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謂斯人為自念己。
爾時王波斯匿即從閑堂靜室起。
即嚴駕羽寶車将諸營從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向在閑堂靜室自生心念。
何等衆生自念己。
何等衆生不自念己。
時我世尊複重思念。
諸有身口意念惡颠倒者,是謂斯人不自念己。
雲何衆生而自念己。
若有衆生身口意行清淨。
是謂斯人為自念己。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曰:如是如王所言諸有身口意行不清淨者其人則不自念己。
若有身口意清淨者,則為自念己。
所以然者,大王當知。
諸有不自念己為自減損興不善法。
諸有身口意行清淨者,則自為己。
所以然者,以其人修清淨行故。
爾時尊者馬聲便說斯偈。
夫人習惡者,不慮後世緣。
為惡自受殃,殃身永不滅。
是故說曰兇人行虐沈漸數數快欲為之罪報自然者,所生之處受其惡報。
生地獄中榜笞無量。
餓鬼中愚惑為苦。
生畜生中償罪為苦。
若生人中行缺為苦。
是故說曰快欲為之罪報自然也。
凡人為惡,不能自覺,愚癡快意。
後受郁毒。
凡人為惡不能自覺者,凡夫愚人恒懷愚惑恣情為惡不能改更。
亦不知後受其報,猶如有人行過山崄。
兩邊崄峻閉眼而過。
不知身危或緻命終。
此凡夫人亦複如是,生盲無智亦不知後當受報。
是故說曰凡人為惡不能自覺也。
愚癡快意後受郁毒者,有智之士明眼視瞻,猶如一趣之道有大火坑。
行人經過先不谙道。
明者指授語行人曰:中道有大火坑不得經過。
卿等可于此息意勿複前行。
諸人意勇不信其語。
各共進前皆堕火坑。
受痛甚苦号天喚呼悔亦無及。
自相謂言:智人所敕不從其教。
今受苦痛知當訴誰。
此衆生颠倒亦複如是,一向趣人道為智人所诃。
止道多艱難有郁毒痛。
卿等設欲前進必遇此患不免其難。
是故說曰愚癡快意後受郁毒也。
夫人行惡,還自熾然,啼泣流面。
後受其報。
夫人行惡者,純惡不善不念不喜。
是故說夫人行惡也。
還自熾然者,若人懷變悔心知有愁憂之惱。
晝夜憂思以緻煩熱。
是故說曰夫人行惡還自熾然也。
啼泣流面者,晝夜悲泣逢頭亂發舉聲悲泣。
是故說啼泣流面也。
後受其報者,酸苦無量不可愛樂。
兼有愁憂苦惱艱難無數憂慮百千是故說後受其報也。
吉人行德,相随積增,甘心為之。
福應自然。
吉人行德者,猶如有人行應得至。
為天人所恭敬。
歎譽其德。
稱揚善名。
四遠皆聞。
無數諸人皆來供養。
是故說吉人行德也。
相随積增者,晝夜喜慶無有憂愁。
心意歡悅無有煩熱。
是故說相随積增也。
甘心為之福應自然者,若生天身福應自然。
宮室百億五色玄黃快樂無極。
若生人間五樂自娛作倡伎樂。
以自歡悅心意怡然不興亂想。
是故說甘心為之福應自然。
戲笑為惡,已作身行,号泣受報。
随行罪至。
戲笑為惡者,善惡之行皆有輕重。
身口意造非獨一類。
或依己身戲笑為惡觸堯衆生不安其所。
或以瓦石刀器共相傷害。
或合會彼此由緻鬥訟,猶如世人好喜鬥羊鬥雞鬥駝鬥牛鬥人鬥象。
或以罵詈來往。
見以歡喜不能自勝。
若其壽終啼哭受苦。
是故說戲笑為惡已作身行号泣受報随行罪至也。
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罪在陰伺。
如灰覆火。
惡不即時者,夫人造行報不即應。
昔有異國生即應草若以彼草。
着乳中者,即成為酪不移時節。
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也。
若不爾者其義雲何。
答曰:愚者被燒然後乃悟。
罪在陰伺如灰覆火者,猶若以灰覆火。
人不覺足往蹈之。
漸漸熱徹乃知燒足。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當行惡時甘心悅豫。
若壽終後身堕惡道五毒加治。
乃自覺悟方知罪至。
是故說罪在陰伺如灰覆火也。
惡不即時,如彼利劍,不慮後世。
當受其報。
惡不即時者,或有衆生習其惡本。
壽經百年自恃年壽謂為無罪。
自相謂言:人之為惡皆謂有罪。
我躬行之方便延壽。
諸有屠兒獵師自興诽謗謂。
沙門瞿昙行不真實好行妄語虛辭萬端。
教敕弟子言:諸有殺生傷害人物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畜生餓鬼受苦無量。
是故世尊躬說偈曰: 惡為惡所纏,為惡不自覺。
至惡知惡至,受惡惡根原。
時彼屠兒聞佛所說猶不改更。
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
不慮後世當受其報。
報對卒至乃知為惡複當經曆地獄餓鬼畜生。
是故說不慮後世當受其報也。
如鐵生垢,反食其身,惡生于心。
還自壞形。
如鐵生垢者,猶如淨鐵及明淨鏡。
瑩治淨潔無有塵垢。
然其人藏隐不牢。
或在土中或在濕地便生重垢。
觸便碎散不任本用,猶如利刀人所愛敬。
恒自防備不離其身。
中便忘誤安置不牢。
便生塵垢本鐵不存。
追惟此刀乃無有價。
一朝壞敗不可任用。
是故說如鐵生垢反食其身也。
彼修行人亦複如是,為貪欲所覆閉。
不慮後世殃衆惱。
與惡知識從事。
不以善為友。
緣是故殃自毀其根。
不修梵行淫逸不淨。
已自招患而受其報。
是故說曰惡生于心還自害形也。
爾時王波斯匿即從閑堂靜室起。
即嚴駕羽寶車将諸營從至世尊所。
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須臾退坐前白佛言:向在閑堂靜室自生心念。
何等衆生自念己。
何等衆生不自念己。
時我世尊複重思念。
諸有身口意念惡颠倒者,是謂斯人不自念己。
雲何衆生而自念己。
若有衆生身口意行清淨。
是謂斯人為自念己。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曰:如是如王所言諸有身口意行不清淨者其人則不自念己。
若有身口意清淨者,則為自念己。
所以然者,大王當知。
諸有不自念己為自減損興不善法。
諸有身口意行清淨者,則自為己。
所以然者,以其人修清淨行故。
爾時尊者馬聲便說斯偈。
夫人習惡者,不慮後世緣。
為惡自受殃,殃身永不滅。
是故說曰兇人行虐沈漸數數快欲為之罪報自然者,所生之處受其惡報。
生地獄中榜笞無量。
餓鬼中愚惑為苦。
生畜生中償罪為苦。
若生人中行缺為苦。
是故說曰快欲為之罪報自然也。
凡人為惡,不能自覺,愚癡快意。
後受郁毒。
凡人為惡不能自覺者,凡夫愚人恒懷愚惑恣情為惡不能改更。
亦不知後受其報,猶如有人行過山崄。
兩邊崄峻閉眼而過。
不知身危或緻命終。
此凡夫人亦複如是,生盲無智亦不知後當受報。
是故說曰凡人為惡不能自覺也。
愚癡快意後受郁毒者,有智之士明眼視瞻,猶如一趣之道有大火坑。
行人經過先不谙道。
明者指授語行人曰:中道有大火坑不得經過。
卿等可于此息意勿複前行。
諸人意勇不信其語。
各共進前皆堕火坑。
受痛甚苦号天喚呼悔亦無及。
自相謂言:智人所敕不從其教。
今受苦痛知當訴誰。
此衆生颠倒亦複如是,一向趣人道為智人所诃。
止道多艱難有郁毒痛。
卿等設欲前進必遇此患不免其難。
是故說曰愚癡快意後受郁毒也。
夫人行惡,還自熾然,啼泣流面。
後受其報。
夫人行惡者,純惡不善不念不喜。
是故說夫人行惡也。
還自熾然者,若人懷變悔心知有愁憂之惱。
晝夜憂思以緻煩熱。
是故說曰夫人行惡還自熾然也。
啼泣流面者,晝夜悲泣逢頭亂發舉聲悲泣。
是故說啼泣流面也。
後受其報者,酸苦無量不可愛樂。
兼有愁憂苦惱艱難無數憂慮百千是故說後受其報也。
吉人行德,相随積增,甘心為之。
福應自然。
吉人行德者,猶如有人行應得至。
為天人所恭敬。
歎譽其德。
稱揚善名。
四遠皆聞。
無數諸人皆來供養。
是故說吉人行德也。
相随積增者,晝夜喜慶無有憂愁。
心意歡悅無有煩熱。
是故說相随積增也。
甘心為之福應自然者,若生天身福應自然。
宮室百億五色玄黃快樂無極。
若生人間五樂自娛作倡伎樂。
以自歡悅心意怡然不興亂想。
是故說甘心為之福應自然。
戲笑為惡,已作身行,号泣受報。
随行罪至。
戲笑為惡者,善惡之行皆有輕重。
身口意造非獨一類。
或依己身戲笑為惡觸堯衆生不安其所。
或以瓦石刀器共相傷害。
或合會彼此由緻鬥訟,猶如世人好喜鬥羊鬥雞鬥駝鬥牛鬥人鬥象。
或以罵詈來往。
見以歡喜不能自勝。
若其壽終啼哭受苦。
是故說戲笑為惡已作身行号泣受報随行罪至也。
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罪在陰伺。
如灰覆火。
惡不即時者,夫人造行報不即應。
昔有異國生即應草若以彼草。
着乳中者,即成為酪不移時節。
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也。
若不爾者其義雲何。
答曰:愚者被燒然後乃悟。
罪在陰伺如灰覆火者,猶若以灰覆火。
人不覺足往蹈之。
漸漸熱徹乃知燒足。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當行惡時甘心悅豫。
若壽終後身堕惡道五毒加治。
乃自覺悟方知罪至。
是故說罪在陰伺如灰覆火也。
惡不即時,如彼利劍,不慮後世。
當受其報。
惡不即時者,或有衆生習其惡本。
壽經百年自恃年壽謂為無罪。
自相謂言:人之為惡皆謂有罪。
我躬行之方便延壽。
諸有屠兒獵師自興诽謗謂。
沙門瞿昙行不真實好行妄語虛辭萬端。
教敕弟子言:諸有殺生傷害人物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畜生餓鬼受苦無量。
是故世尊躬說偈曰: 惡為惡所纏,為惡不自覺。
至惡知惡至,受惡惡根原。
時彼屠兒聞佛所說猶不改更。
是故說曰:惡不即時如[W169]牛乳。
不慮後世當受其報。
報對卒至乃知為惡複當經曆地獄餓鬼畜生。
是故說不慮後世當受其報也。
如鐵生垢,反食其身,惡生于心。
還自壞形。
如鐵生垢者,猶如淨鐵及明淨鏡。
瑩治淨潔無有塵垢。
然其人藏隐不牢。
或在土中或在濕地便生重垢。
觸便碎散不任本用,猶如利刀人所愛敬。
恒自防備不離其身。
中便忘誤安置不牢。
便生塵垢本鐵不存。
追惟此刀乃無有價。
一朝壞敗不可任用。
是故說如鐵生垢反食其身也。
彼修行人亦複如是,為貪欲所覆閉。
不慮後世殃衆惱。
與惡知識從事。
不以善為友。
緣是故殃自毀其根。
不修梵行淫逸不淨。
已自招患而受其報。
是故說曰惡生于心還自害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