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清徹。
在大衆中。
心自感激。
三自稱善快哉。
大道不距微細。
今蒙聖恩。
得盡諸漏。
即從座起。
繞佛三匝。
還複本座。
現十八變。
于無馀泥洹界而取泥洹。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内箭亦如是,愛箭傷衆生。
昔佛在摩竭國甘黎園中城北石室窟中。
有衆多獵師。
入山遊獵。
廣施羅網。
殺鹿無數。
複還上山。
時有一鹿。
堕彼弶中。
大聲喚呼。
獵師聞已,各各馳奔。
自還堕弶。
傷害人民不可稱數。
雖複不死被瘡極重。
痛不可言:各相扶持劣得到舍。
求諸膏藥以傅其瘡。
室家五親各迎屍喪歸還耶。
旬之其中被瘡衆生。
自知瘡差。
厭患遊獵。
宿緣應度種諸善本。
便自舍家學道作沙門。
爾時世尊,與無央數百千衆生。
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世尊,為彼衆生。
欲拔其根修立功德示現教誡。
永離生死。
常處福堂。
于大衆中。
而說此偈。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内箭亦如是,愛箭傷衆生。
時彼獵者,雖為沙門不自覺知。
如來今日證明我等定為獵師。
内自慚愧。
自省本過。
在閑靜處思惟止觀。
系意不亂所以族姓子。
剃除須發着三法衣。
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
自身作證而自娛樂。
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更不複受生死。
如實知之。
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六通清徹。
無所罣礙。
是故說此偈。
能覺知是者,愛苦共生有。
無欲無有想,比丘專念度。
能覺知是者,愛者衆病之首,猶如城郭。
聚集人民憑地自怙。
雲何愛衆病之首。
如佛所說,泥梨受苦其數難量。
皆由愛所造。
凡在地獄受諸苦惱。
皆由愛病。
諸殺生者,亦由愛緻。
不與取淫逸妄語。
十不善行亦複如是,皆由愛心。
造斯諸惡。
十惡已具死入地獄。
十三火炙燒炙其身。
雲何為十三。
有二火山當前向身入腹穿脊過。
又二火山從背後來入脊從腹出。
又二火山從左脅入右脅出。
又二火山從右脅入左脅出。
又二火山從下入上出。
又二火山從上入下出,第十三火山何者,是自身所造。
渴愛者是也。
十二火山其痛可忍。
自身所造渴愛火山者不可療治。
如佛契經。
獄卒阿旁問諸罪人。
汝等為從何來。
罪人報曰:我等饑困亦不自知。
為從何來。
爾時獄卒。
即以熱鐵丸。
強令使食。
獄卒斯須複問罪人。
汝等為從何來。
我等甚渴。
亦不自知為從何來。
爾時獄卒。
偃卧罪人。
洋銅灌口燒口咽喉皆悉下過。
取要言之。
地獄苦痛憂惱萬端。
受畜生形衆苦無數。
雲何為畜生受苦。
如佛契經所說,于是比丘。
生畜生者,多諸苦惱。
比丘當知。
若有衆生堕畜生者,生冥長冥于冥無常。
此等何者,是所謂入地蟄蟲。
是皆由前身貪樂愛欲。
身口意行惡身壞命終。
死為地中蟄蟲。
是謂冥生冥長于冥命終。
是謂比丘畜生甚苦甚痛難忍。
或有衆生。
緣四大生緣四大長緣四大終。
此何者是所謂疱生。
是皆由前身貪着愛味故。
身口意惡。
身壞命終生疱蟲中。
緣四大生緣四大長緣四大命終。
是謂比丘畜生甚苦甚痛難忍。
比丘當知複有衆生。
生畜生中聞人大小便臭氣馳走奔向。
我等食是飲是。
此等何者,是所謂雞狗豬豚驢野狐烏鳥等是也。
比丘當知餓鬼甚苦。
雲何餓鬼苦。
或有餓鬼食啖須發或食身毛。
或食指爪齒身垢薄膜至厚皮。
至革筋骨心脾腎肝膽大小腸胃屎腦髓淚汗涕唾膿血脂膩膽尿。
如此衆類。
餓鬼所食受此衆苦。
皆由前身貪着愛味悭貪獨食。
設施人食咒詛罵詈。
汝等啖我食如食膿血大小便亦複如是,後為餓鬼食此衆穢。
複有餓鬼本為人時,獨食無恥初不施人一粒之米。
若見人施者抑遮使止。
後為餓鬼經曆久遠。
耳曾不聞飲食之名。
況得食乎。
此餓鬼苦不可具宣。
此三惡趣受苦無量。
斯由前身愛心堅固種此諸苦。
是故佛說愛者衆病之首也。
愛苦共生有者無欲無有想。
欲已去離永盡無馀。
已吐已舍。
無有熱惱衆患之本。
是故說曰:無欲無有想。
比丘專念度者,比丘專意初不錯亂離邊至無邊。
從此彼岸入泥洹境。
清無熱惱。
一切戀愛心寂然不起。
是故說曰:比丘專念度也。
無放逸品第四上。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戒為甘露道者,不放逸人雖死亦不為死。
昔一比丘行滿德充六時行道無毫釐減失。
初夜中夜後夜精勤汲汲斯須不惓。
如是經久胸滿結氣得心痛患。
衆醫療治竟不除差便忽命終。
有一優婆塞聰明高才無事不知。
到比丘僧中而說此偈。
學禅修定者雖身變敗壞甯敗。
就後世不敗令存在。
何以故爾。
不學禅定者自既不染神複不度人。
何以故不自染神受他信施衣被飯食床卧具病瘦醫藥不能消化畢其施恩命終之後當複報償不能濟彼者兼使檀越主人不得果報不能顯揚佛法雖存日損日耗。
大法隐沒外道熾盛。
如此之類喪法原首。
是故說曰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複重說曰放逸為死徑者,放逸之人多諸愆咎種。
今世後世不善根栽。
尊者馬師亦作是說。
智者舍放逸猶如捐毒藥。
放逸多愆咎今世亦後世。
智者返其原尋究放逸本。
咄嗟
在大衆中。
心自感激。
三自稱善快哉。
大道不距微細。
今蒙聖恩。
得盡諸漏。
即從座起。
繞佛三匝。
還複本座。
現十八變。
于無馀泥洹界而取泥洹。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内箭亦如是,愛箭傷衆生。
昔佛在摩竭國甘黎園中城北石室窟中。
有衆多獵師。
入山遊獵。
廣施羅網。
殺鹿無數。
複還上山。
時有一鹿。
堕彼弶中。
大聲喚呼。
獵師聞已,各各馳奔。
自還堕弶。
傷害人民不可稱數。
雖複不死被瘡極重。
痛不可言:各相扶持劣得到舍。
求諸膏藥以傅其瘡。
室家五親各迎屍喪歸還耶。
旬之其中被瘡衆生。
自知瘡差。
厭患遊獵。
宿緣應度種諸善本。
便自舍家學道作沙門。
爾時世尊,與無央數百千衆生。
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世尊,為彼衆生。
欲拔其根修立功德示現教誡。
永離生死。
常處福堂。
于大衆中。
而說此偈。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内箭亦如是,愛箭傷衆生。
時彼獵者,雖為沙門不自覺知。
如來今日證明我等定為獵師。
内自慚愧。
自省本過。
在閑靜處思惟止觀。
系意不亂所以族姓子。
剃除須發着三法衣。
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
自身作證而自娛樂。
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更不複受生死。
如實知之。
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六通清徹。
無所罣礙。
是故說此偈。
能覺知是者,愛苦共生有。
無欲無有想,比丘專念度。
能覺知是者,愛者衆病之首,猶如城郭。
聚集人民憑地自怙。
雲何愛衆病之首。
如佛所說,泥梨受苦其數難量。
皆由愛所造。
凡在地獄受諸苦惱。
皆由愛病。
諸殺生者,亦由愛緻。
不與取淫逸妄語。
十不善行亦複如是,皆由愛心。
造斯諸惡。
十惡已具死入地獄。
十三火炙燒炙其身。
雲何為十三。
有二火山當前向身入腹穿脊過。
又二火山從背後來入脊從腹出。
又二火山從左脅入右脅出。
又二火山從右脅入左脅出。
又二火山從下入上出。
又二火山從上入下出,第十三火山何者,是自身所造。
渴愛者是也。
十二火山其痛可忍。
自身所造渴愛火山者不可療治。
如佛契經。
獄卒阿旁問諸罪人。
汝等為從何來。
罪人報曰:我等饑困亦不自知。
為從何來。
爾時獄卒。
即以熱鐵丸。
強令使食。
獄卒斯須複問罪人。
汝等為從何來。
我等甚渴。
亦不自知為從何來。
爾時獄卒。
偃卧罪人。
洋銅灌口燒口咽喉皆悉下過。
取要言之。
地獄苦痛憂惱萬端。
受畜生形衆苦無數。
雲何為畜生受苦。
如佛契經所說,于是比丘。
生畜生者,多諸苦惱。
比丘當知。
若有衆生堕畜生者,生冥長冥于冥無常。
此等何者,是所謂入地蟄蟲。
是皆由前身貪樂愛欲。
身口意行惡身壞命終。
死為地中蟄蟲。
是謂冥生冥長于冥命終。
是謂比丘畜生甚苦甚痛難忍。
或有衆生。
緣四大生緣四大長緣四大終。
此何者是所謂疱生。
是皆由前身貪着愛味故。
身口意惡。
身壞命終生疱蟲中。
緣四大生緣四大長緣四大命終。
是謂比丘畜生甚苦甚痛難忍。
比丘當知複有衆生。
生畜生中聞人大小便臭氣馳走奔向。
我等食是飲是。
此等何者,是所謂雞狗豬豚驢野狐烏鳥等是也。
比丘當知餓鬼甚苦。
雲何餓鬼苦。
或有餓鬼食啖須發或食身毛。
或食指爪齒身垢薄膜至厚皮。
至革筋骨心脾腎肝膽大小腸胃屎腦髓淚汗涕唾膿血脂膩膽尿。
如此衆類。
餓鬼所食受此衆苦。
皆由前身貪着愛味悭貪獨食。
設施人食咒詛罵詈。
汝等啖我食如食膿血大小便亦複如是,後為餓鬼食此衆穢。
複有餓鬼本為人時,獨食無恥初不施人一粒之米。
若見人施者抑遮使止。
後為餓鬼經曆久遠。
耳曾不聞飲食之名。
況得食乎。
此餓鬼苦不可具宣。
此三惡趣受苦無量。
斯由前身愛心堅固種此諸苦。
是故佛說愛者衆病之首也。
愛苦共生有者無欲無有想。
欲已去離永盡無馀。
已吐已舍。
無有熱惱衆患之本。
是故說曰:無欲無有想。
比丘專念度者,比丘專意初不錯亂離邊至無邊。
從此彼岸入泥洹境。
清無熱惱。
一切戀愛心寂然不起。
是故說曰:比丘專念度也。
無放逸品第四上。
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失道為自喪。
戒為甘露道者,不放逸人雖死亦不為死。
昔一比丘行滿德充六時行道無毫釐減失。
初夜中夜後夜精勤汲汲斯須不惓。
如是經久胸滿結氣得心痛患。
衆醫療治竟不除差便忽命終。
有一優婆塞聰明高才無事不知。
到比丘僧中而說此偈。
學禅修定者雖身變敗壞甯敗。
就後世不敗令存在。
何以故爾。
不學禅定者自既不染神複不度人。
何以故不自染神受他信施衣被飯食床卧具病瘦醫藥不能消化畢其施恩命終之後當複報償不能濟彼者兼使檀越主人不得果報不能顯揚佛法雖存日損日耗。
大法隐沒外道熾盛。
如此之類喪法原首。
是故說曰戒為甘露道放逸為死徑。
複重說曰放逸為死徑者,放逸之人多諸愆咎種。
今世後世不善根栽。
尊者馬師亦作是說。
智者舍放逸猶如捐毒藥。
放逸多愆咎今世亦後世。
智者返其原尋究放逸本。
咄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