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彎弓射雕

關燈
了黑雕項頸,右手五指急松,正是:弓彎有若滿月,箭去恰如流星。

    黑雕待要閃避,箭杆已從項頸對穿而過。

    這一箭勁力未衰,恰好又射進了第二頭黑雕腹内,利箭貫着雙雕,自空急堕。

    衆人齊聲喝彩。

    餘下的黑雕再也不敢停留,四散高飛而逃。

     華筝對郭靖悄聲道:“把雙雕獻給我爹爹。

    ”郭靖依言捧起雙雕,奔到鐵木真馬前,單膝半跪,高舉過頂。

     鐵木真生平最愛的是良将勇士,見郭靖一箭力貫雙雕,心中甚喜。

    要知北國大雕非比尋常,雙翅展開來足有一丈多長,羽毛堅硬如鐵,撲擊而下,能把整頭小馬大羊攫到空中,端的厲害之極,連虎豹遇到大雕時也要迅速躲避。

    一箭雙雕,雖主屬巧運,究亦難能。

    鐵木真命親兵收起雙雕,笑道:“好孩子,你的箭法好得很啊!”郭靖不掩哲别之功,道:“是哲别師父教我的。

    ”鐵木真笑道:“師父是哲别,徒弟也是哲别。

    ”在蒙古語中,哲别是神箭手之意。

     拖雷相幫義弟,對鐵木真道:“爹爹,你說射中的有賞。

    我安答一箭雙雕,你賞什麼給他?”鐵木真道:“賞什麼都行。

    ”問郭靖道:“你要什麼?”拖雷喜道:“真的賞什麼都行?”鐵木真笑道:“難道我還能欺騙孩子?” 郭靖這些年來依鐵木真而居。

    諸将都喜他樸實和善,并不因他是漢人而有所歧視,這時見大汗神色甚喜,大家望着郭靖,都盼他能得到重賞。

     郭靖道:“大汗待我這麼好,我媽媽什麼都有了,不用再給我啦。

    ”鐵木真笑道:“你這孩子倒有孝心,總是先記着媽媽。

    那麼你自己要什麼?随便說吧,不用怕。

    ” 郭靖微一沉吟,雙膝跪在鐵木真馬前,道:“我自己不要什麼,我是代别人求大汗一件事。

    ”鐵木真道:“什麼?”郭靖道:“王罕的孫子都史又惡又壞,華筝嫁給他将來定要吃苦。

    求求大汗别把華筝許配給他。

    ” 鐵木真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說道:“真是孩子話,那怎麼成?咱們講究言而有信,許諾了的事可不能反悔。

    好罷,我賞你一件寶物。

    ”從腰間解下一口短刀,遞給郭靖。

    蒙古諸将啧啧稱賞,好生豔羨,原來這是鐵木真十分寶愛的佩刀,曾用以殺敵無數,若不是先前把話說得滿了,決不能輕易解賜。

     郭靖謝了賞,接過短刀。

    這口刀他見到鐵木真時常佩在腰間,這時拿在手中細看,見刀鞘是黃金所鑄,刀柄盡頭處鑄了一個黃金的虎頭,猙獰生威。

    鐵木真道:“你用我金刀,為我殺敵。

    ”郭靖應道:“是。

    當為大汗盡力!” 華筝忽然失聲而哭,躍上馬背,疾馳而去。

    鐵木真心腸如鐵,但見女兒這樣難過,也不禁心中一軟,微微歎了口氣,掉馬回營。

    蒙古衆王子諸将跟随在後。

     郭靖見衆人去盡,将短刀拔出鞘來,隻覺寒氣逼人,刃鋒上隐隐有血光之印,知道這口刀已不知殺過多少人了。

    刀鋒雖短,但刀身厚重,甚是威猛。

     把玩了一會,将刀鞘穿入腰帶,拔出長劍,又練起越女劍法來,練了半天,那一招“枝擊白猿”仍練不成功,不是躍得太低,便是來不及挽足平花。

    他心裡急躁,沉不住氣,反而越來越糟,隻練得滿頭大汗。

    忽聽馬蹄聲響,華筝又馳馬而來。

     她馳到近處,翻身下馬,橫卧草地,一手支頭,瞧着郭靖練劍,見他神情辛苦,叫道:“别練了,息忽兒吧。

    ”郭靖道:“你别來吵我,我沒工夫陪你說話。

    ”華筝就不言語了,笑吟吟地望着他,過了一會,從懷裡摸出了一塊手帕,打了兩個結,向他抛擲過去,叫道:“擦擦汗吧。

    ”郭靖嗯了一聲,卻不去接,任由手帕落地,仍然練劍。

    華筝道:“剛才你懇求爹爹,别讓我嫁給都史,那為什麼?”郭靖道:“都史很壞,從前放豹子要吃你哥哥拖雷。

    你嫁了給他,他會打你的。

    ”華筝微笑道:“他如打我,你來幫我啊。

    ”郭靖一呆,道:“那……那怎麼成?”華筝凝視着他,柔聲道:“我如不嫁給都史,那麼嫁給誰?”郭靖搖搖頭,道:“我不知道。

    ”華筝“呸”了一聲,本來滿臉紅暈,突然間轉成怒色,說道:“你什麼都不知道!” 過了一會,她臉上又現微笑,隻聽得懸崖頂上兩頭小白雕不住啾啾鳴叫,忽然遠處鳴聲慘急,那頭大白雕疾飛而至。

    它追逐黑雕到這時方才回來,想是衆黑雕将它誘引到了極遠之處。

    雕眼視力極遠,早見到愛侶已喪生在懸崖之上,那雕晃眼間猶如一朵白雲從頭頂飛掠而過,跟着迅速飛回。

     郭靖住了手,擡起頭來,隻見那頭白雕盤來旋去,不住悲鳴。

    華筝道:“你瞧這白雕多可憐。

    ”郭靖道:“嗯,它一定很傷心!”隻聽得白雕一聲長鳴,振翼直上雲霄。

     華筝道:“它上去幹什麼……”語聲未畢,那白雕突然如一枝箭般從雲中猛沖下來,噗的一聲,一頭撞上岩石,登時斃命。

    郭靖與華筝同聲驚呼,一齊跳起,吓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忽然背後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可敬!可敬!” 兩人回過頭來,見是一個蒼須漢人,臉色紅潤,神情慈和,手裡拿着一柄拂塵。

    這人裝束甚是古怪,頭頂梳了三個髻子,高高聳立,一件道袍一塵不染,在這風沙之地,不知如何竟能這般清潔。

    郭靖自那晚見了尹志平後,向師父們問起,知道那是中土的出家人道士。

    他說的是漢語,華筝不懂,也就不再理會,轉頭又望懸崖之頂,忽道:“兩頭小白雕死了爹娘,在這上面怎麼辦?”這懸崖高聳接雲,四面都是險岩怪石,無可攀援。

    兩頭乳雕尚未學會飛翔,眼見是要餓死在懸崖之頂了。

     郭靖向懸崖頂望了一會,說道:“除非有人生翅膀飛上去,才能救小白雕下來。

    ”拾起長劍,又練了起來,練了半天,這一招“枝擊白猿”仍毫無進步,正自焦躁,忽聽得身後一個聲音冷冷地道:“這般練法,再練一百年也沒用。

    ”郭靖收劍回顧,見說話的正是那頭梳三髻的道士,問道:“你說什麼?” 那道士微微一笑,也不答話,忽地欺進兩步,郭靖隻覺右臂一麻,也不知怎的,但見青光一閃,手裡本來緊緊握着的長劍已到了道士手中。

    空手奪白刃之技二師父本也教過,雖然未能練熟,大緻訣竅也已領會,但這道士刹那間奪去自己長劍,竟不知他使的是什麼手法。

    這一來不由得大駭,躍開三步,擋在華筝面前,順手抽出鐵木真所賜的金柄短刀,以防道士傷害于她。

     那道士叫道:“看清楚了!”縱身而起,隻聽得一陣嗤嗤嗤嗤之聲,已揮劍在空中連挽了六七個平花,然後輕飄飄地落在地下。

    郭靖隻瞧得目瞪口呆,楞楞地出了神。

     那道士将劍往地下一擲,笑道:“那白雕十分可敬,它的後嗣不能不救!”一提氣,直往懸崖腳下奔去,隻見他手足并用,捷若猿猴,輕如飛鳥,竟在懸崖上爬将上去。

    這懸崖高達數十丈,有些地方直如牆壁一般陡峭,但那道士隻要手足在稍有凹凸處一借力,立即蹿上。

     郭靖和華筝看得心中怦怦亂跳,心想他隻要一個失足,跌下來豈不是成了肉泥?但見他身形越來越小,似乎已鑽入了雲霧之中。

    華筝掩住了眼睛不敢再看,問道:“怎樣了?”郭靖道:“快爬到頂了……好啦,好啦!”華筝放下雙手,正見那道士飛身而起,似乎要落下來一般,不禁失聲驚呼,那道士卻已落在懸崖之頂。

    他道袍的大袖在崖頂烈風中伸展飛舞,自下望上去,真如一頭大鳥相似。

     那道士探手到洞穴之中,将兩頭小雕捉了出來,放在懷裡,背脊貼着崖壁,直溜下來,遇到凸出的山石時或手一鈎,或腳一撐,稍緩下溜之勢,溜到光滑的石壁上時則順瀉而下,轉眼間腳已落地。

     郭靖和華筝急奔過去。

    那道士從懷裡取出了白雕,以蒙古語對華筝道:“你能好好地喂養嗎?”華筝又驚又喜,忙道:“能、能、能!”伸手去接。

    那道士道:“小心别給啄到了。

    雕兒雖小,這一啄可仍厲害得緊。

    ”華筝解下腰帶,把每頭小雕的一隻腳縛住,喜滋滋地捧了,道:“我去捉蟲來喂小雕兒。

    ” 那道士道:“且慢!你須答應我一件事,才把小雕兒給你。

    ”華筝道:“什麼事?”那道士道:“我上崖頂捉雕兒的事,你們兩個可不能對人說起。

    ”華筝笑道:“好,那還不容易?我不說就是。

    ”那道士微笑道:“這對白雕長大了可兇猛得很呢,先喂蟲,大了再喂肉,喂的時候得留點兒神。

    ”華筝滿心歡喜,對郭靖道:“咱們一個人一隻,我拿去先給你養,好嗎?”郭靖點點頭。

    華筝翻上馬背,飛馳而去。

     郭靖楞楞地一直在想那道士的功夫,便如傻了一般。

    那道士拾起地下長劍,遞還給他,一笑轉身。

    郭靖見他要走,急道:“你……請你,你别走。

    ”道士笑道:“幹嗎?”郭靖摸頭搔耳,不知如何是好,忽地撲翻在地,砰砰砰不住磕頭,一口氣也不知磕了幾十個。

    道士笑道:“你向我磕頭幹什麼?” 郭靖心裡一酸,見到那道士面色慈祥,猶如遇到親人一般,似乎不論什麼事都可向他傾吐,忽然兩滴大大的眼淚從臉頰上流了下來,哽咽道:“我我……我蠢得很,功夫老學不會,惹得六位恩師生氣。

    ”那道士微笑道:“你待怎樣?”郭靖道:“我日夜拚命苦練,可總不行,說什麼也不行……”道士道:“你要我教你一門法子?”郭靖道:“正是!”伏在地下,又砰砰砰地連磕了十幾個頭。

    說到尊敬長上,蒙古人和漢人的習俗相同,均以磕頭最為恭敬。

     那道士又微微一笑,說道:“我瞧你倒也誠心。

    這樣吧,再過三天是月半,月亮最圓之時,我在崖頂上等你。

    你可不許對誰說起!”說着向着懸崖一指,飄然而去。

    郭靖急道:“我……我上不去!”那道士毫不理會,猶如足不點地般,早去得遠了。

     郭靖心想:“他是故意和我為難,明明是不肯教我的了。

    ”轉念又想:“我又不是沒師父,六位師父這般用心教我,我自己愚笨,又有什麼法子?這個道士伯伯本領再大,我學不會,那也沒用。

    ”想到這裡,望着崖頂出了一會神,就撇下了這件事,提起長劍,把“枝擊白猿”那一招一遍又一遍地練下去,直練到太陽下山,始終沒練會,腹中饑餓,這才回家。

     三天晃眼即過。

    這日下午韓寶駒教他金龍鞭法,這軟兵刃非比别樣,巧勁不到,不但傷不到敵人,反而損了自己。

    蓦然間郭靖勁力一個用錯,軟鞭反過來刷的一聲,在自己腦袋上砸起了老大一個疙瘩。

    韓寶駒脾氣暴躁,反手就是一記耳光。

    郭靖不敢做聲,提鞭又練。

    韓寶駒見他努力,于自己發火倒頗為歉然,郭靖雖接連又出了幾次亂子,也就不再怪責,教了五招鞭法,好好勉勵了幾句,命他自行練習,上馬而去。

     練這金龍鞭法時苦頭可就大啦,隻練了十數趟,額頭、手臂、大腿上已到處都是烏青。

    郭靖又痛又倦,倒在草原上呼呼睡去,一覺醒來,圓圓的月亮已從山間鑽了出來,隻感鞭傷陣陣作痛,臉上給三師父打的這一掌,也尚有麻辣之感。

     他望着崖頂,忽然間生出一股狠勁,咬牙道:“道士伯伯能上去,我為什麼不能?”奔到懸崖腳下,攀藤附葛,一步步地爬上去,隻爬了六七丈高,上面光溜溜的崖陡如壁,寸草不生,又怎能再上去一步? 他咬緊牙關,勉力試了兩次,都是剛爬上一步,就是一滑,險些跌下去粉身碎骨。

    他心知無望,籲了一口氣,要想下來,不料望下一瞧,隻吓得魂飛魄散。

    原來上來時一步步地硬挺,待得再想從原路下去時,本來的落腳之點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