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排難解紛
關燈
小
中
大
笑聲雄渾豪壯,直有裂石破雲之勢,顯是中氣沛然,内力深湛。
那老婦一聽,知他竟絲毫未受損傷,不由得臉如死灰,身子搖晃,這時才知他已讓了自己三掌,自己可絕非他對手,不等他笑完,提起懷中靈狐,撮唇一吹,另一頭靈狐也從草叢中鑽出,躍入老婦懷中。
那老婦厲聲說道:“尊駕武學驚人,令人好生佩服,但若要恃強搶奪老婆子這對靈狐,卻是休想。
你隻要走上一步,老婆子先捏死了靈狐,教你空手而來,空手而歸。
” 楊過見她說得斬釘截鐵,知這老婦人性子極剛,甯死不屈,不由得大費躊躇,倘若搶着出手點她穴道,再奪靈狐,瞧來她竟會一怒自戕。
這樣史叔剛縱然救活,豈不是另傷了一條無辜性命? 便在此時,身後忽然傳來一聲佛号:“阿彌陀佛!”接着有人說道:“老僧一燈求見,盼瑛姑賜予一面。
” 郭襄四顧無人,心中大奇,聽這聲音并不響亮,明明是從近處發出,但四下裡絕無藏身之處,這說話的人卻在那裡?她曾聽母親說過,知道一燈大師是前輩高人,曾救過母親之命,又是武氏兄弟之父武三通伯伯的師父,隻是她從未見過,這時忽聽有人自稱“一燈”,自又驚又喜。
楊過聽到一燈的聲音,也十分歡喜。
他知一燈所使的是上乘内功“千裡傳音”之法,隻聽了這兩句話,心下便大為欽服,覺這位高僧功力渾厚,己所不及,又想:“這老婦原來叫作瑛姑。
不知一燈大師要見她何事?有他出面調處,靈狐或能到手。
” 黑龍潭中這老婦正是瑛姑。
當年一燈大師在大理國為君之時,瑛姑是他宮中貴妃,老頑童周伯通與她私通,生下一子。
後來裘千仞以鐵掌功将孩兒震傷,段皇爺以妒不救,孩兒因之死亡,段皇爺悔而出家,是為一燈。
瑛姑在華山絕頂殺裘千仞不得、追周伯通未獲,其後漫遊江湖,終于在黑龍潭定居。
她先前曾在湘西黑沼長居,這黑龍潭與周伯通住處相近,地理環境與黑沼相似而方圓更廣,她居住已久。
這時一燈到黑龍潭外已有七日,每天均于此時傳聲求見,瑛姑雖與一燈解仇釋怨,卻仍不願和他相見。
瑛姑退了幾步,坐上一堆枯柴,目光中流露出狠惡神色。
過了一會,聽得一燈又道:“老僧一燈千裡來此,但求瑛姑賜予一面。
”瑛姑提着一對靈狐,毫不理會。
楊過心想:“一燈大師武功高出她甚多,若要過來相見,非她能拒,何必如此苦苦相求?”隻聽得一燈又說一遍,随即聲音寂然,不再說了。
郭襄道:“大哥哥,這位一燈大師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咱們去見見他可好?”楊過道:“好!我正要去見他。
”但見瑛姑緩緩站起,目露兇光,見着這副神情心中極不舒服,握着郭襄的手,說道:“走罷!”兩人身形一起,從雪地上滑了出去。
郭襄給楊過拉着滑出數十丈,問道:“大哥哥,那一燈大師是在那裡啊?我聽他說話,好似便在身旁一般。
”楊過讓她連叫兩聲“大哥哥”,聽她語聲溫柔親切,心中一凜,暗想:“決不能再惹人堕入情障。
這小姑娘年幼無知,天真爛漫,還是及早和她分手,免得多生是非。
”但在這污泥之中瞬息之間也停留不得,更不能松開她手。
郭襄道:“我問你啊,你沒聽見?”楊過道:“一燈大師在東北角上,離這裡尚有數裡,他說話似近實遠,使的是‘千裡傳音’之術。
”郭襄喜道:“你也會這法兒?教教我好不好?日後咱們相隔千裡,我便用這法兒跟你說話,豈不有趣?”楊過笑道:“說是千裡傳音,其實能夠聲聞裡許,已是了不起的功夫了。
要練到一燈大師這等功力,便如你這般聰明,也得等頭發白了才成呢。
”郭襄聽他稱贊自己聰明,很是高興,說道:“我聰明什麼啊?我能及得上我媽十分中的一分,就心滿意足了。
” 楊過心中一動,見她眉目之間隐隐和黃蓉有三分相似,尋思:“生平所見人物,不論男女,說到聰明機變,再無一人及得上郭伯母,難道她竟是郭伯母的女兒麼?”但随即啞然失笑:“世上那有這等巧事?倘若她真是郭伯母的女兒,郭伯伯決不能任她在外面亂闖。
”問道:“令堂是誰?” 郭襄先前說過父親和母親是大英雄,這時便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郭靖、黃蓉的女兒,笑道:“我的媽媽,便是我的媽媽,說出來你又不認得。
大哥哥,你的本事大呢,還是一燈大師的大?”楊過這時人近中年,又經曆了與小龍女分手的慘苦磨練,雖豪氣不減,少年時飛揚跳脫的性情卻已收斂了大半,說道:“一燈大師望重武林,數十年之前便已和桃花島主齊名,是當年五大高人中的南帝,我如何能及得上他老人家?” 郭襄道:“要是你早生幾十年,當世便有六大高手了。
那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神雕俠。
啊,還有郭大俠和郭夫人。
那是八大高手。
”楊過忍不住問道:“你見過郭大俠和郭夫人麼?”郭襄道:“我自然見過的,他們喜歡我得很呢。
你識得他們麼?待萬獸山莊這事一了,我同你一起去瞧瞧他們好不好?” 楊過對郭芙砍斷自己手臂的怨氣,經過這許多年後已漸淡忘,但小龍女身中劇毒以緻迫得分隔十六年,此事卻不能不使他恨極郭芙,淡淡的道:“到得明年,或者我會去拜見郭大俠夫婦,但須得等我見到我妻子之後,那時我夫妻倆同去。
”他一說到小龍女,忍不住心頭大是興奮。
郭襄也覺得他手掌心突然潮熱,問道:“你夫人一定極美,武功又好。
”楊過歎道:“世上再沒一人能有她這麼美了。
嗯,說到武功,此時一定也已勝過我許多。
”郭襄大起敬慕之心,道:“大哥哥,你定要帶我見見你的夫人,你答允我,肯不肯?”楊過笑道:“為什麼不肯?内人一定也會喜歡你的,那時候你才真的叫我大哥哥罷。
”郭襄一怔,問道:“為什麼現下叫不得?” 便這麼一停,她右足陷入了污泥。
楊過拉着她一躍,向前急滑十餘丈,遠遠望見雪地上有一人站着,白須垂胸,身披灰布僧袍,正是一燈大師,朗聲說道:“弟子楊過,叩見大師。
”帶着郭襄,提氣奔到他身前。
一燈大師站處已在黑龍潭的污泥之外,他乍聞“弟子楊過”四字,心頭一喜,見他拜倒在地,忙伸手扶起,笑道:“楊賢侄别來無恙,神功進境若斯,可喜可賀。
” 楊過站起身來,見一燈身後地下橫卧着一人,臉色蠟黃,雙目緊閉,似乎是具死屍,不禁一呆,凝目看時,卻是慈恩,驚道:“慈恩大師怎麼了?”一燈歎道:“他為人掌力所傷,老衲雖竭盡全力,卻已回天乏術。
” 楊過俯身按慈恩脈搏,隻覺跳動既緩且弱,相隔良久,方始輕輕一動,若非他内功深厚,早死去多時,問道:“慈恩大師這等武功,不知如何竟會遭人毒手?” 一燈道:“我和他在湘西隐居,近日來風聲頻傳,說道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發兵繞道南攻大理,以便回軍迂回,還拔襄陽。
慈恩見老衲心念故國,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鬥一日一夜,慈恩終于傷在他手下。
” 楊過頓足道:“唉,原來金輪國師這老賊又來到中原!” 郭襄奇道:“你怎知是金輪國師,一燈大師又沒說是他?”楊過道:“大師說他連鬥一日一夜,那麼慈祥恩大師自不是中了旁人的奸計暗算。
當今之世,能用掌力傷得了慈恩大師的,屈指算來不過三數人而已,而這數人之中,又隻金輪國師一人才是奸惡之輩。
”郭襄道:“你找這奸徒算帳去,好不好?也好為這位大和尚報了這一掌之仇。
” 慈恩橫卧地下,雙目緊閉,氣息奄奄,這時突然睜開眼來,望着郭襄搖了搖頭。
郭襄道:“怎麼?你不要報仇麼?啊,你說那金輪國師很厲害,生怕我大哥哥不是他的敵手。
” 一燈道:“小姑娘猜錯了。
我這徒兒生平造孽甚多,這十餘年中力求補過,惡業已消去大半,但有一件事使他耿耿于懷,臨死之際不得瞑目。
這決不是盼望有人代他報仇,而是但願能獲得一人饒恕,便可安心而逝。
”郭襄道:“他是來求這爛泥塘中的老太婆麼?這個人心腸硬得很,你如得罪了她,她決不肯輕易饒人。
”一燈歎了口氣,道:“正是如此!我們已在此求懇了七日七夜,她連相見一面也都不肯。
” 楊過心中一凜,突然想起那老婦人所說孩兒受傷、别人不肯醫治那一番話,說道:“那是為了她的孩兒受傷不治之事了?”一燈身子微微顫動,點了點頭,道:“原來你都已知道了。
”楊過道:“弟子不知此中情由,隻曾聽泥潭中那位前輩提起過兩句。
”将為追九尾靈狐而與那老婦相遇的經過簡略說了。
一燈輕輕的道:“她叫瑛姑,從前是我妻子,她……她的性子向來十分剛強。
唉,都怪我那時心腸剛硬,見死不救……再拖下去,慈恩可要支持不住了。
”郭襄心中立時生出許多疑團,但一時也不敢多問。
楊過慨然道:“人孰無過,既知自悔,前事便當一筆勾銷。
這位瑛姑,胸襟也未免太放不開了。
”他見慈恩去死不遠,不由得大起俠義之心,說道:“大師,弟子放肆,要硬逼她出來,當面說個明白。
” 一燈沉吟半晌,心想:“我和慈恩二人此來是為求瑛姑寬恕,自萬萬不能用強。
但苦苦哀求多日,她始終不肯見面,瞧來再求下去也屬枉然。
楊過若有别法,試一試也好,就算無效,也不過不見面而已。
”說道:“賢侄能勸得她出來,再好不過,但千萬不能傷了和氣,反而更增我們的罪孽。
” 楊過點頭答應,取出一塊手帕,撕成四片,将兩片塞在慈恩耳中,怕他傷後身子虛弱,再在地下抓些泥土,塞入慈恩耳中布片之外,另兩片遞給郭襄,做個手勢。
郭襄會意,塞在耳内。
楊過先向慈恩躬身告罪,随即對一燈道:“弟子班門弄斧,要教大師見笑了。
”一燈合什道:“賢侄妙悟神功,世所罕見,老衲正要領教。
”楊過又謙了幾句,氣凝丹田,左手撫腰,仰首縱聲長嘯。
這嘯聲初時清亮明澈,漸漸越嘯越響,有如雷聲隐隐,突然間忽喇喇、轟隆隆一聲急響,正如半空中猛起個焦雷霹靂。
郭襄耳中雖已塞了布片,仍給這響聲震得心魂不定,花容失色。
那忽喇喇、轟隆隆霹靂般的聲音一陣響似一陣,郭襄好似人在曠野,一個個焦雷在她身畔追打,心頭說不出的惶恐驚懼,隻盼楊過的嘯聲趕快止歇,但焦雷陣陣,盡響個不停,突然間雷聲中又夾着狂風之聲。
郭襄喚道:“我受不住啦!”但她喊聲全被楊過的呼嘯掩沒,連自己也聽不到半點,隻覺得魂飛魄散,似乎全身骨胳都要為嘯聲震松。
便在此時,一燈伸手過來,握住她手掌。
郭襄定了定神,覺得有一股暖氣從一燈手掌中傳來,知他是以内力助己鎮定,于是閉目垂首,暗自運功,耳邊嘯聲雖仍如千軍萬馬般奔騰洶湧,卻已不如适才那般令人心驚肉跳。
楊過縱聲長嘯,過了一頓飯時分,非但沒絲毫衰竭,氣功反愈來愈壯。
一燈聽了嘯聲,不禁佩服,雖覺他嘯聲過于霸道,不屬純陽正氣,但自己盛年之時,卻也無這等充沛的内力,此時年老力衰,自更不如;心想這位楊賢侄内力之剛猛強韌,實非當世任何高手所能及,不知他如何練來。
一燈另一手又去抓慈恩手掌,助他抵禦嘯聲。
再過半柱香時分,迎面一個黑影從黑龍潭中再再而來。
楊過衣袖一拂,嘯聲登止。
郭襄噓了一口長氣,兀自感到一陣陣頭暈腦脹。
隻聽那人影尖聲說道:“段皇爺,你這麼強兇霸道,定要逼我出來相見,到底為了何事?”一燈道:“是這位楊賢侄作嘯相邀。
” 說話之際,那人影已奔到身前,正是瑛姑。
她聽了一燈之言,驚疑不定,尋思:“世間除段皇爺之外,竟尚有人内功這等高深。
此人雖面目難辨,但頭發烏黑,最多不過三十餘歲年紀,怎能有如此功力?先前他受我三掌不傷,已令人驚奇,這嘯聲更加可怖可畏。
”适才楊過的嘯聲震得她心魂不定,知道若不出潭相見,對方内力一催,自己勢非神智昏亂、大受内傷不可,受了對方挾制,不得不出,臉色自十分勉強。
她定了定神,向楊過冷然道:“靈狐便給你,老婆子算服了你,快快給我走罷。
”說着抓住靈狐頭頸,便要向楊過擲來。
楊過道:“且慢,靈狐乃小事,一燈大師有事相求,且請聽他一言。
”瑛姑冷冷的望着一燈,道:“便聽皇爺下旨罷!” 一燈喟然道:“前塵如夢,昔日的稱謂,還提它作甚?瑛姑,你可認得他麼?”說着伸手指向橫卧在地的慈恩。
這時的慈恩已改作僧裝,比之三十餘年前華山絕頂上相會之時,面目亦已大不相同。
瑛姑瞧了他一眼,道:“我怎認得這和尚?” 一燈道:“當日用重手法傷你孩兒的是誰?”瑛姑全身一震,臉色由白轉紅,立時又從紅轉白,顫聲道:“裘千仞那惡賊,他便屍骨化灰,我也認得出他。
” 一燈歎道:“事隔數十年,你仍如此怨毒難忘。
這人便是裘千仞!你連他相貌也不認得了,可還牢牢記着舊恨。
” 瑛姑大叫一聲,縮身向前,十指如鈎,作勢便要往慈恩胸口插落,細瞧他臉色,果然依稀有幾分像裘千仞的模樣,但凝目瞪視一陣,又似不像,隻見他雙頰深陷,躺在地下一動不動,人已死去大半,厲聲道:“這人當真是裘千仞?他來見我作甚?” 一燈道:“他确是裘千仞。
他自知罪孽甚深,已皈依我佛,投在我門下出家為僧,法名慈恩。
”瑛姑哼了一聲道:“作下罪孽,出家便可化解,怪不得天下和尚道士這麼多。
”一燈道:“罪孽終是罪孽,豈是出家便解?慈恩身受重傷,命在旦夕之間,念着昔年傷了你孩兒,深自不安,死不瞑目,因此強忍一口氣不死,千裡跋涉,來到此處,求你寬恕他的罪過。
” 瑛姑雙目瞪視慈恩,良久良久,竟一瞬也不瞬,臉上充滿着憎恨怨怒,便似畢生的痛苦不幸,都要在這頃刻間發洩出來。
郭襄見她神色如此可怖,不禁暗自生懼,隻見她雙手提起,運勁便欲下擊。
郭襄雖然害怕,但忍不住喝道:“且慢!他已傷成這個樣子,你再打他,是什麼道理?” 瑛姑冷笑道:“他殺我兒子,我苦候了數十年,今日才得親手取他性命,為時已經太遲。
你還問我是何道理!” 郭襄道:“他既已知道悔悟,舊事何必斤斤計較?”瑛姑仰天大笑,說道:“小娃兒,你說得好輕描淡寫!倘若他殺的是你兒子,你便如何?”郭襄道:“我……我……我那裡來的兒子?”瑛姑哼了一聲,道:“倘若他殺的是你丈夫,是你情人,那又怎樣?”郭襄臉上一紅,道:“你胡說八道,我那裡來的丈夫、情人?” 瑛姑惱怒愈增,那願更與她東扯西纏,凝目望着慈恩,雙掌便要拍落,突見慈恩歎了一口氣,嘴角邊浮過一絲笑意,低聲道:“多謝瑛姑成全。
” 瑛姑一愣,手掌便不拍落,喝道:“什麼成全?”轉念間已明白了他的心意,原來他自知必死,卻盼自己加上一掌,以便死在自己手下,一掌還一掌,以了冤孽。
她冷笑數聲,說道:“那有這樣的便宜事?我不來殺你,可是我也不饒你!”這三句話說得陰氣森森,令人不自禁的感到一陣寒意。
楊過知一燈決不會跟她用強,郭襄是小孩兒家,說話瑛姑也不重視,自己再不幹預,此事終無了局,于是冷然道:“瑛姑前輩,你們相互間的恩恩怨怨,我亦不大了然。
隻是前輩說話行事未免太絕,楊過不才,此事卻要管上一管。
” 瑛姑愕然回顧,她擊過楊過三掌,又聽了他的嘯聲,知此人武功之高,自己萬萬不是對手,不料在這當口,他又出來恃強相逼,思前想後,悲從中來,往地下一坐,放聲大哭。
這一哭不但楊過和郭襄莫名其妙,連一燈大師也大出意外。
隻聽她哭道:“你們要和我相見,軟求不成,便來硬逼。
可是那人不肯見我,你們誰來理會了?” 郭襄忙道:“前輩,是誰不見你啊?我們也幫你這個忙。
”瑛姑道:“你們隻能來欺侮我女流之輩,遇到真正厲害的人物,你們豈敢輕易惹他?”郭襄道:“我這小丫頭自是無用,但眼前有一燈大師和我大哥哥在此,卻又怕誰來?” 瑛姑微一沉吟,霍地站起,說道:“你們隻要去找了他來見我,跟我好好說一會子話,那麼要靈狐也好,要我跟裘千仞和解也好,我全依得。
”楊過道:“前輩要見的是誰?卻如此難見?”瑛姑指着一燈,低聲道:“你問他好了。
” 郭襄見她臉上似乎隐隐浮過一層紅暈,心中大奇:“這麼老了,居然還會害羞?” 一燈見楊過和郭襄一齊望着自己,緩緩道:“他說的是老頑童周伯通周師兄。
那個孩兒,便是周師兄生的。
”郭襄大奇。
楊過喜道:“是老頑童麼?他和我很說得來,我去找他來見你便是。
” 瑛姑道:“我的名字叫瑛姑,你須得先跟他說明白了,再來見我。
否則他一見到我便走,那可再也找他不着。
隻要他肯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 楊過見一燈緩緩搖頭,心知周伯通和瑛姑既生下了孩兒,必有重大牽連,又想周伯通童心甚盛,說不定能用個什麼古怪計策将他騙來,說道:“那老頑童在什麼地方?晚輩盡力設法邀他前來便是。
” 瑛姑道:“此去向北百餘裡,有個山谷,叫作百花谷,他便隐居其間,養蜂為樂。
” 楊過聽到“養蜂為樂”四字,立時便想起小龍女,又記起周伯通當年自小龍女處習得指引玉蜂之法,不由得眼眶一紅,說道:“好!晚輩這便去見他,請諸位在此稍候。
”說着向瑛姑問明了百花谷的所在,轉身便行。
郭襄跟随在後。
楊過俯首低聲道:“那位一燈大師武學深湛,人又慈和,你留在此處,向他讨教一些功夫,隻要他稍加指點,你便終身受用不盡。
”郭襄道:“不,我要跟你去見那個老頑童。
”楊過皺眉道:“這是十分難逢的良機,你怎地白白錯過了。
”郭襄道:“找到老頑童後,你要走了,我也得回家去,還是讓我跟你同去罷!”這幾句話中,大有相處之時無幾、多得一刻便好一刻之意。
楊過見她對自己頗為依戀,心想:“我若真有這麼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妹妹為伴,浪蕩江湖,卻也減少幾分寂寞。
”微微一笑,說道:“你一晚沒睡,難道不倦嗎?”郭襄道:“倦是有些倦的,不過我要同你去。
”楊過道:“好罷!”拉起她的手掌,展開
那老婦一聽,知他竟絲毫未受損傷,不由得臉如死灰,身子搖晃,這時才知他已讓了自己三掌,自己可絕非他對手,不等他笑完,提起懷中靈狐,撮唇一吹,另一頭靈狐也從草叢中鑽出,躍入老婦懷中。
那老婦厲聲說道:“尊駕武學驚人,令人好生佩服,但若要恃強搶奪老婆子這對靈狐,卻是休想。
你隻要走上一步,老婆子先捏死了靈狐,教你空手而來,空手而歸。
” 楊過見她說得斬釘截鐵,知這老婦人性子極剛,甯死不屈,不由得大費躊躇,倘若搶着出手點她穴道,再奪靈狐,瞧來她竟會一怒自戕。
這樣史叔剛縱然救活,豈不是另傷了一條無辜性命? 便在此時,身後忽然傳來一聲佛号:“阿彌陀佛!”接着有人說道:“老僧一燈求見,盼瑛姑賜予一面。
” 郭襄四顧無人,心中大奇,聽這聲音并不響亮,明明是從近處發出,但四下裡絕無藏身之處,這說話的人卻在那裡?她曾聽母親說過,知道一燈大師是前輩高人,曾救過母親之命,又是武氏兄弟之父武三通伯伯的師父,隻是她從未見過,這時忽聽有人自稱“一燈”,自又驚又喜。
楊過聽到一燈的聲音,也十分歡喜。
他知一燈所使的是上乘内功“千裡傳音”之法,隻聽了這兩句話,心下便大為欽服,覺這位高僧功力渾厚,己所不及,又想:“這老婦原來叫作瑛姑。
不知一燈大師要見她何事?有他出面調處,靈狐或能到手。
” 黑龍潭中這老婦正是瑛姑。
當年一燈大師在大理國為君之時,瑛姑是他宮中貴妃,老頑童周伯通與她私通,生下一子。
後來裘千仞以鐵掌功将孩兒震傷,段皇爺以妒不救,孩兒因之死亡,段皇爺悔而出家,是為一燈。
瑛姑在華山絕頂殺裘千仞不得、追周伯通未獲,其後漫遊江湖,終于在黑龍潭定居。
她先前曾在湘西黑沼長居,這黑龍潭與周伯通住處相近,地理環境與黑沼相似而方圓更廣,她居住已久。
這時一燈到黑龍潭外已有七日,每天均于此時傳聲求見,瑛姑雖與一燈解仇釋怨,卻仍不願和他相見。
瑛姑退了幾步,坐上一堆枯柴,目光中流露出狠惡神色。
過了一會,聽得一燈又道:“老僧一燈千裡來此,但求瑛姑賜予一面。
”瑛姑提着一對靈狐,毫不理會。
楊過心想:“一燈大師武功高出她甚多,若要過來相見,非她能拒,何必如此苦苦相求?”隻聽得一燈又說一遍,随即聲音寂然,不再說了。
郭襄道:“大哥哥,這位一燈大師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咱們去見見他可好?”楊過道:“好!我正要去見他。
”但見瑛姑緩緩站起,目露兇光,見着這副神情心中極不舒服,握着郭襄的手,說道:“走罷!”兩人身形一起,從雪地上滑了出去。
郭襄給楊過拉着滑出數十丈,問道:“大哥哥,那一燈大師是在那裡啊?我聽他說話,好似便在身旁一般。
”楊過讓她連叫兩聲“大哥哥”,聽她語聲溫柔親切,心中一凜,暗想:“決不能再惹人堕入情障。
這小姑娘年幼無知,天真爛漫,還是及早和她分手,免得多生是非。
”但在這污泥之中瞬息之間也停留不得,更不能松開她手。
郭襄道:“我問你啊,你沒聽見?”楊過道:“一燈大師在東北角上,離這裡尚有數裡,他說話似近實遠,使的是‘千裡傳音’之術。
”郭襄喜道:“你也會這法兒?教教我好不好?日後咱們相隔千裡,我便用這法兒跟你說話,豈不有趣?”楊過笑道:“說是千裡傳音,其實能夠聲聞裡許,已是了不起的功夫了。
要練到一燈大師這等功力,便如你這般聰明,也得等頭發白了才成呢。
”郭襄聽他稱贊自己聰明,很是高興,說道:“我聰明什麼啊?我能及得上我媽十分中的一分,就心滿意足了。
” 楊過心中一動,見她眉目之間隐隐和黃蓉有三分相似,尋思:“生平所見人物,不論男女,說到聰明機變,再無一人及得上郭伯母,難道她竟是郭伯母的女兒麼?”但随即啞然失笑:“世上那有這等巧事?倘若她真是郭伯母的女兒,郭伯伯決不能任她在外面亂闖。
”問道:“令堂是誰?” 郭襄先前說過父親和母親是大英雄,這時便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郭靖、黃蓉的女兒,笑道:“我的媽媽,便是我的媽媽,說出來你又不認得。
大哥哥,你的本事大呢,還是一燈大師的大?”楊過這時人近中年,又經曆了與小龍女分手的慘苦磨練,雖豪氣不減,少年時飛揚跳脫的性情卻已收斂了大半,說道:“一燈大師望重武林,數十年之前便已和桃花島主齊名,是當年五大高人中的南帝,我如何能及得上他老人家?” 郭襄道:“要是你早生幾十年,當世便有六大高手了。
那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神雕俠。
啊,還有郭大俠和郭夫人。
那是八大高手。
”楊過忍不住問道:“你見過郭大俠和郭夫人麼?”郭襄道:“我自然見過的,他們喜歡我得很呢。
你識得他們麼?待萬獸山莊這事一了,我同你一起去瞧瞧他們好不好?” 楊過對郭芙砍斷自己手臂的怨氣,經過這許多年後已漸淡忘,但小龍女身中劇毒以緻迫得分隔十六年,此事卻不能不使他恨極郭芙,淡淡的道:“到得明年,或者我會去拜見郭大俠夫婦,但須得等我見到我妻子之後,那時我夫妻倆同去。
”他一說到小龍女,忍不住心頭大是興奮。
郭襄也覺得他手掌心突然潮熱,問道:“你夫人一定極美,武功又好。
”楊過歎道:“世上再沒一人能有她這麼美了。
嗯,說到武功,此時一定也已勝過我許多。
”郭襄大起敬慕之心,道:“大哥哥,你定要帶我見見你的夫人,你答允我,肯不肯?”楊過笑道:“為什麼不肯?内人一定也會喜歡你的,那時候你才真的叫我大哥哥罷。
”郭襄一怔,問道:“為什麼現下叫不得?” 便這麼一停,她右足陷入了污泥。
楊過拉着她一躍,向前急滑十餘丈,遠遠望見雪地上有一人站着,白須垂胸,身披灰布僧袍,正是一燈大師,朗聲說道:“弟子楊過,叩見大師。
”帶着郭襄,提氣奔到他身前。
一燈大師站處已在黑龍潭的污泥之外,他乍聞“弟子楊過”四字,心頭一喜,見他拜倒在地,忙伸手扶起,笑道:“楊賢侄别來無恙,神功進境若斯,可喜可賀。
” 楊過站起身來,見一燈身後地下橫卧着一人,臉色蠟黃,雙目緊閉,似乎是具死屍,不禁一呆,凝目看時,卻是慈恩,驚道:“慈恩大師怎麼了?”一燈歎道:“他為人掌力所傷,老衲雖竭盡全力,卻已回天乏術。
” 楊過俯身按慈恩脈搏,隻覺跳動既緩且弱,相隔良久,方始輕輕一動,若非他内功深厚,早死去多時,問道:“慈恩大師這等武功,不知如何竟會遭人毒手?” 一燈道:“我和他在湘西隐居,近日來風聲頻傳,說道蒙古大軍久攻襄陽不下,發兵繞道南攻大理,以便回軍迂回,還拔襄陽。
慈恩見老衲心念故國,出去打探消息,途中和一人相遇,二人激鬥一日一夜,慈恩終于傷在他手下。
” 楊過頓足道:“唉,原來金輪國師這老賊又來到中原!” 郭襄奇道:“你怎知是金輪國師,一燈大師又沒說是他?”楊過道:“大師說他連鬥一日一夜,那麼慈祥恩大師自不是中了旁人的奸計暗算。
當今之世,能用掌力傷得了慈恩大師的,屈指算來不過三數人而已,而這數人之中,又隻金輪國師一人才是奸惡之輩。
”郭襄道:“你找這奸徒算帳去,好不好?也好為這位大和尚報了這一掌之仇。
” 慈恩橫卧地下,雙目緊閉,氣息奄奄,這時突然睜開眼來,望着郭襄搖了搖頭。
郭襄道:“怎麼?你不要報仇麼?啊,你說那金輪國師很厲害,生怕我大哥哥不是他的敵手。
” 一燈道:“小姑娘猜錯了。
我這徒兒生平造孽甚多,這十餘年中力求補過,惡業已消去大半,但有一件事使他耿耿于懷,臨死之際不得瞑目。
這決不是盼望有人代他報仇,而是但願能獲得一人饒恕,便可安心而逝。
”郭襄道:“他是來求這爛泥塘中的老太婆麼?這個人心腸硬得很,你如得罪了她,她決不肯輕易饒人。
”一燈歎了口氣,道:“正是如此!我們已在此求懇了七日七夜,她連相見一面也都不肯。
” 楊過心中一凜,突然想起那老婦人所說孩兒受傷、别人不肯醫治那一番話,說道:“那是為了她的孩兒受傷不治之事了?”一燈身子微微顫動,點了點頭,道:“原來你都已知道了。
”楊過道:“弟子不知此中情由,隻曾聽泥潭中那位前輩提起過兩句。
”将為追九尾靈狐而與那老婦相遇的經過簡略說了。
一燈輕輕的道:“她叫瑛姑,從前是我妻子,她……她的性子向來十分剛強。
唉,都怪我那時心腸剛硬,見死不救……再拖下去,慈恩可要支持不住了。
”郭襄心中立時生出許多疑團,但一時也不敢多問。
楊過慨然道:“人孰無過,既知自悔,前事便當一筆勾銷。
這位瑛姑,胸襟也未免太放不開了。
”他見慈恩去死不遠,不由得大起俠義之心,說道:“大師,弟子放肆,要硬逼她出來,當面說個明白。
” 一燈沉吟半晌,心想:“我和慈恩二人此來是為求瑛姑寬恕,自萬萬不能用強。
但苦苦哀求多日,她始終不肯見面,瞧來再求下去也屬枉然。
楊過若有别法,試一試也好,就算無效,也不過不見面而已。
”說道:“賢侄能勸得她出來,再好不過,但千萬不能傷了和氣,反而更增我們的罪孽。
” 楊過點頭答應,取出一塊手帕,撕成四片,将兩片塞在慈恩耳中,怕他傷後身子虛弱,再在地下抓些泥土,塞入慈恩耳中布片之外,另兩片遞給郭襄,做個手勢。
郭襄會意,塞在耳内。
楊過先向慈恩躬身告罪,随即對一燈道:“弟子班門弄斧,要教大師見笑了。
”一燈合什道:“賢侄妙悟神功,世所罕見,老衲正要領教。
”楊過又謙了幾句,氣凝丹田,左手撫腰,仰首縱聲長嘯。
這嘯聲初時清亮明澈,漸漸越嘯越響,有如雷聲隐隐,突然間忽喇喇、轟隆隆一聲急響,正如半空中猛起個焦雷霹靂。
郭襄耳中雖已塞了布片,仍給這響聲震得心魂不定,花容失色。
那忽喇喇、轟隆隆霹靂般的聲音一陣響似一陣,郭襄好似人在曠野,一個個焦雷在她身畔追打,心頭說不出的惶恐驚懼,隻盼楊過的嘯聲趕快止歇,但焦雷陣陣,盡響個不停,突然間雷聲中又夾着狂風之聲。
郭襄喚道:“我受不住啦!”但她喊聲全被楊過的呼嘯掩沒,連自己也聽不到半點,隻覺得魂飛魄散,似乎全身骨胳都要為嘯聲震松。
便在此時,一燈伸手過來,握住她手掌。
郭襄定了定神,覺得有一股暖氣從一燈手掌中傳來,知他是以内力助己鎮定,于是閉目垂首,暗自運功,耳邊嘯聲雖仍如千軍萬馬般奔騰洶湧,卻已不如适才那般令人心驚肉跳。
楊過縱聲長嘯,過了一頓飯時分,非但沒絲毫衰竭,氣功反愈來愈壯。
一燈聽了嘯聲,不禁佩服,雖覺他嘯聲過于霸道,不屬純陽正氣,但自己盛年之時,卻也無這等充沛的内力,此時年老力衰,自更不如;心想這位楊賢侄内力之剛猛強韌,實非當世任何高手所能及,不知他如何練來。
一燈另一手又去抓慈恩手掌,助他抵禦嘯聲。
再過半柱香時分,迎面一個黑影從黑龍潭中再再而來。
楊過衣袖一拂,嘯聲登止。
郭襄噓了一口長氣,兀自感到一陣陣頭暈腦脹。
隻聽那人影尖聲說道:“段皇爺,你這麼強兇霸道,定要逼我出來相見,到底為了何事?”一燈道:“是這位楊賢侄作嘯相邀。
” 說話之際,那人影已奔到身前,正是瑛姑。
她聽了一燈之言,驚疑不定,尋思:“世間除段皇爺之外,竟尚有人内功這等高深。
此人雖面目難辨,但頭發烏黑,最多不過三十餘歲年紀,怎能有如此功力?先前他受我三掌不傷,已令人驚奇,這嘯聲更加可怖可畏。
”适才楊過的嘯聲震得她心魂不定,知道若不出潭相見,對方内力一催,自己勢非神智昏亂、大受内傷不可,受了對方挾制,不得不出,臉色自十分勉強。
她定了定神,向楊過冷然道:“靈狐便給你,老婆子算服了你,快快給我走罷。
”說着抓住靈狐頭頸,便要向楊過擲來。
楊過道:“且慢,靈狐乃小事,一燈大師有事相求,且請聽他一言。
”瑛姑冷冷的望着一燈,道:“便聽皇爺下旨罷!” 一燈喟然道:“前塵如夢,昔日的稱謂,還提它作甚?瑛姑,你可認得他麼?”說着伸手指向橫卧在地的慈恩。
這時的慈恩已改作僧裝,比之三十餘年前華山絕頂上相會之時,面目亦已大不相同。
瑛姑瞧了他一眼,道:“我怎認得這和尚?” 一燈道:“當日用重手法傷你孩兒的是誰?”瑛姑全身一震,臉色由白轉紅,立時又從紅轉白,顫聲道:“裘千仞那惡賊,他便屍骨化灰,我也認得出他。
” 一燈歎道:“事隔數十年,你仍如此怨毒難忘。
這人便是裘千仞!你連他相貌也不認得了,可還牢牢記着舊恨。
” 瑛姑大叫一聲,縮身向前,十指如鈎,作勢便要往慈恩胸口插落,細瞧他臉色,果然依稀有幾分像裘千仞的模樣,但凝目瞪視一陣,又似不像,隻見他雙頰深陷,躺在地下一動不動,人已死去大半,厲聲道:“這人當真是裘千仞?他來見我作甚?” 一燈道:“他确是裘千仞。
他自知罪孽甚深,已皈依我佛,投在我門下出家為僧,法名慈恩。
”瑛姑哼了一聲道:“作下罪孽,出家便可化解,怪不得天下和尚道士這麼多。
”一燈道:“罪孽終是罪孽,豈是出家便解?慈恩身受重傷,命在旦夕之間,念着昔年傷了你孩兒,深自不安,死不瞑目,因此強忍一口氣不死,千裡跋涉,來到此處,求你寬恕他的罪過。
” 瑛姑雙目瞪視慈恩,良久良久,竟一瞬也不瞬,臉上充滿着憎恨怨怒,便似畢生的痛苦不幸,都要在這頃刻間發洩出來。
郭襄見她神色如此可怖,不禁暗自生懼,隻見她雙手提起,運勁便欲下擊。
郭襄雖然害怕,但忍不住喝道:“且慢!他已傷成這個樣子,你再打他,是什麼道理?” 瑛姑冷笑道:“他殺我兒子,我苦候了數十年,今日才得親手取他性命,為時已經太遲。
你還問我是何道理!” 郭襄道:“他既已知道悔悟,舊事何必斤斤計較?”瑛姑仰天大笑,說道:“小娃兒,你說得好輕描淡寫!倘若他殺的是你兒子,你便如何?”郭襄道:“我……我……我那裡來的兒子?”瑛姑哼了一聲,道:“倘若他殺的是你丈夫,是你情人,那又怎樣?”郭襄臉上一紅,道:“你胡說八道,我那裡來的丈夫、情人?” 瑛姑惱怒愈增,那願更與她東扯西纏,凝目望着慈恩,雙掌便要拍落,突見慈恩歎了一口氣,嘴角邊浮過一絲笑意,低聲道:“多謝瑛姑成全。
” 瑛姑一愣,手掌便不拍落,喝道:“什麼成全?”轉念間已明白了他的心意,原來他自知必死,卻盼自己加上一掌,以便死在自己手下,一掌還一掌,以了冤孽。
她冷笑數聲,說道:“那有這樣的便宜事?我不來殺你,可是我也不饒你!”這三句話說得陰氣森森,令人不自禁的感到一陣寒意。
楊過知一燈決不會跟她用強,郭襄是小孩兒家,說話瑛姑也不重視,自己再不幹預,此事終無了局,于是冷然道:“瑛姑前輩,你們相互間的恩恩怨怨,我亦不大了然。
隻是前輩說話行事未免太絕,楊過不才,此事卻要管上一管。
” 瑛姑愕然回顧,她擊過楊過三掌,又聽了他的嘯聲,知此人武功之高,自己萬萬不是對手,不料在這當口,他又出來恃強相逼,思前想後,悲從中來,往地下一坐,放聲大哭。
這一哭不但楊過和郭襄莫名其妙,連一燈大師也大出意外。
隻聽她哭道:“你們要和我相見,軟求不成,便來硬逼。
可是那人不肯見我,你們誰來理會了?” 郭襄忙道:“前輩,是誰不見你啊?我們也幫你這個忙。
”瑛姑道:“你們隻能來欺侮我女流之輩,遇到真正厲害的人物,你們豈敢輕易惹他?”郭襄道:“我這小丫頭自是無用,但眼前有一燈大師和我大哥哥在此,卻又怕誰來?” 瑛姑微一沉吟,霍地站起,說道:“你們隻要去找了他來見我,跟我好好說一會子話,那麼要靈狐也好,要我跟裘千仞和解也好,我全依得。
”楊過道:“前輩要見的是誰?卻如此難見?”瑛姑指着一燈,低聲道:“你問他好了。
” 郭襄見她臉上似乎隐隐浮過一層紅暈,心中大奇:“這麼老了,居然還會害羞?” 一燈見楊過和郭襄一齊望着自己,緩緩道:“他說的是老頑童周伯通周師兄。
那個孩兒,便是周師兄生的。
”郭襄大奇。
楊過喜道:“是老頑童麼?他和我很說得來,我去找他來見你便是。
” 瑛姑道:“我的名字叫瑛姑,你須得先跟他說明白了,再來見我。
否則他一見到我便走,那可再也找他不着。
隻要他肯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 楊過見一燈緩緩搖頭,心知周伯通和瑛姑既生下了孩兒,必有重大牽連,又想周伯通童心甚盛,說不定能用個什麼古怪計策将他騙來,說道:“那老頑童在什麼地方?晚輩盡力設法邀他前來便是。
” 瑛姑道:“此去向北百餘裡,有個山谷,叫作百花谷,他便隐居其間,養蜂為樂。
” 楊過聽到“養蜂為樂”四字,立時便想起小龍女,又記起周伯通當年自小龍女處習得指引玉蜂之法,不由得眼眶一紅,說道:“好!晚輩這便去見他,請諸位在此稍候。
”說着向瑛姑問明了百花谷的所在,轉身便行。
郭襄跟随在後。
楊過俯首低聲道:“那位一燈大師武學深湛,人又慈和,你留在此處,向他讨教一些功夫,隻要他稍加指點,你便終身受用不盡。
”郭襄道:“不,我要跟你去見那個老頑童。
”楊過皺眉道:“這是十分難逢的良機,你怎地白白錯過了。
”郭襄道:“找到老頑童後,你要走了,我也得回家去,還是讓我跟你同去罷!”這幾句話中,大有相處之時無幾、多得一刻便好一刻之意。
楊過見她對自己頗為依戀,心想:“我若真有這麼一個善解人意的小妹妹為伴,浪蕩江湖,卻也減少幾分寂寞。
”微微一笑,說道:“你一晚沒睡,難道不倦嗎?”郭襄道:“倦是有些倦的,不過我要同你去。
”楊過道:“好罷!”拉起她的手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