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明集卷第十

關燈
為妖。

    彭生敢見。

     右七條。

     弟子生此百年。

    早聞三世。

    驗以衆經求諸故實。

    神鬼之證既布中國之書。

    菩提之果又表西天之學。

    聖教相符性靈無泯。

    緻言或異其揆唯一。

    但以聖人之化因物通感。

    抑引從急與奪随機。

    非會不言言必成務。

    非時不感感惟濟物。

    而參差業報取舍之塗遂分。

    往還緣集淪悟之情相舛。

    猥其小識晦茲大旨。

    滞親聞見莫辯幽微。

    此榆枋所以笑九萬。

    赤縣所以駭大千。

    故其宜也。

    若斯之倫遂構穿鑿駕危辯。

    鼓僞言扇非學。

    是謂異端。

    故宣尼之所害也。

    我皇繼三五而臨萬機。

    紹七百以禦六辯。

    勳格無稱道還淳粹。

    經天緯地之德。

    左日右月之明。

    皇王之所未曉。

    群聖之所不備。

    億兆之所宜通。

    将來之所必至。

    莫不鬯其玄波而達其幽緻者也。

    伏覽神論該冠真俗。

    三才載朗九服移心。

    蚑行蠢蠕猶知舞蹈。

    況在生靈誰不撫節。

    弟子少缺下帷尤蔽名理。

    既符夙志竊深踴躍。

    至于百家恢怪所述良多。

    搜神靈鬼顯驗非一。

    且般若之書本明斯義。

    既魔徒所排辄無兼引。

    自非格言孰能取正。

    略說七條。

    皆承經典。

    譬猶秋毫之憑五嶽。

    觸氏之附六軍。

    敢瀝微塵隻增悚污。

    弟子庾黔婁和南。

     太子家令殷鈞答。

     近辱告惠示。

    主上所敕臣下審神滅論。

    性與天道誠不得聞。

    徒觀二谛兼通三聖。

    俱闡片言析妙半字。

    含靈辭存五禮之中。

    旨該六合之外。

    譬河海之紀地。

    猶日月之麗天。

    伏讀歡愉魂影相慶。

    何者弟子夙陶玄化及長不虧。

    常恐識業未弘中塗回枉。

    或端然靜念心翺翔而靡薄。

    或吐言設論時見屈于辯聰。

    夫大道甚夷而黎元好徑。

    鹹用此也。

    今猥奉神旨昭若發蒙。

    且服且誦永為身寶。

    數日來公私牽挽。

    還辄頓卧未即白答。

    銜眷彌深。

    殷鈞和南。

     秘書郎張緬答。

     尋三世昉然二果昭著。

    安可惑六塵而不曉。

    迷五塗而長沒。

    以為形謝神滅骸亡識朽。

    此外道之邪見。

    豈可禦瞿昙之正法。

    所謂輕陳一旅敵堂堂之鋒。

    辄馳驽骀與骐骥而并行。

    恐長劫有盡領蟲方至。

    一身死壞複受一身。

    精神無托人畜随緣。

    涅槃明文瑞應高說。

    主上聖照幽深鏡察潭遠。

    譬兩祭而知不滅。

    喻妄作于背親。

    義随八引而舛入。

    言比性道而難聞。

    弟子少遊弱水。

    受戒樊鄧師白馬寺期法師。

    屢為談生死之深趣。

    亟說精神之妙旨。

    爾來師心絕此疑想。

    複睹斯判。

    益破魔塗。

    非但閱觌于今。

    方結緣于後。

    徒知歸信闇比求名。

    猥惠沾示深承眷笃。

    弟子張緬和南。

     五經博士陸琏答。

     琏白。

    逮告垂示敕答臣下審神滅論。

    伏讀天旨昭鏡塵蒙。

    弟子門宗三寶。

    少奉道訓。

    雖誠歸至教。

    識暗玄津。

    謹尋内外群聖開引殊文。

    如來說三乘以标一緻。

    言二谛以悟滞方。

    先王诠五禮以通愛敬。

    宣六樂以導性靈。

    或顯三世以征因果。

    或明誠感以驗應實。

    豈可頓排神源永絕緣識者哉。

    若然則善惡之報虛陳。

    祭敬之設為妄。

    求之情理其可安乎。

    而昧惑之徒尚多偏執。

    是以聖明玄覽遊神妙門。

    動言出理皎若朝晖。

    發文顯證朗如宵燭。

    頓足開建愚惛惬信凡鄙者也。

    伏習诏旨綜檢心源。

    謹裁還白不宣抃舞。

    弟子陸琏呈。

     楊州别駕張翻答。

     辱告。

    伏見敕答臣下審神滅論。

    盛旨窮機微言合道。

    生知出六儒之首。

    自然該十聖之外。

    至如感果之規理照三世。

    孝飨之範義貫百王。

    妙會與春冰等釋。

    至趣若秋旻共朗。

    足使調闡變情。

    桀跖移志。

    反澆風于遂古。

    振淳波乎方冊。

    英聲茂實粵不可尚。

    法師精理之秀擅高日下。

    俱沐聖化獨遊神明。

    深鑒道蘊洞識宗塗。

    弟子昔聞師說悟太儒之旨。

    今偶昌時奉不滅之訓。

    信以照晢吝蒙纾洗塵。

    蓋足蹈手舞言象豈能勝。

    張翻和南。

     太子左率王珍國答。

     辱告。

    伏見敕答臣下審神滅論。

    神之不滅經典明文。

    即心語事皎然在理。

    論神有滅實所駭歎。

    天照淵凝妙旨周博。

    折彼異端弘茲雅範。

    信可以朗悟冥塗。

    棟梁千載矣。

    伏覽歡戴竊深罔極。

    比故詣展遲獲咨申。

    王珍國呈。

     領軍将軍曹景宗答。

     枉告所宣答神滅敕。

    理周萬古旨包三世。

    六趣長迷于此永悟。

    五道恒疑曉若發蒙。

    自非鑒窮八解。

    照侔十号。

    排罔逸俗。

    安得如此。

    奉佩書紳。

    敢違寝食。

    法師識踰有境學詣無生。

    裕揚之善煥如東裡。

    披玩周環用忘所疾。

    曹景宗白答。

     光祿勳顔繕答。

     猥枉明诰頒述敕旨。

    審神不滅以答臣下。

    理據顯然表裡該妙。

    所以惠見獨宣舟梁合舉。

    夫目所不睹帷屏為隔。

    耳所不聞遐迩緻擁。

    不得以不聞不見。

    便謂無聲無物。

    今欲诘内教。

    當仗外書外書。

    不殊内教茲現書雲。

    魂氣無所不之。

    佛經又曰。

    而神不滅。

    既内外符同神在之事無所多疑。

    疑其滅者即蜉蝣不知晦朔。

    蟪蛄之非春秋。

    甯識大椿之永久日月之無窮。

    主上聖明超古微妙通神。

    在三之旨有證。

    孝飨之理斯光。

    蒼生管見已晦而複曉。

    晚俗淪真既迷而更悟。

    弟子宿植逢幸豫從餐道。

    投心慈氏歸敬誠深。

    唯孱來緣可期載懷凫藻而已。

    弟子顔繕呈。

     五經博士沉宏答。

     弟子宏稽首和南。

    辱告伏覽。

    敕答臣下審神滅論。

    夫唯幾難曉用晦易昏。

    自非凝神斯鑒探赜斯朗。

    豈能拯重雰于有惑。

    豈能運獨見于無明。

    竊惟大聖禦宇上德表物。

    踴法雲以湛潤。

    開慧日而增晖。

    遠比溟海近譬井幹。

    粵今遂古孰能識乎此焉。

    至如經喻雀飛瓶在。

    火滅字存。

    禮雲。

    非類弗歆祭乃降祉。

    且夢蘭以授鄭穆。

    結草以抗杜回。

    凡此群例不可悉紀。

    又五道遞往六度同歸。

    皆神之顯驗。

    不滅之幽旨。

    但郄克[跳-兆+麗]足豈從邯鄲比蹤。

    盧敖捷至甯與若士齊迹。

    今仰墜天璪俯逮闡提。

    所謂若披重霧以攀合璧。

    出幽夜而睹燭龍。

    短绠汲淵望瀾觇海。

    實歡喜頂戴。

    若無價寶珠。

    沉宏稽首和南。

     建康平司馬褧答。

     辱告。

    惠示敕難滅性論。

    竊以慈波洪被道冠衆。

    靈智照淵凝理絕群。

    古七禅八惠之辯。

    三空四谛之微。

    故以煥乎載籍炳于通诰也。

    所以優陀雲。

    喻如百首齊音同贊妙覺。

    尚不能言萬分之一矣。

    夫業生則報起因往則果來。

    雖義微而事着。

    亦理幽而證顯。

    自近可以知遠。

    尋迹可以探遐。

    譬如日月懸天。

    無假離婁之目。

    鳴鐘在耳。

    不勞子期之聽。

    而議者自昏迷途難曉。

    苟徇所懷坐颠坑阱。

    伏覽。

     皇上今旨理妙辭缛。

    緻極鈎深。

    究至寂而更闡。

    啟幽途以還晢。

    雖複列聖齊鏕群經聯奧。

    靈山金口禅水玉舌。

    終不能舍此以求通。

    違茲而得正信哉。

    澡江漢之波塵滓以滌。

    導德齊禮還風反化。

    法俗兼通于是乎在。

    付比言展方盡述贊。

    弟子司馬褧呈。

     左承丘仲孚答。

     伏覽。

    敕旨答臣下審神滅論。

    聖照淵深包括真俗。

    理超系表義冠群識。

    鑽奉神猷伏深舞蹈。

    惠示存眷。

    丘仲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