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釋氏

關燈
八卷】 大乗 小乗 雜經 疑經别爲一部 又論戒律記凡十一種 三録 開元録【僧智升撰】正元録【圓升撰】續正元録【圓照續】 三敎優劣【李士謙荅客問】 佛日也 道月也 儒五星也 四佛【楞伽經】 化佛【随機赴感】報生佛【酬其往因】如如佛【理體無二】智慧佛【本覺顯照】 四方佛【老明經】 東方香積世界阿閦【矗】佛 南方歡喜世界寳相佛西方安養世界無量佛 北方蓮華荘嚴世界微 妙聲佛 佛三劫【即三祗】 初劫釋迦佛 二劫寳髻佛 三劫然燈佛 七佛【地持經】 一毘婆屍【此雲勝觀釋迦于此佛世初種相好故為七佛之首】二屍棄【此雲持髻】三毘舍浮【此雲徧一切自在荘嚴劫最後一佛】四拘留孫【此雲所應斷賢劫第一佛】五拘那舍牟尼【此雲金色仙賢劫第二佛】六迦葉【此雲飲光賢劫第三佛人夀減至二萬嵗時出】七釋伽牟尼【此雲能仁寂黙賢劫第四佛人夀百嵗時出】 二十八祖【自釋迦世尊而下為迦葉阿難至達摩為西天二十八祖】 摩诃迦葉尊者 阿難 商那和修 優婆毱多提多迦 彌遮迦 婆須? 佛防難提 伏防?多 脇尊者 富那夜奢尊者 馬鳴大士 伽毗羅 龍樹 迦那提婆 羅防羅多 僧迦難提迦那舍多 鸠摩羅多 阇夜多 婆修盤頭 摩那羅 鶴勒那大士 師子尊者 婆舍斯多 不如宻多 般若多羅 菩提達摩尊者【達摩梁武帝時入中國為初祖】 六祖【梁通天元年達摩來自西土為中國初祖至慧能為六祖而衣鉢絶】 初祖達摩圓覺禅師【姓刹利帝本多菩提多羅】二祖慧可大祖禅師【姓盧名神光】三祖僧璨鏡智禅師 四祖道信大醫禅師【姓司馬】五祖?忍大滿禅師【姓周】六祖慧防大鑒禅師【姓盧】 三弟子【清浄法行經佛遣震旦敎化】 儒童菩薩彼稱孔子 淨光菩薩彼稱顔囘 摩诃迦葉彼稱老子 十大弟子【白居易三敎論衡如仲尼之有十哲】 迦葉 阿難 須菩提 舍利 弗迦旃 延目幹連 阿難律 優波離 羅防羅 羅漢十八尊者 賓波羅頗羅堕阇 迦諾迦防蹉 迦諾迦防厘堕阇 蘇頻陁 諾矩羅 防陀羅 迦哩迦 代阇羅弗多羅 戍博迦 半托迦 怙羅 那迦犀那因掲陀 戊那波斯 阿隻多 注茶半托迦 都難提?多羅 賓頭盧 三門 觀音耳門 文殊眼門 普賢心門 獅象二好 文殊之學得于智【智之勇猛精進莫獅子若故文殊之好在獅子】普賢之學得于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象若故普賢之好在象】 八部龍神 天龍 夜乂【貴人一名輕捷】幹闼婆【天樂神】阿修羅【不飲酒有大勢力】迦樓羅【金翅鳥神】緊那羅【似人頭有角】摩防羅迦【大防神】人非人等 佛六姓【釋迦方志淨飯遠祖舍國修行受瞿昙姓惟釋迦慈悲充積故厯刦生于瞿昙種中】一曰瞿昙【此雲純淑又雲地最勝即大茅草王之姓也】二曰甘蔗 三曰日種【大茅草王出家學道成王仙弟子以籠盛懸樹上滴血于地出二甘蔗曰炙出一男一女即善生與妃】四曰釋迦【此雲能仁昔甘蔗王斥四子于雪山北以徳化人成大國】五曰舍夷【貴姓也以住釋迦大樹林故名舍夷祈耶】六曰刹利【王種也此雲田主劫初人食地味人情漸僞各有封植乃立有徳者主之也】 佛十号【法華經凡證佛位者皆具十号注十号初言本終言迹中言徳也】 如來【無虛妄故又雲如來六通号也從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應供【堪為人天福田道成徳備應受供養故】正徧知【徧知法界一塵不立萬徳皆備】明行足【具正明故福慧兩嚴知行并極故】善逝【不還來故随流自至處處稱尊故】世間解【知三世間】無上士【無與等故超萬象而獨尊轶羣聖而獨出故】調禦大夫【調佗心故制諸外道降伏魔怨故】天人師【為衆生眼模範人民儀刑釋梵】佛【自覺覺佗覺行圓滿】世尊【具茲十徳世出世間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降生四瑞【迦譜】 放光普照大千大地 十八相【動】魔宮 ?蔽日月無光 八部悉皆振動 四佛身【涅槃經】 法身 報身 應身 化身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釋氏書言世尊具】 三十二相初自足下安平終至頂相髙圓猶如天子也 八十種好初自指爪獨長終至胷萬字相 佛有十惱【法苑珠林】 一六年苦行 二孫陀利謗 三金槍 四麻麥五瑠璃王殺釋種 六乞食空鉢 七旃遮女謗八調達推山 九寒風索衣 十雙樹背痛 佛應四處【涅槃經波羅柰即鹿野苑最初説四谛處】 降生維衛國 成道摩竭提 説法波羅柰 入滅拘屍那 五時説法【釋迦如來説法四十九年适時而進天台智者判釋凡為五時】 一最初成道于三七日説華嚴經譬日出先照髙山第一時 二于鹿苑十二年中説四阿舍小乗經譬日照幽谷第二時 三于諸處八年中説諸大乗經譬食時第三時 四于舍衛國諸處二十二年中説諸部般若經譬禺中第四時 五于?阇崛穴山娑羅樹間八年中説法華涅槃經譬日輪當午第五時 天雨四花【法華經佛説此經天雨注曼陀羅此雲柔軟曼殊沙此雲适意散四華者翻破四大故】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诃曼殊沙華 閻浮提中二像【阿含經】 優填王以牛頭旃檀作佛像 波斯匿王以紫磨金作佛像 龍象二比【智度論以負荷大法者比之龍象】 水行中龍力大 陸行中象力大 海録碎事法中龍象波羅提人中師子晉天竺法佛防斯那僧中鸾鳳光統律師流支三藏釋門瑚琏智聚法師法門領袖?奘法師 三獸渡河【娑羅論喻三乗所得有淺深】 兔渡則浮 馬渡及腹 象渡徹底截流 變相五牛【?燈録大安和尚牧牛序嘗畫五牛為喻理直而簡】 一體純白【喻真性無染】二首漸黒【喻迷真起妄】三體純黒【喻?業嬰纒】四首漸白【喻去妄為真】五又純白【喻複本還原】 四姓出家【四河入海同一醎味四姓出家同名釋氏】 一刹帝利【此雲王種】二婆羅門【此雲浄行】三吠奢【此雲商賈】四首陀【此雲農田】 四聖僧 道果僧 菩薩僧 佛應化僧 聖應化僧 四部衆 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七衆【圓覺經】 比丘 比丘尼 式乂摩那 沙彌 室羅末尼【一作沙彌尼此出家五衆】優婆塞 優婆夷【此在家二衆】 比丘四義【浄名肇注】 一浄命乞食 二破煩惱 三能持戒 四能怖魔 達摩六宗 有相宗 無相宗 定慧宗 戒行宗 無礙宗寂靜宗 六祖二派 曰青源思 曰南嶽譲 南嶽二派 曰臨濟 曰潙仰 青源三派 曰曹洞 曰法眼 曰雲門【雲門祖師文偃其的傳也】 五宗【五宗今惟臨濟獨盛】 臨濟宗 沩仰宗 雲門宗 曹洞宗 法眼宗 五敎 賢者敎 天台敎 慈恩敎 南山敎 宻敎 蓮社十八賢【晉逺公住廬山東林寺有白蓮池因号】 慧遠 劉遺民 雷次宗 周續之 宗炳 張野張诠 慧持 竺道生 慧永 道昺 慧叡 昙順 昙常 道敬 昙诜 佛防跋陀羅尊者佛防耶舍尊者 三支【髙僧?世稱天下?知不出三支】 支謙受業于支亮 支亮受業于支纖 東陽二幹【因語錄婺州名僧】 幹俊 幹輔 三生【?燈録有省郎夢至碧岩一老僧前煙穗極微雲此是檀越結願已二至矣】 第一生?宗時劍南安撫巡官 第二生憲皇時西蜀書記 第三生即今生也 六時經行【張喬詩逺公窗下蓮花漏猶向山中禮六時按僧規以六時經行六時燕坐】幽谷時【寅也】髙山時【夘也】日照髙山平地時【辰也】可中時【巳也】正中時【午也】鹿苑時【未也】至申則旦過而退 五種梵音【釋氏書】 正直 和雅 清徹 深滿 周遍 遠聞 出世五食【阿含唯識説】 一禅悅【禅定資神輕安适恱即爲食義】二願【願力持法法身増長即爲食義】三念【念力明記聖道現前即爲食義】四解脫【解脫除障居然資益即為食義】五法喜【法喜内充極喜樂故即爲食義】 苾蒭五徳【古師雲苾蒭西天草名有五徳故以名僧】 體性柔軟【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語麤犷】引蔓旁布【喻?法度人連緜不絶】馨香遠聞【喻成徳芬馥為衆所聞】能療疼痛【喻能斷煩惱毒害】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 五精舍【佛國】 給?園 靈鹫山 狝猴江 庵羅樹 竹林園 雁堂五層【天竺本記達嚫國有伽葉佛伽藍穿大石山作之】 最上為雁形 第二層作獅子形 第三層作馬形第四層作牛形 第五層作鴿形 五香水【嵗時記四月八日諸寺設齋浴佛作龍華防】 都梁香為青色水 郁金香為赤色水 丘降香為白色水 附子香為黃色水 安息香為黒色水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