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法輪品第二十六之一

關燈
顯現。

    於長夜常親近智者,請問何法是罪。

    何法非罪。

    何法可修。

    何法不可修。

    何法為上。

    何法為中。

    何法為下。

    擇其善者而修行之。

    及掃灑佛塔故。

    名七處高。

    於長夜父母及應供沙門婆羅門可遵崇者皆悉供養。

    貧窮下賤有所悕求皆随彼意。

    施與衣服飲食卧具湯藥。

    又修園池林井給彼須者故。

    名身上分如師子。

    於長夜父母及應供處常能供養恭敬。

    於貧窮下賤心不輕欺常生憐愍。

    在如是等願力堅固不舍棄故。

    名踝骨不現。

    於長夜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永離鬥诤。

    身語意業恒常清淨故。

    名兩肩平滿。

    於長夜在沙門婆羅門。

    生恭敬心迎來送去。

    善解諸教得無所畏。

    有鬥訟者教令不诤。

    又教諸王臣佐及一切衆生。

    令修忠孝。

    修行善業增長佛法故。

    名師子颔。

    於長夜随諸衆生所有樂欲。

    一切施與善言安慰。

    皆令歡喜願力堅固。

    名具四十齒。

    於長夜不兩舌鬥诤。

    有鬥诤處和其兩邊各令歡喜故。

    名齒不疏缺。

    於長夜常修善事遠離惡法。

    常施衆生乳酪及淨衣服。

    以白土為泥掃拭佛塔。

    以衆白花供養佛塔。

    具如是等功德故名齒白齊密。

    於長夜所出語言:令諸衆生心生喜樂。

    不求他過以平等心。

    勸諸衆生演說正法故。

    名於諸味中得最上味。

    於長夜不惱衆生。

    有病苦者随其所應而療除之。

    所求美味随意與之心不生吝故名梵音聲。

    於長夜不妄語。

    不粗犷語。

    不惡語。

    常住慈悲喜舍四梵住處。

    以柔軟音聲。

    為衆生說法皆生歡喜心故。

    名眼青绀色。

    於長夜在父母師長常生恭敬。

    觀一切衆生猶如一子。

    有來求者恒起慈悲。

    勸諸衆生觀於佛像塔廟故。

    名眼睫如牛王。

    於長夜心不下劣意常廣大。

    勸諸衆生修無上法。

    遠離颦蹙恒常微笑。

    親近善友先言慰喻故。

    名舌廣大。

    於長夜遠離一切語過。

    恒常贊歎聲聞辟支菩薩如來及諸法師。

    受持讀誦書寫經典。

    為人解說如法修行故。

    名肉髻無能見頂。

    於長夜頂禮父母諸尊沙門婆羅門。

    以香油塗其足下及為淨發。

    一切來者皆以花鬘系其頂上故。

    名眉間白毫右旋清淨光明。

    於長夜恒常開門大施普請衆生随意所與。

    亦勸衆生行如是施。

    親近善友。

    恒不舍棄。

    求法重師不憚艱劬心無懈擔於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父母師長所以種種香油然燈及造妙好端正如來形像。

    以妙寶莊嚴。

    又以白寶安置眉間作如來相好。

    勸諸衆生發菩提心。

    令修無量諸善行故名得大勢。

    名成就那羅延力。

    名成就如來無畏願力。

    名說法不錯亂。

    名覺悟無言說。

    名願力能令一切衆生随類各解。

    名無失念。

    名無異想。

    名如實了知諸衆生心。

    名非擇滅舍。

    名欲行三昧不斷。

    名精進不退。

    名念不退。

    名智不退。

    名解脫不退。

    名解脫知見不退。

    名從智出一切身語意業随智慧行。

    名過現未來智障無礙。

    名得無礙解脫。

    名善入衆生之行。

    名如應說法。

    名善能超過一切音聲相彼岸。

    名善對答一切異類音聲。

    名迦陵頻伽聲。

    名天鼓聲。

    名天樂聲。

    名地大振動聲。

    名大海王聲。

    名大龍王聲。

    名大雲聲。

    名随諸衆生類聲。

    名無著無礙令諸衆會生歡喜心。

    名梵釋天王之所供養。

    名阿修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歡喜心瞻仰目不暫舍。

    名聲聞衆之所承事。

    名菩薩衆之所恭敬贊歎。

    名無悕求說法。

    名說一字一句皆不唐捐。

    名說法以時。

    彌勒。

    我今略說如來功德。

    若廣說者窮劫不荊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無處無戲論,無生亦無滅。

    體性空寂靜,轉如是法輪。

    不出亦不入,無因亦無相。

    一切法平等,轉如是法輪。

     如夢幻陽炎,水月及谷響。

    皆無有自性,轉如是法輪。

    入諸因緣法,不斷亦不常。

    遠離諸惡見,轉如是法輪。

     遠離於無有,非法非非法。

    本自不生滅,轉如是法輪。

    實際非實際,真如非真如。

    示諸法體性,轉如是法輪。

     眼耳鼻舌身,及意皆不實。

    體性空無思,轉如是法輪。

    以如是法輪,覺諸未覺者,一切法體性,我自已覺知。

     不從他覺悟,名曰自然人。

    得於法自在,故說為法王。

    知理知非理,故名為導師。

    随應演說法,教化諸群生。

     能到於彼岸,故名為教主。

    為諸迷路者,演說真實法。

    度之於彼岸,故名無上師。

    以四攝及智,普攝諸世間。

     越生死稠林,故名為商主。

    於法無罣礙,故名法自在。

    轉於正法輪,故名為法王。

    名師名持法,名無上法主。

     亦名大德主,亦名戒願滿。

    亦名施無畏,亦名示涅槃。

    亦名能降伏,亦名能自解。

    亦名能悟心,智慧大光明。

     普照於一切,破無明黑暗。

    為世作醫王,能除煩惱玻善拔諸毒箭,名無上導師。

    有三十二相,具八十種好。

     身分皆微妙,随順於衆生。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

    大乘勝牟尼,具如是威德。

    無上正法輪,如來勝功德。

     若欲廣說者,窮劫不能荊 佛智無有邊,廣大如虛空。