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孫盛《晉陽秋》《禦覽》915)升平五年春帝正月。
哀帝隆和元年春帝正月。
興甯元年。
〔五月,加桓溫大司馬,都督中外。
〕王珣為桓溫主簿,郗超為記室參軍,溫并親待之。
故府中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超髯、珣短故也。
(孫盛《晉陽秋》《書抄》)p.200 海西公海西公諱奕,字延齡,成帝子也。
興甯中即位。
(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五》注)P.200太和元年春帝正月。
太和二年春帝正月。
〔以郗○為都督徐、兖等州軍事,平北将軍、徐州刺史。
〕後大司馬将讨慕容○,表求申勸平北将軍○及袁真等嚴辦。
○以羸疾求退,诏大司馬領○所任。
(孫盛《晉陽秋》《世說捷悟第十一》注)P.200太和三年春帝正月。
〔八月王述卒。
〕述體道清粹,簡貴靜正,怡然自足,不交非類。
雖群英紛紛,俊○交馳,述獨蔑然,曾不慕羨,由是名譽久蘊。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201太和四年春帝正月。
〔四月,大司馬桓溫率衆伐燕慕容○,袁宏作《北征賦》。
〕宏嘗與王珣、伏滔同侍溫佐,溫令滔讀其賦,至“緻傷于天下”,于此改韻,雲:“此韻所詠,慨深千載,今于‘天下’之後便移韻,于寫送之緻,如為未盡﹕“滔乃雲酩得益‘寫’一句,或當小勝。
”桓公語宏﹕“卿試思益之。
”宏應聲而益雲:“感不絕于餘心,溯流風而獨寫。
”王、伏稱善。
(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注。
案﹕《續晉陽秋》雲:宏從溫征鮮卑,作《北征賦》)太和五年春帝正月。
太和六年春帝正月。
閏十月熒惑守太微端門。
十一月,大司馬桓溫廢帝為海西公。
(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注)P.202帝少同閹人之疾,使宮人與左右淫通生子。
大司馬溫自廣陵還姑孰,過京都。
以皇太後令,廢帝為東海王,後降封為海西公。
(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十五》注)P.201 簡文帝鹹安元年太和六年十一月,即位改元。
〔十二月,溫奏降東海王為海西公。
〕桓溫始以雄盛入輔,系以廢立。
帝雖登祚,内不自安。
初熒惑入太微,尋廢海西公。
至是熒惑猶在太微,帝惡之。
謂郗超曰﹕“命之修短,大(原注﹕當作“本”)所不計,故無複往日事邪!“超雲:“大司馬溫方内固社稷,外布經略。
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
”超假還東,帝謂之曰﹕“緻意尊公,國家(一作“家國”)之事,遂至于此也(原注﹕以上五句亦見《文選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注)由吾不能以道匡樹,思患豫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又誦庾闡詩雲:“士痛朝危,臣哀主辱,泣下沾衣,漣如相續。
”(《類聚》十三)P.202鹹安二年春帝正月。
韓康伯年四十九,拜領軍。
疾病,占候者雲不宜此官,固請徙之。
(孫盛《晉陽秋》《禦覽》339)P.202 孝武帝甯康元年春帝正月。
〔二月桓溫薨。
〕桓溫字符子,谯國人。
為琅邪王文選,後進大司馬。
薨。
(《文選》注。
不知錄自候篇。
)七月,乙未,火犯軒轅大星。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二年大赦。
)P.204九月癸巳,火入太微,掩西蕃上将。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二年刁彜薨。
)甯二年春帝正月。
癸未赦天下。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元年火犯軒轅之應。
)P.204己酉(原注﹕《晉書》亦作己酉,當作乙酉。
蓋正月無己酉)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刁彜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元年火入太微之應)P.204二月丙申,太白犯歲星。
(原注﹕《占經》21雲:應太元元年遣軍救涼州P.205甯康三年春帝正月。
〔謝安領揚州。
〕袁宏為東郡太守,訟安執宏手授扇。
宏曰﹕“謹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孫盛《晉陽秋》《禦覽》9、《事類賦》注2)P.205九月九日上講《孝經》,謝安仕坐,陸納、卞耽執讀,謝石、袁宏執經,車胤、王混摘句。
(孫盛《晉陽秋》《事類賦》注5)P.205太元元年春帝正月。
三月丁巳,流星大如鬥,(木宛)赤色,尾長二丈。
起心星南五丈,經積卒。
(原注﹕《占經》75雲,應九月屯軍淮泗)P.206九(原注﹕當作七)月,氐帥苻堅屠涼州,虜刺史、西平侯張天錫。
冬十月車騎桓沖(原注﹕一作“伊”,誤)遣軍泛舟淮泗。
又發二州縣員吏,積積流民,悉置淮南。
(孫盛《晉陽秋》《占經》20,又75雲,甯康二年太白犯歲星及本年流星之應)P.206九月癸亥,熒惑犯哭泣。
(孫盛《晉陽秋》《占經》37雲:應二年桓豁、王彪之薨)P.207〔太台征謝敷,不就。
〕會稽謝敷字慶緒,隐若耶山。
初,月犯少微星。
少微一名處士星,占者以隐士當之。
時戴逵名著于敷,時人憂之。
俄而敷死。
故會稽人士嘲逵曰﹕“吳中高士,求死不得死。
”(孫盛《晉陽秋》《禦覽》7,《事類賦》注2,《史通》注3)P.207太元二年春帝正月。
七月乙亥填星搖。
(孫盛《晉陽秋》《占經》三十八雲:應三年六日大水)大角搖。
(孫盛《晉陽秋》《占經》六十五雲:應三年作新宮,移會稽邸)P.207八月,征西大将軍桓豁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P.208十月,尚書令王彪之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P.208太和三年春帝正月。
二月乙巳作新宮,帝及二後移居會稽王邸。
(孫盛《晉陽秋》《占經》65雲:二年大角搖之應)P.208六月大水。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二年填星搖之應)P.208五月(原注﹕原作“五年”,疑誤)辛卯,歲星與太白相犯牙刷東井。
二十月氐帥苻堅圍襄陽。
(孫盛《晉陽秋》《占經》二十)太元八年春帝正月。
十月及苻堅戰,大敗之。
苻堅未敗之先,長安市道側夜聞鬼哭,彌月乃止。
(《占經》113,《禦覽》883)P.209慕容垂請至邺拜墓,苻堅許之。
權翼谏曰﹕“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則高○。
每遇風塵之會,嘗有淩霄之志。
唯宜急其羁絆,不可任其所欲。
”堅不從。
果不返。
(明孫丕顯《文苑彙隽》24)P.209太元九年春帝正月。
太元十年春帝正月。
王獻之為中書令,少而标邁,不循嘗貫,為一時風流之冠。
獻之卒,以王○為中樞令,世謂之“大王令、小王令”也。
○父洽又嘗為此官,○複繼之,時人以為奕世令望。
(孫盛《晉陽秋》《初學記》11)P.209太元十一年春帝正月。
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
占曰﹕“魯有兵,臣強。
”(孫盛《晉陽秋》《占經》23雲:應翟遼寇陳、穎,讨走之)P.210太元十二年春帝正月。
慕容垂寇河東,翟遼使子钊寇臣穎。
朱序讨之,钊走渡河。
(孫盛《晉陽秋》《占經》23雲:十一年歲星晝見之應。
原作十二月,誤)P.210〔四月,尊夫人李氏為皇太妃。
〕初,太宗諸子繼夭,諸姬絕孕。
令扈謙蔔繇雲,後房當有女誕三男一女,終大盛。
(原注﹕三男當作二男)于是盡出後宮及諸婢悉見之。
織紡中有一人色黑,宮人謂之“昆侖”,相者曰﹕“此是也。
”帝以大計幸之,生烈宗。
(孫盛《晉陽秋》《禦覽》360)P.211五月丙午,熒惑出端門,犯左執法。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十三年謝玄薨,桓石虎薨)P.211〔六月聘戴逵等。
〕逵不樂當世,以琴書自娛,隐會稽剡山,國子博士征,不就。
(孫盛《晉陽秋》《世說》注,此條應為《續晉陽秋》文,誤入)P.211十三年春帝正月。
丙塢,左将軍謝玄薨,戊辰,冠軍将軍桓石虎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十二年熒惑犯執法之應。
案“虎”字有誤,若為石虔,則又卒在十四年)P.211十一(原注﹕疑作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胃(原注﹕本作“晉”,誤)濤水入石頭。
占曰﹕春水,冬大雪,牛馬疾役,牛馬貴,不出百日。
(孫盛《晉陽秋》《占經》12)P.212太元十六年春帝正月。
孝武好覽文藝,敕著作郎徐野民廣字,料理簡四部書凡三萬六千卷。
(孫盛《晉陽秋》《書抄》,“廣字”為注而誤入正文者)P.212太元十七年春帝正月。
以殷仲堪為荊州刺史。
仲堪以桓玄才地雄豪,厚待之。
玄複豪橫,士民畏之。
顧恺之尤好丹青,嘗以一廚畫寄桓玄,悉糊題其前。
玄乃發廚後而取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
直雲妙畫通靈,變化而去,猶人登仙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713)P.213太元十八年春帝正月。
〔王谧表殷允、張敞、郗儉之、桓石秀是多書之家,請秘書郎分局采借。
〕清河崔祖思死,家無财,有書八千卷。
上聞,嗟歎良久,乃以葛屯谷五百斛賜其家,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後知其見異。
”(孫盛《晉陽秋》《禦覽》)633)P.213太
興甯元年。
〔五月,加桓溫大司馬,都督中外。
〕王珣為桓溫主簿,郗超為記室參軍,溫并親待之。
故府中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超髯、珣短故也。
(孫盛《晉陽秋》《書抄》)p.200
興甯中即位。
(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五》注)P.200太和元年春帝正月。
太和二年春帝正月。
〔以郗○為都督徐、兖等州軍事,平北将軍、徐州刺史。
〕後大司馬将讨慕容○,表求申勸平北将軍○及袁真等嚴辦。
○以羸疾求退,诏大司馬領○所任。
(孫盛《晉陽秋》《世說捷悟第十一》注)P.200太和三年春帝正月。
〔八月王述卒。
〕述體道清粹,簡貴靜正,怡然自足,不交非類。
雖群英紛紛,俊○交馳,述獨蔑然,曾不慕羨,由是名譽久蘊。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201太和四年春帝正月。
〔四月,大司馬桓溫率衆伐燕慕容○,袁宏作《北征賦》。
〕宏嘗與王珣、伏滔同侍溫佐,溫令滔讀其賦,至“緻傷于天下”,于此改韻,雲:“此韻所詠,慨深千載,今于‘天下’之後便移韻,于寫送之緻,如為未盡﹕“滔乃雲酩得益‘寫’一句,或當小勝。
”桓公語宏﹕“卿試思益之。
”宏應聲而益雲:“感不絕于餘心,溯流風而獨寫。
”王、伏稱善。
(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注。
案﹕《續晉陽秋》雲:宏從溫征鮮卑,作《北征賦》)太和五年春帝正月。
太和六年春帝正月。
閏十月熒惑守太微端門。
十一月,大司馬桓溫廢帝為海西公。
(孫盛《晉陽秋》《世說言語第二》注)P.202帝少同閹人之疾,使宮人與左右淫通生子。
大司馬溫自廣陵還姑孰,過京都。
以皇太後令,廢帝為東海王,後降封為海西公。
(孫盛《晉陽秋》《世說排調第二十五》注)P.201
〔十二月,溫奏降東海王為海西公。
〕桓溫始以雄盛入輔,系以廢立。
帝雖登祚,内不自安。
初熒惑入太微,尋廢海西公。
至是熒惑猶在太微,帝惡之。
謂郗超曰﹕“命之修短,大(原注﹕當作“本”)所不計,故無複往日事邪!“超雲:“大司馬溫方内固社稷,外布經略。
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
”超假還東,帝謂之曰﹕“緻意尊公,國家(一作“家國”)之事,遂至于此也(原注﹕以上五句亦見《文選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注)由吾不能以道匡樹,思患豫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又誦庾闡詩雲:“士痛朝危,臣哀主辱,泣下沾衣,漣如相續。
”(《類聚》十三)P.202鹹安二年春帝正月。
韓康伯年四十九,拜領軍。
疾病,占候者雲不宜此官,固請徙之。
(孫盛《晉陽秋》《禦覽》339)P.202
〔二月桓溫薨。
〕桓溫字符子,谯國人。
為琅邪王文選,後進大司馬。
薨。
(《文選》注。
不知錄自候篇。
)七月,乙未,火犯軒轅大星。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二年大赦。
)P.204九月癸巳,火入太微,掩西蕃上将。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二年刁彜薨。
)甯二年春帝正月。
癸未赦天下。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元年火犯軒轅之應。
)P.204己酉(原注﹕《晉書》亦作己酉,當作乙酉。
蓋正月無己酉)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刁彜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元年火入太微之應)P.204二月丙申,太白犯歲星。
(原注﹕《占經》21雲:應太元元年遣軍救涼州P.205甯康三年春帝正月。
〔謝安領揚州。
〕袁宏為東郡太守,訟安執宏手授扇。
宏曰﹕“謹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孫盛《晉陽秋》《禦覽》9、《事類賦》注2)P.205九月九日上講《孝經》,謝安仕坐,陸納、卞耽執讀,謝石、袁宏執經,車胤、王混摘句。
(孫盛《晉陽秋》《事類賦》注5)P.205太元元年春帝正月。
三月丁巳,流星大如鬥,(木宛)赤色,尾長二丈。
起心星南五丈,經積卒。
(原注﹕《占經》75雲,應九月屯軍淮泗)P.206九(原注﹕當作七)月,氐帥苻堅屠涼州,虜刺史、西平侯張天錫。
冬十月車騎桓沖(原注﹕一作“伊”,誤)遣軍泛舟淮泗。
又發二州縣員吏,積積流民,悉置淮南。
(孫盛《晉陽秋》《占經》20,又75雲,甯康二年太白犯歲星及本年流星之應)P.206九月癸亥,熒惑犯哭泣。
(孫盛《晉陽秋》《占經》37雲:應二年桓豁、王彪之薨)P.207〔太台征謝敷,不就。
〕會稽謝敷字慶緒,隐若耶山。
初,月犯少微星。
少微一名處士星,占者以隐士當之。
時戴逵名著于敷,時人憂之。
俄而敷死。
故會稽人士嘲逵曰﹕“吳中高士,求死不得死。
”(孫盛《晉陽秋》《禦覽》7,《事類賦》注2,《史通》注3)P.207太元二年春帝正月。
七月乙亥填星搖。
(孫盛《晉陽秋》《占經》三十八雲:應三年六日大水)大角搖。
(孫盛《晉陽秋》《占經》六十五雲:應三年作新宮,移會稽邸)P.207八月,征西大将軍桓豁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P.208十月,尚書令王彪之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元年熒惑犯哭泣之應)P.208太和三年春帝正月。
二月乙巳作新宮,帝及二後移居會稽王邸。
(孫盛《晉陽秋》《占經》65雲:二年大角搖之應)P.208六月大水。
(孫盛《晉陽秋》《占經》38雲:二年填星搖之應)P.208五月(原注﹕原作“五年”,疑誤)辛卯,歲星與太白相犯牙刷東井。
二十月氐帥苻堅圍襄陽。
(孫盛《晉陽秋》《占經》二十)太元八年春帝正月。
十月及苻堅戰,大敗之。
苻堅未敗之先,長安市道側夜聞鬼哭,彌月乃止。
(《占經》113,《禦覽》883)P.209慕容垂請至邺拜墓,苻堅許之。
權翼谏曰﹕“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則高○。
每遇風塵之會,嘗有淩霄之志。
唯宜急其羁絆,不可任其所欲。
”堅不從。
果不返。
(明孫丕顯《文苑彙隽》24)P.209太元九年春帝正月。
太元十年春帝正月。
王獻之為中書令,少而标邁,不循嘗貫,為一時風流之冠。
獻之卒,以王○為中樞令,世謂之“大王令、小王令”也。
○父洽又嘗為此官,○複繼之,時人以為奕世令望。
(孫盛《晉陽秋》《初學記》11)P.209太元十一年春帝正月。
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
占曰﹕“魯有兵,臣強。
”(孫盛《晉陽秋》《占經》23雲:應翟遼寇陳、穎,讨走之)P.210太元十二年春帝正月。
慕容垂寇河東,翟遼使子钊寇臣穎。
朱序讨之,钊走渡河。
(孫盛《晉陽秋》《占經》23雲:十一年歲星晝見之應。
原作十二月,誤)P.210〔四月,尊夫人李氏為皇太妃。
〕初,太宗諸子繼夭,諸姬絕孕。
令扈謙蔔繇雲,後房當有女誕三男一女,終大盛。
(原注﹕三男當作二男)于是盡出後宮及諸婢悉見之。
織紡中有一人色黑,宮人謂之“昆侖”,相者曰﹕“此是也。
”帝以大計幸之,生烈宗。
(孫盛《晉陽秋》《禦覽》360)P.211五月丙午,熒惑出端門,犯左執法。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應十三年謝玄薨,桓石虎薨)P.211〔六月聘戴逵等。
〕逵不樂當世,以琴書自娛,隐會稽剡山,國子博士征,不就。
(孫盛《晉陽秋》《世說》注,此條應為《續晉陽秋》文,誤入)P.211十三年春帝正月。
丙塢,左将軍謝玄薨,戊辰,冠軍将軍桓石虎薨。
(孫盛《晉陽秋》《占經》36雲:十二年熒惑犯執法之應。
案“虎”字有誤,若為石虔,則又卒在十四年)P.211十一(原注﹕疑作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胃(原注﹕本作“晉”,誤)濤水入石頭。
占曰﹕春水,冬大雪,牛馬疾役,牛馬貴,不出百日。
(孫盛《晉陽秋》《占經》12)P.212太元十六年春帝正月。
孝武好覽文藝,敕著作郎徐野民廣字,料理簡四部書凡三萬六千卷。
(孫盛《晉陽秋》《書抄》,“廣字”為注而誤入正文者)P.212太元十七年春帝正月。
以殷仲堪為荊州刺史。
仲堪以桓玄才地雄豪,厚待之。
玄複豪橫,士民畏之。
顧恺之尤好丹青,嘗以一廚畫寄桓玄,悉糊題其前。
玄乃發廚後而取之,封題如初,但失其畫。
直雲妙畫通靈,變化而去,猶人登仙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713)P.213太元十八年春帝正月。
〔王谧表殷允、張敞、郗儉之、桓石秀是多書之家,請秘書郎分局采借。
〕清河崔祖思死,家無财,有書八千卷。
上聞,嗟歎良久,乃以葛屯谷五百斛賜其家,曰“葛屯亦吾之垣,下令後知其見異。
”(孫盛《晉陽秋》《禦覽》)633)P.213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