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名勝

關燈
岩中 東頭曰仙棺岩有規形而鋭首者 次曰藥羅岩有石磨旁施藥羅 曰丹竈岩故竈彷佛頹壞尚有水淋火煉之色 曰木屐岩石形如屐緉 曰杼機岩若轉空軸而待織者 曰馬廏岩兩柱間懸一?若将秣焉 曰鷹架岩一木橫之似鷹已飛而溲滓常積 又其次曰染具杵臼二岩架軸舂碓之器宛然羅列 曰仙樂岩志雲山中常聞絲竹聲又若有物伏岩際跳梁驚躍曰獅子仙犬仙羊離列之為三岩 繇三岩而下曰辘轳岩舊有突尺水閣岩上外懸汲器以绠斂縱之 有土爐旁羅諸鐵器曰鐵爐岩 雜委諸工料狼籍不除似将營室者曰泥料岩 有壑而舟橫者窦而牀列者曰仙船岩曰仙牀岩惟栖真岩最髙有重樓複閣之勢故名 末曰奕棋岩岩中設石棋枰若兩人對奕者足迹罕至 廬山三宮【寰宇記匡裕兄弟七人皆冇道術于此仙去結廬尚在故名山有紫芝田常見二仙童采 芝人若逐之但聞呼曰猖客若覔芝草寂無所見雲】 上宮居岩表有三石梁長十丈濶盈尺其下虛懸次宮隔一谷有界城兩邊小圓峰呼為左右帳 下宮在彭蠡湖際 四勝【南康亦廬山勝也】 紫微山 湯泉 石洞 冷泉 東坡集二勝開元潄玉亭栖賢三峽橋 七詠【韋丹與東林僧韋徹相唱和廬山】 蓮花峰 石鏡 虎跑泉 聰明水 白鹿洞 銕船 康山廟 九疑峰【道州營道縣九峰相似難辨故曰九疑】 朱明峰【為蒲水源亦曰丹朱】石城峰【為沲水源】石樓峰【為巢水源】娥皇峰【為池水源上有二妃廟】舜源峰【為瀑水源實中峰也】女英峰【為砅水源或曰舜宅于此】箫韶峰【為漭水源】桂林峰【為洑水源亦曰華蓋】杞林峰【為湎水源亦曰巴林】 寶方山八岩洞【在武岡州南一名澬勝山其中有龍甲神像皆滴乳所成】 栖真 上屏 太保 朝陽 迎陽 芙蓉 隐山花乳 三遊洞【荊州三人過此作記刻石】 白居易 行簡 元稹 後二蘇黃庭堅亦此賦詩 大庾五嶺 大庾【南安軍一作塞上嶺】永明【道州一作都厐嶺】白芒【道州一作甿渚嶺】臨源【永州南一作越城嶺】臘嶺【柳州一作?田嶺】 廣州記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 定山七星岩【肇慶髙要縣神仙下都七區曲折列峙如北鬥】 中為石室岩 東逾?湖半裡為屏風岩 又一裡為阆風岩 石室西半裡為天柱岩 一裡為蟾蜍岩 又一裡為仙掌岩 西北二裡為阿坡岩 欽州三海岩【霍山縣西岩純石而内虛髙廣如堂石乳下?如璎珞宋州守陶弼記】錢岩 月岩 岩 都峤八峰【容州】 子 馬鞍 八疊 雲蓋 香爐 仙人 中峰丹竈 隐山六洞【靜江府西湖之隐山】 朝陽 夕陽 平華 北牖 嘉蓮 白雀 雙旌五馬二峰【府志玉融山在福清縣南】 左雙旌以兩峰峭立如旌也 右五馬以五峰騰踴如馬也 其麓曰覆釡亦以形似而名 武夷九曲【建甯府武夷山有溪九曲嘗有神降此自稱武夷君列仙傳籛铿二子長曰武次曰夷】一曲升真洞 二曲玉女峰 三曲仙機岩 四曲金雞岩 五曲鐵?亭 六曲仙掌峰 七曲石唐寺 八曲鼓樓岩 九曲新村市 百丈山六岩【莆田夾磜之東延袤百裡】 客防 古仙 石塔 石傘 石樓 重? 霞浦山四嶼【福甯州城東日出照映江水如霞故名山有文筆峰繪羅漢為飛騰顯怪之狀】青嶼 黒嶼 ?嶼 黃嶼 谷城山三精舎【興化府城東南與壺公山對峙今惟松隐存焉林光朝嘗講道于此】梅隐 松隐 竹隐 ?山十竒【羅源山形似?遮護民居故名】 仙人迹 感夢泉 山羊鼻 石虎 文筆峰 通濟橋 馬鞍山 雙石 前後布列石筍 并?山 天倉山三十六峰【成都記灌縣神仙以為帑庫括地象白沙一百八景青城三十六峰此也】前十八曰陽峰 後十八曰陰峰 巫山十二峰【形如巫字三峽七百裡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山海經夏後啟之臣血塗司神于巴】望霞 翠屏 朝雲 松巒 集仙 聚鶴 淨壇上升 起雲 栖鳯 登龍 聖泉【此峰有神女廟陽雲台】 明通十穴【防府達州明通縣井岐中其穴有十】 蝦蟆柱穴 巾子山穴 五丈椎穴 大閣穴 石桶穴 荼毒穴 鳯皇穴 修溪穴 船洞穴 ?句穴 五山聖燈【劍南廣記爾朱真人隋時成道唐懿僖間複抵蓬州州守以為惑衆沈于江二漁者得之 釋其?三人白日升天有仙閣岩夜出聖燈志雲聖燈現處有五】 北山 鳯皇山 連翹山 小蓬山 大蓬山【此尤靈異】 蜀山六圖【蜀人繪此六山以為屏障】 峨眉 青城 錦屏 劍門 巫山 赤甲白鹽山 防蒼山十九峰【大理府城北一名靈鹫山在龍首龍尾兩闗之間互百餘裡若屏風然峰夾一 澗懸瀑而下東注洱河蒼厓積雪經夏不消故亦名雪山】 自山南而北一斜陽峰南陽溪 二馬耳峰葶溟溪三佛頂峰莫殘溪 四聖應峰青碧溪 五馬龍 峰龍溪 六玉局峰綠玉溪 七龍泉峰中溪 八中峰桃溪 九觀音峰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