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名勝

關燈
有滄洲島水石泥沙皆如金色】流洲【西海】鳯麟洲【西海出續?膠】 金台山【戴司成集】 大金台【易水東南】西金台【大興東南】小金台【即燕昭王築宮師事郭隗置千金于上者金主慕其名築于舊城内】 泰山四觀【山頂】 日觀【雞鳴見日出】秦觀【望見長安】吳觀【望見防稽】周觀【望見嵩髙】 沙門四島【山東登州府蓬萊縣西北海中上有龍女廟凡渡遼者多泊此以避風】 鼍矶 牽牛 大竹 小竹 姑射二洞【平陽府城西即荘生所謂有神人居者】 姑射 蓮花 王屋山四柱【禹貢注山有三重其狀如屋上有濟源廟廟記古王者之屋四柱太行山似之】頂曰天壇 東曰日精 西曰月華 北曰天門 天平六峰【林縣泉石之勝逺過衡嶽山峰層疊此最髙大者柳宗元有記韓忠獻跋而勒石】倚屏 紫霄 煙霞 連雲 朝陽 羅漢 上有長者崖獻花台倚雲屏潄玉泉舞獸石白龍潭諸勝 隆慮三峰【一曰黃華山名山記林縣南負太行北接恒嶽】 南第一峰名仙人樓【髙五十丈有黃花谷岩出瀑布下注成池】南第二峰名玉女台【髙九百丈】北第三峰名魯般門 香山二峰【汝州寶豐縣舊名火珠山相傳觀世音證道處】 東曰大龍 西曰小龍 商山六逍遙館【郡國志西安商州即四皓隐處開元時髙太素避居山中建】 晴夏晚雲 中秋午月 冬日初出 春雪未融暑簟清風 夜階急雨 南五台【即盱眙軍曰南以别北五台也】 迦葉 寶積 紫銅 五峰 歸宗 黃山八峰【名勝志甯國太平縣南即歙黃山之一隅也有三十六峰惟八峰屬縣餘悉徽境】天都 疊嶂 仙人 翠微 望仙 九龍 聖泉芙蓉 定山六峰三泉【輿地勝記即六合山舊名六峰】 峰曰寒山 獅子 雙雞 芙蓉 髙妙 石人泉曰虎跑 真珠 白鼍 灊山三峰【灊一作潛安慶懷甯縣】 天柱 飛來 三台 陵陽三峰【名勝志甯國府城】 一峰疊嶂樓 二峰郡谯樓 三峰景徳寺 姑熟十詠【太平州】 姑熟溪 丹陽湖 謝公宅 淩?台 桓公井慈姥山 望夫石 牛渚矶 靈墟山 天門山 三隐【滁州全椒縣乘根山下各相去十餘裡皆古隐者所居有石台】 南隐 北隐 中隐 徑山七峰【名勝志髙三千餘丈乃天目東北峰有徑可通天目故名東西二徑盤旋迂曲飛磴而上】左宴坐峰 朝陽峰 北天顯峰 前堆珠峰 鉢盂峰【峰陰有鉢盂池】右鵬搏峰禦愛峰【宋髙宗遊賞故名】 靈隐五峰【錢塘】 飛來 白猨 稽留 月桂 蓮花 桐柏九峰【山在台州天台縣】 玉女 卧龍 紫霄 翠微 玉泉 蓮花 華林香琳 玉笥 寰宇記南陽唐縣桐柏山略同 天台五峰【國清寺側】 八桂【北】靈禽【東北】祥雲【東南】靈芝【西南】映霞【西北】 二竒【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見标瀑布飛流而界道】 赤城【天台山髙八千丈周回八百裡望之如赤城】瀑布 岘山二峰【地理志在金華東陽縣舊名二丘山殷仲堪守郡登此後人思之若襄陽羊祜因名】東岘 西岘【飛瀑自颠而下注于澗淙淙如潄玉】 錢塘二湖【周繞三十裡三面環山漢時金牛見湖中以為明聖之瑞因稱明聖湖以其負郭而西故 稱西湖蘇轼取葑泥積湖中南北徑十餘裡為長隄以通人行】 西曰裡湖 東曰外湖 按輿圖湖以西名者北直順天一開州一南直松江有舊西湖河南鄢陵一許州一睢州一汝甯一四川崇慶一富順一福建福州一漳州一廣東潮州一瓊州一廣西則桂林雲南則雲南特無蘇公其人故後世惟知杭與颍有之耳 西湖兩六橋 蘇公隄六橋一跨虹 二東淔 三壓隄 四望山五鎻瀾 六映波 楊公隄六橋一環碧 二流 金 三卧龍 四隐秀 五景行 六濬源 自第二橋入靈竺為趙公隄宋淳祐中京兆尹趙與【疑誤】築自斷橋至?山為白公隄唐郡守白居易築 玉笥山三十三峰【名山記在峽江】 太白 覆箱 送仙 上方 仙女 投龍 芙蓉正一 赤松 金桂 下方 三會 元秀 魏 仙 泰望 太陽 雙龍 雲台 瑞蓮 彩雲挂防 ?石 金庭 紫虛 降真 丹竈 西平石橋 防石 元皇 獅子 紫霞 金井 玉山五峰【興國志其山獨髙】 獅 ? 香爐 鉢盂 錫杖 王山十二境【郡國志在泰和周三百裡以王子喬控鶴來遊故名唐匡智修鍊于此改匡山】送龍潭 釣魚台 駕鶴峰 禮鬥壇 煉丹井衣冠冡 圍棋石 讀書岩 通仙橋 白蓮池崇?觀 滾泉池 臨川五嶺【撫州城中】 青雲嶺 逍遙嶺 鹽歩嶺 蕭家嶺 天慶嶺 仙岩二十四【明徐學谟遊仙岩記略出龍虎山一裡南迫大溪溪水澄瑩可鑒毛髪】初一岩若三人颀然立水側拱客而前曰三教岩似一人俯而瞰溪者曰觀水岩 岩之凹置厫具數處或啟或閉曰仙倉岩 下曰酒甕岩有陶罂斜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